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 150100 李柏微
【摘要】目的:探讨脑脓肿患者采用CT 和MRI诊断,对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 间收治的脑脓肿患者50例,采用CT及MRI扫描,对影像表现进行分析。结果:50例脑脓肿患者,CT及MRI表现有其典型特征,使脑脓肿诊断正确率可达92%~100%。结论:CT及MRI诊断为脑脓肿最主要诊断手段,为脑脓肿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脑脓肿;CT 、MRI;
脑脓肿是指脑内局限性的化脓性炎症并有脓肿形成。一般由细菌感染所致,少数为真菌和寄生虫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发热、癫痫、高颅压、意识障碍、局灶性体征,头痛为最常见的首发症状[1]。头颅 CT、MRI、脑脊液检查可帮助诊断。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 间收治的脑脓肿患者50例,采用CT及MRI扫描,对影像表现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脑脓肿患者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最小12例,最大71岁,平均年龄53.5±2.5岁。病程1天~6个月,平均2.5±0.5个月。主要临床表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36例,癫痫发作20例,颅内压增高26例,发热34例,一侧偏瘫16例,眼底水肿12例,肢体感觉减退10例。其中中耳源性感染15例,血源性感染13例,直接感染7例,隐源性感染15例。
1.2 方法 采用德国西门子螺旋CT机,扫描层厚10mm,层距10mm;MRI用ASM-016P 磁共振仪,SE系统,常规增强扫,层厚10mm,层距10mm,增强扫描做SE-T1Wl的轴位、失状位、冠状位扫描。
2 结果
2.1脓肿部位 病灶均以顶叶及各叶交界区为主。幕上44例其中额叶20例,颞叶14例,顶叶8例,枕叶2例;幕下6例其中,位于小脑半球4例,位于脑干2例。脓肿直径小于1.5cm者35例,1.5~4cm者7例,大于4cm8例。皮质区30例,皮质下区20例。
2.2CT和MRI表现 脑炎期的患者20例,12例患者的CT显示脓肿中央低密度区,边界模糊不清,形态不规则,密度不均匀的低密度区,经增强后有斑点状或脑回状样增强;8例患者的MRI在T1WI加权像上表现为边界不清,内有不规则的略低信号区,T2WI表现为为片状高信号区和周围水肿区融为一体,增强后呈现出不规则强化。脓肿壁形成期的患者30例,20例行CT检查,10例行MRI检查。CT见病灶中心可见中心为均匀低密度区,周围表现为环形高密度影,增强后形态规则厚薄较均匀形成一个完整环形影增强明显;MRI显示包膜在T1WI为等信号或略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表现为环形强化完整、薄壁且厚度均匀。
3 讨论
CT能在脑脓肿早期给予确诊并精确定位,由此替代了血管造影术、脑室造影术、气脑造影术、脑核素显像等检查,从而成为重要的诊断 技术。通过增强对比CT证实对脑脓肿的分期,即脑炎期与包膜形成期。
急性化脓性脑炎阶段CT表现为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和占位征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脓肿形成后,低密度区内有时可见周边密度稍高的圆形低密度区,增强后呈薄壁和厚度均匀,内外缘光滑的环状增强为其特征。可单房、多房或多发。颅内脓肿脑脓肿的T1、T2值亦延长,MRI呈现团状病灶,常不易与多数脑肿瘤鉴别,且T2WI与其灶周脑水肿难以区分。用Gd-DTPA增强扫描,可使脑脓肿的实性部分即脓肿壁增强,从而与其液化的中央部分和长T2的灶周水肿带相区别[2]。硬膜下积脓的MRI检查能显示典型的积液征象,能勾画出积脓的轮廓和大小,较CT更为精确。
在非增强显像上,脑炎早期和晚期的CT表现均为界限不清的低密度灶,其与脓肿坏死的进行性发展相一致;而增强显像上脑炎早期与晚期的表现却大不一样。实验中发现,增强对比CT在细菌于脑部种植3天内即可显示病变,更早期时,增强CT可见微小病灶或无阳性发现。随着脓肿的发展,出现其周围的增强环。增强环在刚刚注射造影剂时最窄,延迟显像上逐渐浓集[3]。病灶的增强显像始于周边部位并向中心透明区域发展,最后使中心部分或全部变混浊。脓肿壁形成的早期,普通CT上表现为淡淡的密度稍高的环形影,包围中心的透亮坏死物质,环形影周围为水肿的脑组织。此环即为组织学上正在形成的胶原纤维脓肿壁;增强CT上可见界限清楚的高密度环,环在脑室侧最窄,其原因已作叙述。最大增强时相出现很快,并在延迟扫描中迅速衰减,仅有少量或者没有对比剂进入透亮中心。高密度环一般纤细而厚度均匀,其内表面轮廓光滑[4]。若脓中壁变厚,则在未增强像上也清晰可见。对比增强的峰值出现在注射增强剂后很短 时间内,延迟显像上可见增强的减弱以及中心无增强。皮质类固醇能够减轻脑炎期的增强效果而对已经形成的脓肿壁期的显像没有影响。脓肿壁的上述特点能够帮助我们区别高密度增强环是由脓肿还是由肿瘤所形成的。其他对脑脓肿的诊断有意义的包括脓肿病变的多发性、多样性以及其位于脑皮质和白质交界处的特点。此外,软脑膜与室管膜的增强表现也有助于脓肿的诊断。
近些年来,MRI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颅内病变中逐渐成为首选的影像检测学检查方式。即使没有进行增强对比,脑脓肿的MRI表现对于确诊也具有很大的特异性,其在T1加权像上的特点为与周围水肿脑组织相比低信号的周围区域,中部为显著低信号的脓肿坏死中心。这两个区域由脓肿壁所分界,而脓肿壁表现为高信号的界限清楚的线状影。T2加权像上,水肿区域信号显著增高,病灶中心区域的信号强度与大脑灰质相同或略有升高,脓肿周围的脓肿壁显像十分清晰,信号较低[5]。经验上,MRI比CT对早期脑炎的改变更敏感。但大多数脑脓肿患者在行MRI时病变已经能明确诊断,MRI的优点并没有完全显现出来。MRI比CT在区别水肿与液化坏死上更具有特异性,这对于确定何时进行抽吸术较有意义。在其他方面,MRI并不优于CT。事实上,在胶原脓肿壁的显现上,CT具有至少与MRI相同的效果。
总之,CT扫描检查是可靠、快速、安全的诊断手段。可以准确显示脓肿的位置、大小、数目和形状。结合临床,定性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同时还可帮助选择治疗方法和确定手术时机。增强MRI扫描比CT扫描更早的显示脑炎期。在脓肿形成的晚期阶段,常规MRI可鉴别中心的脓肿、囊壁及周围的脑水肿。在治疗过程中,CT和MRI了解脑脓中情况,对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陈淑艳, 邹建勋, 张晓丹. 脑脓肿的CT和MRI诊断(附25例报告)[J]. 浙江临床医学, 2006, 8(12):1321-1322.
[2]马银华, 冯柏林, 刘英. 脑脓肿的临床特征及CT和MRI诊断[J].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8):93-94.
[3]宦坚, 龚建平, 沈钧康,等. 脑脓肿的CT、MRI诊断分析[J].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23(1):77-78.
[4]赵春生, 杨树源. 实验性脑脓肿的CT、MRI和病理特征分析[J]. 江苏医药, 2001, 27(5):327-329.
[5]周正扬, 钱铭辉, 胡春洪. 实验性脑脓肿CT与病理对照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 19(2):117-119.
论文作者:李柏微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脓肿论文; 脑炎论文; 信号论文; 病灶论文; 水肿论文; 患者论文; 表现为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