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偶像”光环背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光环论文,偶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我们而言,EXO、Bigbang、f(x)、岚、AKB48、TFBoys这些名词一定不陌生。他们都是被称为“偶像”的艺人组合。只要随便在互联网上看看,就可以发现,偶像的消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韩流席卷亚洲,EXO、2PM、Bigbang在中国掀起阵阵热潮,百度的EXO吧和Bigbang吧分别聚集了211万名和130万粉丝;2014年日本女子偶像组合AKB48的单曲总选举,不仅在日本本国引起巨大关注,也由于中国粉丝的疯狂应援而在国内引发争议;国内少年组合TFBoys拥有强大的粉丝团,但是不爱他们的人几乎跟爱他们的人一样多。在看到粉丝为偶像做出种种疯狂举动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这些使得那么多人痴迷的偶像究竟是怎么来的?他们又为什么会引人疯狂?当我们真正知道偶像是什么的时候,又该如何对待他们? 此“偶像”非彼“偶像” 要回答以上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偶像是什么。在我国的语境下,“偶像”一词通常是泛称,影视界、音乐界、体育界、文学界等不同领域杰出的人士,甚至是普通人,只要得到大家的喜爱、有一定的受众,都可以被称为“偶像”。但是在日本和韩国,“偶像”有着更为独特的定义,狭义的偶像定义来自日本,日语为“アイドル”,是英语“Idol”的简称。根据维基百科,偶像是日本演艺圈中职业类别的一种,泛指在歌手、演员、艺人(特指主要在电视节目演出的艺人)、声优这四大领域中,受日本当地青少年喜爱的年轻艺人。而韩国演艺界的“偶像”也有着特别定义,是指经过经纪公司的多轮选拔、严格训练多年的K-pop名人。总而言之,如果说歌手的本职是唱歌、演员的本职是演戏的话,偶像的本职就是进行各方面的娱乐活动,以此来取得观众的喜爱。 杰尼斯系VSAKB系 目前,偶像的培养主要有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均发源于日本。 第一种是传统的培养模式,发源于日本著名偶像经纪公司杰尼斯事务所。如今亚洲地区多数偶像经纪公司都采用这种模式,培养出一系列知名的偶像团体。经纪公司通过星探或比赛,甄选适合培养的苗子,被选中进入公司的人就是练习生(日本杰尼斯事务所的练习生会被称为“Jr”),他们将接受公司的一系列训练,为以后出道做准备。这段练习生时期通常是十分艰苦的,要接受大量高强度的舞蹈、歌唱、乐器、体能训练,非本国的练习生还需要接受语言训练。在韩国,练习生通常每天只有三到五小时的睡眠时间。同时,练习生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韩国有一套十分严苛的考核制度,能从层层筛选中留下来的,才有机会作为偶像出道。 练习生阶段是每个偶像必经的磨炼阶段。这段岁月不仅能够保证偶像都具有相当的舞台实力,更进一步来说,这将为他们赢得更多粉丝的追随和喜爱。首先,最明显的是,在偶像出道走红之后,曾经的惨淡和艰苦与当下的风光形成鲜明对比,让这个看似轻飘飘的偶像头衔多了一分重量。粉丝们了解到偶像今日的成功来自当年付出的巨大努力,他们对偶像的感情便容易从浅层的喜爱(喜欢这个人的相貌、衣着等外在表现),发展为深层的喜爱(对这个人的性格、经历等内在的欣赏)。 另外,在杰尼斯事务所,还没出道的Jr也有机会出现在大众视野中。一些有发展潜力的Jr会被安排为前辈伴舞,或者参演电视剧和综艺节目。由于Jr们通常在小学或者初中就已经加入事务所,通常要到将近二十岁的年龄出道,所以观众几乎是目睹了他们成长的过程:看着他们如何从小演员成长为如今的主角、如何从在前辈身后伴舞的小Jr成长为站在舞台中央歌唱的偶像、如何从一个小孩子成长为一个男人——是的,最大的奥秘在于“成长感”。练习生制度使得粉丝能够见证偶像的成长和蜕变,对偶像的感情也更坚固。 第二种偶像培养模式可以简称为“AKB模式”。AKB48于2005年成立,是由日本著名制作人秋元康打造的女子偶像组合。在很多方面,AKB48都不同于以往的偶像,她们的培养方式也在日本国内及海外引起很大反响。 首先,最大的特点是人多。虽然名为组合,但AKB48更像是一所小型的偶像培训学校。假如你觉得韩国的Super Junior和EXO这种十多人的组合已经足以让人无法分清每个成员的样子,那么AKB系绝对让你眼花缭乱。AKB48分为正式成员Team A、Team K、Team B、Team 4、Team 8,加上姐妹团体如SKE48、SDN48、NMB48等,以及另外一批被称为“研究生”的预备成员(与练习生类似),总共有两百多人。 第二,AKB48的理念是打造“可以面对面的偶像”。过去的偶像几乎是神坛上的人物,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为了保持其神秘感,也为了能够将粉丝对偶像的喜爱最大限度地转变为经济效益,杰尼斯事务所甚至规定旗下所有艺人都不能使用社交软件,对艺人的肖像权进行严格的管理,粉丝只能通过收费的会员网站等有限的途径得到偶像的照片和消息。但AKB48不一样,从一开始,秋元康就将她们打造为每天都可以见面的偶像。在AKB48的发源地秋叶原,她们有自己的专属剧场,每天都会在剧场进行公演。 第三,对一些粉丝来说,AKB48就是一场真人版的养成类游戏。如果说杰尼斯事务所的练习生制度让粉丝参与了偶像的成长,那么AKB模式则直接让粉丝决定偶像的命运。与练习生制度类似,AKB也有极其残酷的培训和淘汰机制。最不一样的是,练习生制度下,练习生能否出道仍然是公司说了算;但AKB模式下,谁能成为进入核心队伍、谁能成为Top(组合中人气靠前的几位成员)和Center(演出或影像中站中间位置的成员),都是靠粉丝投票产生。粉丝和偶像不再是以往简单的“偶像给予,粉丝索取”的关系,而是变得更加复杂。对粉丝而言,偶像更加像是朋友或战友般的存在,当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能够影响到偶像时,他们便产生了一种亲近感和责任感。 偶像——娱乐工厂的产品 偶像之所以出现,最本质的原因在于人们有寻找崇拜对象的冲动。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崇拜的对象也逐渐发生改变。一位德国学者研究发现,在20世纪前20年,人们崇拜的对象多数是来自工业、商业、自然科学领域的成功人士。但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人们的崇拜对象渐渐转移到体育界、艺术界和娱乐界。 在电视普及之后,娱乐工业得到飞速发展,需要有不同类型的娱乐节目和艺人来满足观众的需求。同时,电视也帮助了艺人走进千家万户、获得高知名度,艺人的表演如歌舞、电视剧等,逐渐走人每个人的生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娱乐工业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不同类型的艺人出现,简单的歌手和演员已经不再能满足人们对偶像崇拜的需求。无论歌唱得再好、戏演得再棒,单纯对唱功和演技的喜爱只会带来理性的欣赏。只有在激起了共鸣、满足了人们想象之后,才会掀起更深层的,甚至是狂热的追捧和喜欢。娱乐工业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大的需求,于是,“偶像”这种细分类别就应运而生,究其本质,偶像是极度成熟的娱乐工业的产物。从前文也可以看出,现在已经有了一整套完善的偶像培养模式,市场对偶像的广大需求使得偶像已经成为流水线上的产物。 贩卖理想人生 在吸引粉丝这件事情上,偶像有着天然的优势。他们贩卖的是众人想象中的理想人生:是永远的青春和光鲜亮丽,是爱与梦想,是即使历经艰辛也必然能得到成功的童话。人们把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偶像身上:偶像是完美的化身,他们代表的是普通人一直追逐却永远无法达成的梦。 前文也提到过,偶像不同于普通的歌手或演员,唱歌和演戏不是他们的本职,只是手段。可以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娱乐观众而存在的。演员歌手可以专心于演戏和唱歌,但偶像则需要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一部喜闻乐见的舞台剧。偶像需要以粉丝喜欢的形象出现,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永远没有办法严格区分。 例如,在舞台前,每个偶像的性格特点都是有设定的。谁是吐槽腹黑,谁是天然卖萌,谁是成熟稳重,这都经过精心安排。同一个组合里出现相同性格的话会分散人气,而毫无亮点的人则无法得到粉丝的喜爱。虽然大部分情况下这些设定不至于跟偶像本人的性格有极端的差别,但偶像在镜头前面呈现出来的样子,一定跟所谓的“真实”有差距。吊诡的是,粉丝希望看到偶像真实的一面,但偶像又正是为了取悦观众、增加人气而不遗余力地扮演着设定好的角色。 再例如,恋爱禁止条例。这条看似十分无理的要求,却几乎对所有偶像而言都是必须遵守的禁令。在日剧《海女》里有一段话,解释了为什么偶像要禁止恋爱。这段话的大意是,对粉丝而言,偶像就是自己的恋人,如果偶像恋爱了,那就等于几千个几万个粉丝都失恋了。 我们还有理由喜爱偶像吗 也许有人会觉得,当认识到偶像不过是消费社会制造出来的完美假象之后,就再也没有理由去喜欢他们了。但也许并不然,不如说,破除了偶像的光环之后,我们才能更理性地对待他们。 偶像当然不是神,但他们也并非毫无意义。偶像的一举一动影响着很多粉丝,如果他们能够为粉丝带来正面的影响,那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吗?每一个粉丝都曾经感受过偶像带来的正能量。也许是难过的时候被他们的音乐所感动,也许是软弱的时候被他们的坚持所激励,也许是苦闷的时候被他们的欢乐所感染。如果年少时期有那么一个偶像能够支撑着自己,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偶像成名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是真实的,他们所带来的快乐和感动也是真实的。说到底,无论有多少光环,偶像不过是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艺人。如果有幸有一位偶像曾经打动过你,不妨把他们视为远方的朋友,保持着理性的距离,去喜爱,去欣赏。这对偶像对粉丝都是最美好的事情。在偶像光环后面_akb48论文
在偶像光环后面_akb48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