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
——兼论新时代哲学与人的问题
黄 华
(河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命力,是它自始至终的人文关怀。作为一门人学,它从人类最基础的现实出发,思考并找到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途径。通过对个性自由,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探讨,最终实现个性自由的社会理想。在全球化视域下,对于如何处理各个民族的关系,生态问题,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人与类之间的问题,它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哲学的生命力;人学;人的问题
一
翻开哲学史,马克思是一个绕不开的伟大哲学家。细心阅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生命力”一词具有独特的意义。在他的哲学世界里,这种生命力的东西变成了一种信念,即对人的关怀。笔者首先从马克思个人的人生历程,解读他的哲学思想。
从个人的生命历程来看,对人的关怀贯穿马克思哲学的始终。马克思出生在莱茵省特力尔特城,当时的莱茵省是德国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地区,但宗教思想还严重禁锢和限制人们的生活。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对宗教信仰问题已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在一篇题为《根据约翰福音论信徒和基督的一致,它的绝对必要及影响》的文章中,他从人的精神需要的角度探讨信仰问题,认为人们对宗教的信仰是为了追求正确的知识,净化和提升人的内心,从而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和高尚;而不是为了宣传宗教的神秘性和上帝的超人能力。面对宗教的压迫,人的本身意义被提了出来。
还有一条消息让我温暖。一个老妇人驼着背拄着拐过马路,大车小车一辆接一辆,没有人愿意停下来给她让路。这时,一个穿横条T恤骑摩托车的小伙子过来,把摩托车横斜着,停在两辆车前面,把后面的大小汽车逼停,示意那个老妇人先过马路……这是个“蛮横”的小伙子,我却给他的教养,点一个大大的赞。
但人有了种种的需要和要求后并不能随心所欲,恰恰相反,社会人在生存和选择职业时正是受到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关系的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问题,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得到全面地阐述。两位哲学家都共同提到原子是万物的基础,但在后者看来,人们还具有主观能动性、自由意志和反抗的能力。马克思还认为人的能力的实现和发展不是单一逐个发生的,而应该在集体中,并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马克思关注人的地位,以及人在社会环境所应具有生存的状态和方式,即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获得人的本质。
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走向社会生活,因为他认为哲学总是应该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当时的普鲁士还处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下,于是他开始在舆论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中,尖锐地指出它同以往的检查令没有本质上的区别,都是为封建贵族的意志和利益服务的,以扼杀人们的自由为目的。为了继续与封建专制进行抗争,以及通过言论唤醒和影响人民大众的思想觉醒,马克思积极办起《莱茵报》,经过一番努力后成为该报的实际领导者。通过《莱茵报》这个阵地,马克思发表了大量抨击封建专制的文章,且时时关注贫苦大众的生活情况。地主阶级和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完成资本积累,大规模掠夺农民的土地,农民被迫四处捡拾枯枝,但这样的行为却被看作是盗窃。马克思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中分析了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讨论,认为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真正的现实生活问题”。
然而马克思一家的生活却充满了曲折和巨大的悲痛。《莱茵报》被查封后,他已深切感受到普鲁士的政治氛围不适合自己的发展,决定离开祖国,全家人暂居法国巴黎,从此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政治上,受各国的通缉和威胁;经济上,贫困交加,贫穷夺走了他三个孩子,他自己常年受病痛的折磨。生活的处境如此不堪,但他依然坚守信念,未曾停下脚步。
蚀花肉红石髓珠5粒。蚀花肉红石髓珠又称“光玉髓”,常常被古代人制作成小颗的串珠,作为随身佩戴的饰物。此类蚀花工艺最早出现于西亚和南亚一带。
再次,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个性实现的基础。在洞悉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之后,马克思发展人类未来的生存状态“自由”必须是建立在“全面”的广度上。“全面”把人的自主状态展现为一个真正的社会现实,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实基础。它作为一种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的哲学,自始至终立足于现实又回到现实,而不是纯粹的思辨或空中楼阁。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个人的全面发展或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既构成人的个性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的体力、智力、才能、兴趣、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在构成人的个性的各种因素中,马克思特别强调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他说:“全面发展的个人……也就是用能够适应极其不同的劳动需求并且在交替变换的职能中……使自己先天和后天的各种能力得到自由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局部生产职能的痛苦的承担者。”[5](p500)所以,马克思所谓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个性的充分发展,特别是个人能力的多方面发展,它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最高阶段,即自由个性实现的根本条件和基础。
从人类发展史上看,自从有自我意识的人出现以后,在“认识你自己”和“自我致思”过程中,人的问题便成了智慧家的指向。卡西尔在《人论》中说道:“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在各种不同哲学流派之间的一切争论中,这个目标始终未被改变和动摇过,它已被证明是一切思潮牢固不可动摇的中心。即使连最极端的怀疑家也不可否认认识自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1]马克思主要从产生的背景、人文关怀的内涵以及哲学转向等方面来展开对人的问题的论述。
首先,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产生的背景。人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马克思探讨的中心问题,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从社会根源来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们就打起以“人”为中心的哲学旗号,用以反对统治了千年之久的以神为中心的经院哲学。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一起,汇合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对欧洲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到马克思开始从事理论活动时,这股思潮方兴未艾。从思想根源上看,对人的本质和人的解放问题的探讨,已成为欧洲十七至十八世纪以来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在这期间,出现了一大批民主主义者和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等。他们研究理性、自然法、天赋人权、社会契约等学说,而其中心问题是“人”。许多人已经发现了人的异化现象。在黑格尔那里,异化已经占有突出的地位,但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费尔巴哈又以其人本主义哲学论述了人的异化,并得出了“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结论。马克思正是在前人已达到的思想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讨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
其次,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纬度。“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可见在马克思早年就把个人志向与人类幸福联系在一起;把对于人的命运的深切情怀上升为实践哲学品格。如果说《关于青年的职业选择》是马克思人类情怀的文学表述,那么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德谟柯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如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则是他早期人学思想哲学探索。显然这里的原子就是人,注重原子的排斥运动,也就对人的主体性的哲学讨论。从哲学形上的意义理解人的自由,把人的自由当作存在。作为存在,人的自由是个体的精神。并且马克思对人的关怀是与现实结合在一起的。他关注的是现实的人的生活问题,可以从1842年前后的政治批判中得到证明。
这个画面定格成了李高明16岁记忆里的关键一帧。“老板说,等包谷长出来收掉以后我才能回去。”李高明天天观察着包谷地,心情在失望与期待中起起伏伏。
3.2.3.5 加强观察 术后应注意观察患者下肢皮肤的颜色、肿胀等情况,注意肢体保暖,防止冷刺激引起静脉痉挛和血液淤积[20]。医护人员要重视患者主诉,如出现下肢疼痛或酸痛感等不适,要及时检查处理,防止血栓出现。
斑试器,北京百亿怡达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孵化箱(Grumbach BSS420),上海柏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重现人的价值。人是目的和人是手段的问题一直是哲学讨论的问题。在古希腊,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到了中世纪,上帝是唯一的目的。在霍布斯那里,人与人之间是敌对关系,是防御与被防御的关系。显然他们这些都没有摆正目的和手段之间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个人都把另一人当作自己的手段互相利用。这两种情况在两个个人的意识中是这样出现的:(1)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2)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自身的存在)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为他的存在);(3)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把自己当作自我目的才能成为手段。”[3](p196)
然而,人学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也就是人学的学科定位问题。这里涉及“人的研究”“人的科学”和“人文学科”三者的联系和区别。“人的研究”外延最广,它泛指一切关于人的研究,包括不同学科从不同角度对人的研究,如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哲学等以不同方式对人的不同方面的研究。“人的科学”始于维科创立的“新科学”,大体上相当于通常所说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学科”即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人的研究”。而“人文学科”只是“人的科学”的一部分,仅指语言学、文学、艺术、史学、哲学等学科或哲学学科所做的“人的研究”。由此可见,它们三者层层包蕴,“人的研究”范围最广,包含了“人的科学”,而“人文学科”又被包含在“人的科学”之中。我们知道,作为人文学科之一,哲学与人学的关系,不在于人学是关于人的哲学,而在于哲学就是人学,正如其他人文学科如文学、史学等等都是人学一样。所以哲学如果不关注人的问题,人也不会关注哲学。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终极关怀,即“人应该如何生活”,如何获得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而不是像自然学科仅仅停留在“人是什么”的问题上。在马克思看来,人始终是一个未完成状态的人,赋予人自由和完善的可能;具有丰富个性的个体,个性在人的生成过程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放眼于未来的人,把共产主义理想当作人类的美好追求。正如他所说:“理想主义不是幻想,而是宇宙的真理。”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归宿,在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来都不是,也永远不可能是一种完全成就了的事实,而只能是一种人们在永不停息地探索着,追寻着并在探寻过程中不断开掘其深度意蕴的社会理想。”[4]纵观人类历史,各个时代的哲学家们都曾在各自建构的社会理想中探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比如柏拉图“理想国”中的“哲学王”,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以及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设想,都探讨了人应该如何生活、如何发展的问题。只是他们没能洞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能成为现实可行的理想。共产主义社会与先前哲学家的理想社会不同,它是形上的追求和现实的基础相结合的哲学。与西方的近代哲学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陷入纯粹的机械论证或者与思辨哲学为伍,而是始终和生活现实联系在一起。从人类最基本的现实出发,劳动和物质生产开始思考问题,在审视社会发展形态中找到了实现未来社会的途径。而这种共产主义理想,也就是古希腊哲学的目的,始终把人应如何生活得更好的旨趣作为最高的追求,即人类永恒的形上追问。也就是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也将不断实现,抑或无限地接近理想社会状态,但不能完全实现。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在构建人类的理想社会进程,要想获得一劳永逸的结果是不可能。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想真正揭示了人类生存状态,并作为真理指导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第一种,把人学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形态。韩庆祥教授曾就对哲学与人学的关系做了两个限定:一是哲学并不是在任何时代和历史时期都是“人学”,只是到当代人学才在哲学中突显出来,所以用“当代”;二是哲学并不只是研究人而排斥对人以外的其他问题的研究,而是说哲学在当代研究的主题和重心主要是人的问题,研究人离不开外部世界,研究外部世界也要有“人”的眼光和尺度,所以用“主题”加以限制。尽管“当代”和“主题”使得人学面貌一新,但是把人学仅仅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形态,不仅缩小了人学研究的范围,而且也丧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内涵。
第二种,把人学作为研究人的知识的总称。袁贵仁教授指出:历史上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在“人的哲学”和“人的科学”两个领域。“人的哲学”,也就是关于人的本质、地位和使命的哲学探讨。在哲学中人是作为整个世界中与“自然”不同的类存在物加以审视和研究的。一切旧哲学,停留于人的抽象的研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用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来代替抽象的人的研究。“人的科学”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个学科群,人并不是如那些旧哲学家所说的那样只是一架机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研究人最重要的方面是把人作为复杂系统进行整体思考。这就需要一门学科在对各门“人的科学”进行整体和综合的基础上,使人的研究理论化和系统化,构成一幅关于整体的人的完整图景,这门科学就是“人学”。这里袁贵仁教授把人的知识区分为“人的哲学”和“人的科学”没错,但不能把哲学的目的与科学的目的等同,还是没有理清人学与哲学的关系。
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意义,即是从物学到人学的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变革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其一,实现了哲学研究对象的重大转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关注的不再是纯粹的外部自然界,而是转向了与人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的感性世界,认为哲学所探讨的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指向的是与人面对感性世界的关系。其二,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重大变革。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一条中深刻指出:“以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2](p102)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以一种纯直观的,客体的方式去对待对象、现实、感性是旧唯物主义的缺陷,它否定了人的主体性以及消解了人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活动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对象、现实、感性”诉诸人的实践活动的理解,把它看成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生成的感性客观存在。
各级导线点宜施测图根级水准高程,高等级导线(如一级导线)沿主要道路布设,没有管线的地区则不必布设控制点,次要道路加密二级或图根级导线。以此为基础在全测区加密图根水准。
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人学的关系问题,成为理论发展和实践思考的重要问题。
马克思把人的历史发展过程区分为三个阶段,并认为他们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形态。一是“人的依赖”阶段,即前资本主义社会。二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即资本主义社会。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阶段,即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一阶段上,人们共同地占有他们的生产能力,结成了所谓的“自由人联合体”,它使个人不仅摆脱了“人的依赖关系”,而且也最终摆脱了“物的依赖关系”,并由此得到了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首先,个性自由是人的自由个性实现的基本前提。在马克思阐述的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理想中,我们必须确切地理解个性自由和自由个性这两个概念。个性自由和自由个性二者强调的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个性”二字,后者在于表明“自由”的结果或状态。个性自由,表明个体能够个性自主地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设计,或者说是指社会生活允许人们自主地追求自身区别于他人的特异性。它作为个体发展的基础条件,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人类既不能屈服于必然性的完全支配,也不能任凭偶尔性的随意安排,作为生存的个体必须立足个性自由的状态,才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个性,则表明人类的未来生存状态,它因为个性自由获得的全面发展,而在生活状态上显示出比以往一切社会生活都更为宽广的自由和空间。在这种状态中,人们不仅能够控制自己的生存条件,而且个性极其丰富,构成人的个性的各种因素包括人的体力、智力、才能、兴趣,品质等等都得到全面发展。而要达到这种理想状态,需要具备很多的条件,人的个性自由是其中之一,目前整体人类社会也处在这个发展之中。
其次,人的自由发展是自由个性实现的基本途径。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的显著之处。在整个人类历史,不乏各式各样的社会理想,但它们终究都成为空想。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他们不同,他为未来的共产主义找到发展和完善的途径,即把人的自由发展当成人的目的。人的自由发展是指个人的自由发展或人的个性的自由发展,亦即人们在不受外在目的的规定和其他外力左右的情况下自主地发展自己的体力、智力、才能、兴趣、品质等等。这里人的自由发展的最终呈现为人类对个性自由的崇尚和追求,所以也可以说人的自由发展也就是人的个性自由,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他们共同为人类未来的生存状态做出真正的诠释。由此,个性自由和人的自由发展是达到自由个性所不可缺少的条件。个性自由在于表明社会生活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的可能性空间,而人的自由发展体现为在可能性空间中人的发展的自主状态,人类只有在人的自由发展和个性自由中才能一步步地接近理想社会或社会理想。
推荐理由:《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记述了港珠澳大桥从设想到建设全过程的精彩故事,书写了港澳回归共圆中国梦的时代篇章。大桥历经千锤百炼,最终建成了港珠澳三地人心中的一座精神雕塑和文化图腾。该书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的发展和成就,展现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的伟大奋斗,同时也是一部改革开放40周年的献礼之作。
马克思始终把人的关怀付诸实际行动。他一直活动在工人战线最前方,致力于无产阶级通过革命获得自由和解放,且不仅停留在理论表层,而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组织工人运动。一方面通过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他们把对政治的形势分析告诉了各地通讯小组,帮助各地的工人运动;另一方面根据各地工人运动的情况总结经验。在共产主义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马克思完成了《共产党宣言》这部伟大著作,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它的基本思想。1864年9月28日,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国际工人协会暨第一国际在伦敦圣马丁堂宣告成立,成立宣言再一次发出伟大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正是因为始终把对人的深切关怀放在哲学思想里,使得至今关于人的自由和发展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
马克思看到,在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社会中,必然造成人类劳动的抽象化、片面化或退化与不断发展的人类性之间的矛盾,其结果必然导致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产生。在未来社会中,生产的发展和财产的增长必然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人类的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在共产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
作为哲学对象的人,不是要去研究人的种种具体属性,而是在综合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人的本质。对人性做哲学探讨,不能不考察人的本质。质言之,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人性即人的本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从最早的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人是人最高的本质”,到“人的类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发现“现实的人,感性的活动”是这一本质探讨的突破处,从而找到了探索人的本质的途径。每个人都是现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都只能生活在具体的社会历史环境之中,都生来就是一定的人群共同体的成员,他的生存和发展必定要受他所处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制约,因而必然是社会的历史的人。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现实意义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6](p126)更准确地说,它是为人们考察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方法和途径。人的本质离不开社会关系,但是社会关系本身并不是人的本质,现实的人的本质是在一定过程中生成的,要弄清人的本质,需要系统整体地考察人的本质的复杂结构,即弄清它历史过程和各种社会关系。
人的本质不是永恒不变的,它经历着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人的本质是精神、社会和自然三者的统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人只能部分地实现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个性是共性的具体表现。追问人的本质问题,离不开现实的历史环境。那么在当代探讨人的本质问题,具有哪些启示。
第一,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生态问题。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社会与自然的相统一,人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思想都内在蕴含着人化自然的概念。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多次提及人化自然的思想“自然的人的本质”,[7](p126)自然界失去了自己的纯粹的有用性,因为效应成了人的效应。人化自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产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创造以及所占有的对象世界。但是并不意味着,人对自然界可以无限制的索取,对物质财富的无限度地追求。盲目而片面地追求生产力的增长,必然导致人类对象化活动的负效应。生态问题作为当下面临的几大问题之一被提出来,而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审视人类目前面临的困境,我们发现它其实是人类自身的问题,人类如何看待和认识自己的问题。自然不过借用它固有的反应,把人类行为结果呈现于人眼前,提醒人类审视自己,以便为完善人类的理想社会找到合理的措施。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和辩证法思想,正好为解决生态问题提供理论启示。
第二,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以人为本问题。一方面,抑制工具理性的无限扩张。科技在促使人类进步的同时,也在不断消解人的主体性价值,人成了技术的奴隶。技术的“异化”性质正不断向人们的生活四周侵蚀,原本作为解放人类束缚的发明,现在却使人类丧失了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经济发展带来的量化指标,越来越操纵人们的价值取向,甚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只见“物”不见人,只见“数字”不见人。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理想追求,在普遍的物欲下日渐消解。尽管生活得越来越好了,但人们并没有真正的幸福。浮躁成了社会群体特征,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问题被日渐边缘化,取而代之是金钱逻辑。“以人为本”变成空谈,人们切身感受的是“以金钱为本”的社会现状,于是出现种种匪夷所思的现象。诸如,老人摔倒不能扶,等等,道德实践让步于纯粹的道德判断,伦理道德成了理论空谈。这些都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消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文关怀。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始终关注人如何生活得更好的理论旨趣。
第三,处理好人与类之间的关系,即全球化问题。全球化是一个人类活动逐渐摆脱民族和地域的局限,形成全球范围内的全面依存关系的趋势和过程,即民族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的存在是类,群体和个体三位一体的存在,它们分别是人的存在的一般形态,特殊形态和个别形态。人的类存在、个体存在和群体存在是人存在不可分割的三种存在形态,任何时代的人都有这三种存在形态。人的发展是由人的实践活动,也就是在生产和交往的不断扩展和深入而获得的,狭隘的生产和交往决定了狭隘的人的关系,而开放、全面、深入的生产和交往决定了全面的、丰富的人的关系。哲学作为思想中把握的时代,它无时无刻不以关注时代问题为自身的思考对象。而人的个性自由,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更是未来社会的人所追求的状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现代哲学,它一方面解决了建立在工业和商业上现代社会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开启了全球化时代,作为人类思想的精髓,预见人类即将面临的问题。从中我们发现,全球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本质上也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问题。全球化下的人类交往,作为人类未来理想社会的一个阶段,为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提供现实的启示。
3.可能存在无关信息,分散学生注意力。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很多教师为了美观,加入了很多图片和视频,本打算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但有时候会适得其反,过多的图片和视频可能会冲淡学生对课件中文字部分的注意力,降低教学效果。
现代生活日新月异,并不断向理论思想提出新的要求,但马克思主义人学在现代生活中依然蕴含着巨大价值。通过对它的诠释,我们不仅能够对“人学”的主题、“人的发展”的问题做出深刻剖析,且能够回答当下关注问题,即人应该如何生活得更好的问题。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找到真正的理论指引,展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只有这样,才能将“以人为本”落到实处以彰显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汪信砚.社会理想和人的全面发展[J].社会科学,2003,(2).
[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8477(2019)06-0013-06
作者简介: 黄华(1981—),女,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张 豫
标签:哲学的生命力论文; 人学论文; 人的问题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