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顺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势头迅猛,但随着人们开始对高水平生活质量追求,人们对于房屋的要求不再简单的是实用性了,人们更加讲究安全性。在建筑业繁荣发展的真相背后,是我国房屋混凝土经常发生裂缝现象,这严重地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并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同类工程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房建施工;混凝土结构;裂缝
1.引言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业也得到了空前发展,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获得明显的改善与提高,大部分房屋在施工期间都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使得整体的施工质量明显提高,房屋安全性能获得很大保障。然而,我国的房屋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混凝土裂缝常有发生,建筑物的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本文以这个为背景,通过解析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2.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
混凝土属于一种脆性的材料,这个是由其不具备较高的轴心抗拉强度决定的,在混凝土试件的形成过程中,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施工单位对于施工工艺的安排以及项目所在地的施工环境都会对其造成影响,不仅如此,当混凝土施工地周围环境温度发生变化或者地基发生的沉降不均匀时,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所以要想彻底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还得从产生裂缝的原因入手。
2.1混凝土收缩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所以混凝土的物理形变是随着周围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形变的,而形变又会产生附加的应力,当附加应力大于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最大抗拉强度时,裂缝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在实际工程中,这是一类比较多件的裂缝种类,例如现浇屋面板上的裂缝。混凝土的收缩裂缝具有的危害性很大,这种危害性对于暴露在空气中的建筑物来说,更为严重。这是因为,这些产生的收缩裂缝如果进一步发展,就会演变成建筑物的开裂甚至是形变破坏。
2.2混凝土材料配合比
原材料质量的不合格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如果工程建设中使用了这些不合格的材料,严重的将导致豆腐渣工程,所以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一定要从源头抓起,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是关键。
不合理的配合比设计不仅仅会直接对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产生影响,更为严重的就会导致裂缝的产生。水泥的使用量过多、水灰比设计值较大以及混凝土的含砂率不符合标准,这些都是配合比设计不合格的影响因素,除此之外,选用不合适的添加剂也会导致配合比不符合标准,而且这几个因素都存在内部的相互关系,并且相互之间会产生影响。
2.3施工工艺以及混凝土养护
施工工艺的涉及面很广,主要原因集中在以下几点:
①水分的蒸发、水泥的结石现象以及混凝土干缩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②混凝土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混合型材料,混凝土制成品均匀度和密实度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混凝土质量的好坏。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和均匀程度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现场施工时振捣不当或者出现漏振、振捣棒抽撤过快,都会导致最终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度不过关,而这些因素也都会造成混凝土最终出现裂缝。
③混凝土养护,尤其是早期的养护,也是决定混凝土是否会出现裂缝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早期由于混凝土表面干燥或者室内外温差较大,而没有采用有效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导致混凝土过早的脱水,这些都会引起裂缝的产生。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施工,如果抹面的次数不足,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发生收缩现象,最终产生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要想使混凝土进行正常的硬化,养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养护的好坏也会直接决定着混凝土是否会产生裂缝。只要混凝土的养护条件符合标准,混凝土的硬化正常,那么混凝土就不会出现裂缝,但这个方法也仅仅对混凝土试块或者工厂的生产有用,而对于现场施工中混凝土的施工,不会巨额被这样的条件。
3.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根据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原因,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进行处理远比在事后采取补救措施有效的多。也就是说要想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必须以预防措施为主而不是补救措施对于混凝土产生的裂缝要以预防的方式为主,归纳起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下方面着手:
(1)在设计时,应该对那些可能产生开裂或者容易出现裂缝的部位特别关注,对于深度不同的基坑,应该将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提前考虑进来,在设计时候就将问题解决。
(2)良好的施工方案是防止裂缝产生的的关键因素。除了对一次浇筑的厚度必须进行控制外,也应该留意分层位置的厚度,也就是要注意水平施工缝的预留位置,一般来说,施工缝应留在截面发生变化的部位,而对于浇筑时间的确定,一般不宜选择气温较高的天气以及昼夜温差很大的日子进行。如果必须在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施工,一定要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这样才能对混凝土进入模具时的温度进行很好的控制。
(3)由于施工质量的不合格,而使混凝土发生裂缝现象是一个高概率的事件。但如果在施工阶段就控制好裂缝问题,那么就能很好的将使用阶段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概率大大降低。因此,对于裂缝产生的预防工作,首先应该选择在施工阶段进行,在施工阶段必须要关注一下几个问题:首先,混凝土必须具备适宜的配合比,选择最合适的配合比,配合比不仅要满足强度要求以及施工要求,还要以防止裂缝的产生为基本出发点。另外,对于水灰比的选择,也一定要合适,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原则下,尽可能的减少水泥的用量。其次,一定要将钢筋上的氧化物以及脏东西去除干净,这些都会对混凝土的粘结力产生影响。第三是浇筑、振捣操作合理,人们往往或忽略振捣操作的重要性。混凝土的均匀程度会随着振捣的过分而变得不均匀,但如果振捣不充分,混凝土就不具备标准的密实度,所以振捣必须要恰到好处。
(4)对于混凝土进行养护的目的是使混凝土的,增加其强硬化正常度,避免或者减少外界因素对其的影响。技术上的关键就是想办法逐渐的将混凝土的温度下降至接近外界的温度,这样可以缩小降温过程中的温差,以便减小温度的应力,减少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对于混凝土而言,淋水是常规的养护方法,对于一般性的混凝土来说,这个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表面的收缩程度,进而能够防止其发生龟裂。但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来说,由于内外温度不一致,存在温差,强度的增长也不同,而对于这类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就不能和常规的一样,必须特殊处理。具体说来,应该延缓拆模时间,而且在拆模后需要立即覆盖起来或者及时回填,减少外界对其的影响,养护期应该以混凝土强度增长最快的阶段为标准,也就是说在7天至28天的周期内,最好时间能更长一点。
4.结论
现阶段,混凝土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最主要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着房屋的施工质量,也时刻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混凝土裂缝事件的频发,不仅给施工质量蒙上了一层阴影,也为施工企业乃至我国建筑行业的更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阻碍。所以,本文通过对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针对混凝土裂缝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科学、合理、可行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难题,通过本文的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建筑行业从业人来引起对于混凝土裂缝问题的重视,在施工中借鉴一些可行措施解决这个问题,希望为今后的同类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景小青,孔海峡.浅谈安哥拉国际工程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结构裂缝的预防措施[J].科技传播,2011(2).
[2] 张中云.如何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之探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0(4).
[3] 蒋国涛,王秀峰,高博.混凝土在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注意事项[J].山西建筑,2011(37).
[4] 刘学军,王其昌.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6).
论文作者:容传广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0
标签:混凝土论文; 裂缝论文; 都会论文; 原因论文; 发生论文; 密实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