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张力中的君子人格 *
——以儒家为中心的考察
程广丽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摘 要: 作为道德评判的重要标准和理想化形态,儒家的君子人格具有理想与现实的双重维度,这两个维度不是彼此分离的,而是处于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之中。在儒家哲学思想中,君子人格是立足于批判与反思现实的基础上而展开的一种理想,这种理想境界的展开过程又是对理想人格描绘与追求的过程。中庸之道是处于理想与现实张力中的君子人格的平衡,是行为主体的道德与智慧的内在统一,也是人的现实行为与理想境界的完整统一,而教化是通达中庸之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君子人格;儒家;中庸;理想性;现实性
理想与现实是一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理想不断指引着现实,现实又不断走向未来。作为儒家学说的重要构成内容,君子人格既是可以实现的,又是作为一种理想的道德人格而存在,是儒家描绘的构造生活伦理秩序的中坚力量。君子人格既是为人生设定的目标,又是一种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具有现实性的理想。塑造君子人格也成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主题。理想的根基在于批判现实,批判现实的同时也内含着理想的指向。从这个角度看,君子人格是一种处于理想与现实张力之中的政治—道德理想或价值追求。
一、基于对社会现实不满而诉诸于理想的君子人格
众所周知,孔子在论述作为道德的极致的中庸思想时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作为被儒家奉为道德极致即“至德”“至善”的“中庸”,在当时的孔子看来,民众已经很久都不具备了。当前社会之所以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是因为那些“巧言令色,鲜矣仁”的小人、不能“成人之美”而只愿“成人之恶”的小人,也即“不耻不仁,不畏不义”的小人。因此,在儒家哲学里,“君子”往往是与“小人”置于一起出现并讨论的。有学者将孔子判定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的标准梳理出了13条(仁、义、礼、智、信、忠、恕、勇、中庸、文质彬彬、和而不同、谦虚与自强),且这13条正是相对应而谈及的。[1]也有学者将君子人格概括为“六有”:有仁义、有涵养、有操守、有容量、有坦诚、有担当。[2]218也就是说,之所以将君子人格作为一种理想人格提出来,正是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与君子相悖的小人的存在。在孔子看来,君子与小人之所以是泾渭分明的二分式的两种类型的人,就是因为君子—小人是生活在理想—现实两个层面的人,当然,这两个层面不是彼此分离而是相互关联的。这种内在关联主要通过这两种不同人格类型的相互比照或者一崇一抑而凸显出来的。
首先,小人对私利的追逐凸显着君子义大于利的品格。儒家认为,君子向来是“重义轻利”的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在此基础上,西汉的董仲舒将这一思想概括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此外,《大学》里也讲道,小人谋取私利是“没世不忘也”的肆无忌惮,并且表现出强烈的投机性,在现实生活中势利行道,怨天尤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成为荀子所指出的那样“言而无信,行无常贞,唯利所在”(《荀子·不苟》)的存在。正是通过对小人的不满,儒家才提出了君子的理想。事实上,君子正是和小人相反的一种人格类型,他们“喻于义”而不是“喻于利”,强调君子获得利益的途径是“以道得之”。在具体的路径上,君子强调通过合法合理的手段获得利益,在义与利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舍利取义。正因为此,朱自清先生的君子人格在当时被称为“完美的人格”和“最完整的人格”。
在11月1日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的一道门——“卷帘门”。顾名思义就是,相对于“玻璃门”而言,则是看不见,开关靠遥控器,开多大就多大,看似有门,但卷帘只拉上了一部分,你得“卑躬屈膝”才可能进去;
其次,儒家一直倡导积极入仕,认为君子人格的价值实现最终要体现在政治领域。当然,君子入仕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自身的贫穷或者自我享乐,而是为了践行自己关于“道”的理想,即推行“王道政治”,“修己以安百姓”,因此,真正的君子是忠于君主、胸怀国家民族大任的人,是“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的具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将践行王道政治作为崇高的道德理想,强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儒家文化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在阶级社会里,具有很强的绝对性。例如,“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中庸》二十九章)君子人格的本质是无私,是“君子于天下,达善达不善,无物我之私”(《张子正蒙·中正篇》)的“无我”之人,也是孟子所说的“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的豁达之人。理想的君子人格需要排除自我的个性,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担负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对于一个社会正常的政治运作来说,君子的作用至为重要。荀子对这种重要性进行了概述:“无土则人不安,无人则土不守,无道法则人不至,无君子则道不举。”(《荀子·致士》)意思是说,一个国家正常的政治秩序和政治运行,离不开土地、人民和道法,如果仅有土地和人民而没有君子,“国家的本作”就会失去,“道法”(礼仪道德)就失去了依托和载体,正常的或者良性的政治秩序就不会建立起来。因此,当权者一定要看到君子之于良性社会运行的重要性,否则,任由小人横行,可能会出现“天地不理”(《荀子·王制》)的混乱局面。这就是荀子为什么坚持认为,一个“唯利是图”,只想着个人一己之私利的小人难以担当起国家民族发展大任的原因之所在。“君子得位欲行其道,小人得位欲济其私”(《日知录·财用》)。小人容易聚敛不义之财,给国家带来祸害,因为从根本上说,唯利是图的本性会使他们将权力向恶性的地方发展,对被统治者采取横征暴敛的手段,这样的人入仕,无疑比盗贼对国家的危害程度更大。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荀子·不苟》)子张和子夏都是孔子的高徒,他们都是有志于仁的人,子张虽然才学高深,但是志向过于远大,对客观现实的估计往往超过预期,最终难于成就大事;子夏做事又过于小心谨慎,达不到客观需要的实际程度。显然,两个人的行为都不符合中庸,尽管他们有仁心和善行,但是却没有做到合乎适度。因此可以说,有仁心可以保持其行为的善行,有智慧只能保证其行为的适度,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多次强调仁与知统一的重要性。因此,中庸之道其实就是仁与知的统一,用理学的话说,就是“发而中节”,不偏不倚。
正是在对现实维度中小人的批判中,儒家提出了统治阶级所高度认可的一种人格模式和人格形象即君子人格的理想境界。或者说,正是小人的现实存在,促使了理想中君子存在的可能。由此可以说,君子人格正是在深入观照现实、批判现实与反思现实的基础上,以期作为一种直接的价值引导而出现的。
二、理想的君子人格的现实指向
正是基于对现状的不满与愤慨,儒家提出了君子人格的理想要求。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君子并没有成为孔子所期许那样的“人人皆可成为尧舜“的普遍状态,现实生活中,小人得志,奸臣当道,甚至贪官横行,儒家对于小人的批评与抨击才会不绝于世。
冯友兰先生指出,儒家的哲学精神向来都不是为了知识而求知识,其根本价值指向是追求理想的生活。在儒家文化中,圣人人格是至善至美的人格类型,一般人难以企及,因此不具有现实性。而君子人格却具有可操作性,一般人通过严格的道德修养是可以达到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雍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孟子·万章上》)礼仪之邦的重塑,需要一大批有着理想道德人格的君子。君子人格虽然是儒家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设想的一种理想蓝图,但是,这种理想蓝图并没有不切实际地好高骛远,而是立足于现实的根基之上。
儒家认为,君子是礼仪道德的化身,仁是最高的德目,是区别于小人的最重要的标志。“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宪问》)小人在根本上是追求私利的,因此是与仁无缘的人。理想的君子人格首先应当具备“仁”的道德品质,“仁”是君子人格最为基本和重要的构成要素。“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在孔子看来,君子是一刻都不能离开仁德的,即便他处于慌忙凌乱或者颠沛流离的状态。荀子也说:“君子之行仁也无厌”(《荀子·非相》),君子就是锲而不舍地追求仁德的人。因此,真正的“志士仁人”一定有着“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的精神。
孟子认为,人与动物之间的差别其实并不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饮食、睡觉是人与动物都有的基本需求,冯友兰先生认为,孟子的这里的“几希”主要是指人有“自觉”而动物只有本能,人是“自觉”与“了解”的动物(即“觉解”),强调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强调人的精神与意义特性,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是一致的。马克思将最蹩脚的建筑师与最聪明的蜜蜂相比,目的就是凸显出建筑师之于蜜蜂的高明之处,就是前者具有自由自觉的自我意识。而体现在君子人格上,自由自觉的意识就是对于一般人的生活有着极为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并因为这种认识和了解而超越了一般人的生活,称为追求意义的存在。君子作为礼仪道德的载体,保障着人类的不断进步。
大数据一直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汇,但是究竟怎样才算是大数据呢,对此可以对大数据自身的几个特征进行理解:
定义3 时间区间队列TS=(TS1,TS2,,TSn)。TSi(1≤i≤n)是装配过程中数据相对稳定的一个时间区间划分。由上文分析可知,装配数据相对稳定的时间区间为某任务被认领后至完工前,因此TSi=[TExci,TEi],TExci和TEi分别为一条世系记录中的任务认领时间和完工时间。
显然,在儒家这里,作为一种理想人格的君子不仅具备仁德,还需要智慧和勇气:“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必有勇”。(《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知有利于仁的养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同时,仁德的实施也依赖于智慧。在孔子看来,真正的仁者之爱绝不是无原则的爱,而应该是明辨是非、爱憎分明的人,“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任何不加区别的、爱一切人的爱,一定不是真正的爱,也即不是真正的仁者,原因在于他没有知识,不具备爱人的能力,成为“乡愿”。需要指出的是,作为君子人格的基本构成,这里的知是一种生成的而不是既定的知。也就是说,“知”的获得绝不是容易的事情,在现实层面上,人们往往会获得对现实最为基本的认识,但这种认识远远不够,还需要上升到情感和意志的层面上去,“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君子人格需要修养才能达到,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做到“三戒”“三畏”和“九思”。“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这些仁德的获得无疑都需要知识和智慧,经过一系列层面的提升,知识最终沉淀为仁德,一个真正有“苟志于仁矣,无恶也”的君子人格才能够得以养成。
在儒家思想中,虽然君子与小人是两种不同的人格类型,但二者的区别是动态的,并且可以相互转化。真正的君子是谙熟中庸之道的人。对于儒家君子人格理想图景的描绘,《中庸》所表达的“极高明而道中庸”是最为集中和形象的。在孔子那里,中庸是最高的德性,是道德最为集中的表现,也即《论语》中曾两次称谓的“至德”。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第二章)君子是能够把握中庸之道的人,是做事适中、不偏不倚的人。在儒家看来,最为“至德”的中庸是有自己的严格界定的,中庸最为核心的品质就是善,这个善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不能仅仅是方法论或者认识论意义上的,因此一般人很难达到。在现实中,有的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能够做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这只能称为“中”,而不能称为中庸,因为中庸的最基本指向就是善,那种只符合“中”而不指向善的行为不是中庸。孔子的弟子子贡非常聪明,学识渊博,而且料事如神,孔子曾经称赞他“赐不受命而货殖焉,億则屡中。”(《论语·先进》)当然,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不是善行,其基本的指向就是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也就是说,只有一心向仁、处于仁心的意识和行为才可能是善行。没有了仁,也就没有了善,其结果也一定不是中庸。根据杨伯峻先生的研究,《论语》中出现“君子”共107次,其中有106次是指向“有才德的人”,只有一次是指向“在高位的人”。[3]
樊迟问知,子曰:“务农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雍也》)我们知道,樊迟是孔子门第中比较愚钝的人,但是他深知孔子对于君子人格的基本规定,并不厌其烦地追问什么是仁与知的含义与指向,目的就是力求使自己能够真正成为君子。
因此,儒家思想中的君子人格是一种兼具知识理性与道德理性的人格,它包含着真与善、智慧与道德双重因素。但是从根本上说,这样的君子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理想的存在。正是理想的君子人格,承载了儒家中庸之道的全部思想内涵。这也正是黑格尔所着重强调的“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的深层用意之所在。
三、普通百姓向理想的君子人格转化的重要路径
同时,与具备仁、知统一的君子相比,小人往往只能拥有才能,却没有道德,是才德相悖的人。荀子曾说:“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荀子·子道》)小人并非是一个没有知识的人,甚至,在现实生活中,小人往往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才能,但问题在于他们道德败坏,不能将自己的知识才能运用到合适的地方。荀子对此曾指出说:“君子能亦好,不能亦好;小人能亦丑,不能亦丑。君子能则宽容易以开直人,不能则恭敬繜绌以畏事人;小人能则倨傲避讳以骄溢人,不能妒嫉怨诽以倾覆人。”(《荀子·子道》)仅仅有才能而没有德行的人是可怕的,因为他们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比没有知识的人更大。虽然他们也重视学习,但是却将学习当作谋取个人私利的手段。荀子曾明确指出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劝学》)在荀子看来,君子学习与小人学习的目的不一样,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身,小人则是为了谋取权术。王夫之也认为:“小人而儒,则有所缘饰而无忌惮”(《读通鉴论·平帝》),小人学习礼仪道德,绝不是为了自我的修身养性,而是成为更加肆无忌惮作恶的手段或者工具。
在儒家思想中,君子经常与“仁者”“贤者”相互使用。中庸指向善行,但是善行并不直接等同于中庸。在儒家这里,中庸一定是最高的善,而不是一般的善。孔子对于中庸的基本规定就是恰到好处,适可而止。如果一种行为可能是善行,但是这种善行不是适中合度的,也不是中庸。因此,不指向善行不是中庸,指向善行而不合乎适度,也不是中庸。虽然一个有仁心的人可以保证其思想和行为都是善行,但是却不能保证其思想和行为符合中庸。
再次,人格问题从根本上说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君子是礼仪道德的坚实践行者。一个真正的君子不仅应该是“怀德”“怀刑”、德行深厚的政治—道德理想主义者,更应该是一个重视自我修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认真履行礼仪并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的践行者,正因为此,孔子强调“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的重要性。有政治—道德理想是可贵的,但更重要的是要身体力行。这是孔子对他的弟子子贡“如何才能成为君子”的直接回答。《礼记·表记》说,君子是“耻有其德而无其行”的人。也就是说,真正的君子不仅仅是礼仪道德的倡导者,更是礼仪道德的坚实践行者。荀子说:“始终如一,是君子之道,礼义之文也。”(《荀子·礼论》)只有践行了礼仪道德,并且表里如一、言行如一,才是真正意义上有别于小人的君子。儒家始终认为,践行礼仪道德是君子的崇高义务,应该始终坚持而不动摇,“怀德”“怀刑”的君子能够按照道德和法律行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怀土”“怀惠”的小人却无处不在,他们关心乡土和恩惠,关心怎样才能谋取一己之私利。正因为此,孔子告诫他的弟子:“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论语·雍也》)只有具备“浩然正气”的君子才可以担当起国家民族发展的重任。
要保证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适度,知就显得非常重要。在孔子这里,知的基本要求就是要熟知事物的客观状况,有针对性地把握不同事物的特点。例如,孔子对好勇的子路采取抑制的方式,而对软弱的冉有又采取鼓励的手段,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孔子对学生的性格特点能够知之甚深,才能做到合乎适度。“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论语·卫灵公》)荀子也说:“君子宽而不僈,廉而不刿,辩而不争,察而不激……”(《论语·先进》)君子积极参与政治事务,并在社会各种阶层与政治势力之间、君主和百姓之间进行调控,有效地缓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矛盾,做到“其待上也,忠顺而不懈;其使下也,均遍而不偏”(《荀子·不苟》)。子产之所以能够得到孔子的称赞,是因为在孔子看来,子产正是拥有道德准则与政治智慧的君子。“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荀子·君道》)知从根本上保证了一个人对事物客观性质的把握,在通达权变、伸屈自如中,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不偏不倚;相反,小人则不懂中庸之道,肆欲妄行,无所忌惮。在儒家思想中,所谓“格物穷理”不是指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而主要是指道德学问,推究道德事物的原理,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真正的君子是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于心的人,也是有着高度自律精神与自律能力的人;君子不仅是具有独立意志的人,也是具有独立道德判断能力的人。
根据TensorFlow 的设计模式,设计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得到TensorFlow 的数据流图如图6 所示。
因此,在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张力中,中庸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仁起着方向性的引领作用,使得行为主体能够符合善行;知起着规定适度的作用,使得行为主体能够无过不及。二者之所以不可缺少,是因为如果没有了仁,虽然适度,但却不是善行;如果没有了知,虽然方向正确,但是却不适度,最终不能保证行为主体在善行方向上的适度。只有仁与知完美结合在一起,才是符合中庸。但是,中庸作为理想与现实的平衡,并不是直接可以实现的,现实向理想的转化需要借助于君子的教化作用。在儒家思想中,教化作为一种治民方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孟子也说:“上有好者,不必有甚焉者矣。”(《论语·公治长》)“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论语·先进》),“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恭。”(《孟子·滕文公上》)君子如果能够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践行礼仪道德,就会起到模范的作用,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君子的表率作用会使得社会的道德水准得以大大提高:“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礼记·哀公问》)。君子的教化作用是很明显的,因此可以说,“居官而化一邦,在朝廷而化天下。”(《大学》第九章)君子的作用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他们有“转移天下之风气”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谓举足轻重。作为既是道德模范又是政治精英的君子,是全社会理想形态的道德—政治人格的集中与表现。在君子的教化作用下,普通百姓会逐渐向君子靠拢,并成为君子,因此,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说:“小人君子者,未尝不可以相为也。”(《日知录·俭约》)欧阳修也认为,“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能修其身,虽小人而为君子。”(《欧阳文忠公集·答李诩书》)在整个社会里,如果小人也能够自觉地以君子作为自己的榜样,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与境界,那么也会成为君子。即是说,凭借着道德修身的杠杆,小人是可以转化为君子的。小人如果能够见贤思齐,改过自省,就可以成为君子。
总之,在儒家的哲学精神中,理想性与现实性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维度。这两个维度之所以不可分割,主要表现为他们既超越一般人的生活,又根植于一般人的生活当中。超越即是“极高明”,根植即是“中庸之道”。冯友兰先生将这二者的关系定位为“不即不离”,是颇为精到的。脱离了“中庸之道”的现实,“极高明”的理想就永远也实现不了;反之,没有了“极高明”的理想,“中庸之道”也就成为无的放矢的生活状态。因此可以说,在儒家学说中,君子人格既是一种远大的政治—道德理想,又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现实实践。最理想的生活,也一定是最现实的生活;最现实的生活,也一定是处于理想指引中的生活。赵汀阳先生曾断言:真正的理想主义者,必定是现实主义者,因为真正的理想主义者都不会是空谈主义者。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君子理想人格的真正实现,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它需要严格的自我修养方可达到。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儒家文化抨击小人,可政治生活中的嗜利小人比比皆是;儒家文化尊崇君子,却造就了普遍的伪君子。真正符合儒家人格理想的君子绝无仅有。这种认识与现实的严重背离无非说明,君子小人之辩的实践理性逊于认识理性,因而很难对实际政治的运行及其发展产生积极效果。”[4]我们需要看到,任何理想都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带有特定时代的烙印,儒家的君子人格产生的社会基础无疑是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社会治理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德行修养以及个人人格的构建,君子人格的理想无疑是服务于其小农经济和皇权—君主政治的,他承载的是中国传统的王朝或王权体制。马克思对此明确指出说:“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5]507因此,我们在积极汲取儒家君子人格的思想内涵时,需要用辩证而非盲目的眼光去审视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并实现其现代转换,以真正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与践行。
1.2 标本采集 收集所有孕妇临产前晨起空腹肘静脉血8 ml,新生儿娩出后、胎盘娩出前采集近新生儿端脐静脉血5 ml,分别分装于两个促凝管中,一份用于血脂检测,另一份室温静置1 h后,于3 000 r/min离心15 min,收集血清,置于-80℃保存,用于测定母血和脐血瘦素、IGF-1水平。
This large survey suggested that D3 dissections are not performed for prophylactic purposes. For patients with apparent PAN metastasis, a D3 gastrectomy is usually planned if a few courses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yield at least a stable disease condition.
参考文献:
[1] 汪凤炎,郑红.孔子界定“君子人格”与“小人人格”的十三条标准[J].道德与文明,2008(4).
[2] 牟钟鉴.重铸君子人格 推动移风易俗[J].孔子研究,2016(1).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葛荃.君子小人辨:传统政治人格与君主政治[J].天津社会科学,1991(4).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Gentleman ’s Personality in the Tension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 An Investigation Centered on Confucianism
CHENG Guangli
(School of Marxism,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58, China)
Absrtact :As an important criterion and idealized form of moral judgment, Confucian gentleman personality has dual dimensions of ideal and reality, which are not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in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opposition and unity. In Confucian philosophy, the personality of a gentleman is an ideal based on criticism and reflection on reality.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is ideal state is also the process of describing and pursuing the ideal personality.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is the balance of the gentleman's personality in the tension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It is the internal unity of morality and wisdom of the actors, and the complete unity of human's realistic behavior and ideal realm.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reach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Key words : gentleman personality; Confucianism; the mean; ideality; reality
*收稿日期: 2019-02-05
基金项目: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7NDJC006Z)。
作者简介: 程广丽,博士,副教授,从事伦理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B2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1734(2019)09-0052-06
[责任编辑 杨 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