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是电力事业改革优化的主要驱动力。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的安全性,直接影响了整体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因此,本文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为入手点,分析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隐患。并提出了几点安全管理强化措施,以期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
前言:在多次城乡电网改造进程中,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覆盖区域不断扩展。但是整体技术设计标准不够完善。再加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统一设计标准的缺失,致使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在人员、设备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因此,为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体系稳定运行,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隐患
1、设备隐患
除电力设备生产技术不达标因素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性能与标准规范不符,也导致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期间,设备性能安全保障缺失。最终致使电气系统主网设备保护不动作、开关误跳闸问题发生概率增加。
2、人员隐患
由于相关人员知识、技术的限制,部分人员缺乏现代化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理念。导致其在电力系统自动机技术操作过程中,频繁产生误操作行为。再加上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四遥”实验定量指标的缺失,对电力系统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1]。
3、技术隐患
由于前期设计标准的缺失,在我国城乡电网建设阶段,缺乏系统的管理机制。这种情况下,设备操作技术就无法有效应用,致使设备接口接触不良问题发生较频繁。
二、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强化措施
1、完善设备安全管理规程
设备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主要模块。一方面,为保证电力系统设备安全运行,电力系统维护人员可依据ISO/IEC信息安全标准,对整体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模块进行风险评估。综合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运行时间、组织环境、安全标准、管控力度等因素,确定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风险控制目标。同时将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安全风险评估纳入PDCA优化循环过程。通过策划、实施、检查、处理的不断循环,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另一方面,依据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格局业务特征、运行位置及内部结构,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可结合现场情况,借鉴以往安全管理经验,制定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安全管理方案。即依据区域电力局战略目标及自动化系统策划方案,以ISO/IEC27001文件为主导,构建覆盖整体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设备风险识别管控体系。明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薄弱点,预先制定自动化设备安全管理措施。
此外,为避免电力系统自动化设备管控措施实施后残余风险隐患,电力系统维护人员可在安全管理阶段,综合考虑控制费用、风险间平衡点,为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标准的贯彻落实提供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人员管理
一方面,为避免人员误操作导致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风险,电力系统维护管理人员可综合分析通讯控制器、故障录波、模拟盘、小电流接地装置运行情况,制定统一的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标准。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操作人员规范操作提供有效的指导[2]。
另一方面,在电力数字化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人员应逐步扩展自身知识储备空间。依据电力自动化市场运行需要,以降低电力系统自动化运行成本为要点,制定长效期动态学习机制。同时电力机构可根据各岗位人员工作标准,以提高技术人员实践技术能力为要点。综合采用外出交流、岗位技能大赛、岗位轮替等培训方式,培养内部工作人员终身学习理念。
3、优化技术安全管理规范
首先,依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要求,在实际技术操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可综合分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运行特点。以现有装置线路端监控元件为入手点,实时分析电力系统运行情况。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块问题的及时发现、纠正[3]。
其次,为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电力系统主管机构可依据阶段发展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管理方案。即以输电线路自动化模块安全整治为要点,对输电线路自动化装置安全事故进行优化分析。并制定对应的事故应急处理机制,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不稳定风险的有效规避。
最后,依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特点,电力系统维护人员可利用第三方安全管理软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全方位管理。以OPSEC+VPN/FireWall-1安全管控框架为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维护人员可依据电力系统安全技术领域特征,将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层面设置为统一的模块。然后借鉴企业级安全管理经验,设置OPSECSDK开放协议应用程度接口。可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运行风险自诊断。在这个基础上,为降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难度,电力系统维护人员可利用OPSECSDK开发包,在VPN/FireWall-1互补模块嵌入安全分析装置。结合应用程序接口的设置,可促使电力系统自行诊断源地址或协议类型,同时自动切断电力通信连接。
此外,在基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的前提下,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数据资料、继电保护处理数据为要点,合理设置SCADA模块。对电力系统内部数据进行优化整合。并将相关数据输送到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以便为电力系统自动化系统安全管理提供良好的依据。
总结
综上所述,依据现阶段电力系统运行情况,电力系统维护人员应将配电管理系统作为要点,利用开放式网络平台、独立子模块,构建完善的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平台。同时以安全运行为原则,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操作模块涉及的设备、人员、技术进行安全管制。结合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设计、运行标准的统一设置,可保证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块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林伟.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11):205-205.
[2]宋春辉,李天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6(36):148-148.
[3]胡小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6 (23):133-134.
作者简介
邱泽承(1993—),男,汉族,籍贯:江西抚州,助理工程师,大学本科,单位: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黎川县供电分公司,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论文作者:邱泽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论文; 模块论文; 自动化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