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浙江 玉环 317600)
【摘要】 目的:通过对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AT)、D二聚体(D-D)和凝血常规项目的检测,探讨其在脑梗死发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6例脑梗死患者血浆vWF抗原含量(vWF:Ag),AT活性,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AT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浆vWF:Ag、D-D和FIB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PT、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vWF、D-D和FIB含量升高,AT活性降低,血液凝固性增强;这些项目的检测可更好地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有利于治疗和防止再梗塞。
【关键词】 脑梗死;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1-0113-02
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危害人们健康并导致死亡和致残的第一位病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1]。流行病学和大样本临床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已确立的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等。近年也发现一些条件性危险因素逐渐获得大量循证医学依据,包括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升高,以及抗凝血酶活性减低。本研究对脑梗死患者血浆vWF、D二聚体、FIB含量以及AT:A进行检测,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其在脑梗死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为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脑梗死患者组 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梗死患者66例,其中男46例,女20例,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58.14±12.65岁。脑梗死的诊断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1.2正常对照组 选择同期由我院提供的正常体检者50例,其中男34例,女16例,年龄30~82岁,平均年龄58.96±12.41岁,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并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史和患病家族史。脑梗死患者与健康对照个体之间均无亲缘关系。患者的性别及年龄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实验方法
1.2.1标本采集与处理 脑梗死患者入院后抽取静脉血,以0.109mol/L枸橼酸钠1:9抗凝,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贫血小板血浆。
1.2.2试剂与方法 vWF和D二聚体的检测采用免疫比浊法;AT的检测采用发色底物法;PT和APTT的检测采用一期法;FIB的检测采用Clauss法。
1.2.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x-±s),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
2.结果
2.1 脑梗死患者血浆AT:A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浆vWF、D二聚体和FIB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PT、APTT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vWF是由内皮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贮存在血小板A颗粒和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内的一种糖基化蛋白,是内皮细胞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它可以反映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2]。当血管内皮细胞受损时,储存在内皮细胞的Weibel-Palade小体内的vWF释放到血管中,并与血小板表面的GpⅠb/GpⅠX和GpⅡb/GpⅢa结合,激活血小板,使其在血管受损部位发生黏附与聚集作用。此外,血小板被激活后,血小板α-颗粒中的vWF释放,进一步增强黏附与聚集作用。Blann等研究表明vWF分子量较大,其升高可导致血液粘度增加和FIB的合成,形成血小板血栓,促进血栓性疾病的发生。[3]
目前,部分学者已经开始从基因水平着手,进一步研究vWF基因多态性与血浆vWF水平的关系及其对血栓性血管病发病的影响。其中研究较多的是vWF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对血浆vWF水平的影响。多态性位点通过不同等位基因与调节vWF基因表达有关的反式作用因子结合能力的不同来调控血浆vWF水平。[4]
通过众多研究数据表明,血浆vWF水平的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次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浆vWF与正常对照组血浆vWF水平有统计学差异,且较正常对照组有明显升高,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合。综上所述,可以说高水平的血浆vWF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
抗凝血酶是最重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是凝血酶的主要抑制物。它可以中和凝血途径中的丝氨酸蛋白酶,如凝血酶、FⅩa、FⅨa、FⅪa、FⅫa等,从而阻断凝血途径。当AT:A下降时,部分凝血因子(凝血酶、FⅩa、FⅨa、FⅪa、FⅫa等)被中和的量减少,促进凝血途径的功能而抗凝系统功能减弱,有利于血栓的形成。如表1数据可知,实验组血浆AT:A低于正常对照组,抗凝系统功能下降,机体内的抗凝系统和凝血系统的平衡被打破,使体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中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当脑梗死发生时,不仅是凝血系统被激活,纤溶系统也随之被激活。纤溶酶原的激活共有3条途径,其中D二聚体由内激活途径产生,即FⅫ在激肽释放酶原(PK)和高分子量激肽原(HMWK)参与下被活化为具有酶解活性的FⅫa,激活纤溶酶原,生成纤溶酶,从而使交联纤维蛋白降解,生成D二聚体。故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升高。如表1数据可知,实验组血浆D二聚体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说明脑梗死时纤溶激活增强。
纤维蛋白原又称为凝血因子Ⅰ,是由肝脏合成的,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应激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升高导致血液高凝状态,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易导致血栓性疾病的发生。[5]纤维蛋白原在促进血栓形成的过程中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机制:
(1)纤维蛋白原作为凝血因子Ⅰ,是凝血途径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生成纤维蛋白,进而生成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网架结构,促进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聚集。
(2)纤维蛋白原能与血小板表面的GpⅡb/GpⅢa受体相结合,促进血小板的黏附与聚集。
(3)纤维蛋白原的多种降解产物能够抑制纤溶系统功能,有利于血栓的形成。
(4)纤维蛋白原能够促进血块收缩,有利于血栓的形成。如表1数据可知,实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说明纤维蛋白原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与国内外相关报道基本一致。[6]
如表1数据可知,凝血常规项目PT和APTT在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脑梗死患者内、外源性凝血功能并无明显升高,因此PT和APTT不能反映脑梗死患者的高凝状态,这和国内文献报道一致。[7]
本实验结果说明脑梗死患者血浆vWF、D二聚体、FIB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血液凝固性增强;脑梗死患者血浆AT:A较正常对照组降低,提示患者抗凝功能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浆PT、APTT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提示筛选试验PT、APTT不能反映脑梗死患者的凝血状况。
【参考文献】
[1]毛锐,聂志余.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J].同济大学学报,2010,31(5):106-111.
[2] Lip G YH,Blann AD,et al.Von Willebrand factor and its relevance to cardiovascular disorders[J].Br Heart J 1995,74:580-583.
[3] Poli K A,Tofler G H,Larson MG,et al.Association of blood pressure with Fibrinolytic potential in the Framingham offspring population[J].Circulation, 2000,101(3):264-269.
[4] Dai KK,Gao W,Ruan C.The Sma I polymorphism in the von Willebrand Factor gene assocated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J].Thromb Res,2001,104(1):389-396
[5]胡昊,丁晓梅.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BNP和纤维蛋白原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综合临床,2009,25(1):40-42
[6] Knuiman MW,Folsom AR,Chambless LE,et al.Association of hemostatic variables with MRI-deteted cerebral abnormalities:the atherosclerosis risk in communities study[J].Neuroepidemiology,2001,20(2):96-104.
[7]霍梅,徐勇,何林等.脑梗死患者血浆中血栓标志物及凝血指标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6,27(10):868-869.
论文作者:林国,章林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
标签:血浆论文; 脑梗死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凝血论文; 血小板论文; 血栓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