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理教育内容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地理论文,内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前,我国的地理教育正处在“低谷”中,究其原因,既有自身的不足,又有外部世界的不解。但“优化人、地系统,获得持续发展”的呼声,当前正席卷全球,“通过持续发展赢得人类的未来”,已成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而地理科学又恰在解决人类前途问题的核心部位,就此而言,21世纪,将是地理科学的世纪。现在,有些发达国家对此已经先知先觉,并采取了相应措施。面对现实与未来的挑战,我们不能不对地理教育功能做一重新思考,本文试图对现代地理教学内容的框架,做一初步探讨。
一、未来向我们提出什么?
“发展”是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人类对“发展”的认识,经历过曲折的历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在生存与发展欲望的驱使下,对生存环境干予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与速度,与日俱增。人们愈发藐视自然,终于在自己的旗帜上写出“征服自然”的豪言壮语。在西方国家甚至把环境问题视为历史进程中的插曲,以为随着技术进步,自然就会销声匿迹。概括自工业革命到本世纪70年代人类的发展观——经济增长即为发展;而且在此期间,各国的发展模式,也无一不以西方工业化道路为蓝本。
二次大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新技术革命成果,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然而这股增长热浪,很快就产生了严重后果:到了本世纪60年代,经济危机、社会危机与生态危机和环境危机互相交织,社会笼罩在阴影中,前景暗淡。发展中国家则是循着这种单纯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了一系列努力:起初是单纯依赖外援;接着试图通过经济片面增长,从而利用外贸创汇获得发展;后来又希望通过先进技术引进,消除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纵观第三世界,尽管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了这样那样的成果,但许多根本问题,诸如国际范围的经济悬殊,国内分配不公,人口膨胀,失业严重、食物匮乏、负债累累等,在许多国家不仅没能解决,反而呈现上升趋势,而且几乎各个国家都付出了高昂的环境代价。事实说明:只有增长,没有发展;“发展”绝不等于“增长”。
在严峻的事实面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导致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发展”这一概念,当前对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本世纪80年代,一种全新的发展观逐渐兴起。这就是1984年4月,世界环发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了“持续发展战略”。其基本含义是:不要企图牺牲后代的利益来满足当前的发展。人类共同有一个地球,你国既是你的,也是全人类的(空间含义);当代人类既是地球的代管者,也是下一代的抚育者(时间含义)。其要点是:发展应以生物圈的承载力为限度;发展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协同永续发展,其结构可表为以下图示(图1):
(图1)
该图表示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环境与道德观的全国协同发展,该图也归纳了人类发展观的演化(工业革命以来):
(OX)-直线型发展模式:工业革命初,西方的“单纯经济增长模式”即属此类,人类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
(X-O-Y)-平面型发展模式:西方国家工业化后,希望通过“合适的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化”(社会发展),实现繁荣与稳定。但这种模式并未使其摆脱各种危机的困扰。从马尔萨斯到“罗马俱乐部”以及美国部分系统动力学家,都曾以人类的前途进行过严肃、负责的探讨,但得到了相同悲观的结论,从而宣告这一模式的失败。
(O-XYZM)-四维度立体模式:该模式表示当人类选择的持续发展。组成模式的四个要素有相干关系(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环境发展·环发道德发展)其具体内容即钱老提出的地球表层系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正立方体是最完美的棱体;三边等长并不表示单位数量关系,而是说明它们对持续发展的支持权重;OM表示持续发展道德观,对系统发展有导向作用,并限定其发展水平。
由以上讨论可知,持续发展的核心在于人地系统的整体化。人类为了赢得未来,就不得不面对开放复杂的巨系统,持“谨慎乐观”态度。而地理学恰在问题的核心,对人类前途负有严重责任,因此,勿庸置言,“可持续发展观”是地理教育的历史性主题。
这一主题的确立,对我国的地理教育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所谓现实意义,是中国人早已过怕“穷日子”,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人民渴望经济繁荣,生活迅速赶上发达国家的社会心态,是完全正当的。但我国的建设是在相对紧张与低劣的资源条件下,背负着沉重的人口包袱进行的,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不可比性。西方模式对我们既不理想,也不现实;即使是“亚洲四小龙”模式,也与日、美大同小异,以沉重的环境代价换取发展(新加坡稍好,但单位产值能耗之高,常居世界前列),照样不可取。囿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和诸多限制因素,持续发展的难度,远非他国可比——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这对担当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地理学科,自然提出更高、更难、更有特色的要求。所谓深远意义,是指今后几十年内,我国处在经济腾飞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处于该阶段国家的一般规律。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属较粗放的总体发展模式——以大量资金、劳力、资源投入维持高速度。这种外延型经济模式符合当前国情,但要以环境做抵押。预计进入21世纪后,我国将进入中等发达行列,但剧烈的资源开发强度和人口机制转换的困难,以及历史环境问题的积累和世界环境的负面影响,届时环境态势将更加严峻。这种环境与发展两难的态势,要求今天的地理教改,必须有足够的预见性与整体性。
二、未来的地理教育内容“板块”
21世纪将是一个世界日益缩小的世纪,人们需要更高的国际交往能力,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和安全等领域内有效的竞争与合作。地理教育负有培养今天和未来活跃而又负责的公民的责任,帮助他们用持续发展的目光,去认识和欣赏这个气象万千的世界。因此,地理教育是高要求的素质教育。
用21世纪的人才要求来衡量今天仅依“人地关系”线索编制的大纲教材,则明显地存在着不适应。可以用上图简括现行教材的内容。
这是一种以经济发展为主线的教材体系,对照图1可将其转化为以下(准)平面模式:
(OZ轴过短,与OX轴比呈非对称状态。)
这种模式适合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国情,但不合乎持续发展的要求。它反映在地理思想上是重“索取”,轻“协同”;反映在人、地关系上,重宣传“人定胜天”,轻“人、地和谐”;重现象的空间解释,轻过程内涵分析;多的是静态的、分布的、结构的特点,少的是动态的功能的、序列的特征;多的是定性的、描述的、归纳的特点;少的是定量的、精确的、演绎的特征。
那末,如何思考未来教材的知识构成?
人类对持续发展的选择,意味着一场深刻的时代变革:人类将跨越现存的工业文明,进入全新的生态文明时代;“生态文明观”将是那一时代的思想标志。
所谓“生态文明观”是一种超越现有工业文明的生存意识与发展意识,它要求人们从现有科技总体出发,以人类与生物圈协同发展为取向,去发展社会生产力;从人类以自我发展为中心,转向与自然的持续发展,建立生态化的经济体系与意识形态体系。即实现科技生态化、生产力生态化、经济体系生态化、文化教育生态化和伦理道德生态化。实施这一战略的关键在于生态环境资源的价格化(价值化)与产业化;其技术关键又在于地理信息技术。因此,地理教育若不能反映那一时代的生态化特征、社会化(参预)特征与信息化特征,将无自己的立足之地。
总之,地理教育功能的探讨,在于创设新的功能系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我们看来,学生的发展,取决于四个相干的变量:学生发展=发展常数×原认知结构×信息源×动力因素。(后三者为可操作变量)我们期望用持续发展主题,代替人地关系主题;用生态文明观,代替以经济增长为主线的发展观,并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学生,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如下图)
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世界发展的总趋势。许多欧美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了应付未来的挑战,把地理教育视为发展战略性科目,及时调整了它在教育整体中的位置。这是十分值得我们关注的超前倾向。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国土的开发整治,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的交往与联系,对商品产地、运输、销售的分析与选择,旅游观光及文化艺术欣赏等,无不与地理教育息息相关。地理素质的高低,势必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力、竞争力、应变力和生活情趣。我们若不抓住时代更替的机遇,及时调整地理教育的位置,必然延缓我国持续发展的进程。教育的后果有很大滞后性,今天若不乘时而起,即使来日发展,也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