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创新对策论文_陶琦

微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创新对策论文_陶琦

齐齐哈尔一重技师学院

通信客户端的普及,手机、平板等便携设备的使用范围逐步扩大,使得微媒体成为信息的主要集散地,学生使用微媒体的频次与时间与日俱增。区别于传统心理教育,微时代背景下的心理课程以潜移默化的引导为主,教师通过教育创新、信息平台的高校利用等手段,营造和谐的心理咨询、辅导环境,为学生心理的稳定发展提供帮助。

一、当前阶段高职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现状

1、普遍存在心理压力

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不高,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外界评价、认识问题等原因,有时会产生自卑心理,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处于文凭为重、成绩主导的教育环境中,使得高职学生的社会认同感较低,进一步影响了学生心理的发展状态。与此同时,部分高职教师对学生心理状态了解程度不高,开设的教育课程形式重于实质,学生的心理压力缺乏疏导、宣泄的渠道,由心理问题导致的教育问题数量上升,需要高职学校予以重视。

2、心理课程重视度不高

据相关高职学校心理教育环境调查发现,很多高职学校在心理教育环境的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投入不足,远远无法满足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心理咨询的实际需求。在心理指导方面,课程规划不合理、心理讲座频次低、通常采用大讲座的形式,使得心理教育缺乏实践性与指导性,课程内容滞后,学生参与兴趣普遍较低。这种心理教育重视度不足还体现在心理教学活动的宣传工作方面,学校组织的心理活动往往缺乏有效的宣传普及,教育效果达不到预期。

3、心理教育形式缺乏创新性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心理课程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心理教育资源不丰富,使用的教学素材成陈旧,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心理活动参与热情,教师的主观积极性也不高,授课形式千篇一律,缺乏思想教育创新意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引导效果较低。当前阶段,高职院校的教育信息化进程处于发展阶段,心理教育的信息化实际建设情况与学生群体的心理教育需求存在落差,网络平台对教育资源的开发仅仅体现在理论知识、心理效应、心里概念等信息的搜索、呈现方面,属于传统教育在网络平台的另一种表现,互联网思维与心理教育融合应用效果不明显,缺乏教育创新理念的支持。

二、微时代背景下心理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1、拓展了心理教育资源开发的途径

微信、微博、QQ等新媒体形式数据信息交互方式多样,知识浏览的形式不再只局限于文字、图片,还包括视频、音频等动态形式,心理教育的空间被拓展,由于微技术的快捷性、高效性与灵活性,为学生营造了更放松的心理咨询环境。与此同时,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对自身的心理状态有整体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参与心理咨询、教育活动的主动性。

2、优化了心理教育的整体环境

传统心理课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地位并不对等,教师对学生心理活动、整体状态的了解来自于学生的倾诉,一旦学生对自身情况、意图等信息存在隐瞒心理,教师很难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做出的判断不准确,从而导致学生对心理咨询建议接受度不高的不良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相对应的,为媒体平台上的学生属于身份匿名的环境中,降低了面对面的尴尬、无措感,学生更容易表现自身的真实情况。一方面,高职学生可以通过微信、QQ、论坛等平台,获取一定的话语权,提高自身的主体地位,让其更好的表达心理诉求;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在为媒体平台上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在了解学生真实心理状态的基础上,进行压力释放、情感引导等心理疏导工作。

三、微媒体背景下增强高职学生群体心理素质的创新教育路径

1、以网络平台为基础,深入开发心理教育资源

微媒体使网络平台的应用更加的便捷、高效,利用信息更新的实时性、共享性特征,促进了学生心理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大致的了解,更积极主动的寻求教师的帮助。与此同时,网络平台作为当前教育资源汇总、整合、共享、服务的重要工具,教师可以借助搜索引擎等技术查找相关的心理教育信息,利用视频、图片、音频、动图等形式强调心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微媒体平台分享一些心理知识,鼓励学生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活动,为学生强化心理素质提供有效帮助。

2、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到心理课堂中,组织更多元化的心理教育活动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是通过学校管理、院系安排、班级实施三级设置来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依托网络可以开展网上在线学习、网络测评、网上心理问卷调查等形式,发挥学生学习心理教育知识的积极性。互联网的便捷性为心理课程教学方式提供了新的途径,可以开展网络化心理教学课堂,邀请心理专家进行知识讲解,并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设置网络课堂,提高心理辅导的针对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完善心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现动态教育管理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手段做好学生心理防治工作意义重大,需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来完善心理教育评价体系。开展动态教学工作,通过教育大数据全面检测学生的心理状况,例如可以通过办理校园一卡通来收集学生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学生的家庭信息、个人学习情况等,以便后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

结语:微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应该转变传统心理教育观念,构建起系统、专业、便捷的心理信息咨询、管理、引导、教育平台,为学生稳定心理状态、寻求更高的个人发展奠定基矗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教师应该创新心理教育思维,合理运用网络平台,深入开发心理教育资源,优化心理咨询环境,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状态评估,鼓励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心理教育活动中,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基矗

参考文献:

[1]叶昊.微阅读时代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阅读推广对策的研究[J].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

[2]时全丽,施静.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提升高职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对策分析--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考试周刊,2014(56);

[3]刘倩.自媒体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J].今传媒(学术版),2017(2).

论文作者:陶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微媒体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创新对策论文_陶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