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评估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重要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采用普外科手术治疗方式且需要引流的病例100例,将入选病例平均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引流管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全面舒适化护理措施,对其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具有针对性的全面舒适化引流管护理更加有利于患者的术后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引流管;普外科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255-02
引流管护理是普外科护理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够直接反映出普外护理水平及医疗质量。由于引流管广泛应用于包括伤口、胸腹腔、胃肠道、胆道、导尿等在内的多个方面[1],数量通常在2~3根,多者甚至到达5根,不仅数量较多,且涉及种类也较多,因此对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要求较高,且日常护理工作较为繁琐,稍有不慎则可能引起医疗事故。本文尝试通过临床病例分析总结引流管护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临床的合理化建议,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护理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普外科手术治疗后需要引流的病例100例,其中男性57例,女性43例。入选病例年龄分布为19~65岁,平均年龄46.5岁。将入选病例平均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引流管护理措施,包括:(1)无菌操作,确保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并保证引流袋每周更换1~2次;(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予以检查,防止引流管出现扭曲、折叠等情况;观察引流液,定时对引流液的量、性状及色泽变化进行观察记录,判断是否符合病情;(3)妥当固定引流管,防止患者活动时造成引流管的滑脱或拉脱。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及引流管种类予以针对性的舒适化全面护理。措施包括:
(1)胃管护理:引流管固定胶布每日更换,同时使用生理盐水对患者鼻腔进行清洁和湿润,检查并指导患者慎防挤压、扭曲或拉脱胃管,每天冲洗胃管并检查胃管位置,确保胃管的通畅,预防滑脱。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形状及色泽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腹腔引流管护理:每日检查引流管状态,观察并记录引流量、色泽、气味等变化,观察是否存在残渣,若引流量突然下降,且患者出现腹胀伴有发热等症状,应立刻检查引流管是否堵塞或脱落,若患者出现明显疼痛反应,应立即检查引流管状态,确认周边组织是否发生感染、脓肿等情况,若发现引流液出现血性物质,应考虑是否存在腹腔出血[2]。
(3)胸腔引流护理。护理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更换胸腔引流瓶,预防胸腔感染。胸管及水封瓶系统均确认密封并牢靠固定,保持负压状态。鼓励患者积极进行深呼吸、咳嗽,合理调整体位,以便顺畅地排出引流液。拔管后应继续密切观察患者24h,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呼吸困难、气胸等症状。
(4)T型管引流护理。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记录胆汁引流液的量、色泽变化、性状、是否存在鲜血或碎石等沉淀物,并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有无腹痛、大小便色泽及黄疸消退情况等。通常情况下,术后24h内,T管引流量约为300~500mL,并呈逐渐下降趋势,色泽呈清亮的黄色或者黄绿色[3]。每日应对T型管周围皮肤进行清洁,拔管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黄疸、腹痛等症状。
(5)导尿管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导尿管通畅,及时倾倒尿液,预防逆行感染。护理期间注意观察尿液量、色泽及状态,定期进行尿常规检查及细菌培养。每日予以1~2次会阴护理。
对两组病例均予以3个月~1年的随访,对比其护理效果。
1.3 评估标准
统计并对比两组发生引流管脱落、阻塞、拔管延长、切口感染及病情延误等临床并发症的病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引流管护理后,观察组病例均康复出院,未发生临床并发症。对照组出现引流管阻塞1例(2%),切口感染3例(6%),病情延误1例(2%),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外科引流的目的在于将积聚于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的血液、脓液及其他液体引至体外,预防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由于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康复质量,因此在外科护理工作中,引流管护理始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常规引流管护理往往存在护理方式单一、护理事项过于笼统的弊端,而实际的临床护理中,若无法做到根据不同引流类型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往往容易因护理不当而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引流管护理应当注重针对性的舒适化全面护理。
舒适化全面护理的要点包括:
(1)密切观察。对于带有引流管的患者,应做到1h1次巡视,巡视要点应密切观察外用冲洗液是否通畅、引流管放置位置是否正确、引流管是否保持通畅、引流瓶状态是否正常,同时密切观察引流管周边组织是否存在红肿等异常情况,患者临床症状是否符合病情,是否出现异常疼痛、发热、腹痛腹胀等体征反应。
(2)牢固固定。对于胃管、鼻胆管等采取三固定方式,避免挤压、折叠及脱落,并做好明确刻度标记,预防滑脱和移位;T型管,胸腔引流管等应采取双固定方式,保持管道畅通,防止患者的活动导致拉脱及滑脱;腹腔引流管应采取三固定方式,避免管道堵塞或滑脱[4]。
(3)针对性细节。胸腔引流管通畅是针对血胸、气胸及开胸术患者留置的术后胸腔闭式引流装置,护理时应密切注意引流液性状及引流量,并确保引流管的密封及负压状态;腹腔引流通畅因病情需要留置多种引流物及数根引流管,因此护理过程中应严格清点并标记,并记录引流物状态;此外,术后引流往往使用引流袋,在排液时袋内容易残留少数余液,导致排液量与实际引流量出现误差,因此应当在护理过程中仔细观察引流量,为术后病情判断提供准确依据。
综上所述,引流管护理对普外科护理质量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确保患者的康复质量。
【参考文献】
[1]金英爱,孙丽娟.加强普通外科各种引流管护理预防手术部位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5631-5631.
[2]张莹.普外科引流管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5):191-192.
[3]岳燕蓉,卫尚玉.100例普通外科患者手术后引流护理的研究[J].医药前沿,2012,2(13):48-48.
[4]高晶.引流管护理在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24(2):945-946.
论文作者:马亚翠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
标签:患者论文; 病例论文; 通畅论文; 术后论文; 胸腔论文; 色泽论文; 普外科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