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应用题的内容来自于生活,与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如能结合生活与学生的认知水平,正确地遵循应用题教学的一般规律,学生就能学得轻松、易掌握,能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此谈谈个人的一些做法。
关键词:兴趣 方法 掌握
作为数学教师,在课堂数学中力求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究者、获得者,应鼓励学生对问题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创新意思。
那么,怎样使学生掌握好基本的数量关系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认真读题,仔细推敲,培养解题兴趣
读题是了解题目内容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要培养学生反复、仔细、边读边想的读题习惯。仔细推敲字、词、句,准确理解题意,语言文字是应用题各种关系的纽带,也是解题的拦路虎。因此,审题教学要像语文教学一样,让学生理解应用题中每个字、词、句的意义,培养学生书面语言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教学三步计算的应用题时,教师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到超市购买牛奶,另一组到超市购买饼干,最后要合在一起由老师付款。全班同学都有了超市购物的生活经验,很快地把各自的物品采购好了。这时,教师不失时宜地发问:“牛奶多少钱?怎样算的?饼干又是多少钱?怎样算的?”最后再问:“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一下子提高了解答应用题的兴趣,明白了数学知识原来在生活中有着很大的用处。同时,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也在无形之中掌握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给数学知识注入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一些学生平时解题中遇到的难以理解的数量关系也会迎刃而解了。
二、掌握应用题的分析方法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数量关系后,能否顺利地解答应用题,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分析应用题常用的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
综合法的解题思路是由已知条件出发转向问题的分析方法。分析法的解题思路是从应用题的问题入手,根据数量关系,找出解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由条件入手分析时,要考虑题目的问题,否则推理会失去方向;由问题入手分析时,要考虑已知条件,否则提出的问题不能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来求得。在分析应用题时,往往是这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从已知找到可知,从问题找到需知,这样逐步使问题与已知条件建立起联系,从而达到顺利解题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的习惯
读题是基础,应用题教学必须在读题上狠下功夫。读题就是理解题意,在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在解答应用题前,至少用心地将题目读三遍,然后从题目中的关键词、句入手,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如:六年级植树60棵,五年级植树棵数是六年级的80%,五年级植树多少棵?“80%”表示什么意思?谁的80%?一条裤子80元,是一件上衣的160%,一套衣服多少钱?“谁的160%”?一幅圆形画框用了1.8米木条,这幅画的直径、面积分别是多少?“1.8米”表示这个画框的什么?……用这样提问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既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又快又准确地解决问题。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来理解题意,掌握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实践证明,学生不会做,往往缘于不理解题意。一旦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将明了。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解了题意就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
四、讲练结合,发展思维
讲是练的基础,练是讲的实践,必须把讲和练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学生想得清,说得清,做得得心应手,而且既发展语言,又发展思维。
如教学这样一道应用题:“两辆汽车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2小时后两车相遇。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这题可列出两种算式:(45+40)×2;45×2+40×2。有些学生凭一种模糊思维也能列出两种算式,但不知道算式每一步所求的是什么,对否也不知。其实这就是不重视讲的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要求学生平时每做一道题,就要求学生把题中的数量关系讲出来,暴露他们的解题思路。
像刚才两个式子的解题思路分别是:
1.第一步先算出两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第二步算出两辆汽车2小时行的路程。
2.先算出甲车2小时行多少千米,乙车2小时行多少千米,再算出两车2小时共行的路程。
学生把这两种解法的思路一一叙述出来,这样就真正了解了题目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真正掌握了解题的本领。
总之,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重点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抓住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举一反三,精讲多练,不断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论文作者:兰国富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应用题论文; 学生论文; 题意论文; 时行论文; 题目论文; 千米论文; 条件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月总第29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