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市政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各种各样的生产质量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要想对工程质量问题有效进行控制,就一定要在建设工程项目的过程当中,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加强关注,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尽可能防止出现生产质量问题。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特点;防范措施研究
引言
市政工程管理工作中应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明确安全生产特点与事故类型,编制完善的管理方案,加大风险防范力度,在合理预防风险问题的情况下,提升市政工程建设安全性水平,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1市政工程生产的基本特征
1.1交叉操作全面
无论是城市道路,还是桥梁施工等大部分工作都在施工现场进行和实施,并进行交叉操作。例如,城市道路的总体建设往往需要搬迁地下管线。电力供应,供水,供气和通信以及绿化项目需要同时进行。因此,市政工程的施工现场往往有多个项目交叉。
1.2更多的环节和更大的流动性
市政项目的建设一般由若干子项目组成。各子项目的建设有很多联系,对施工作业的要求也有很大差异。施工过程中采用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施工环境和潜在风险因素也有很大差异。施工现场必须随着工程进度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安全防护措施,方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同时,各子项目建设不固定,流程操作多,空间位置变化频繁。施工人员必须不断熟悉和适应新的生产环境。
1.3施工条件方面
(1)市政工程建设中一般施工环境条件都是比较恶劣的,在施工现场中,通常会设置屏障保护环境条件。在工作环境没有实现最佳时,安全生产方面会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另外,施工地点也会对人们的交通产生影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一般施工地段都会设置安全标语,用来警示人们,然而这还是不能有效的避免出现安全事故。(2)作业现场影响大施工条件会影响到施工作业现场,也具有重要影响。例如,项目基地通常都有很多的人员,人员比较杂乱,在施工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依据实际情况明确相应的解决对策,一般和预期计划有较大的差距,所以,作业现场的影响较大。(3)风险因素的偶然性在施工中意外是不能完全避免的,比如,在交通道路施工中,交通以及环境因素就会影响到施工;在修缮道路时就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施工中要是碰到路段较为窄的地方,运输材料和机械都不方便。除此之外,时间也会给工程带去偶然性的影响。
2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存在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其特点决定的。第一点,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比较薄弱,没有定期进行安全教育的培训,在进行施工之前也没有做好安全交底的重要工作。有部分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没有严格的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安全管理的人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一些特种施工人员没有相应的证件就直接施工;第二点,没有定期维护检查施工机械设备以及相关的用电设施,导致使用的性能无法满足施工的要求,甚至有部分机械设备会带病操作;第三点,工程材料没有根据制定的计划进出施工现场。进入到现场的材料没有按照场地的情况合理进行放置;也没有事先设计现场的总平面;对材料存放的保护措施也没有有效进行落实;第四点,没有制定专项的方案进行施工,很多项工程都需要制定专项方案进行施工。比如:超过4米的深基坑,就必须要根据相关的制度经过验证之后才能够进行施工;第五点,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非常复杂,作业现场受到外界的影响因素非常大。并且很多施工场地没有彻底整理,无法有效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施工现场的标识没有合理设置,没有有效落实绿色施工以及文明施工的要求;第六点,施工防护没有做到位,在进行高空作业或者是地下作业的过程当中,没有制定相对应的防护对策;在进行露天作业的过程中,部分工人没有按照规定佩戴安全帽等其他的安全防护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市政工程安全生产中风险防范措施
3.1完善管理工作制度
市政工程建设期间应结合各个参与单位实际工作情况与职责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要求每个单位与部门都能树立正确的安全生产观念,针对工程生产安全性进行规范与协调,并严格按照当前的规定参与到生产活动中,充分落实管理制度内容在市政工程各个环节中。在此期间,除了在施工阶段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之外,还需在立项、设计与竣工时期进行合理分析,完善各个阶段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在制度内容的约束之下规范工作人员行为,严格开展安全管理活动,以免影响市政工程建设安全性与可靠性,优化整体工作体系与模式,达到预期的施工管理目的。
3.2机械设备安全检查
市政工程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工序与位置具有流动性特点,尤其在机械设备使用期间,应对其进行流动处理,例如:在市政工程建设期间,路面施工使用切割机与振捣器设备,需进行移动处理,如果不能注意移动的管理,不仅会出现机械设备质量问题,还会引发安全事故,影响工程施工安全性。因此,企业在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期间应创建科学化与现代化的工作系统,加大管理力度,确保每项工作都能满足新时期背景之下的安全生产需求。对于机械设备而言,应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问题,形成规律性的检查机制与模式,促进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工作的合理实施。
3.3加强信息技术使用,构建风险防控系统
当前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其被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其具体的作用发挥可以提高市政工程建设中的信息化水平。所以,要想确保市政工程安全生产中的风险防范能够得到有效的落实,相关人员就需要全面有效的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具有强大功能的风险防控系统。具体表现在:首先,有信息技术提供支撑,项目管理人员能够深入的分析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区域的总体情况,进而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其次,通过应用信息技术,利用其优势,能够建设出满足市政工程安全生产需要的风险防控系统,保证能够有效的处理风险因素。
3.4落实市政项目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施工管理人员在进行安全检查的时候,必须要对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必须要严格的根据相关制度进行落实。但是,实际在建设市政工程的过程中,很多施工单位都没有把安全技术交底的工作有效落实下去,导致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结语
随着市政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的不断增加,市政工程的安全生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开展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大对各种设备的检查力度,增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安全信息公开工作。市政工程本身的安全生产具有建设环节多、部分地区建设难度大、市政工程地点多变的特点。因此,在施工阶段,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好安全生产制度,认真分析各种安全管理机制,并分配具体的管理责任,落到实处。同时,工作人员要了解项目的规模和特点,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管理工作等,达到提高市政工程建设稳定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4):170+189.
[2]尤奇.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6):200.
[3]张宏.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特点及风险防范对策研究[J].福建建材,2018,(10):105-106.
[4]杨勇.广元市市政公用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7(4).
[5]廖京略.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特点及防范措施[J].四川水泥,2017(2).
论文作者:胡昭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市政工程论文; 安全生产论文; 作业论文; 市政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作论文; 风险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