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群体理论视域下的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视域论文,群体论文,印象论文,图书馆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十余年来图书馆事业迅猛的发展势头使得图书馆职业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热门职业,招聘条件也愈加苛刻并受到追捧:与以往的不计出身的家属安置处相比,公共图书馆事业编制岗位的最低学历要求是本科,而高校图书馆则至少是硕士。此外,据浙江省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透露,近几年的录取与报名比例高达1:800。 与广受社会追捧的职业需求形成强烈对比,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学学生(下称未来职业者)却不将图书馆职业作为首选,且这一职业背离的趋势近年来呈现出整体越来越严重的趋势:2002—2006年,图书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去图书馆工作的人数下降了8个百分点[1],硕士毕业生中有25.5%从事图书馆职业以外的工作[2];2009年的调查统计中显示,图书馆学专业的全部毕业生仅有四成(39.5%)选择图书馆等信息机构[3]。 与图书馆学毕业生的职业背离相呼应,图书馆职业中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即素质相对较低的人员逐渐取代素质较高的人才而日渐成为图书馆职业的主体。对图书馆员离职倾向的调查显示,个人素质和能力较强(学历高、职称高),拥有广泛社会资源(馆级领导)或技术背景等“良币”特征的图书馆员离开职业的意愿更为强烈;反观离职倾向较低的图书馆员,其特征则包括年龄较大、学历和职务较低,对工作和生活的态度更加消极[4]。 为何图书馆工作会成为“公众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图书馆学学生的背离选择”和“劣币驱逐良币的职业”?在群体不同的职业选择背后,隐藏着公众、未来职业者和图书馆员对图书馆工作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本研究便希望借助刻板印象及内—外群体理论,通过分析图书馆员(内群体)、未来职业者(中间群体)和公众(外群体)对图书馆工作相异的刻板印象,为解释图书馆职业的发展困境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可靠数据。 根据徐建华教授刻板印象团队的研究成果,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有其稳定的因素结构[5]。本研究将直接沿用这些因素及其下属的描述词,作为分析的因变量,并以群体为自变量作单因素方差分析,探查内—外群体理论是如何体现在各群体对图书馆工作的不同态度上的。 2 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的内—外群体效应分析 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是指对图书馆员这一群体所从事工作的固定印象,共包含15个对图书馆工作进行描述的句子,填答者需要在5点李克特量表中勾选对这些评价词的同意程度[6]。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5],这些句子涉及复杂性和舒适度两个因素,其中复杂性是指对图书馆员这一群体所从事工作复杂程度的固定看法,分数越高,说明图书馆工作越复杂,需要智力投入的程度越高,越受社会尊重;舒适度是指对图书馆员这一群体所从事工作舒适程度的固定看法,分数越高,说明图书馆工作越舒适、工作压力越小、照顾家庭的机会越多[6]。 对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及其因素的总体方差分析表明,如表1所示,公众和未来职业者对图书馆工作印象较好(虽然并不高),但图书馆员却认为工作不好,对于这一点各群体内部均无较大争议(各群体的标准差均在较低水平)。从差异程度来看,公众对工作的评价最为积极,其次为未来职业者,评价最低的是图书馆员。也就是说,内—外群体的评价倾向在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上表现为“外群体偏爱,内群体贬损”。 对图书馆工作印象下属因素的进一步分析发现,不论是对图书馆工作的复杂性还是舒适度,公众和未来职业者是积极的,但图书馆员的态度却是消极的。也就是说在公众和未来职业者眼中的图书馆工作是复杂且舒适的(尽管程度不是很高),然而在图书馆员眼中,图书馆工作却是简单且辛苦的。 考虑到对图书馆工作的印象涉及诸多方面,为了考察究竟是特定维度的评价差异导致了上述印象的分布特点,还是上述特点会表现在所有的评价维度上,需要看三个群体的态度在各因素以及各个特征描述句上的表现。下文将分析3个群体在图书馆工作印象各因素上差异。 2.1 复杂性 复杂性涉及以下特征描述:图书馆中的工作是重复性的劳动、图书馆中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图书馆的工作社会地位低、图书馆的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图书馆的工作升迁机会少。分数越高,对应的特质就越不受认同[6]。 如表2所示,对复杂性各特征描述的群体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公众、未来职业者还是图书馆员,均认为图书馆工作升迁机会少,是重复性劳动,但并不是体力劳动,也并不枯燥(尽管认同得很勉强);公众和未来职业者认为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地位尚可,但图书馆员却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不高。 从群体差异来看,图书馆员对图书馆工作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在除枯燥乏味(尽管相对更认同图书馆工作不枯燥,但认同程度也不高,与公众和未来职业者的态度相差无几)外的所有特征上都给出最低分,内部争议也较大,图书馆员眼中的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不高、升迁机会最少、重复性特征非常明显,有相当的体力劳动成分。 公众对图书馆工作复杂性的判断总体而言是最积极的,公众眼中的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高,升迁机会并不少,重复性特征也相对没那么明显,也不是枯燥乏味的;但在体力劳动的判断上与图书馆员是一致的,都认为虽然不是体力劳动,但脑力劳动的特征也没有那么明显。 未来职业者的印象在两群体之间,但在体力劳动和工作枯燥性上有更激进的态度,他们眼中的图书馆工作更应该是脑力劳动,也相对更为枯燥。不难看出,未来职业者对工作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接受的图书馆学教育让他们看到这份工作需要一定的脑力参与;另一方面,他们从现实图书馆员的表现中又认为工作更为枯燥,也因此可能更不愿意选择这一职业。 另外,从群体差异程度(F值水平)的降序排列中发现,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地位在群体间引发的争议最大,其次为升迁机会,争议最小的是工作的重复和枯燥程度,这主要来源于图书馆员对工作的低评价,即他们尤其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升迁机会不满。 2.2 舒适度 舒适度涉及以下特征描述:在图书馆工作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图书馆的工作适合女性、图书馆的工作适合中老年、在图书馆工作是清闲的。分数越高,对应的特质就越受认同[7]。 如表3所示,无论是公众、未来职业者还是图书馆员,均认为图书馆工作不适合中老年,但适合女性;公众和未来职业者认为图书馆工作清闲,有更多时间顾家,但图书馆员却认为工作很辛苦,并没有多少顾家的时间。 从群体差异来看,图书馆员完全不认同图书馆工作清闲、有时间顾家,他们认为自己很辛苦,但在工作是否适合中老年和女性上不如未来职业者态度激烈;未来职业者非常认同图书馆工作适合女性、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对清闲程度的认同却显著低于公众,但非常不认同图书馆工作适合中老年人;公众眼中的图书馆工作清闲特征最为明显,但在其他特征上并没有像未来职业者或图书馆员那样激烈的态度。 群体差异程度(F值水平)的降序排列表明,图书馆工作的清闲度在群体间引发的争议最大,其次为工作是否有更多时间顾家,争议最小的是适合中老年和适合女性,较大的争议主要来源于图书馆员对工作的低评价,即他们对工作清闲和有时间顾家的工作刻板印象是非常不认同的。 2.3 群体印象排序 对9个印象特征描述的群体比较发现,群体的印象差异非常大,也就是说,三个群体对图书馆工作的刻板印象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有必要对各群体在所有印象词上评价程度的强弱顺序做一下简单梳理,从而勾勒出哪些印象是群体眼中的“核心印象”。排序结果如表4所示。 总体而言,适合女性、是脑力劳动、升迁机会少、不适合中老年、重复性劳动是三个群体一致较为认同的印象,但在其他印象上差异较大。公众眼中的图书馆工作更多的是一份社会地位尚可、适合女性的清闲工作,而未来职业者眼中的图书馆工作则是社会地位一般、适合女性、略显枯燥的脑力劳动,而对于图书馆员来说,图书馆工作则是既辛苦又得不到社会认可的工作。 3 结论 (1)公众和未来职业者眼中的图书馆职业是复杂且舒适的,但图书馆员却认为这份工作简单却也很辛苦。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与图书馆员印象不同,三个群体对图书馆工作的印象差异不仅仅表现在程度上,连方向也完全相反,表现在基本的因素得分上,公众和未来职业者认为图书馆工作具备一定的复杂性和舒适度,而图书馆员则认为图书馆工作既不复杂也不舒适,换言之,内群体眼中的图书馆工作是简单而又辛苦的。 进一步对群体差异的分析表明,公众眼中的图书馆工作社会地位尚可、清闲、稳定、有些重复、不枯燥,较适合女性但不适合中老年,有一定时间照顾家庭,既不算体力劳动也不算脑力劳动;未来职业者眼中的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地位不错、清闲稳定,没什么升迁机会,非常适合女性,虽然重复枯燥,但它是脑力劳动而不是体力劳动;图书馆员则认为自己的工作社会地位低、升迁机会少,一点也不清闲,也没什么时间照顾家。 (2)内—外群体一致认同的图书馆工作特征。研究表明,三个群体一致认同图书馆工作升迁机会少,不是体力劳动,比较适合女性但不适合中老年,工作重复且有些枯燥。但各群体的认同程度有较大差异:图书馆员对升迁机会诟病最为严重而公众最轻,未来职业者对体力劳动的反对最为激烈但公众和图书馆员较为温和,图书馆员和未来职业者都更加同意图书馆工作的重复特征,未来职业者认为图书馆工作相对更枯燥。三个群体的一致认同可能意味着现实中的图书馆工作的确是具备上述特征的。 (3)图书馆员对工作表现出较强的不满,认为外群体形成的部分刻板印象不符合现实。图书馆员在几乎所有的工作印象特征上都给了本职业最低的评价,这尤其表现在对本职业社会地位、清闲程度和是否有时间照顾家庭的判断上。尽管公众和未来职业者看来这份工作是社会地位不错的清闲差事,但图书馆员自己却认为这是对图书馆工作的误解,它既不清闲,社会地位也不像公众认为得那样高。 在图书馆员眼中,这份工作的升迁机会非常少,有一定体力劳动的成分,是重复性劳动,不枯燥但也不是有趣的,尽管适合女性,但工作非常辛苦,也没什么时间照顾家,此外,虽然不像公众认为的社会地位较高,但图书馆员们也说不清自己的社会地位究竟如何。 也就是说,一方面,图书馆员更极端地认同人们公认这份工作不好的地方(重复、升迁机会少等);另一方面,对于人们认为的图书馆职业优势(体面的清闲差事),图书馆员也是完全不认同的。可以看出,图书馆员对于这份工作存在相当的不满。 (4)未来职业者认为图书馆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参与,更枯燥,也更适合女性。未来职业者在“以体力劳动为主”、“适合中老年”上表现出强烈的反对,远高干公众和图书馆员,这意味着“体力劳动”、“适合中老年”的字眼对于未来职业者来说是“刺眼”的,可以据此推论,未来职业者在长期图书馆教育的熏陶下,认为图书馆工作不仅不以体力劳动为主、适合中老年,它应当是以脑力劳动为主、需要有活力的新鲜血液。换言之,图书馆工作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年轻人去完成,因此未来职业者才会对此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对态度。而图书馆员和公众对此则是相对不那么激烈的反对,也就是说,图书馆工作在他们眼中即便不是体力劳动,也不能算作脑力劳动,这一结论与图书馆员印象的相关结论也是相似的。而图书馆员对专业知识和能力相对漠然的态度,究竟意味着图书馆工作本来就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或能力的参与(仅需要短期培训就够了),还是意味着图书馆学在实践中的尴尬地位亟需我们去改变。 除了对知识和能力的偏爱外,未来职业者在对图书馆工作的评价中也表现出一定的职业焦虑感,他们比其他两个群体更认同工作枯燥乏味、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适合女性。而学者们对大学生职业偏好的研究成果显示,相比于福利、待遇、稳定性等因素,中国大学生更偏好高社会声望职业[8-9](易成名成家、单位知名度高、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较高、晋升机会多等)和男性职业[10]。也就是说,未来职业者眼中的图书馆工作是尤其不符合他们对职业的期待的,因此他们处于“我不想从事图书馆职业”的职业焦虑之中。 (5)内—外群体理论视域下的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内—外群体理论认为,对于某群体的刻板印象通常会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外群体的一致性,即人们倾向于认为非所在群体的成员都有极大的相似性而有很小的可变性,而内群体认为自己所在群体成员则各有特点,有比较大的可变性;二是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即个体对自己内群体及外群体的评价不一致的情况,倾向于褒奖内群体而贬损外群体,内群体偏爱与外群体贬损通常合称为内—外群体效应[11]。 根据内—外群体理论的假设,对图书馆工作的刻板印象也应呈现出:第一,公众(外群体)对图书馆工作的刻板印象更加一致(内部分歧更小,标准差较图书馆员和未来职业者更低);第二,图书馆员对图书馆工作的偏爱和公众的贬损。 然而,对数据的分析结果则显示出近乎截然相反的结论:三个群体在各个印象上的内部分歧并无显著差异,图书馆员表现出对工作的贬损,而公众则相对更偏爱这份职业。不过,对图书馆员的刻板印象却符合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的特点[12]。我们认为,图书馆员对工作的抱怨与群体的自我偏爱并不相悖,相反是图书馆员维护群体自尊、谋求社会认可的一种策略,在这一策略下,图书馆员将自己表述为接受与自身高素质不相称的低水平工作的“受委屈”群体,他们需要通过抱怨工作(自己很好,通过贬低工作来突显自己的好)的方式来维持自尊。 (6)图书馆工作刻板印象与群体的职业选择。可以看出,三个群体对图书馆工作的刻板印象有所不同,结合群体进行职业选择时的偏好标准,我们便不难理解“公共图书馆事业编制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香饽饽”、“图书馆学学生职业背离现象”和“劣币驱逐良币”等让我们近乎尴尬的图书馆事业现状了。 对于公众来说,图书馆工作是一份社会地位尚可、适合女性、清闲稳定的工作,而对于二次就业、厌烦高压工作、没有太大经济追求或年岁偏长的女性来说,这份职业是完全符合他们期待的“好工作”,当然也就值得去竞聘。 而在尚未踏入社会的未来职业者看来,如上文所述,图书馆工作是基本不符合他们对“好工作”定义的,以至于对图书馆工作“不符合标准”的那些印象(女性职业、更多时间顾家、枯燥)更加刻板。 图书馆员眼中的工作重复简单、不需要什么专业能力,还很辛苦,这一职业刻板印象与相对较低的职业报酬共同作用,严重打击了标榜自己为“高能力者”的高学历图书馆员,从而使他们成为快乐指数最低、离职倾向最高的人[4],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从内外群体理论看图书馆工作的刻板印象_刻板印象论文
从内外群体理论看图书馆工作的刻板印象_刻板印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