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4 -羟基吡啶合成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傅源琳[1](2021)在《离子液体对生长于聚吡咯/氧化石墨烯表面的MoS2晶相及性能影响》文中提出氨气是工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化工产品之一,年产量十分巨大,在全球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工业上采用的哈勃-博世法合成氨条件苛刻,污染严重。目前可替代传统方法的技术中,电化学合成氨因为反应条件温和、没有温室气体排放等优点,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电化学合成氨的催化剂主要分为三种:贵金属催化剂、过渡金属催化剂、非金属催化剂。贵金属催化剂效率较高,然而其价格昂贵、储量稀缺,严重地限制其大规模应用。而非金属催化剂主要以掺杂的碳材料为主,催化效率普遍低下。过渡金属的轨道结构特殊同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因此设计高效且稳定的过渡金属类催化剂成为研究热点。过渡金属二硫化物(TMDCs)是过渡金属与硫族元素的不同组合形成的化合物。过渡金属二硫化物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催化、传感器、光伏设备和储能等。MoS2是研究最为广泛的TMDCs材料,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电催化剂。MoS2晶相有很多种,1T和2H还有最近发现的亚稳态1T’、1T’’、1T’’’、3R等。综合之前的研究报道,1T-MoS2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但稳定性较差,而2H-MoS2则与之相反。在我们的工作中,探索了不同离子液体诱导生长在聚吡咯/氧化石墨烯表面的MoS2的晶相和催化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电化学合成氨的活性。首先我们选择季铵盐作为MoS2生长的诱导剂,利用简单的水热法成功地将介稳态1T-MoS2超薄纳米片稳定并均匀地分布在正丁基三乙基溴化铵功能化聚吡咯/氧化石墨烯(BTAB/PPy/GO)表面,成功制备出1T-MoS2/BTAB/PPy/GO纳米片。该纳米片具有优秀的有机/无机层状结构,同时以1T相为主的MoS2赋予修饰电极不错的电化学合成氨活性和稳定性,经过长时间的氮还原反应(NRR)后,一部分1T-MoS2由于竞争反应-析氢反应(HER)转化为1T’-MoS2,另一部分由于NRR不可逆地生成了Mo2N,阻止催化剂继续吸附氮气分子,从而失活。其次我们使用六种吡啶类离子液体作为MoS2晶体生长诱导剂,系统地研究了吡啶类离子液体对在聚吡咯/氧化石墨烯(PPy/GO)上生长的MoS2与其NRR活性之间的构效关系。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吡啶N对位只有氨基存在时,MoS2主要以1T相存在,所得到的二硫化钼/吡啶类离子液体/聚吡咯/氧化石墨烯(MoS2/pyridinium-ILs/PPy/GO)电催化活性较高但是稳定性较差。吡啶N对位只有羟基时,MoS2则以2H相存在,催化活性始终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当氨基和羟基同时存在时,MoS2则以1T/2H复合相存在。当吡啶类离子液体是由2-氨基,3-羟基吡啶制备时,得到的MoS2/pyridinium-ILs/PPy/GO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且稳定性较好,我们推测这可能是由于邻位氨基和间位羟基组成的立体位阻所造成的束缚效应造成的。在-0.64 V(vs.RHE)的电压下,上述修饰电极的氨氮产率为22.79 g h-1 mg-1act.,法拉第效率值(FE)为1.81%。经过长期的NRR测试后,富含缺陷的1T/2H-MoS2同样发生了不可逆的晶体相变,从而失活。我们的工作为基于TMDCs的晶相控制合成电催化剂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李增民[2](2021)在《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炔丙醇与4-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转化》文中指出4-羟基香豆素及其衍生物是许多天然产物的重要核心片段,作为药物中间体具有多种生物或药物活性,在农业和医药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因此,合成高效、低成本的4-羟基香豆素及其系列衍生物受到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醇作为一种常见化合物,具有经济性和环保性,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尤其在构建C-C键和C-O键中具有广泛应用。离子液体作为一种功能性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可设计性,备受科研工作者青睐;将酸性基团接枝于传统离子液体中,可制备一系列具有特定性能的酸功能化离子液体,能够展现出良好的酸性位点和催化性能,在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基于此,本论文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咪唑类、吡咯烷类、吡啶类等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并将其用作催化剂,用于炔丙醇与4-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转化,其中,吡啶类离子液体催化二级炔丙醇与4-羟基香豆素的烷基化反应;咪唑类质子型离子液体催化三级炔丙醇与4-羟基香豆素的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为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的构建提供了新思路。具体内容如下:1、多个活性位点的磺酸功能化吡啶类离子液体为催化剂,碳酸二甲酯(DMC)为绿色溶剂,通过4-羟基香豆素与二级炔丙醇的C3-烷基化反应,得到一系列4-羟基香豆素衍生物,通过1H NMR、13C NMR、HRMS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表明,该催化体系具有催化效率高、催化剂可回收、制备简单、环境友好等优势,适用于芳香醇和脂肪醇,同时可以实现克级规模放大,产率接近定量。并且,该催化体系能够通过4-羟基香豆素和1,2,3,4-四氢萘-1-醇一步合成作为商业灭鼠剂的杀鼠醚(4-羟基-3-(1,2,3,4-四氢萘)-2H-苯并吡喃-2-酮)。机理研究表明,二级炔丙醇与4-羟基香豆素的反应可能经历碳正离子、醚中间体过程,并且离子液体催化剂展现出阴阳离子的协同催化作用。2、质子型咪唑类离子液体为催化剂,实现了三级炔丙醇与4-羟基香豆素的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含三环片段的功能化吡喃[3,2-c]香豆素衍生物。利用1H NMR、13C NMR以及X-Ray单晶衍射等方法对环化反应的产物结构进行表征。研究表明,该催化体系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高效、易分离、底物适用性广、催化剂可回收等优势,同时该环化反应可以实现克级规模放大,并且推测了可能的机理为:经过炔基碳正离子与联烯碳正离子之间的重排,氢迁移环化的过程。
储向龙[3](2020)在《喹啉、喹喔啉酮和氮杂中氮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文中提出含氮芳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药用植物和临床药物结构中,这些芳环化合物有着十分广泛和重要的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业、光电材料、有机催化剂和有机合成中间体等不同的领域。本文着重探索喹啉类化合物和氮杂茚类化合物的新型合成方法。随着科研工作者孜孜不倦的努力和新合成方法的快速发展,我们通过广泛的文献调研发现这些化合物现有的合成方法存在着不足之处。比如底物预先官能团化,多步合成操作等问题会增加反应废弃物,降低目标化合物总体收率;过高的反应温度,催化剂对湿度、空气敏感等苛刻反应条件的问题;反应选择性低,副产物多,后处理过程繁琐等不足。我们通过过氧化剂参与的自由基合成策略完成了喹啉、喹喔啉酮和香豆素类化合物的直接脱氢官能团化反应;我们通过脱氢交叉偶联策略高效构建、修饰了一系列不同的氮杂茚类化合物。以上,我们发展了喹啉、喹喔啉酮、呋喃并香豆素和氮杂茚类化合物新的合成方法学,高效的实现了相关衍生物结构的快速构建。第一章绪论部分,我们首先介绍了过氧化剂促进的自由基反应,详细归纳了不同催化剂和过氧化剂参与的自由基反应体系。接着又对钯和非金属单质碘参与的脱氢交叉偶联反应做了简单介绍。在绪论的最后部分,我们介绍了含氮化合物(喹啉、喹喔啉酮、氮杂中氮茚)和呋喃并香豆素化合物的一些重要生物活性。第二章的内容介绍了 N-碘代丁二酰亚胺和过氧化叔丁醇参与的2-甲基喹啉C(sp3)-H键官能团化反应。该合成方法以2-甲基喹啉和苯并噻唑作为起始材料,N-碘代丁二酰亚胺作为催化剂,过氧化叔丁醇作为氧化剂,二甲基亚砜作为溶剂。在该合成方法中,N-碘代丁二酰亚胺和过氧化叔丁醇完成催化循环生成叔丁氧和叔丁过氧自由基,2-甲基喹啉经自由基活化生成喹啉-2-甲醛,苯并噻唑在酸性条件下开环生成2-氨基苯硫酚。最后,2-氨基苯硫酚和喹啉-2-甲醛缩合、环化生成目标化合物。我们利用该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的2-氮杂芳基苯并噻唑衍生物。该合成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并且底物适用性较好,各种不同的2-甲基氮杂芳环和苯并噻唑都能偶联得到目标化合物。在第二章描述的工作基础上,我们深入了解了过氧化剂生成自由基可能参与的反应类型,以N-甲基喹喔啉酮和氨基甲酰肼作为起始材料,碘化亚铜作为催化剂,过氧化苯甲酰作为氧化剂,完成了第三章碘化亚铜和过氧化苯甲酰参与的喹喔啉酮C(sp2)-H键氨基甲酰化反应。首先,碘化亚铜与过氧化苯甲酰反应生成苯甲酰氧自由基,氨基甲酰肼与自由基发生反应生成氨基甲酰自由基中间体。最终,氨基甲酰自由基与喹喔啉酮C=N双键经加成、脱氢、氧化生成C3位酰胺化的喹喔啉酮类化合物。相较于传统酰胺化合物的制备,该合成方法反应条件相对温和,底物普适性较好,脂肪族和芳香族底物都能以较好的收率得到偶联产物。该合成方法无需活化底物也不需要昂贵新颖的催化剂,为a,β-不饱和化合物的酰胺化反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单质碘和过氧化叔丁醇参与构建呋喃并[3,2-c]香豆素化合物。我们以4-羟基香豆素和苯乙炔作为反应底物,单质碘作为催化剂,过氧化叔丁醇作为氧化剂,90℃在二氧六环中就能得到偶联环化产物。在该合成方法中,4-羟基香豆素首先异构为色满-2,4-二酮,色满-2,4-二酮再与碘正离子生成C-I键。最后,C-I键原位断裂生成碳自由基与炔烃加成、环化生成目标化合物。该合成方法相较于已有呋喃并[3,2-c]香豆素的合成方法优势在于无需金属催化剂,无需对底物进行预官能团化,操作简单,原料易得,原子利用率高,官能团容忍性好。第五章的内容介绍了醋酸促进构建三取代吡咯并[1,2-a]吡嗪化合物。该合成方法只需加入5当量醋酸在乙醇中120℃反应,无需添加任何添加剂就能以较好的收率得到三取代的吡咯并[1,2-a]吡嗪类衍生物。该合成策略为多取代吡咯并[1,2-a]吡嗪化合物的制备提供了一种绿色环保、操作便捷的合成方法。第六章的内容介绍了咪唑并[1,2-a]吡啶双芳杂环化合物的构建及荧光性能的初步探索。我们以醋酸钯作为催化剂,碳酸银作为氧化剂,吡啶作为配体,100℃在二氧六环溶剂中即可得到最终目标化合物。我们利用这一合成策略高效快速构建了一系列的C3位芳杂环化的咪唑并[1,2-a]吡啶化合物,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荧光量子效率做了详细的研究。最后分析了结构与荧光性能之间的联系。该系列化合物良好的荧光性能在生物成像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胡春潮[4](2020)在《乙酰基丁香酸的合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丁香酸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一直以来备受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它是有机合成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它可以被用作各种类型的现有天然或非天然的前体药物,同时也可以用于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本论文改进了丁香酸乙酰化的合成工艺,通过丁香酸在有二氯乙烷为溶剂和无溶剂条件下乙酰化反应的对比,得出丁香酸在无溶剂的条件下反应速率更快,产率更高。此外,做了三种不同催化剂下丁香酸乙酰化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得到了丁香酸乙酰化反应的最佳组合条件是在50℃的条件下以一倍量的三乙胺作为催化剂,醋酸酐作为反应原料与丁香酸反应7h,在该反应条件下,乙酰基丁香酸的产率可达到95%。为了探究在有无二氯乙烷为溶剂的条件下反应的产率不同的原因,分离提纯了含量相对较多的乙酰化副产物Ⅱ,用红外、紫外、气质联用和核磁对相应结构进行表征,同时也得到了另外三种乙酰化副产物(Ⅲ、Ⅳ、Ⅴ),对其进行了液质联用谱图分析;并对四种乙酰化副产物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推测。乙酰基丁香酸的合成:反应物为3,4,5-三甲氧基苯甲酸,用三氯化铝催化,CH2Cl2为反应溶剂在室温下搅拌反应6h生成丁香酸,产率为79.2%;再以合成的丁香酸为反应底物,然后分别在以1,2-二氯乙烷为溶剂和无溶剂条件下,参照文献的反应方法,用三乙胺催化,得到白色的粉末状固体3,5-二甲氧基-4-乙酰基苯甲酸(乙酰基丁香酸),产率分别为80.2%和89.3%。并对在有1,2-二氯乙烷溶剂条件下反应生成的主要副产物进行后处理,用柱层析的方法分离出来(用乙酸乙酯与石油醚进行梯度洗脱),得到新的产物3,5-二甲氧基-4-乙酰基苯甲酸-(2-氯乙基)酯并推测了另外三种乙酰化副产物(Ⅲ、Ⅳ、Ⅴ)的结构。本论文通过对含有酚羟基和酚甲氧基的丁香酸合成乙酰基丁香酸工艺的探讨,改变了制备丁香酸的反应条件,做了三种不同催化剂下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并对丁香酸乙酰化生成的副产物进行了分析。该研究为优化有机合成工艺和如何降低副产物对工艺合成的影响等方面提供了思路。
胡凌昊[5](2020)在《新型抗中风神经保护剂、酰肼类PfHDAC抑制剂和姜黄素类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与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聚焦老药的二次研发,以上市抗真菌药物环吡酮胺和抗肿瘤药物quisinostat为先导化合物分别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抗中风和抗疟疾活性的结构新颖的候选化合物,并系统研究了其活性、成药性和作用机制。此外,本论文还发现了基于姜黄素结构的极性荧光探针,可用于细胞成像以监测溶酶体内极性变化。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N-羟基吡啶酮类抗脑卒中神经保护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加剧了缺血性中风(ischemic stroke)患者的脑组织损伤,而在溶栓后应用神经保护剂类药物可以缓解缺血再灌注损伤,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前期研究发现的先导化合物抗真菌上市药物环吡酮(ciclopirox,CPX)的神经保护活性不佳,并且代谢稳定性较差。因此,在本工作中,我们以环吡酮为先导化合物开展老药二次研发,旨在通过结构改造提高活性并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我们对环吡酮进行结构修饰得到了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A1-A31,并通过SH-SY5Y细胞构建的OGD(氧糖剥夺,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模型评价了这些衍生物的神经保护活性、血脑屏障透过性和氧自由基清除能力。衍生物A10的神经保护效果优于环吡酮且起效浓度更低,同时具有更强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乙醇胺盐A10-Ola的水溶性优于环吡酮胺(CPX olamine),而其透血脑屏障能力与之相近,因此被确立为优选化合物。A10·Ola在神经细胞模型上具有缓解兴奋性毒性和氧自由基损伤以及抑制细胞凋亡的效果,并可以维持细胞结构完整。A10·Ola和环吡酮胺对hERG钾离子通道的抑制活性均较弱,然而两者具有相近的细胞毒性。在大鼠MCAO(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模型上,0.3 mg/kg的A10·Ola减小梗死体积的药效与3 mg/kg的环吡酮胺相当,1 mg/kg 的 A10·Ola 对 mNSS(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神经缺陷评分)评分的改善优于3 mg/kg的环吡酮胺的药效,而3 mg/kg是前期研究中确立的环吡酮胺的最优药效剂量。鉴于A10·Ola在动物实验中的药效剂量远低于环吡酮胺,且两者细胞毒性相近,A10·Ola具有相对更好的安全性。此外,A10·Ola的代谢稳定性优于环吡酮胺。我们设计合成了含有环吡酮结构的探针AP1-AP3用于靶标垂钓。其中,环吡酮的1位和3位直接连接linker-生物素片段得到的探针AP1和AP2无活性,而含有双吖丙啶和炔基的探针AP3具有较好的神经保护活性,有望通过光交联和click反应间接标记潜在的靶蛋白,但以AP3为探针的靶标垂钓实验没有成功。我们转而通过bSDTNBI(balanced substructure-drug-target network-based inference,平衡的基于化合物子结构-药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推理方法)和铁离子螯合实验研究发现A10和环吡酮可以通过铁离子螯合上调HIF-1α发挥神经保护活性,其氧自由基消除效果也有助于神经保护活性。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 31个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并系统研究了其体内外药效和成药性。从中发现了神经保护活性、抗氧化活性和代谢稳定性均优于环吡酮且血脑屏障透过性与之相当的优选化合物A10,其乙醇胺盐—A10·Ola在远低于环吡酮胺的剂量上就可以发挥更好的神经保护活性,鉴于两者细胞毒性相当,药效剂量更低的A10·Ola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本研究取得的成果有助于新型抗中风候选药物的开发。第二部分是酰肼类Pf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PfHDAC(P.falciparum histone deacetylase,恶性疟原虫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与青蒿素不同,有望用于治疗青蒿素耐药疟疾。抗肿瘤HDAC抑制剂quisinostat具有很强的抗疟活性,但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和人源HDAC抑制活性,其结构可以分为嘧啶异羟肟酸(锌离子结合基团)、4-氨甲基哌啶(连接链)和N-甲基吲哚片段三部分。课题组前期研究维持异羟肟酸结构不变,对连接链和N-甲基吲哚片段进行了结构优化得到了一系列衍生物。虽然这些衍生物的细胞毒性大大降低,但是仍然有强烈的人源HDAC抑制活性、代谢稳定性差和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等缺陷。鉴于PfHDAC和人源HDAC的活性中心(锌离子结合基团作用位点)之间存在结构差异,并且异羟肟酸中的羟基是主要的代谢位点,所以在本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新型锌离子结合基团的PfHDAC抑制剂B1-B64,以期提高选择性并优化药代动力学性质。其中,B1-B9的锌离子结合基团为N-酰基邻苯二胺或其类似物,但其抗疟活性较差或完全丧失。为此,我们进一步合成了以酰基肼为锌离子结合基团的衍生物B10-B18,其中衍生物B11(其锌离子结合基团为N2-丙基—N1—嘧啶甲酰基肼)不仅抗疟活性好,而且细胞毒性低。与quisinostat相比,B11对于人源HDAC多个亚型的抑制活性都大幅下降。因此,N2—丙基-N1-嘧啶甲酰基肼被确立为具有更高种属选择性的新型HDAC抑制剂的锌离子结合基团。在此基础上,我们对B11中的4-氨甲基哌啶连接链和N-甲基吲哚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了衍生物B20-B64。其中变换连接链得到的衍生物B19-B23的活性和选择性较之B11大幅下降。于是,我们维持4-氨甲基哌啶连接链不变,将N-甲基吲哚替换成其他取代基得到了衍生物B24-B64。其中,B32、B35和B36的抗疟活性有所提高,活性最优衍生物B36对Pf3D7虫株的IC50值在25 nM左右。B36具有更低的细胞毒性,其选择性指数SI293T/Pf3D7为63,优于quisinostat和B11。此外,B36对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与quisinostat相比下降了约70倍,并且其盐酸盐B36·HCl具有比异羟肟酸类衍生物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在这部分工作中,我们设计合成了 64个具新型锌离子结合基团的PfHDAC抑制剂,并研究了其抗疟活性、细胞毒性、选择性和对于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其中的优选化合物B36的抗疟活性较好,细胞毒性低,对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大幅下降,种属选择性大幅提高,并兼具更高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有望开发为新一代具有更高选择性且更加安全的口服抗疟药物。第三部分是基于姜黄素的比率型溶酶体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和应用研究。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都伴随着溶酶体极性变化,溶酶体靶向性极性敏感型荧光探针可以作为相关研究的有力工具。因此,在本工作中,我们以全新的结构设计策略开发了基于姜黄素的溶酶体靶向性比率型极性探针。虽然姜黄素类衍生物的发射波长较长,但姜黄素结构本身的水溶性差且易受所处环境干扰。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对姜黄素进行结构改造得到了探针C1-C5。其中,含有二乙胺结构的探针C1和C2的极性敏感性优于含有半刚性结构(4-甲基哌嗪)或刚性结构(久洛尼定)的探针C4和C5,说明二乙胺片段可以提高极性敏感性。与C1和C2相比,不含糖的探针C3不溶于水且在混合溶剂中对于极性变化的响应也与前两者不同,说明半乳糖片段提高了水溶性并改变了极性响应模式。探针C1和C2的抗干扰能力强,pH和粘度的变化和常见的干扰物质对于两者荧光发射光谱的影响很小。探针C1和C2在两个波长之间的荧光强度比率(C1:I602/I554;C2:I606/I545)与极性参数△f(定向极化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两者光稳定性好,其光学性能可以对复杂环境中的极性变化进行特异性地精确地实时监测。我们以探针C2为例研究了这类探针的极性响应机制,通过对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谱的解析发现探针C2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中的两种互变异构体β-二酮式和酮-烯醇式的比例是不同,这可能是荧光随着极性变化的原因。探针C1的细胞毒性比探针C2更低,我们因此选择C1用于细胞成像实验。探针C1在不同的细胞中均具有较好的溶酶体靶向性,并可通过荧光成像中红通道和绿通道荧光强度的比值变化反映出不同细胞系的溶酶体极性差异,可用于检测多种细胞的溶酶体极性。在蔗糖模拟的溶酶体贮积症或二甲亚砜刺激造成的HepG2和293T细胞内溶酶体极性变化的过程中,探针C1的红通道和绿通道荧光强度的比值也发生了显着的变化,说明探针C1可以实时监测细胞内溶酶体极性变化。综上所述,溶酶体靶向性比率型极性荧光探针C1具有良好的极性敏感性、抗干扰能力、光稳定性、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有望用于研究与溶酶体极性变化相关的生物过程。
任海平[6](2020)在《金属钯催化酰胺脱水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腈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它们可以转化为伯胺,羧酸,酰胺,酯和含氮杂环类物质。研究腈类物质的简便合成方法,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酰胺催化脱水制备腈类物质的新发展,对树脂负载的钯催化剂在酰胺脱水反应中的催化作用进行了研究。因为4-羟基苯腈在医药、农药、液晶材料等物质的制备中应用广泛,因此详细研究了钯催化4-羟基苯甲酰胺脱水反应的影响因素,为实现工业应用打下基础。首先研究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载体制备负载钯催化剂的方法。通过考察钯源的种类、吸附时间、p H值等条件以及树脂种类对于钯催化剂负载量的影响,选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001?7 H型)和氯化钯作为原料制备了一种负载的钯催化剂,并用它催化酰胺的脱水反应。在优化的条件下,以乙腈作为脱水剂,水和乙腈混合物作为溶剂,在60?C时,树脂负载的钯催化剂能够有效催化多种酰胺脱水,生成相应的腈。产率大多数在60%~80%之间,其中4-羟基苯腈产率最高,可达96%。此反应以水作为溶剂,反应条件温和,没有废酸、废气生成,催化剂易于回收再用,是一种环境友好的方法。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两种不同的钯催化剂对4-羟基苯甲酰胺脱水反应的催化性能。第一种是用自制的树脂负载钯催化剂催化反应。发现4-羟基苯甲酰胺中少量的铵盐易使钯催化剂失活,纯化4-羟基苯甲酰胺可以提高脱水反应产率,增加催化剂循环使用次数。以树脂吸附法纯化后的4-羟基苯甲酰胺作为原料时,自制的负载型钯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4-羟基苯腈的产率仍然达到90%,但继续循环使用,催化剂效果大幅下降。第二种是用未负载的氯化钯催化4-羟基苯甲酰胺脱水反应。重点研究了脱水反应条件和失活氯化钯的再生方法。用5 mol%的氯化钯作催化剂,经过强酸性树脂吸附纯化的4-羟基苯甲酰胺脱水生成4-羟基苯腈,收率为94%。失活的氯化钯在减压或常压下高温脱氨,能够使其恢复催化活性。
席炜[7](2020)在《基于氮杂环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配合物自被研究以来,过渡金属配合物一直是其领域的热门之一。选择合适的配体与过渡金属离子进行配位,可以使得体系刚性增强,从而导致配体的荧光强度增加或发射光谱产生位移。这种荧光特性通常可以用做荧光传感器去检测溶剂分子、金属阳离子和一些有害的阴离子。此外,大多数过渡金属配合物被发现具有抗菌、抗炎和抑制酶的作用,尤其在结合DNA上有着不可小觑的潜力。目前,这两个方面在生命科学、食品安全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吡啶多羧酸配体因其配位点丰富、性质稳定、吸光系数高,其羧基还可以与金属离子进行螯合或者桥连以构建具有各种尺寸和拓扑结构的金属有机骨架,而在配合物研究领域受到了极大的青睐。本文合成了以吡啶-2,6-二甲酸为末端基,中心骨架为苯环的新颖的吡啶多羧酸目标配体(H4L1)。此配体中的吡啶环、苯环和羧基都是典型的含π电子的生色团,可形成了一个大的π共轭体系,使得在一定频带内产生吸收并有较好的荧光谱带。而在与金属离子进行配位时,还可通过结构中的醚氧键进行旋转,从而得到更加新颖的二维、三维结构。吡唑啉酮衍生物大多数是非常重要的药物合成中间体,其N和O具有很强的配位能力和丰富的螯合模式,其中4-酰基吡唑啉酮衍生物又存在酮式和烯醇式的结构互变,因此,以4-酰基吡唑啉酮衍生物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不但具有配合物丰富的结构和光、磁性能,而且其生物功能将更加优异。本论文的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综述了过渡金属配合物尤其是吡啶多羧酸类和吡唑啉酮类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此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2、以起始原料草酸二乙酯和丙酮通过克莱森缩合、氨化、酯化、取代、水解等六步反应合成了新的吡啶多羧酸配体(H4L1),并与硝酸铜通过水热法合成了二维的铜配位聚合物。探讨了其配位模式和空间结构的特点,并对其进行了理论计算(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Hirshfeld表面计算)、生物活性方面和抑菌性的研究。3、基于两种4-酰基吡唑啉酮衍生物(H2L2、H2L3)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探讨了不同的空间结构对DNA结合能力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理解配体和配合物的UV-Vis光谱中的电子跃迁,对这两个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做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时变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此外,通过Hirshfeld表面计算清楚划分了配合物结构中各相互作用的占比。
温歆[8](2020)在《离子型非线性光学有机新材料OHB-T的设计、合成与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光电子技术的发展,非线性光学材料特别是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成为了不可缺少的关键材料。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由于在频率转换、太赫兹成像与光谱、光学信息处理与光信号控制等方面的潜在应用需求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由于非线性光学性质与分子结构密切相关,各种新型的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已经被设计并研制出来。这些晶体相当一部分以离子型非线性光学有机晶体4-(4-二甲基氨基苯乙烯基)甲基吡啶基对甲苯磺酸盐(DAST)为基准,并将各类取代基团用于调整阴、阳离子的结构以及晶体的空间排列取向。据此,本论文研制出了一种离子型非线性光学有机新材料2-(4-羟基苯乙烯基)甲基苯并噻唑对甲苯磺酸盐(OHB-T),并从设计、合成到性能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设计了一种离子型非线性光学有机新材料2-(4-羟基苯乙烯基)甲基苯并噻唑对甲苯磺酸盐(OHB-T)。同时,确定了OHB-T的分子结构和空间排列方式,即以羟基-苯乙烯基-苯并噻唑基为D-π-A阳离子结构,对甲苯磺酸盐作为阴离子结构,阴阳离子组成有机小分子在空间有序排列。并且,还计算了OHB-T晶体的电子结构(能带和态密度)和光学性质(复介电常数、折射率和消光系数,以及吸收系数和反射率)。(2)成功合成并提纯出了OHB-T产物。通过核磁共振波谱和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拉曼光谱分析和元素分析对OHB-T产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所有表征结果均证实了所合成的产物是我们设计的OHB-T。(3)利用合成的OHB-T产物,通过溶液蒸发方法,首次成功地生长出了最大尺寸为3×2×2 mm3的OHB-T有机单晶。并且,还利用喷涂并退火的方法,在玻璃基板上制备了OHB-T多晶薄膜。(4)对OHB-T晶体的非线性光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研究了OHB-T有机单晶和多晶薄膜的二次谐波产生效应,发现二者均能够产生倍频信号,说明OHB-T材料具有二阶非线性。此外,还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学对OHB-T有机单晶的太赫兹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OHB-T晶体在0.546 THz附近和1.740-2.500THz范围内存在较强的吸收,有望用于太赫兹响应以及高效的太赫兹波产生等研究。
杨扬[9](2020)在《反位效应对钌催化剂催化水氧化活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太阳能光解水制氢,使用氢能替代逐渐短缺的化石燃料,是当今社会面临的最紧迫和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水的裂解反应主要涉及到水氧化和质子还原两类反应,其中水氧化反应涉及了多步的电子和质子转移以及多个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水氧化反应在热力学上需要很高的能量,是整个水裂解反应的瓶颈,所以需要高效、稳定的催化剂来降低水氧化所需的过电位,降低能量损耗以便高效利用太阳光分解水。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带负电荷的配体由于能够提高配体交换速度,从而显着提高钌催化剂的性能。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有机配体对过渡金属中心活性的影响,本论文提出利用经典的反位效应来活化与金属中心配位的水分子,提高配体交换速度,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本论文设计了两个催化剂体系,在体系一中,使用4-羟基吡啶-2,6-二羧酸(hdc2-)作为骨架配体来制备钌基水氧化催化剂(WOC)。其中hdc2-配体中的羟基基团由于p-p共轭成为强供电子基团,提高配体的供电子能力并增强反位效应。本文合成并且表征了一系列带有供电子基团和吸电子基团的Ru-hdc化合物[Ru(hdc)(py-R)3](py-R=4-吡啶基配体;4-甲氧基吡啶,Ru1;4-甲基吡啶,Ru2;吡啶,Ru3;4-吡啶甲酸甲酯,Ru4)。电化学水氧化实验表明(i)RuIII/II的氧化还原电位对取代基较敏感,供电子能力较强的基团则会导致较低的氧化电势;(ii)水氧化的催化电流与其配体上4-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密切相关,供电子能力-OMe>-Me>-H>-COOCH3,相应化合物的催化电流Ru1>Ru2>Ru3>Ru4。在CeIV驱动的化学法催化水氧化的性能测试中也观察到了相似的现象。在体系二中,设计合成了含酰胺的三齿配体配位的钌基水氧化催化剂,通过改变配合物中负电配位原子N酰胺与配位水分子的位置来分析反位效应对钌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论文以N-8-喹啉基-2-吡啶甲酰胺配体(L1)为赤道配体合成了化合物Ru5和Ru6,以N-苯基[2,2’-联吡啶]-6-甲酰胺配体(L2)为赤道配体合成了化合物Ru7。在CeIV为氧化剂的均相体系中,测得化合物的TON值Ru6>Ru5>Ru7,证实反位效应可以降低催化剂的氧化电位,加快配体交换速度,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这也为开发新一代的钌基催化剂奠定了基础。
孙澍雨[10](2020)在《新型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Cadensin G全合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结构复杂且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植物根,茎及愈伤组织中。该类木脂素骨架结构中活性官能团众多,因而具有独特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及杀虫等生理活性。从植物中直接提取此类木脂素存在着提取困难、分离复杂等难题。但是其反应位点多,易于进行结构修饰等优势深受药物开发研究员的关注,因而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将目光转向了全合成研究。现如今该类化合物骨架结构的合成工艺主要包括生物偶联法、仿生偶联法及化学合成法。本论文采用仿生偶联法实现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Cadensin G的全合成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详尽地综述木脂素类化合物的分类、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生理活性及合成方法研究,并对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合成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在对选题背景及意义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该类木脂素合成研究方法,设计出了Cadensin G全合成路线。第二部分为实验部分,介绍了Cadensin G最佳合成路线。对于Cadensin G的合成,以丁香醛为原料,经Knoevenagal缩合反应、酯基还原获得中间体(E)-芥子醇。2,3,4-三羟基苯甲酸经Friedel–Crafts反应获得1,3,5,6-四羟基氧杂蒽酮,后者经酚羟基的选择性保护获得5,6-二羟基-3-(甲氧基甲氧基)-9-氧代-9H-氧杂蒽-1-乙酸酯。二者经K3[Fe(CN)6]偶联实现Cadensin G的全合成研究。第三部分为结果与分析。该部分对整个合成路线中关键反应步骤所涉及的反应机理、反应副反应及所用试剂进行分析讨论。分别从(E)-3-(4-羟基-3,5-二甲氧基苯基)丙-2-烯酸乙酯的合成、还原反应、1,3,5,6-四羟基氧杂蒽酮的合成、酚羟基的选择性保护基及仿生氧化偶联五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4 -羟基吡啶合成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4 -羟基吡啶合成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离子液体对生长于聚吡咯/氧化石墨烯表面的MoS2晶相及性能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前言 |
1.2 电化学合成氨机理 |
1.3 电化学合成氨研究进展 |
1.3.1 贵金属催化剂 |
1.3.2 非金属催化剂 |
1.3.3 过渡金属催化剂 |
1.4 离子液体概述 |
1.4.1 离子液体的分类 |
1.4.2 离子液体的应用 |
1.5 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概述 |
1.5.1 石墨烯概述 |
1.5.2 氧化石墨烯概述 |
1.5.3 氧化石墨烯/聚吡咯复合材料概述 |
1.6 选题背景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1T-MoS_2/BTAB/PPy/GO纳米片的合成并用于NRR反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4 实验部分 |
2.4.1 GO的制备 |
2.4.2 PPy/GO的制备 |
2.4.3 BTAB/PPy/GO的制备 |
2.4.4 1T-MoS_2/BTAB/PPy/GO纳米片的制备 |
2.4.5 1T-MoS_2/BTAB/PPy/GO纳米片修饰电极的制备 |
2.5 结果和讨论 |
2.5.1 1T-MoS_2/BTAB/PPy/GO纳米片的形貌表征 |
2.5.2 1T-MoS_2/BTAB/PPy/GO纳米片用于NRR的电催化性能测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MoS_2/pyridinium-ILs/PPy/GO纳米片的合成并用于NRR反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3.3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4 材料制备 |
3.4.1 pyridinium-ILs/PPy/GO纳米片的制备 |
3.4.2 MoS_2/pyridinium-ILs/PPy/GO纳米片的制备 |
3.4.3 MoS_2/pyridinium-ILs/PPy/GO纳米片修饰电极的制备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MoS_2/pyridinium-ILs/PPy/GO纳米材料的形貌表征 |
3.5.2 MoS_2/pyridinium-ILs/PPy/GO纳米材料的电催化性能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炔丙醇与4-羟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4-羟基香豆素研究进展 |
1.1.1 4-羟基香豆素的两组分反应 |
1.1.1.1 4-羟基香豆素与醛类化合物的反应 |
1.1.1.2 4-羟基香豆素与烯烃类化合物的反应 |
1.1.1.3 4-羟基香豆素与烯酮类化合物的反应 |
1.1.1.4 4-羟基香豆素的硫醚化反应 |
1.1.1.5 4-羟基香豆素与亚胺类化合物的反应 |
1.1.1.6 4-羟基香豆素与醇类化合物的反应 |
1.1.1.7 4-羟基香豆素与重氮盐类化合物的反应 |
1.1.1.8 4-羟基香豆素的亚磺酰化反应 |
1.1.2 4-羟基香豆素的三组分反应 |
1.1.2.1 含吲哚化合物的合成 |
1.1.2.2 呋喃环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1.1.2.3 吡喃环状杂环化合物的合成 |
1.2 离子液体简介 |
1.2.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分类 |
1.2.2 离子液体的性质及应用 |
1.2.3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定义及分类 |
1.2.4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应用 |
1.2.4.1 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C-O键的构建 |
1.2.4.2 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C-N键的构建 |
1.2.4.3 功能化离子液体催化C-S键的构建 |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 实验部分 |
2.2.1 催化剂种类及结构 |
2.2.2 4-羟基香豆素的烷基化实验方法 |
2.2.2.1 合成原料 |
2.2.2.2 目标产物3 的合成路线 |
2.2.2.3 合成步骤 |
2.2.2.4 催化剂重复实验步骤 |
2.2.3 4-羟基香豆素的环化实验方法 |
2.2.3.1 目标产物5的合成步骤 |
2.2.3.2 合成步骤 |
2.2.3.3 催化剂重复实验步骤 |
3 结果与分析 |
3.1 4-羟基香豆素的烷基化反应 |
3.1.1 反应条件的优选 |
3.1.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1.2.1 1,3-二苯基-2-炔基-1-醇的拓展 |
3.1.2.2 4-羟基香豆素的拓展 |
3.1.2.3 其他醇与4-羟基香豆素的烷基化反应 |
3.1.3 催化剂的循环性和稳定性 |
3.1.4 机理的探究 |
3.1.4.1 中间产物的验证 |
3.1.4.2 机理的提出 |
3.2 4-羟基香豆素的环化反应 |
3.2.1 反应条件的优选 |
3.2.2 反应底物的拓展 |
3.2.3 催化剂的循环性和稳定性 |
3.2.4 可能的反应机理 |
3.3 目标产物的光谱数据 |
3.3.1 目标产物3的光谱数据 |
3.3.2 目标产物5的光谱数据 |
4 结论 |
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喹啉、喹喔啉酮和氮杂中氮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过氧化剂促进的自由基偶联反应 |
1.1.1 过氧化剂自身分解反应体系 |
1.1.2 [Cu]-过氧化剂反应体系 |
1.1.3 [Fe]-过氧化剂反应体系 |
1.1.4 [Co/Ag]-过氧化剂反应体系 |
1.1.5 [I]-过氧化剂反应体系 |
1.2 脱氢交叉偶联反应 |
1.2.1 钯催化的脱氢交叉偶联反应 |
1.2.2 碘催化脱氢交叉偶联反应 |
1.3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1.3.1 喹啉 |
1.3.2 喹喔啉酮 |
1.3.3 氮杂中氮茚类化合物 |
1.4 呋喃并香豆素类衍生物的生物活性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NIS-TBHP参与的2-甲基喹啉C(sp~3)-H键官能团化反应 |
2.1 引言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总结 |
2.4 实验部分 |
2.4.1 原料的合成 |
2.4.2 化合物3的合成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uI-BPO参与的喹喔啉酮C(sp~2)-H键氨基甲酰化反应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3 总结 |
3.4 实验部分 |
3.4.1 原料的合成 |
3.4.2 化合物3的合成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I_2-TBHP参与构建呋喃并[3,2-c]香豆素化合物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3 总结 |
4.4 实验部分 |
4.4.1 原料的合成 |
4.4.2 化合物3的合成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醋酸促进构建三取代吡咯并[1,2-α]吡嗪化合物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3 总结 |
5.4 实验部分 |
5.4.1 原料的合成 |
5.4.2 化合物3的合成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钯催化氧化交叉偶联制备咪唑并[1,2-α]吡啶型荧光分子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3 总结 |
6.4 实验部分 |
6.4.1 原料的合成 |
6.4.2 Sx的合成 |
6.4.3 咪唑并[1,2-α]吡啶荧光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谱图 |
6.5 参考文献 |
总结论 |
核磁谱图 |
致谢 |
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乙酰基丁香酸的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丁香酸 |
1.1.1 丁香酸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1.1.1 医药方面的应用 |
1.1.1.2 农药方面的应用 |
1.1.1.3 抗氧化方面的应用 |
1.1.1.4 香料 |
1.2 乙酰化反应 |
1.2.1 催化剂的选择 |
1.2.2 酰化剂 |
1.2.3 酚羟基乙酰化反应 |
1.3 丁香酸制备工艺的综述 |
1.3.1 丁香酸的植物提取工艺 |
1.3.1.1 酶解提取工艺 |
1.3.1.2 萃取提取工艺 |
1.3.2 丁香酸的化学合成工艺 |
1.3.2.1 木质素合成丁香酸制备工艺 |
1.3.2.2 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合成丁香酸制备工艺 |
1.3.2.3 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合成丁香酸制备工艺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的方案 |
第二章 乙酰基丁香酸合成研究 |
2.1 丁香酸合成乙酰丁香酸的制备工艺 |
2.1.1 合成路线 |
2.1.2 实验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1.4 丁香酸的合成 |
2.1.5 乙酰基丁香酸的合成 |
2.1.5.1 三乙胺为催化剂合成乙酰基丁香酸(1,2-二氯乙烷为溶剂) |
2.1.5.2 三乙胺为催化剂合成乙酰基丁香酸(无溶剂) |
2.1.5.3 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乙酰基丁香酸 |
2.1.5.4 吡啶为催化剂合成乙酰基丁香酸 |
2.2 产物的验证 |
2.2.1 丁香酸的光谱图分析 |
2.2.1.1 丁香酸的~1HNMR谱图分析 |
2.2.1.2 丁香酸的~(13)CNMR谱图分析 |
2.2.1.3 丁香酸的IR谱图分析 |
2.2.1.4 丁香酸的UV谱图分析 |
2.2.2 乙酰基丁香酸的谱图分析 |
2.2.2.1 ~1HNMR谱图分析 |
2.2.2.2 ~(13)CNMR谱图分析 |
2.2.2.3 IR谱图分析 |
2.2.2.4 UV谱图分析 |
2.2.2.5 MS谱图分析 |
2.3 乙酰基丁香酸制备工艺的反应机理 |
2.3.1 合成丁香酸的反应机理 |
2.3.2 三乙胺催化丁香酸与乙酸酐反应合成乙酰丁香酸(有溶剂) |
2.3.3 浓硫酸催化丁香酸与乙酸酐反应合成乙酰丁香酸 |
2.3.4 吡啶催化丁香酸与乙酸酐反应合成乙酰丁香酸 |
2.3.5 三乙胺催化丁香酸与乙酸酐反应合成乙酰丁香酸(无溶剂) |
2.4 实验探究 |
2.5 乙酰化正交试验 |
2.5.1 乙酰化正交实验的设计 |
2.5.2 乙酰化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乙酰化副反应的研究 |
3.1 实验方法 |
3.2 副产物Ⅱ的确定 |
3.2.1 谱图分析 |
3.2.1.1 ~1HNMR谱图分析 |
3.2.1.2 ~(13)CNMR谱图分析 |
3.2.1.3 IR谱图分析 |
3.2.1.4 UV谱图分析 |
3.2.1.5 MS谱图分析 |
3.2.2 反应机理 |
3.3 副产物Ⅲ、Ⅳ和Ⅴ推测 |
3.3.1 副产物Ⅲ |
3.3.1.1 副产物Ⅲ的LC-MS谱图分析 |
3.3.1.2 副产物Ⅲ的反应机理 |
3.3.2 副产物Ⅳ |
3.3.2.1 副产物Ⅳ的LC-MS谱图分析 |
3.3.2.2 副产物Ⅳ的反应机理 |
3.3.3 副产物Ⅴ |
3.3.3.1 副产物Ⅴ的LC-MS谱图分析 |
3.3.3.2 副产物Ⅴ的反应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
(5)新型抗中风神经保护剂、酰肼类PfHDAC抑制剂和姜黄素类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N-羟基吡啶酮类抗脑卒中神经保护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脑卒中防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1.2 抗脑卒中药物研发现状 |
1.2.1 现有脑卒中治疗药物 |
1.2.2 缺血再灌注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以及潜在的药物靶标 |
1.2.3 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抗脑卒中候选药物 |
1.3 先导化合物环吡酮的发现——表型筛选和老药二次研发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第2章 衍生物A1-A31的设计合成与优选化合物A10·Ola的发现 |
2.1 设计思路和合成路线 |
2.2 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的神经保护活性评价以及构效关系 |
2.2.1 A1-A31对于SH-SY5Y细胞氧糖剥夺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
2.2.2 衍生物的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血脑屏障透过性评价 |
2.2.3 构效关系总结 |
2.2.4 A10及其乙醇胺盐A10·Ola的水溶性 |
2.2.5 A10-Ola对于OGD损伤引起的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 |
2.2.6 A10·Ola可以缓解氧自由基和兴奋性毒性造成的神经细胞损伤 |
2.3 A10·Ola的动物药效评价 |
2.4 A10-Ola的安全性和肝微粒代谢稳定性的评价 |
2.5 A10·Ola和环吡酮胺的体内代谢性质的初步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N-羟基吡啶酮类衍生物抗中风作用机制探究 |
3.1 靶标确证在药物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小分子药物靶标确证的方法 |
3.2 探针AP1-AP3的设计与合成 |
3.3 bSDTNBI预测结果和铁离子螯合实验 |
第4章 第一部分总结 |
第5章 实验部分 |
5.1 衍生物A1-A31、探针AP1-AP3的合成方法与表征数据 |
5.2 细胞培养条件、细胞活力以及细胞毒性测试方法 |
5.2.1 SH-SY5Y、HT22和MRC-5细胞培养条件 |
5.2.2 细胞活力以及细胞毒测试方法 |
5.3 OGD损伤、双氧水和谷氨酸损伤实验方法 |
5.4 PAMPA-BBB实验方法 |
5.5 ORAC-FL实验方法 |
5.6 细胞凋亡检测实验方法 |
5.7 水溶性测试方法 |
5.8 大鼠MCAO模型实验方法 |
5.9 hERG钾离子通道膜片钳实验方法 |
5.10 小鼠肝微粒体代谢稳定性实验 |
5.11 大鼠体内代谢实验方法 |
5.12 bSDTNBI预测原理和铁离子螯合实验方法 |
5.13 统计分析 |
第二部分 酰肼类PfHDAC抑制剂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疟疾现有疗法和青蒿素抗性的出现 |
1.2 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小分子抗疟疾候选药物 |
1.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作为治疗疟疾的潜在靶标 |
第2章 前期研究基础、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2.1 前期研究基础 |
2.2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第3章 衍生物B1-B18的设计与合成以及苗头化合物B11的发现 |
3.1 HDAC抑制剂中的锌离子结合基团 |
3.2 N-酰基邻苯二胺类衍生物B1-B9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的评价 |
3.3 酰肼类衍生物B10-B18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和细胞毒性的评价 |
3.4 引入酰肼锌离子结合基团降低了人源HDAC的抑制活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酰肼类衍生物B19-B64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
4.1 衍生物B19-B23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和细胞毒性的评价 |
4.2 衍生物B24-B64的设计与合成及其抗疟活性和细胞毒性的评价 |
4.3 B11、B35和B36对恶性疟原虫临床株的抑制活性的评价 |
4.4 Quisinostat、B11、B35和B36的抗疟活性、细胞毒性和人源HDAC抑制活性的比较 |
4.5 构效关系总结 |
4.6 衍生物B36的药代动力学性质研究 |
第5章 第二部分总结 |
第6章 实验部分 |
6.1 衍生物B1-B64的合成方法与表征数据 |
6.2 体外疟原虫抑制活性测试 |
6.3 细胞毒性测试 |
6.4 人源HDAC抑制活性测试 |
6.5 小鼠体内代谢实验方法 |
第三部分 基于姜黄素的比率型溶酶体极性荧光探针的发现和应用研究 |
第1章 前言 |
1.1 检测溶酶体极性的重要意义 |
1.2 溶酶体靶向极性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 |
1.3 姜黄素的光学性质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目标 |
第2章 探针C1-C5的设计与合成 |
2.1 探针C1-C5结构设计思路 |
2.2 探针C1-C5的合成 |
第3章 探针C1-C5的光学性质与其发光机制的研究 |
3.1 探针C1、C2、C4和C5在不同溶剂中吸收和发射光谱 |
3.2 探针C1和C2的抗干扰能力和光稳定性的评价 |
3.3 探针C3和C-M2的光学性质 |
3.4 探针C1-C5的极性响应机制研究 |
第4章 探针C1的细胞成像应用 |
4.1 探针C1和C2的生物相容性的评价 |
4.2 探针C1的亚细胞定位研究 |
4.3 探针C1对HepG2、HL-7702和293T的细胞成像 |
4.4 探针C1监测细胞内溶酶体极性变化 |
第5章 第三部分总结 |
第6章 实验部分 |
6.1 探针C1-C5的合成方法与表征数据 |
6.2 光谱测试方法 |
6.3 细胞培养条件和细胞荧光成像实验方法 |
6.4 细胞毒实验测试方法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中英对照表 |
发表文章 |
专利 |
致谢 |
(6)金属钯催化酰胺脱水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腈类化合物的应用 |
1.2 腈类化合物的合成 |
1.2.1 卤代烃取代法 |
1.2.2 氨氧化法 |
1.2.3 酰胺脱水法 |
1.2.4 其他方法 |
1.2.5 制备4-羟基苯腈的方法 |
1.3 负载钯催化剂概况 |
1.3.1 树脂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
1.3.2 负载钯催化剂催化制腈 |
1.3.3 其它负载催化剂催化制腈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负载钯催化酰胺脱水反应 |
2.1 实验试剂 |
2.2 主要原料及物化性质 |
2.3 实验仪器 |
2.4 负载钯催化剂的制备 |
2.4.1 制备原理及方法 |
2.4.2 实验过程 |
2.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负载钯催化反应条件探讨 |
2.5.1 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 |
2.5.2 实验过程 |
2.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 多种酰胺脱水反应 |
2.6.1 4-羟基苯甲酰胺制4-羟基苯腈 |
2.6.2 对氨基苯甲酰胺制对氨基苯腈 |
2.6.3 邻羟基苯甲酰胺制邻羟基苯腈 |
2.6.4 间羟基苯甲酰胺制间羟基苯腈 |
2.6.5 对甲氧基苯甲酰胺制对甲氧基苯腈 |
2.6.6 苯乙酰胺制苯乙腈 |
2.6.7 对叔丁基苯甲酰胺制对叔丁基苯腈 |
2.6.8 萘-1-甲酰胺制萘-1-甲腈 |
2.6.9 对氯苯甲酰胺制对氯苯腈 |
2.6.10 硬脂酰胺制硬脂腈 |
2.6.11 3,5-二羟基苯甲酰胺制3,5-二羟基苯腈 |
2.6.12 3-苯基丙酰胺制3-苯基丙腈 |
2.6.13 肉桂酰胺制肉桂腈 |
2.6.14 邻甲酰胺苯甲酸制邻腈基苯甲酸 |
2.7 产物结构鉴定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钯催化剂催化4-羟基苯甲酰胺的脱水反应 |
3.1 实验试剂 |
3.2 实验仪器 |
3.3 原料制备 |
3.3.1 制备对乙酰氧基苯甲酸 |
3.3.2 制备对乙酰氧基苯甲酰氯 |
3.3.3 制备4-羟基苯甲酰胺 |
3.4 负载钯催化4-羟基苯甲酰胺脱水制备4-羟基苯腈 |
3.4.1 负载钯催化剂回收再用研究 |
3.4.2 4-羟基苯甲酰胺的纯化及其催化脱水反应 |
3.5 氯化钯催化4-羟基苯甲酰胺脱水制备4-羟基苯腈 |
3.5.1 实验方法 |
3.5.2 实验过程 |
3.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5.4 PdCl_2再生 |
3.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7)基于氮杂环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过渡金属及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1 过渡金属 |
1.1.2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能 |
1.1.3 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
1.2 N杂环过渡金属配合物 |
1.2.1 N杂环配体和其过渡金属配合物 |
1.2.2 N杂环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应用 |
1.3 吡啶多羧酸类过渡金属配合物 |
1.3.1 吡啶多羧酸配体和其过渡金属配合物 |
1.3.2 吡啶多羧酸配合物的应用 |
1.4 吡唑啉酮类过渡金属配合物 |
1.4.1 吡唑啉酮配体和其过渡金属配合物 |
1.4.2 吡唑啉酮配合物的应用 |
1.5 选题背景与意义 |
2 吡啶羧酸类配体及其Cu(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性质研究 |
2.1 前言 |
2.2 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药品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DNA结合实验 |
2.3.1 电子吸收滴定 |
2.3.2 EB-DNA荧光竞争实验 |
2.4 配体H_4L~1的合成 |
2.4.1 4-羟基吡啶-2,6-二甲酸(白屈氨酸)的合成 |
2.4.2 4-羟基吡啶-2,6-二甲酸二甲酯的合成 |
2.4.3 1,4-双-2,6-吡啶-二甲酸二甲酯基苯的合成 |
2.4.4 配体H_4L~1的合成 |
2.5 配合物1的合成与表征 |
2.5.1 配合物1的合成 |
2.5.2 配合物1的溶解性及元素组成分析 |
2.5.3 红外光谱分析 |
2.5.4 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 |
2.6 配合物1的晶体结构分析 |
2.7 H_4L~1和1的DNA结合实验 |
2.7.1 电子吸收滴定 |
2.7.2 EB-DNA荧光竞争实验 |
2.8 H_4L~1和1的抗菌活性 |
2.9 H_4L~1和1的DFT计算 |
2.10 1的Hirshfeld surfaces分析 |
2.11 本章小结 |
3 基于吡唑啉酮类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的表征与生物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3 DNA结合实验 |
3.4 两种吡唑啉酮类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结构比较 |
3.5 DFT理论计算 |
3.5.1 H_2L~2及2的DFT理论计算 |
3.5.2 H_2L~3及其配合物的DFT理论计算 |
3.6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TD-DFT计算 |
3.6.1 H_2L~2及2 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TD-DFT计算 |
3.6.2 H_2L~3 及其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TD-DFT计算 |
3.7 配合物的Hirshfeld surfaces分析 |
3.7.1 2的Hirshfeld surfaces分析 |
3.7.2 3、4和5的Hirshfeld surfaces分析 |
3.8 吡唑啉酮类配体及其过渡金属配合物的DNA结合实验 |
3.8.1 电子吸收滴定 |
3.8.2 EB-DNA荧光竞争实验 |
3.9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8)离子型非线性光学有机新材料OHB-T的设计、合成与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线性光学 |
1.2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 |
1.3 离子型非线性光学有机晶体材料研究现状 |
1.3.1 吡啶盐晶体 |
1.3.2 喹啉盐晶体 |
1.3.3 苯并噻唑盐晶体 |
1.3.4 晶体特性的对比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二章 离子型非线性光学有机材料的设计与计算理论 |
2.1 分子设计的理论模型 |
2.1.1 双能级模型 |
2.1.2 电荷转移模型 |
2.1.3 键长交替理论 |
2.2 分子的设计方案 |
2.2.1 分子中阴离子的设计方案 |
2.2.2 分子中阳离子的设计方案 |
2.3 晶体光学性质的计算 |
2.3.1 光学性质的计算理论 |
2.3.2 计算软件简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离子型非线性光学有机材料OHB-T设计与性质计算 |
3.1 OHB-T的设计 |
3.1.1 设计思路 |
3.1.2 OHB-T的分子和晶体结构 |
3.1.3 OHB-T的电子结构 |
3.2 OHB-T光学性质的计算 |
3.2.1 复介电常数的计算 |
3.2.2 折射率和消光系数的计算 |
3.2.3 吸收系数和反射率的计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离子型非线性光学有机材料OHB-T的合成与表征 |
4.1 离子型非线性光学有机材料OHB-T的合成与提纯 |
4.1.1 实验药品与仪器 |
4.1.2OHB-T的合成实验 |
4.1.3 OHB-T的提纯 |
4.2 OHB-T晶体材料的表征 |
4.2.1 X射线衍射的表征与测试 |
4.2.2 红外光谱的表征与测试 |
4.2.3 元素分析表征与测试 |
4.2.4 核磁共振波谱的表征与测试 |
4.2.5 拉曼光谱的表征与测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离子型非线性光学有机材料OHB-T的生长与性能测试 |
5.1 OHB-T有机单晶的生长 |
5.2 OHB-T多晶薄膜的制备 |
5.3 晶体的性能测试与表征 |
5.3.1 OHB-T晶体的二次谐波产生测试 |
5.3.2 OHB-T有机单晶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反位效应对钌催化剂催化水氧化活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植物光合作用和光体系Ⅱ释氧中心(OEC) |
1.2.1 植物光合作用 |
1.2.2 光系统Ⅱ和释氧中心 |
1.3 人工光合作用的研究进展 |
1.4 均相水氧化反应体系 |
1.4.1 化学法催化水氧化 |
1.4.2 电化学催化水氧化 |
1.4.3 光催化水氧化 |
1.5 分子水氧化催化剂的研究 |
1.5.1 双核钌分子催化剂 |
1.5.2 单核钌分子催化剂 |
1.5.3 金属铱分子催化剂 |
1.5.4 非贵金属配合物的分子催化剂 |
1.5.5 分子催化剂催化水氧化反应的机理 |
1.6 论文选题依据和水氧化催化剂的设计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药品来源 |
2.2 分析测试仪器 |
2.3 表征方法 |
2.3.1 核磁共振和高分辨质谱 |
2.3.2 X-Ray单晶衍射 |
2.4 电化学水氧化测试 |
2.5 化学法水氧化测试 |
2.6 动力学测试 |
2.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 |
第3章 含4-羟基吡啶-2,6-二羧酸配体的钌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催化氧化水活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化合物Ru1-Ru4的合成与表征 |
3.2.1 化合物Ru1[Ru~II(hdc)(4-OMe-py)_3]的合成 |
3.2.2 化合物Ru2[Ru~II(hdc)(4-Me-py)_3]的合成 |
3.2.3 化合物Ru3[Ru~II(hdc)(4-py)_3]的合成 |
3.2.4 化合物Ru4[Ru~II(hdc)(4-COOMe-py)_3]的合成 |
3.3 化合物Ru3的结构分析 |
3.4 化合物Ru3晶体结构的分析 |
3.5 化合物Ru1-Ru4电化学性质的分析 |
3.6 化合物Ru1-Ru4化学法催化水氧化性质的分析 |
3.7 动力学的性质分析 |
3.8 化合物Ru1-Ru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
3.9 化合物Ru3赤道配体的取代 |
3.10 二聚体[(hdc)(py)_2Ru~III-(μ-O)-Ru~IV(hdc)(py)_2]~+的形成 |
3.11 化合物Ru3催化水氧化机理的研究 |
3.12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酰胺类配体的钌配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催化氧化水活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化合物Ru5-Ru7的合成与表征 |
4.2.1 配体L1的合成 |
4.2.2 配体L2的合成 |
4.2.3 化合物Ru5的合成 |
4.2.4 化合物Ru6的合成 |
4.2.5 化合物Ru7的合成 |
4.3 化合物Ru5晶体结构的分析 |
4.4 化合物Ru5-Ru7化学法催化水氧化性质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新型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Cadensin G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木脂素类化合物概述 |
1.3 木脂素类化合物定义 |
1.4 木脂素类化合物分类 |
1.4.1 木脂素类化合物 |
1.4.2 新木脂素类化合物 |
1.5 木脂素类化合物分离纯化 |
1.5.1 木脂素类化合物分离进展 |
1.5.2 木脂素类化合物纯化进展 |
1.6 木脂素类化合物生理活性 |
1.6.1 抗菌活性 |
1.6.2 抗病毒活性 |
1.6.3 抗肿瘤活性 |
1.6.4 抗氧化活性 |
1.6.5 保肝活性 |
1.6.6 神经保护活性 |
1.6.7 杀虫活性 |
1.7 木脂素类化合物合成进展 |
1.8 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合成进展 |
1.8.1 仿生偶联法 |
1.8.2 仿生偶联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
1.8.3 1,4-苯并二氧六环的化学合成 |
1.8.3.1 α-溴苯酮中的溴取代 |
1.8.3.2 1,2-环氧苯乙烷偶联 |
1.8.3.3 过渡金属催化法 |
1.8.3.4 Mitsunobu反应在偶联中应用 |
1.8.3.5 肉桂醇和1,2-苯醌的环合反应 |
1.8.3.6 甲苯磺酸酯的分子内环化 |
1.9 论文选题背景及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1,4-苯并二氧六环类木脂素Cadensin G的全合成 |
2.1 引言 |
2.2 目标产物的逆合成分析 |
2.3 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设计 |
2.4 实验部分 |
2.4.1 实验试剂 |
&nb 4-羟基吡啶合成方法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