数学中的π论文_李伟泰 曹嘉芮

李伟泰 曹嘉芮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 广州 510631

摘 要:通过了解π产生的历史和计算其精确数值的历程,从而引出近代数学中π的计算方法,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和数学分析多门学科中进一步了解探索π。

关键词:π 精确计算 多门学科

π,我们熟知的圆周率,代表着圆周长与半径的比值,从我们小学开始学圆,它就一直伴随着我们成长,并在各个学科都有所涉及。我们经常用3.14代替π去进行近似计算,虽然我们知道π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无理数,即使在更为精确的计算里,十位小数就已足够了。虽然对π的精确值要求不高,但是计算π的精确度却吸引了自古至今几代伟大的数学家,并且至今都有人不知疲惫地为之奋斗。

一、探索π的历史

中国数学家刘徽用“割圆术”计算圆周率,他先从圆内接正六边形,逐次分割一直算到圆内接正192边形。史书是这样记载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在这割圆术中,还蕴含了求极限的思想方法。刘徽直到割圆割到1536边形,才得出令他自己满意的圆周率≈3.1416。而南北朝的祖冲之进一步计算出精确到小数点后面7位的圆周率,在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并且还得到两个近似分数值。祖冲之得出的圆周率的精确值直到近千年后,才有人突破。

阿拉伯数学家卡西在15世纪初求得圆周率17位精确小数值,德国数学家鲁道夫·范·科伊伦于1596年将π值算到20位小数值,后投入毕生精力,于1610年算到小数后35位数,该数值被用他的名字称为鲁道夫数。

随后,人们开始进入近代数学,开始用无穷数级或无穷连乘来求π,此时,π的计算精度快速增加,而进入计算机时代后,更是让π值计算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甚至以计算值来突破吉尼斯纪录为乐,现在的圆周率已经精确到小数点后的十万亿位了。

π的历史历经几千年,就如人类文明一般的悠久。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学的发展,在各个分支中的数学都与π有着密切的联系,下面就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和数学分析这三门分支来谈谈与π的联系。

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π

当我们谈到几何概型时,我们知道,在一个可度量的区域D内,随机取一点且每点被取到的机会相同,随机事件A的发生可以视为恰好取到区域D内的某个指定区域d中的点,这时,事件A发生的概率与d的测度成正比,与d的形状位置无关。在几何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计算公式为:

P(A)= 。

三、复变函数中的π

复变函数似乎与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一切的起源似乎来自于柯西(Cauchy)积分公式。柯西积分公式给出了解析函数的积分表达形式,即函数f(z)在闭曲线C内任一点z0处的函数值f(z0)可由函数沿边界曲线C的积分来表示。正式由于C为闭曲线,通常我们做一个闭圆盘,这样,π就被引进了柯西积分公式。由于柯西积分公式是复变函数中最重要的公式之一,许多公式定理都由它引出,因此我们就发现,π似乎就在复变函数的舞台上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柯西积分公式常用于求解解析函数的积分问题,因此,在求解解析函数积分问题时,时常会看见π的身影,这为我们估计π的精确值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帮助,但是就是因为方法的单一性,π的估计似乎需要一直与解析函数挂钩,这时,留数定理让解析函数积分与实积分很好的联系起来。

参考文献

[1]金华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讲义。

[2]陈宗煊 孙道椿 刘名生 编 复变函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徐志庭 刘名生 冯伟贞 编 数学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王振芳 沃利斯_Wallis_公式及其应用[N].山西大同大学学报,2011,10。

[5]章绍辉 李湖南 数学基础实验教材[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6]百度百科。

论文作者:李伟泰 曹嘉芮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0月总第86期供销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2

标签:;  ;  ;  ;  ;  ;  ;  ;  

数学中的π论文_李伟泰 曹嘉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