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心理学两种研究范式的整合趋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两种论文,心理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量的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质的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心理学研究的两种基本范式,近年来引起了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一些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著作都进行了专门的讨论(Breakweel,1995,McQueen,1999),[1,2]本文旨在从方法学的视角对心理学的这两种研究范式间的关系进行疏理与评析。量的研究就是采用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心理现象进行客观的研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有普遍的适应性。质的研究就是在自然的情境下采用无结构访谈、焦点访谈、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对心理现象进行详细的描述,并以当事人的视角理解其对现象的意义或对事物的看法,不对研究结果作普遍的推演。可以看出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都指的是相关的一类研究方法(或称一类研究范式),而不是指称某一具体的研究方法。
1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对峙
在心理学史上实证主义的量的研究与人文精神的质的研究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元素主义的内省心理学与意动心理学的对立;行为主义心理学同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对立;认知心理学与人本主义心理学虽然也存在对立,但在方法学立场上已经变得更为宽容,并有两种取向相整合的倾向,特别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已明确地提出了量的客观范式与质的主观范式相整合的人本主义研究范式。
量的研究的本体论假定,心理现象是独立于研究者之外的客观存在,因此,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采用客观的观察、测量。为了实现研究的客观化,冯特——铁钦纳学派采取了严格的实验内省,行为主义为了保证绝对客观化,则以行为代替意识。质的研究的本体论则是将心理现象看作是主体涉入的生活世界,它绝对不同于客观的物理世界,客观化必须使生活世界退化为物理世界,生活世界的鲜活性将不复存在,人文世界就变成了原子式的“砖瓦泥”实体世界。
量的研究的认识论假定研究者独立于被研究之外,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是一种主客关系,研究者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局外人,远离被研究者,同被研究者保持距离,以避免主观价值的涉入;为了承诺这一认识论假定行为主义者偏爱以动物作实验,且不用与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以免陷入拟人论的困境;质的研究的认识论假定则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是双主体的互动过程,因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它与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本质的区别,因而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不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是最大限度地缩小“我—他”人际距离,深入到被研究者的内心世界,获得真切的体验和认同,用“深描”的语言,展现人的心理生活。
量的研究的价值论假定是,研究者应保持价值中立,研究者在研究设计、选择被试、研究控制、操作化过程、结果形式化表达等方面都力图以局外人的方式保持价值无涉;质的研究则认为涉及人的双主体研究保持价值中立是不可能,因而量的研究标榜的价值无涉犹如掩耳盗铃一般,是方法论的幼稚表现,且不说对人的研究,行为主义者对动物的研究还犯有拟人论的错误;因此质的研究认为,与其价值涉入难以避免,还不如老老实实地承认价值涉入的存在。在表达方面,量的研究讲求精确、形式化、可操作化、数量化,如行为主义的操作化定义,变量的形式化表达,心理物理学的函数式数量表达;质的研究则强调心理现象的理解、意义、发现。从研究方式来看,量的研究一般是从已有(或前人)的假设出发,通过实验、调查等方法来验证(或证伪)已有的假设,因而是一种演绎性的验证;量的研究要对变量操作化定义,通过测量以发现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2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整合的历史与逻辑依据
当代美国著名方法学者克瑞斯万(D.Krathwohl,1998)[3]认为;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两极对立,仅是方法学表达的需要和实践中人们的极端所为,从方法学的角度看由质到量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纯描述的归纳与纯数量的演绎仅是连续中的两个极点,大多数的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评估研究、纵向研究、行动研究等则是两极之内的中间,创造性地吸收各自的优点。概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部分心理学派别在方法论问题上就不是非此即彼的“冷战”思维方式,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就是一个可供分析的例证。美国机能主义的先驱詹姆斯(W.James)尽管主张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但他对意识的研究却吸收了现象学的合理成份,反对当时流行的意识元素主义观,认为意识不是割裂的片断和静止状态,而是整体的经验与川流不息的过程。詹姆士的意识流学说有明显的自然主义整体人文观。詹姆士的这种既重视实验,又主张意识流直觉感悟,既崇尚自然科学的客观法,又迷恋于人文的自然主义整体观,对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机能主主的多元方法论奠定了基础。当代折衷行为主义者班图拉(A.Bandura)广泛吸收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有益思维,先后提出了社会学习的观察学习论、交互作用论、自我调节论、自我效能论,班图拉在科学主义实验法的基础上,吸收人本主义方法学的合理性,提出了社会学习的纵向研究策略(R.Lundin,1991)[4]。当代心理学的两大阵营人本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尽管在基本立场上存在一定的对立。但在具体方法上,都有多元方法的倾向。人本主义提出统合主观经验范式与客观实验范式的尝试已有目共睹。认知心理学在物理符号主义的量化范式下,也力图以“口语报告”法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认知心理学家曾发出这样的警告:“在获得对于思维过程更好的了解之前,我们应该暂时停止使用统计研究方法”(J.Kilpatrick,1978,p.102)[5]
从方法评估学的角度讨论两类方法各自的利弊,我们会发现任何一种方法都是双刃剑,它对研究的问题来说有一得,也必有一失;任何一项研究都是在获益与代价之间求得一种平衡,方法评估更多的是使研究者意识到每一方法在面对某一研究问题时可能带来的正效应与负效应(Patton,1990,Guba,1990)。[6,7]
近年来方法学者系统总结了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优缺点。他们认为质的研究的优缺点主要表现在:①质的研究能对微观的、深层的、特殊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与分析,能了解被试复杂的、深层的心理生活经验;但不适合于宏观研究,也不能发现某一心理现象趋势性,群体性的变化特点。②质的研究适合于对陌生的、异文化的、不熟悉的心理现象进行探索性研究,为以后建立明确的理论假设基础;但不适合对心理现象进行数量的因果关系和相关分析,不利于发现心理现象间趋势性的因果规律。③质的研究更适合于动态性研究,对心理事件的整个脉络,进行详细的动态描述;但质的研究结果不能作概率上的推断演绎,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可推广性。④质的研究采取自然主义的研究范式,重视在自然情境下研究人的心理生活经验,因而研究的结果更切合人们的生活实际,研究结果的运用更具有针对性;但又难以在短时间内掌握。⑤质的研究采用归纳的方式建立自下而上的理论,适合于扎根理论或小型理论的建立,但一般没有明确的结论,更不能盖棺论定。(Maxwell,1995)。⑥质的研究重视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互动过程,重视在互动中建构理论和知识体系,可避免教条主义和机械主义(Jacob,1987);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人为性,经验性和情境性。
克瑞斯威尔(J.Creswell)总结认为量的研究具有以下优缺点:①适合于宏观研究,发现趋势性的心理特征,如一般人群的智力呈正态分布,反应时呈正偏态分布等;但不能揭示深层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结构。②适合于对心理现象进行数量化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发现趋势性的因果规律与相关规律,如韦伯定律、费希纳定律、智力与遗传存在中度相关等;但难以描述心理的动态过程及其作用机制。③研究结果可作概念上的推断演绎,只要测量尺度、数据类型符合数学模型的要求,推断就是正确的、有代表性的、可推广的;但缺乏对总体中特殊个体的把握,有时甚至会扭曲特殊个体的实际情况。④量的研究可证实或证伪已形成的理论假设,并不断地修改和完善已有的理论假设;但它们大多均为研究者事先预设的理论做法,而难以当事人的角度了解被试的真实想法和心理状态(Creswell,1998)。[10]⑤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量的研究方法有具体、明确的操作程序,结果的检验有具体的检测手段和系统的评估标准,上述特点基本能保证研究操作和结果的可重复性;但有时量的研究很难达到理想数学模型的约束条件,若仍用该数学模型,结果常常会得出不真实或错误的结论。⑥量的研究更多地受操作技术的影响,受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小,便于在学院中展开和推广(Creswell,1994)[9]
从上面我们对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优缺点的讨论,可以发现,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可以优势互补。在相当的情况下,量的研究的优势却是质的研究的不足,而质的研究的长处却是量的研究的短处。因而将这两类方法的融通可以实现宏观与微观整合,静态与动态整合,控制情境与自然情境相整合,事实与意义相统一,建构假设与验证假设相统一,客观度量与主观体验相统一,实现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研究某一主题。
3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在心理学研究中整合的途径与方式
近年来方法学家不仅在研究范式上寻找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对话与融通(Alasuutar,1995,Carey,1993,Cronbach,1975)[11-13],而且在具体操作上也在探讨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相整合的方式(Maxwell,1995,Creswell,1994,Ragin,1987,Trend,1978,Fine,2000)[9,14-17]。中国心理学经过百余年的曲折发展,正在经历由借鉴学习西方心理学研究向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原创性研究转折的关键时期,而实现心理学研究中国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心理学体系的重要目标之一,这需要新时期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正确指导。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研究中如何实现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的整合与统一呢?这里结合国内外的研究,探讨几种整合的基本模式。
3.1 次序式整合
次序式整合就是指在一项研究中,首先使用一种方法,以后再使用另一种方法,两种方法的使用存在前后次序(Fine,2000)。[7]心理学研究中国化力图摆脱西方心理学已有的理论框架,并侧重研究中国人特有的心理与行为,这样不少研究属于探索性的研究,因而适宜先用质的研究,再用量的研究的次序式整合方式。对此杨国枢就认为采用“质化”的民俗概念或本土概念使研究者不能轻易接受西方的概念,有利于建立中国化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较易反映中国社会文化的独特背景。
3.2 平行式整合
平行式整合是指一项研究中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方法同时使用,而不是根据不同的研究阶段,分先后次序使用。对于大型的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课题可采用平行式整合,如朱智贤教授主持的<中国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在宏观层面组织全面性协作组开展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在微观层面进行个案研究,揭示中国儿童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性。这样的研究一般有血有肉、点面整合,研究结果能够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但这样的研究方式也可能会出现结论的不一致,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容忍研究结果分岐,因为在有的情况下结果没有对错之分,我们可以修正整体的理论框架,使不同的研究结果整合到一个更高的概括水平(Trend,1978)[16]
3.3 交叉式整合
交叉式整合是指在一项研究中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交替进行,它适合于一项课题进行深入的扩展性研究(Maxwell,1995)[14]。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不少课题需要向纵深发展,在研究中一般先用质的研究建立理论假设,然后再同时采用量的研究和质的研究进一步扩展理论,再形成新的研究假设,再采用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验证假设和修改假设。通过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交叉进行,可使一项研究逐步深入并逐步扩大。交叉式整合在使用时要求研究者同时对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有精深的方法学训练。否则在研究设计中使用不当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比使用单一方法效果还差。
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整合的方式和途径还会有多种,因为法无定法、法无定则,只要某种整合方式更加切合研究问题的要求,这种整合就是可行的、成功的。对于心理学研究中国化来说,大量的研究属于复杂的社会心理与文化心理的研究,因而采用多方法的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是非常必要的。质的研究在心理学研究中国化所发挥的作用,不是在与量的研究的对立中发挥作用,而是在与量的研究的融通中发挥各自的长处,弥补各自的不足中勃发融通的整合效应。
总之,尽管量的研究与质的研究的整合是可能的、有效的,但我们必须注意到二者是否要整合,以何种方式整合,要根据研究主题的特点和性质来定。我们在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中既不能生硬地套用某种整合模式,更不能为整合而整合倒向“方法倾慕”、“方法中心”。在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中需要的是主题创新和方法创新的双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