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产业结构特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中国论文,特征论文,经济周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2005)03-0031-07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一国的经济发展大都包括总量增长、结构变化和水平提高这三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基本内容。因此,对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过程及形成机理的剖析,如果仅限于总量分析,忽视结构变化和水平提高的影响,就很难准确把握经济周期波动的深刻过程及其未来的走势。[1]
结构与总量是国民经济运行中的两个不同侧面,二者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这种关联从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来考察是比较明显的。总量增长不仅指经济规模在量上的扩张,还包括在总量增长过程中,人均占有量的增加。结构则指收入、消费、产业、投资等方面的变化。本文所研究的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
现代经济学对各国经济发展所作的计量分析表明,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都趋于下降,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则不断上升,当人均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将超过第一、二产业。随着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结构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一旦达到某种“临界点”,结构变化的程度最为剧烈,此后则逐渐趋于平缓。
下面,我们就建国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周期波动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影响进行实证描述。
二、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总体特征
图1反映了从1953-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波动的基本轨迹。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经济波动是明显的,周期性也比较突出。
1953-2003年的51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共呈现出10轮周期,其中又可以分为改革前和改革后两个时期。改革前经历了5轮周期,改革后经历了4轮完整的周期。从2002年开始,中国开始进入第10轮周期(改革后的第5轮周期),当年经济增长率为8%。(注:在本文中,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分析主要集中于已经结束的9轮周期,即1953-2001年这一阶段的周期波动。对于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周期,由于刚开始,持续时间较短,本文暂不作分析。)
我们从波动幅度、波动系数、波动高度、波动深度、平均位势、扩张长度等六个方面,总结中国9轮完整经济周期波动的基本状况,及改革前后所发生的变化。表1表明,改革前波动状态的特征可以描述为:振幅大、峰位高、谷位深、平均位势低、扩张长度短,可以称作“大起大落”。改革后波动状态的特征可以描述为:振幅减小、峰位下降、谷位上升、整体位势提高、扩张长度延长,表明在增长中逐步走向稳定。改革前后的变化基本上由“大起大落”型转向“高位—平缓”型,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该阶段,中国经济的增长力和经济增长的稳定性都在增强。[2](P17)
表1 改革前后经济增长率波动状态的定量比较
周期 波动幅度波动系波动高波动深平均位 扩张长
序号 (百分点)
数(%) 度(%) 度(%) 势(%)
度(年)
19.90.5 15.0
5.1
9.2 2
2
48.6
26.1 21.3 -27.3 -2.0 1
3
24.01.2 18.3 -5.7
7.3 2
4
15.60.6 19.4
3.8 11.6 2
5
10.61.0
8.7 -1.6
4.2 2
66.50.3 11.7
5.2
8.0 2
76.40.2 15.2
8.8 11.5 3
87.80.5 11.6
3.8
7.6 2
97.10.2 14.2
7.1
9.8 2
九轮周 15.11.0 15.0 -0.8
7.6 2
改革前 21.71.6 16.2 -5.1
5.9 1.8
改革后
7.00.3 13.2
6.2
9.4 2.3
升降
-14.7
-1.3
2.7 11.3
3.5 0.5
从分析中,我们还发现,中国经历的第9轮经济周期,在波动的基本状态上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该轮周期的持续时间大大延长,经历了11年时间。中国9轮周期平均持续时间为5.2年,其中,前8轮周期平均持续时间为4.8年,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周期(即第3轮周期,1963-1968年)也仅仅持续了6年。而且,第9轮周期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收缩期较长,经济增长率在高位运行过程中持续、平缓下滑达9年之久,这也是历次周期中从未经历过的。
三、第一产业波动概况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很长一段时间内,农业产值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较大。195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50.5%,2001年下降到15.2%。50年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了35.3个百分点,其中,1985-2001年的17年中就下降了16.8个百分点,这说明,中国第一产业结构性变化最为剧烈的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第一产业也是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直至2001年全国仍有一半的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因此,不可忽视第一产业波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
(一)第一产业周期的划分
从1950年冬到1953年春,在新解放区占全国人口一多半的农村,农民完成了土地制度的改革。1953年开始,中国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从中国1953-2001年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波动(三角形点连线)的基本轨迹中可以看出,中国第一产业的波动是明显的。自1953年以来,中国的第一产业经历了8轮周期,即改革前4轮周期和改革后4轮周期。改革后的第4轮周期(总的第8轮周期)从1992年开始,已经延续了8年,目前尚未结束。与国民经济总体的波动相比,第一产业的波动相对平缓,每轮周期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但不十分规则。
(二)第一产业波动的特征
建国以来,中国第一产业周期波动可以分为改革前后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前,周期波动最明显的特征是:总体态势呈现出“大起大落”型;改革开放以来,周期波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显著特征是:波动的总体态势趋于“低位—平缓”型。所谓“低位”是指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处于较低水平,说明第一产业“增长力”趋弱。所谓“平缓”是指第一产业波动幅度已经大大减缓,说明第一产业的“稳定性”增强。具体分析,第一产业周期波动存在以下特征:
1.强幅型波动转向中低幅型波动。(注:这里关于波动幅度、波动高度、波动深度、波动的平均位势、波动的扩张长度类型的划分标准,采用了刘树成在其著作《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第18-27页中所使用的标准。)中国第一产业8轮周期平均波动幅度为9.8个百分点,波动系数为1.6,总体呈现中幅型。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平均波动幅度为14.7个百分点,波动系数为3.1,呈强幅型;改革开放后,平均波动幅度下降为5.0个百分点,波动系数降为0.6,呈中幅型。尤其是,自1992年以来的第8轮周期,波动幅度进一步降为2.3个百分点,波动系数仅为0.2,呈低幅型波动状态。
2.低峰型波动。在第一产业8轮周期波动中,除第2轮周期(1961-1968年)和第6轮周期(1981-1985年)的波动高度均为12.9%,处于中峰型外,其余6轮周期波动高度都处于低峰型。8轮周期波峰年增加值增长率平均为8.6%,总体呈现低峰型。1992年以来的第8轮周期波峰年(1996年)增长率已经降为5.1%,是历次周期中,波动高度最低的一次。
3.古典型周期转向增长型周期。第一产业所经历的8轮周期中,前5轮周期均为古典型,从第6轮周期开始转向增长型周期,而且谷底不断抬升。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其它产业波动相比,第一产业是惟一在改革后出现古典型周期的产业。第一产业的第1轮周期是历次周期中谷底最深的一次,达到-16.4%(1960年),第8轮周期是历次周期中谷底最高的一次,达2.8%。
表2 改革前后第一产业增长率波动状态的定量比较
周期波动幅度 波动系波动高波动深平均位 扩张长
序号
(百分点) 数(%) 度(%) 度(%) 势(%)
度(年)
1 24.3 -5.5
7.9 -16.4 -2.0 2
2 14.5 0.8 12.9
-1.6 5.8 4
3 8.6 1.4
7.7
-0.9 2.3 2
4 11.2 1.9
9.0
-2.2 2.1 1
5 7.6 1.1
6.1
-1.5 2.8 2
6 5.2 0.5 12.91.8 8.2 2
7 4.9 0.4
7.32.4 3.9 3
8 2.7 0.2
5.12.8 3.9 5
八轮周 9.8 1.6
8.6
-2.0 3.3 2.6
改革前14.7 3.1
9.4
-5.3 2.0 2.3
改革后 5.0 0.6
7.91.4 4.8 3
升降 -9.7 -2.5 -1.56.7 2.8 0.7
4.波动的平均位势一直处于低位型。从1953-2001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3.3%,总体处于低位型。在8轮周期中仅有两轮周期处于中位型,即第2轮周期(1961-1968年)和第6轮周期(1981-1985年),平均位势分别为5.8%和8.2%。改革前的25年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为2.0%,平均位势较低,改革后平均位势有所上升,达到4.8%。
5.短扩张型转向长扩张型。第一产业8轮周期平均扩张长度为2.6年,平均收缩长度为3.25年,扩张长度与收缩长度之比为0.8,总体呈现短扩张型。改革开放前的4轮周期,平均扩张长度为2.3年,平均收缩长度为4年,二者之比为0.6,呈现短扩张型;改革开放后的4轮周期,平均扩张长度为3年,平均收缩长度为2.5年,二者之比为1.2,呈现长扩张型。
(三)第一产业周期波动与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关系
中国政府对农业问题一直比较重视,始终强调必须稳定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但农业基础地位的脆弱性却没有得到彻底改观。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农业的波动,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大幅度减产,对于国民经济的整体波动影响甚大。当然,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种波动和促进作用也在减弱,但是影响依然存在。
具体分析,我们认为,第一产业周期波动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存在某些共性,但也有差异。其共性表现在,它们的周期性波动是明显的,二者的波动轨迹大体相似,且扩张期比收缩期较短。通过计算发现,建国以来,第一产业周期波动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即GDP增长率波动)的同步相关性不十分显著,二者的相关系数仅为0.29。其中,改革开放前为0.27,改革开放后进一步下降为0.15。这说明第一产业波动对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同步影响不明显,而且其影响还有减弱的趋势。然而,从图2发现,在部分周期中,第一产业周期波动领先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于是我们采用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率领先GDP增长率一年,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为0.54。其中,改革前为0.53,改革后为0.48,二者的相关关系明显增强。这说明,第一产业的波动对于国民经济的波动具有领先和发动作用,尽管这一作用在改革开放后有所减弱。
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在,第一,第一产业部分周期持续时间较长,导致其波动仅经历了8轮周期,比国民经济的波动少一轮周期。其原因与农业的再生产周期较长有关。第二,第一产业的绝对波动幅度比国民经济较为平缓。从表1、2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增长的稳定性明显低于GDP增长的稳定性。第三,与国民经济的波动相比,第一产业各周期峰位较低,谷底较深。在各个周期中,第一产业增加值波峰年增长率平均比GDP低6.4个百分点,其中,改革前平均低7.1个百分点,改革后平均低5.3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增产率平均比GDP低1.2个百分点,其中,改革前平均低0.2个百分点,改革后低4.8个百分点。
四、第二产业波动概况
建国以来,中国一直致力手工业化进程,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1952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0.9%。其中,工业占17.6%,到2001年分别上升为51.1%和44.4%。50年中,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了30.2个百分点,其中,工业上升了26.8个百分点。197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就上升到48.2%,其中,工业上升到44.3%。之后,这一比例变化不大,主要是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这说明,中国第二产业比重上升最快的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之前。第二产业也逐渐成为吸收城市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195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7.4%,2001年为22.3%,上升了14.9个百分点。因此,第二产业波动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
(一)第二产业和工业周期的划分
从1953年起,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建设,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迅猛发展。图3反映了中国自1953-2001年,第二产业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波动的基本轨迹。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波动是相当明显的。
1953-2001年的49年间,中国第二产业和工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波动共呈现出9轮周期,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改革前5轮周期和改革后5轮周期。改革后的第4轮周期(总的第9轮周期),1991-2001年,延续了11年,2002年开始,进入第5轮周期(总的第10轮周期)。第二产业和工业的周期划分与国民经济总体的周期划分基本一致,但是第二产业和工业的波动更为剧烈。
(二)第二产业及工业波动的特征
建国以来,中国第二产业及工业的周期波动与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一致,即改革开放前后,第二产业及工业周期波动最明显的特点是总体态势呈现出“大起大落”型趋向“高位—平缓”型。其特征为:
1.波动幅度较大,以强幅型波动为主。第二产业及工业9轮周期平均波动幅度分别为28.2和27.2个百分点,波动系数为1.2,总体呈现强幅型。改革开放后,平均波动幅度有较大幅度下降,开始向中幅型波动靠近。
2.高峰型波动。在第二产业9轮周期波动中,除第8轮周期(1987-1990年)的波动高度为14.5%,处于中峰型外,其余8轮周期波动高度都处于高峰型。9轮周期波峰年增加值增长率平均为26.0%,总体呈现高峰型。改革后,周期波动高度有所下降。工业9轮周期波动都为高峰型波动。
3.古典型周期转向增长型周期。改革以前,第二产业和工业所经历的5轮周期中,有3轮周期为古典型,即第2、3和5轮周期,其中,第2轮周期波谷最深,达-42.1%(-39.0%)。改革后的历次周期均为增长型周期,波谷深度不断抬升。
表3 改革前后第二产业及工业增长率波动状态的定量比较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据为工业的数值
4.波动的平均位势较高。1953-2001年,第二产业和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1.3%和11.6%,总体处于高位型。改革后,波动的位势又有所提高。
5.扩张长度较短。第二产业和工业9轮周期平均扩张长度分别为2.2和2.3年,平均收缩长度为3和2.9年,扩张长度与收缩长度之比为0.7和0.8,总体呈现短扩张型。改革后前两轮周期,即总第6(1977-1981年)和第7(1982-1986年)轮周期扩张长度有所延长,但随后两轮周期的扩张长度又有所缩短。
(三)第二产业周期波动与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关系
建国以后,第二产业及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非常巨大的。其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从图3和表1、3可以看出,无论在周期的划分,还是每轮周期的持续时间方面,第二产业及工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基本保持了同步性。它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波动更加剧烈,这从它们的波动幅度、波动高度、波动深度等指标都明显反映出来。我们通过计算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发现,第二产业及工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非常明显。在分析中,我们还发现,第二产业及工业波峰的峰顶(波峰年的增长率)明显高于GDP,9轮周期平均高出11个百分点,改革前更明显,平均高出15个百分点。而第二产业及工业波谷的谷底(波谷年的增长率)也比GDP要深,但与波峰相比,差距不是很明显,而且,改革以后,这种差距进一步缩小。以上分析表明,第二产业及工业的周期波动是造成国民经济周期波动“大起大落”的主要推动因素和加强因素,对国民经济由繁荣转入衰退、由萧条转入复苏起到了关键作用。
五、第三产业波动概况
建国以来,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一直处于滞后状态,发展步伐和水平始终不能适应工业化进程的要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最高达到34.3%(1992年),最低降至21.4%(1979和1980年)。也就是说,在1952-2001年的50年中,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的变动幅度不超过13个百分点,是三次产业中结构性变化幅度最小的产业。第三产业吸收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有所增强。1952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9.1%,2001年上升为27.7%,超过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就业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的主要渠道。第三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一直维持在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间,因此,它的波动对国民经济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一)第三产业周期的划分
图4反映了中国自1953-200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波动(三角形点连线)的基本轨迹。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第三产业的波动是比较明显的。
1953-2001年的49年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率的波动共呈现出8轮周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改革前4轮周期和改革后4轮周期。改革后的第4轮周期(总的第8轮周期)从1991年开始,已经延续了13年,目前尚未结束。
(二)第三产业波动的特征及其与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关系
通过计算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第三产业周期波动与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波动极其相似。改革前,第三产业总体波动态势呈现“大起大落”型,而改革后,波动态势也逐渐趋向“高位—平缓”型。波动幅度由强幅型转向中幅型,波动高度由高峰型接近中峰型,波动深度由古典型转向增长型,波动位势由中位型转向高位型,波动长度以短扩张型为主。1990年代以后,第三产业周期波动轨迹与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波动轨迹基本重合。目前,整个国民经济已经进入新一轮周期,但是,第三产业仍然徘徊于周期的低谷。
表4 改革前后第三产业增长率波动状态的定量比较
周期 波动幅度波动系波动高波动深平均位 扩张长
序号 (百分点)
数(%) 度(%) 度(%) 势(%)
度(年)
19.31.0 14.1
4.8
9.6 2
2
40.9
27.1 17.9 -25.7 -0.08 1
3
17.61.2 15.8 -1.8
5.6 3
4
13.70.7 13.3
0.4
5.4 1
57.80.3 13.7
5.9
9.2 2
67.30.2 19.4 12.1 14.7 4
7
12.10.6 14.4
2.3
8.7 1
84.90.2 12.4
7.5
9.1 2
九轮周 14.21.0 15.1
0.7
7.6 2
改革前 20.41.8 15.3 -5.65 1.8
改革后
8.00.4 15.0
7.0 10.5 2.3
升降
-12.4
-1.4 -0.3 12.6
5.5 0.5
第三产业的这些特征与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特征基本一致,而且,从表1和表4中的指标对比分析显示,二者的指标值非常接近。通过它们之间的相关系数也发现,第三产业与整个国民经济周期波动的相关性非常明显,相关系数高达0.86。它们之间的主要差异是第三产业被动仅经历了8轮周期,比国民经济波动少一轮周期,即第三产业在1969-1976年经历了一个长达8年的周期,而同期,国民经济波动却经历了两轮周期。这主要是由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第三产业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周期波动的起伏性较小,导致周期持续时间相对延长。
六、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产业特征的计量分析
在上文中,我们对中国三次产业周期波动及其与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出,三次产业的周期波动是比较明显的,它们对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影响也是显著的。但是,不同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时期的影响也不相同,下面我们作具体分析。首先,以GDP增长率对第一(P)、二(S)、三(T)产业增加值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三次产业增长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具体影响。
样本区间:1953-2001年
样本区间:1953-1976年
GDP=-0.6435+0.3164P+0.3914S+0.2520T (2)
(-1.24) (4.98) (9.17) (2.95)
R=0.97 D.W.=1.63 F=195.8
样本区间:1977-2001年
以上模型通过统计检验,表明系数的估计值在统计上是可靠的。1953-2001年间,模型1中系数表明,在49年中,第二产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最大,为0.3654(即GDP增长一个百分点,其中有0.3654个百分点是由第二产业带动的);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的贡献最弱,但是一、三产业的系数差异非常微小。改革前后的两段区间,即1953-1976年和1977-2001年,模型2和3中的系数表明,第二产业的贡献仍然最大,而且,在改革后贡献率进一步提高,说明第二产业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前后,第一产业在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面的贡献都强于第三产业;改革后,与第二产业相比,第一和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下降了。
在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中,第二产业的贡献最为突出,是否说明国民经济周期波动也主要是由第二产业的波动所造成的?为此,我们作进一步分析。由于三次产业波动经历的周期次数不同,因此,我们将GDP各周期波动系数分别对第一(P)、二(S)、三(T)产业波动系数进行回归,分析三次产业波动的剧烈程度对整个国民经济波动的具体影响。
首先分析第一产业,由于第一产业头两轮周期持续时间较长,在此期间,GDP波动经历了3轮周期,此后二者的周期呈同步趋势,因此,GDP波动系数对第一产业波动系数的回归从第4轮周期开始(即第一产业的第3轮周期)。
样本区间:第4-9轮周期
其次分析第二产业。
样本区间:第1-9轮周期
最后分析第三产业,第三产业也仅经历了8轮周期,这里我们将第4轮周期(1969-1976年),分为两个周期,即1969-1972年和1973-1976年(在上文中,由于1969-1976年这一周期是两个相邻的小波动,因此将它们合并成为一个周期),分别计算波动系数。
样本区间:第1-9轮周期
以上模型通过统计检验,表明系数的估计值在统计上是可靠的。模型中的回归系数表明,对GDP波动程度影响最大的是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的波动对GDP波动的影响最弱。因此,第二产业的波动是中国整体经济波动的主导力量。
七、简要结论
本文对建国以来中国三次产业周期波动与国民经济总体波动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3]:
第一,在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周期波动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其对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总体而言,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波动是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第二,随着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其周期性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但是,在中国,由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仍然不是十分稳固,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仍然受到来自外部因素的巨大冲击,因此,部分年份农业生产的不稳定仍可通过某种传导机制可能造成国民经济的剧烈波动。
第三,由于中国工业化的任务还远没有完成,工业仍将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周期性波动仍将是造成国民经济波动的最主要力量,是国民经济波动剧烈程度的决定性因素。
第四,随着第三产业的逐渐发展壮大,其自身特性将有助于减缓国民经济波动的程度,起到稳定经济的作用。
未来20年是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全面实现工业化,提升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阶段。为此,国民经济必须持续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稳定性。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规律性,根据不同产业在国民经济波动中的影响程度,制订相应的产业政策,缓解各产业波动对国民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4]。
【收稿日期】2005-03-18
标签:国民经济论文; 产业增加值论文; 经济周期论文; 产业结构优化论文; 基本面分析论文; 第一产业论文; 第二产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