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论文_方楠 张桂芳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论文_方楠 张桂芳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小学语文教师

点 评:黑龙江省农垦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小学教研室主任

课标要求及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指出: 3.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第一课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推想、辨别、体会;学习水平是:理解;学习内容是: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词句的意思、词语的感情色彩和其表达效果;前天条件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

第二课标是知识目标。行为动词是:了解、体会和领悟;学习水平是:理解;学习内容是:文章的表达顺序、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前提条件是:在阅读中和初步。

教材分析: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课文介绍了不同国家的地域风俗。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选编本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的语言;二是是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通过的学习学生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为今后的作文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优势:通过学生四年多的语文学习,积累了一些学习课文的方法,在默读课文时能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借助上下文能理解词语的意思。

劣势:五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对于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不够深刻。

教学重点、难点:

课标要求:“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教材分析中指出:“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受教育。”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运用多种朗读方法,帮助孩子们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

课标要求:“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而在学情分析中了解到:“对于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不够深刻。”根据课标分析和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以师生互动的方法,列举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精神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课下收集资料,能借助工具书正确读写“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

2、能力目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的特点;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含义深刻的语句,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3、情感目标:结合问题,展开想象,尝试练笔,激发学生对德国风情民俗的由衷赞美之情。

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搜集资料(预设时间5分钟)

1、学生自学课文,了解大意,自学字词。

2、搜集相关资料和图片。

【点评:本环节重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资料的搜集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为今后中年级语文学习水平及整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检查预习,反馈指导(预设时间10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

2、重点指导:

掌握“脊梁”轻声,意思,指导写“脊”,并提醒学生注意笔顺。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请学生笑着读。注意“莞尔一笑”中“莞”是个多音字,在本课中读“wǎn”,表示地名时读“guǎn”。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点评:方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对学生掌握不好的字做以重点指导,并示范书写,学生当即练习,正确掌握生字词的结构和写法,为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三、品读感悟,感受奇丽,强化积累(预设时间15分钟)

读读你画的句子

1、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这正是四五十年前季羡林先生在德国街道看到的奇特而美丽景象。读读这两句话,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了美丽。

2、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谈谈你对这两个词语的理解。

(这两个词语都在形容花,是否重复了?一朵花叫“团、簇”吗?两朵呢?很多花聚在一起,才叫“花团锦簇”。 这个词写出了花儿的什么特点?(多,形态美。出示图片帮助理解)一种颜色不是姹紫嫣红,花儿五颜六色,十分鲜艳,才是“姹紫嫣红”。这个词又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颜色多,美。出示图片)这两个词语让我们感受到花儿很多,很美。像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团花簇锦、色彩斑斓;花繁叶茂、五彩缤纷,繁花似锦、争奇斗艳)读词。请你从中选择两个词语填空。为什么这样填?

3、你还从哪里体会到美?(花的海洋。)想象花的海洋是什么样子的。把你感受到的美读给大家听。

【点评:方老师通过抓住关键的词语,让学生穿透文本描写性文字去体会语言文字背后的美,感受到德国独特的风光之美。】

四、品读感悟,感受奇特,受到启示(预设时间10分钟)

同学们,欣赏美景的时候你想过吗——德国街道上这么奇丽的景色是谁赠与我们的?(德国人怎样养花呢?请同学们从文章中划出有关语句。)

1、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德国人为什么这样做呢?请联系上下文找出相关语句谈出体会。(为他人着想,不独享,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2、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读读这段话,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什么是“人人为我”,什么是“我为人人”。 “我为人人”(课件: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人人为我”,大家共同创建了这样如画的景象(课件:走过任何一条街——),正是这样的一种境界,才使我们欣赏到了这样奇丽的景色,见识到了这样奇特的民族!

其实我们身边有很多事情也体现了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你发现了吗?

【点评:方老师通过抓住德国人养花的奇特方式,揭示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并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体会语句的含义,让学生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

板书设计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奇丽 ? 奇特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总体点评:

本课成功之处:在各环节教学时能衔接自如,突出识字写字环节学生的自主学习,教会孩子在多种朗读方式中体会作者对德国景色的喜爱,能在分析、交流、体会、品读四步教学方法中完成学习任务。

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精心进行教学设计,架起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

方老师运用抓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和图片的渲染,感受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通过自由朗读课文,抓重点词句的方式,领略德国的奇丽景色和感受德国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再加上音乐渲染,资料补充,感受德国民族的“美”。

二、灵活创新地实施教学策略,力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凸显教学的实效性。

1、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首先对“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理解,采用朗读感悟,联系上下文理解,借助画面,再次渲染的方法。这种由“形”到“意”再到“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领悟和积累,使词语教学鲜活起来。其次,对“应接不暇”的理解,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想其意思,借以指导学生运用;

2、通过反复诵读,层层推进,水到渠成,熟读成诵,在不知不觉中,积累背诵优美的词句,凸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在体会“自己的花让别人看”和“自己又看别人的花”的意境中,进而将文章主题升华为“人人奉献美”和“人人收获美”。

论文作者:方楠 张桂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  ;  ;  ;  ;  ;  ;  ;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论文_方楠 张桂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