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群众艺术馆
中国梦引领新常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文化建设进入了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文化工作的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为突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在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实现这个目的,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化工作者的重要作用。"
农村业余文艺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业余文艺团队肩负着在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里弘扬优秀民间文化,用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跃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陶冶人民群众思想情操的光荣使命。随着社会进入新常态,广大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人民群众对文化艺术需要也提出了新的需求,那么在新常态下如何加强对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管理和推进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发展呢?作为从事三十多年的农村文化工作者,结合自己在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管理和辅导的实践,本文以岑溪市为例同大家进行探讨:
一、岑溪市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现状和问题
岑溪是桂东南新兴城市,是珠三角、北部湾两小时经济圈的交叉点,是连接两广的陆路交通枢纽,全市总面积2783平方公里,辖14各镇282个村(社区),2015年总人口为97万人。是全国文化先进市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年底,全市有农村业余文艺团队105队,包括牛娘戏演出队41队、歌舞剧队、粤剧队、木偶剧队、八音曲艺队、山歌队、广场舞蹈队、舞狮舞龙队、舞凤队、舞牛队等,其中牛娘戏剧队最受群众欢迎。湧现了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业余文艺队,受到了自治区、梧州市、岑溪市各级文化部门的表彰。这些业余文艺团队土生土长,常年活跃在乡间村屯,给群众送文化、送欢乐,如马路镇五星村牛娘剧队,这几年来年演出场次均在250场以上,被誉为"业余队中的专业队",仅2015年的统计,全市的业余文艺团队演出就达4350场(次),为繁荣和发展岑溪的农村文化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岑溪的业余文艺团队也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艺术人才缺乏,艺术骨干青黄不接,致使业余文艺团队不断减少。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农村中很多有文化、有知识的年青人都加入了创办企业的行列或进城务工,造成了农村业余文艺团队人才短缺,很多业余文艺团队的平均年龄接近五十岁,有的甚至超过五十岁,是名副其实的老年文艺队,而因缺乏人才而停办的文艺队也不在少数。据《岑溪文化志》记载,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市仅业余牛娘戏剧队就有360多个,平均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业余牛娘剧队,最多的有5个牛娘剧队,而现存的业余牛娘剧队仅是当时的九分之一。
2.艺术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低,造成演出市场缩小
岑溪市的业余文艺团队虽有一定的数量,但从整体而言,普通存在艺术水平不高,综合素质低的问题而造成演出市场不断缩校笔者曾对全市的业余牛娘剧队的文化素质进行过调查,演员的文化程度最高的只有高中文化,大专以上的寥寥无几,而绝大部分都是初中以下,且大部分都没有受过文艺技巧的系统培训,只是跟老艺人学到一些演技而靠自己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肯定,这样的文艺演出队伍其艺术水平和综合素质是不能令观众满意的,更难以适应新常态下农村文化发展的需要。
3.演出内容陈旧,节目缺少创新,引发观众滑坡。
由于缺少创编及导演人才,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演出的节目内容普遍比较陈旧,基本上是清一色的传统戏,有的虽创新有一些现代戏及演唱节目,但艺术质量不高,在节目形式方面,缺少适合各个层次尤其是年青人和少儿的节目,观看业余文艺团队演出的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因而引发观众减少和滑坡。
4.办队经费短缺,演出设备简陋,严重阻碍业余文艺团队的发展。
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基本上是靠微薄的演出收入作为办队经费。由于演出市场和观众的不断减缩,演出收入也越来越少。有的地方,公共财政及社会力量虽然给予一些办团经费资助,但也是杯水车薪,因而不少业余文艺团队设备简陋破旧,艺术人才流失,严重影响了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发展。
以上所述的问题,可以说是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虽有客观方面,但更主要的是主观方面,尤其是当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职能业务部门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和服务方法上存在缺陷,不能适应新常态的需要。
二、新常态下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管理与发展的思考
那么,新常态下如何发挥文艺的作用,如何管理和发展农村业余文艺团队呢?笔者就岑溪市的具体情况谈几点浅见。
(一)创新管理模式,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由行政管理改为民间管理
长期以来,农村业余文艺团队都是由所在地的行政村和文化部门管理。事实证明,这种管理模式弊多利少,政府管不起,更养不起,严重阻碍了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发展。近年来,岑溪市探索由民间社会组织管理业余文艺团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针对该市牛娘剧队较多的情况,成立了市、镇、村各级牛娘戏协会,统一管理和辅导牛娘剧队,从人才培训到节目创作乃至演出调度,牛娘协会都进行跟踪管理,先后成立了市级牛娘戏培训基地和水纹、南渡、糯垌、归义四个镇级牛娘戏培训基地,并由过去的短期培训、突击培训改为常态性的培训,此外,全市还成立了舞蹈培训中心,音乐培训中心,这些培训中心都是民间社会组织,师资、培训经费都由民间协会自己解决,培训形式多种多样,有集中培训、分散培训、长年培训和短期提高培训等。正是由于创新了管理模式,促进了全市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发展。以牛娘剧队为例,全市的牛娘剧队已由2012年的12个增加到目前的41个,牛娘戏的演出,调演和汇演场次明显增加,每年达4000多场(次)。
(二)科学管理,热情服务,提供发展平台
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是民间的社团组织,流动性很大,队员高兴就参加,不高兴便"走人",而艺术团队非常讲究团队合作精神,正所谓是"抬轿生意",少或缺了一个都不成,所以必须要加强业余艺术团队的领导,实行科学的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何领导与管理呢?具体来说就是文化主管部门要多关心、支持、引导管理好业余文艺团队,经常派出人员到业余文艺团队中去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帮助他们选好文艺团队领导班子,把德才兼备、事业心强、吃苦耐劳、大公无私、业务过硬又受队员拥护的骨干担任领导,实行科学管理,定期与业余文艺团队沟通联系,倾听他们的心声和心愿,关心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诚心与他们交朋友,营造有利于业余文艺团队发展的良好环境,并且要以动之以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想方设法为他们提供服务平台。
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业余文艺团队提供活动场所。
由于市场竞争、经济利益的驱使,一段时间该市不少剧院、剧场及部分文化活动场所都变作它用,文艺团队的活动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影响了业余文艺团队的生存和发展。近几年来该市正确处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从实际出发,加大资金的投入。在全市兴建了94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造露天舞台94个,牛娘剧场4个,恢复南渡邓公庙古戏台、汉丁孝子祠舞台、樟木邓公庙舞台、吉太旅游区舞台等,为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提供了一流的活动场所,演出有了舞台,活动有了场所,发展就有了保障。
2.举办各类培训班,历尽所能为业余文艺团队办实事。
牛娘戏是活跃在岑溪市的一种地方戏,历史悠久,是一门综合性的表演艺术,是广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岑溪市大部分业余文艺团队都演出牛娘戏,有的团队一年演出300多常要使业余文艺团队得到健康发展,就要提高艺术质量,要提高艺术质量,就必须进行培训(包括剧本的创作培训、音乐的创作培训、戏剧基本功培训、表演艺术培训)等。近年来,该市通过"三区"人才培训,非遗传承保护培训等邀请了著名剧作家王其鹏、区馆老师、区木偶剧团老师及梧州老师举行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并制订了三年至五年的培训计划:一月份举办剧本创作培训班、二月份举办音乐创作培训班、三月份举办戏剧基本功培训班、四月份举办化妆、表演技巧培训班等等。通过培训,全市业余文艺团队的整体艺术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3.开展艺术交流,举办汇演或调演。
开展艺术交流,举办业余文艺(戏剧、曲艺)汇演或调演是检验文艺团队及当地文化艺术工作的整体艺术水准的有效途径,更是激发文艺工作者热爱文艺事业,追求艺术进步、崇尚健康向上高雅艺术热情的重要手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岑溪群众文化工作如此活跃,以及2014年到2015年岑溪牛娘戏演出队从12个队猛增到41个队,今年广场舞蹈队发展迅速都是同汇演、调演有直接的关系。笔者亲身经历的2014年岑溪牛娘戏展演、2015年牛娘戏调演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14年牛娘戏展演历时两个月,25个业余文艺队参赛,总演出了62个节目,时间之长,队数之多,节目之最史无前例。此次展演之后各镇文化站纷纷成立文艺队,诚谏孔任村一个村发展了二个文艺队,归义新圩街由一个队发展到了三个队,停止活动了十多年的梨木塘坎、大隆西宁、筋竹义水、马路善村等文艺队也恢复活动。
(三)自觉充电,加强文艺团队自身建设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文艺工作者要认真加强政治学习、理论学习、业务学习、提高认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发挥自身优势,两种价值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必须服务社会价值。业余文艺团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夯实加强自身的队伍建设,制订可行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实行财务公开,要民主集中相统一的同时,并要队员之间建立亲情、友情,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奉献、讲艺德,使队伍在任何情况下健康发展。
在提高思想的同时,农村业余文艺团队要自觉充电。以业余牛娘戏剧队为例。戏剧是一门综合的艺术,牛娘戏作为岑溪的一种地方戏剧,传承发展了几百年,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表演形式,如:唱、念、做、打、喜、怒、哀、乐、爆肚、道具、服装等,岑溪的业余文艺团队90%都是演牛娘戏,所以各团队要发展,首先要自觉充电,加强各种业务学习,多参加各类培训班,主动刻苦练功(包括基本功、指功、水袖功、身段功、唱功等),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
(四)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提高艺术水平
农村业余文艺团队普遍存在因设备简陋而影响演出质量的问题,所以,要提高艺术质量,必须要加大资金的投入,更新和添置演出设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欣赏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等戏剧元素要求及标准也随之提高。目前,业余文艺团队的服装、灯光、音响、布景、道具十分简陋和不协调,就是连去年群众艺术馆赠送了一批服装也解决不了太多问题。大多业余文艺团队演了十几年,就是一盏鸟灯、一个音箱、一块旧布当后景、几件衣服、七八条友。演古装戏的帝王将相都是穿皮鞋、运动鞋,连头纱护领都没有,古时代的道具用新时期的产品,内行人一看就非常的"反胃",行规都说:"宁穿破,莫穿错"。为了适应人们对戏剧艺术欣赏的要求,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更新设备,提高艺术质量,在生存中求发展。
(五)拓宽视野、挖掘演出市尝扩大活动空间
岑溪市业余文艺团队演出的牛娘戏是流传于桂东南白话地区的地方戏,虽然有其特点的一面,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至今仍为简单的四句式、八句式。特别是那些古装的"爆肚戏",情节简单、表演拖沓、基本功不扎实,有些本来很简单的事情,却表演得很冗长、拖泥带水、反反复复唱了又白,白了又唱,比如"我家住岭南古义城,姓杨宏图是我名;十载寒窗勤习读,如今上京求功名。白:小生杨宏图,家住岭南古义城,十载寒窗苦读,满腹经纶,今年正是大比之年,别过双亲,上京赴考便是"。现代人根本无法适应。可见要扩宽视野,敢于创新,包括剧本的创新、曲牌的创新、表演形式的创新、舞美的创新,吸取其他剧种的长处,不断充实自己,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好的我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大胆出去,横向联系,挖掘演出市场,把活动区域扩大至粤语地区,这样牛娘戏就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岑溪市业余文艺团队便有了很大的演出市常
作为群众文化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农村业余文艺团队的发展鼓劲、呐喊、出力。让我们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与广大文艺工作者一道不辜负时代的召唤、不辜负人民的期待,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论文作者:杨锦昭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尚品》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文艺论文; 团队论文; 岑溪市论文; 农村论文; 岑溪论文; 演出论文; 艺术论文; 《科技尚品》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