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名医类案》中痹症治疗研究(综述)论文_达超,杨宏宝

《三部名医类案》中痹症治疗研究(综述)论文_达超,杨宏宝

达超 杨宏宝

(广西中医药大学 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三部《名医类案》跨度数千年,选录痹证病案近300例,涉及近百位医家,从一个较大的范畴内表现了古代治疗痹症中,传统理论在临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这为我们研究各医家治疗痹证病提供了宝贵的文字资料。从医案去研究痹证病的治法,探讨理论的发展对临床的指导,不失为研究痹证病治则治法、处方用药规律的一个捷径。

【关键词】《三部名医类案》;痹症

【中图分类号】R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9-0007-03

痹证研究回顾: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1]。痹证属于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中医方剂治疗痹证有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记载,考察历代痹证病案,分析治疗中经方与时方的使用比率,变迁等,研究其治疗侧重点的变迁,从而提高对痹证病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的认识,加深对经典条文的理解及拓展运用,用于指导临床治疗,对于突出中医优势,提高临床疗效甚有意义,本文主要论述狭义痹证。

1.历史各时期对于痹证的认识

1.1 先秦~唐宋时期

《说文解字》曰:痹,湿病也。足见在远古时期,痹证已作为常见疾病出现。《素问?痹论篇》记载:“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古人发现本病与居处环境有密切联系,进而推论病由。”王兴[2]等研究《内经》后认为痹证发生的内因主要是体质因素,如五脏痹的产生多因饮食不节,劳作太过而起,《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另外起居不慎也可引起痹证,如《内经》关于肾痹,有“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的记载;此外营卫气虚之人容易发病,《素问?痹论》日“荣者......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风寒湿邪合而发之是痹证发生的主要外因,《素问?痹论》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此外“六气”不顺应时节,太过或者不及,也会导致痹证的发生,《五脏生成篇》日“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指出六淫之邪杂至,起居调摄不慎等会导致痹证的发病,《痹论》:“荣卫之气令人痹乎?……逆其气则病,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的记载同样说明痹证的产生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记载说明了当时对痹证的发病机制已经有了相当的认识,其理论至今在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后世医家在《内经》的基础上对痹证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拓展,《金匮要略》中,《中风历节病》《血痹虚劳病》等章对痹证均有论述,席鹏飞[3]认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篇论述“千般疚难,不越三条”,在提出发病的病因病机时,包括了风寒湿三气,提出了阳病(经络)十八和阴病(脏腑)十八,包含有《内经》痹证的思想,如五体痹、六腑痹和五脏痹等。对具体证型提出了湿痹,风湿,血痹等病名,并有方药对应于治疗。治则治法部分,首先提出了预防思想。在痹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针对不同的证型,提出了针刺、发汗、利小便、祛风化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宣痹通阳、活血通络、宣肺化饮利水、和胃降逆等治法,大大丰富了《内经》痹证的治疗学思想。

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风湿痹候》中论述“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提示可运用养血祛风法可用于治疗痹证。远承《伤寒论》当归四逆汤余旨,为后世拓展运用此方治疗痹证提供了理论阐述。

唐代孙思邈在前人基础上提出“诸痹由风寒湿三气并客于分肉之间,迫切为沫,得寒则聚,聚则排分肉。肉裂则痛,痛则神归之。神归之则热,热则痛解。痛解则厥,厥则他痹发。发则如是此内不在脏。而外未发于皮肤,居分肉之间,真气不能周故为痹也”。郭会军[4]研究孙思邈著作后指出,孙氏把五体痹、五脏痹同归于“六极”门下。强调了痹证由“痹”到“极”,由实到虚的演变发展过程,并结合中医理论提出了对风邪新的理解,提出风毒致病理论,为后世运用祛风解毒药治疗痹证奠定了基础。创立了独活寄生汤:以杜仲、牛膝、寄生补肝肾强筋骨;犀角丸:应用大黄配升麻调畅全身气机,风缓汤:用鳖甲一味引诸药到至阴之分凉血解毒,三方为后世治疗风寒湿痹和热痹奠定了基础,同时开辟了用清热凉血药治疗热痹的先河。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论》云:“大抵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著,在骨则重不举,在脉则不凝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深入论述了风寒湿三病由在痹证形成过程中,对机体产生的具体影响。《太平圣惠方》则收入了大量含有虫类药治疗白虎病、历节、痛痹的方剂,足见在当时虫类药广泛用于临床。

由此,可见金元之前,痹证治疗论述虽多,多偏重于风寒湿方面,至唐朝出现了通调气机,凉血解毒等治法,为后世温病学家治疗痹证诸法先声。临床治疗方面,运用治疗痹证的重要方剂,如附子汤,独活寄生汤等已出现。同时,因对外贸易发达,药材种类增多,虫类药物用于痹证治疗逐渐增多。为后世叶天士临床重用虫类药物埋下伏笔。

1.2 金元时期

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其中朱丹溪等四家学术争鸣,相互融合,痹病治疗的理论和实践在此期间得到突破。李伟[5]在研究四家著作后总结,张从正首倡“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杂合而为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痹病治疗史上第一次提出痹病与湿热关系的论述,并在《儒门事亲》中对风、痹、痿、厥四种类证进行了鉴别;朱丹溪另立“痛风”一门,并提出因于痰者用二陈汤加减的治法,使二陈汤在三部《名医类案》中,成为治疗痹证使用频率相当高的方剂;李杲将痹证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创造性提出“风能胜湿”一说,代表方为羌活胜湿汤,若脾胃元气衰弱,阴火亢盛者,则主张升阳散火,代表方如《兰审秘藏?腰痛门》拈痛汤。

金元时期治疗痹证的理论和方法已经相当完备,同时,这个时期的痹证病案记录也较前代为丰富。许多方剂影响极大,直至现代仍为治疗痹证所常用。

1.3 明清~近代时期

明清~近代时期,命门学说,温补学派及温病学说的兴起,对临床痹证治疗充实入大量内容。吕秀梅[6]根据明清医家的治痹文献,总结以下治疗特点:由于温病学的影响,明清医家多用渗湿清热法,用药多为渗利之品;叶天土治疗久痹正虚者,认为“肝肾下病,必连及奇经八脉”,用龟板、鹿角胶等血肉有情之品,通补任督,使肝肾受荫,经脉舒缓;明清医家治疗营血虚生风型痹病常用羚角钩藤汤、大定风珠,有养血平肝熄风之功。其内风致痹思想深刻影响后世医家的医疗实践,如丁甘仁为痹病有因“外风引动内风”者,用羚羊角、地龙、茺蔚子等清热熄风;王清任以淤血立论,创建了身痛逐瘀汤等一系列至今临床广泛使用的有效方剂。丁甘仁运用风湿痰淤学说论治痹证,张锡纯提出“肝虚可令人腿疼”说,重用山茱萸治疗痹证,并创立曲直汤等行之有效方剂。

这个时期痹证治疗已基本成型,李中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理论得到广泛接受,明清时期以四物汤加减治疗血虚型痹证的记载亦相当多。民国时期经方热潮兴起,使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治疗痹证的病案颇为突出。建国后,以焦树德提出“尪痹”病名,朱良春重用虫药,娄多峰提出“虚、邪、瘀”治痹理论影响较大。

2.痹证医案的研究

江瓘在《名医类案》自序中写道,研究医案可“宣明往范,昭示来学,既不绝于圣经,复易通乎时俗”。医案的整理和研究,是继承并发扬中医学术,提高临床疗效的前提。简晖[6]等人挑选挑选宋至近代临床名家著作中痹症病案,建立历代临床医案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统计证候。陈贵华[7]等人通过对《宋元明清名医类案》,探讨了药物的频率统计和治痹用药思维。李东海[8]以《孙文垣医案》中痹症治疗案为基础,探讨了其学术特色。

3.对三部《名医类案》研究的进展

明清为我国时医案的重视和整理研究的鼎盛时期,明代江瓘父子收集了明代以前200余家2300余则医案,分为250门合为《名医类案》,集古今医案之大成。其后清代魏之琦对《名医类案》进行重订,广搜博采明清及明以前江氏未收入的医案5800余则,分列345门著成《续名医类案》。现代鲁兆麟等收集了《续名医类案》成书之后至中华人民和国建初期已故的名医医案,也收录了部分《续名医类案》成书之前未收之医案。共收集医案专著200余部,选录医案约一万五千则[9]。

戴俭宇[10]通过对《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研究概况进行全面总结,认为应加强两部著作的综合研究。袁宜勤[11]对《名医类案》中刺血验案进行了探析,并总结了其灸法[12]治疗的作用。茅晓[13]对《名医类案》的课题成果进行方法学追踪,总结出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系统方法、契合差异并用、专史断代、数学统计、文字学和临床验证等方法在对《名医类案》进行研究中的实际运用。陈裕文[14]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中痹症医案从方剂使用频率和药物出现频率方面进行了比较;岑聪[15]对三部《名医类案》中风病方剂组方规律进行了研究。

三部《名医类案》跨度数千年,选录痹证病案近300例,涉及近百位医家,从一个较大的范畴内表现了古代治疗痹症中,传统理论在临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这为我们研究各医家治疗痹证病提供了宝贵的文字资料。从医案去研究痹证病的治法,探讨理论的发展对临床的指导,不失为研究痹证病治则治法、处方用药规律的一个捷径。

4.思考

文献回顾中,研究痹证病案者丰富,但多集中于研究其组方规律和用药频率,学术特色研究,乃至方证总结,从医案类书角度探讨古今痹证理论及方剂沿革演变规律甚少。因而研究古代痹证病案,结合现代文献研究方法,系统分析其理论依据和使用规律,追溯痹证方剂的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挖掘治疗痹病的治疗发展,对提高临床医生理论水平,增强辨证论治能力,更精准使用方剂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5).

[2]王兴,于铁成,张婵娟.浅谈《内经》痹证理论[J].陕西中医杂志,2013,34(4).

[3]席鹏飞,马晓峰.《金匮要略》对《内经》痹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4).

[4]郭会军,冯福海,张二中.孙思邈治痹思想探析[J].江苏中医药.2009,41(2).

[5]李伟,刘中勇,王有洪.金元大家对痹病的贡献[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1).

[6]简晖,张启明,刘学文,查青林,吕爱平.医案的证候频数统计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13(8).

[7]陈贵华,李振彬,杨静,赵可新清代名医治疗痹证用药思维探析[J].河北中医,2010,32(6).

[8]李东海,王键《孙文垣医案》治痹特色[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3,32(1).

[9]鲁兆麟.二续名医类案[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0]戴俭宇.《名医类案》与《续名医类案》研究述要[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1,30(6).

[11]袁宜勤.《名医类案》之刺血验案评析[J].中国民间疗法,2009,17(8).

[12]袁宜勤.《名医类案》之灸法验案探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1).

[13]茅晓.《名医类案》研究的方法学探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1).

[14]陈裕文.《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痹症医案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1-2.

[15]岑聪.三部《名医类案》中风病方剂组方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1-2.

论文作者:达超,杨宏宝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  ;  ;  ;  ;  ;  ;  ;  

《三部名医类案》中痹症治疗研究(综述)论文_达超,杨宏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