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_蚜虫论文

大豆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综合防治论文,大豆论文,病毒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蓝田县种植大豆历史悠久,大豆是当地农业生产上仅次于小麦、玉米的第三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6666.7

,种植区域集中分布在东川、半岭和岭区。大豆种植不仅是当地农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也是部分群众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多年来,大豆病毒病发生危害严重影响着当地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严重年份发病面积占到全县种植面积的40%左右,约2666.7

,一般造成亩减产50 kg左右,严重田块发病株率超过5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近年来,在市、县科技部门重视支持下,蓝田县农技中心植保植检站组织技术力量实施了“大豆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对大豆病毒病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有效地控制了该病害在当地大豆生产上的发生和危害。

      当地大豆病毒病主要是花叶病毒病,一般在嫩叶上花叶症状明显,而在老叶上则常不明显。

      据观察,该花叶症状表现为三种类型:一是重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皱缩严重,叶脉褐色弯曲,叶肉呈泡状突起,暗绿色,整个叶片的叶缘向后弯曲,后期叶脉坏死,植株矮化;二是皱缩花叶型,病叶呈黄绿相间的花叶而皱缩,叶片沿叶脉呈泡状突起,叶缘向下卷曲常使叶片皱缩呈歪扭的不正型症状,植株矮化,结荚少;三是轻花叶型,叶片生长基本正常,肉眼观察有轻微淡黄色斑驳,摘下病叶透过日光可见黄绿相间的斑驳,叶色为黄绿相间的花叶,叶脉变褐,叶片扭曲,质地硬而脆。嫩叶症状明显,老叶无明显症状,病株种子常出现斑驳。一般抗病品种或后期感病品种多表现上述症状。

      一般是在真叶上出现明脉现象,不久变为花叶状,病株节间缩短,植株矮化。种子带毒植株矮化较重,而后期由蚜虫传毒感病的植株则矮化现象不明显。

      籽粒上的病斑症状

      种子常从脐部开始出现放射妆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或黑色斑纹。斑纹的有无和轻重与感病时期有关,带毒种子长出的病株所结的种子斑纹明显,种子传播带毒率高;后期由蚜虫传毒而感病的植株,特别是开花以后感病的植株,种子上的斑纹常不明显。但种子带毒与否并不完全取决于斑纹的有无,无斑纹的种子并不一定不带毒。

      发生发展过程

      由于当地大豆种植区习惯种植自留种,种子纯度低且带毒,使得毒源逐年积累,加之重茬种植,致使病情逐年加重。我们经多年观察,当地大豆病毒病初侵染源为种植当地自留种在田间形成的病苗,由蚜虫和机械损伤引起多次再侵染。病毒在大豆上的潜育期一般约为15~20天,开花前开始显症。当地病毒病始发期约在7月10日前后,品种为群众自留种秦豆八号等,新引进种子均未发病。种植当地自留种秦豆八号等的田块发病早且重,幼苗期在田间先出现病点,呈现一株或多株表现症状,新叶出现花叶斑驳、皱缩,比正常植株略矮,分枝少;以后随着蚜虫迁飞频率的增加和高温干旱天气的持续,病情逐渐加重,到8月上旬达到发病高峰,生长后期病株花荚数量明显减少,秕粒增多,造成减产。

      主要发病因素分析

      据调查,当地大豆主栽品种为群众自留种,有秦豆一号、秦豆八号等,种植面积约占到全县大豆的70%左右。农户自留的种子很少进行提纯、复壮,抗性显著降低,种子带毒率高是当地大豆病毒病发生重的主要原因之一。播种的种子带毒率高,出苗后早期病株多,毒源增加,后期田间发病就重。在大豆感病生育期内,感病越早,种子带毒率越高。

      大豆病毒病的传毒媒介主要是蚜虫。在田间有毒源存在时,蚜虫的发生时期、有翅蚜的迁飞时间以及在大豆上的着落频率是影响病害发生严重与否的重要因素。田间蚜虫发生早,迁飞量大时,有利于病害发生、流行,发病就重。蚜虫量直接影响大豆病毒病的发生,二者呈正相关关系。大豆病毒病加重的转折一般在蚜虫发生高峰的5~7日后。蚜虫传毒距离一般在约100 m范围内。

      气象因素可影响幼苗长势、发病率和蚜虫的发生及迁飞,病害潜育期的长短、症状的表现等。大豆病毒病发生的适宜温度为20℃~30℃,当温度高于30℃时病害不显症状,低于30℃时,随着温度的降低,病害潜育期延长。据当地2009~2011年同期气象资料表明:大豆病毒病发生初期至盛发期,气温高低及降雨量多少直接影响病毒病的发生轻重,气温低、降雨量多发病相对轻,反之发病重。

      品种抗病性

      2009年、2010年大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种子是否带病和其抗病性决定了发病早晚和发病程度。抗病性强的品种,发病轻,对产量影响小,而抗病性弱的品种发病重,减产严重。不同大豆品种对病毒病的抗性差异明显,据试验,晋豆23、郑豆92116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生长势好,均未发病;晋豆32表现为叶发黄,但植株不矮化,发病株率26%;中豆19表现为叶发黄,植株矮化,发病株率12%;诱变30表现为叶发黄,植株矮化,发病株率10%;李东16,发病株率7%;当地自留种秦豆8,生长势最差,发病株率超过50%。从引进的6个大豆品种中筛选出晋豆23、郑豆92116等两个适合在蓝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抗病、稳产、优质大豆新品种,从而为有效防控病毒病,扩大种植规模,提高单产水平提供了优质种源。

      施肥不合理

      长期以来,当地在大豆生产上施肥单一,只重视底肥,而忽视追肥的作用,只注重施氮肥,认为大豆是养地作物,忽视了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均衡供给,导致氮肥用量过大,其他元素不足,造成植株抗性降低,易感染病毒病。2010年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增施磷肥对大豆有增产作用,增产效果为6.5%,同时可有效提高抗病性16.25%,显著降低发病率。

      病虫害防治不科学

      在大田生产中,群众习惯在病害发生后才喷药防治,不重视提前预防,防治药剂搭配不科学,施药技术不过关,不及时,仅是个人自防,未采取统一防治,蚜虫极易从未防治田迁飞到防治田,造成再次传毒危害。药剂防治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辛硫磷、吡虫啉可作为防蚜虫药剂,克毒宝、病毒A、病毒必克可作为抗病毒制剂,将以上杀虫剂与抗病毒制剂相互组合交替使用,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3次,防效佳。

      综合防控技术

      加强种子检疫,生产安全无毒种子

      我国大豆种植区域广泛,种植品种繁多,各地气候、种植时间、种植方式差异很大,导致病毒分化成不同株系,地区间调种或交换品种资源频繁,易造成病害扩散,因此,加强检疫,对引进的种子必须先隔离种植,从无病株上留取种子繁殖,严防扩大病害流行的范围是控制病害发生的有效措施。

      选用无毒种子、抗病品种 大豆病毒病防治上选种无毒种子、抗病品种是关键,继续种植发生区的自留种是翌年发病的病源。因此应选用抗病毒病的品种,如晋豆23、郑92116或无毒种子繁育基地所产种子。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播种期的早晚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非常大,适期播种,保苗率高,出苗整齐、健壮、生育良好,茎秆粗壮。蓝田县的播种适期以6月中旬为宜,亩播种量为7.5 kg左右,亩留苗中等地力为1.5万~2万株。播种深度以3~5 cm为宜,确保苗壮、苗齐。

      测土配方,科学施肥 大豆施肥应以底肥、种肥为主。一般播前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2000 kg,播种时亩施磷酸二铵15~20 kg、氯化钾15 kg。施用时应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采用侧深施,距种子6~8 cm,以免烧苗。花期结合降雨亩追施尿素5~7 kg,还可用尿素0.75~1 kg、钼酸铵10~30 g、磷酸二氢钾100~300g,兑水15~25 L进行叶面喷肥。

      加强管理,适时灌溉 做好中耕除草,不但可阻止杂草与大豆争夺水分和养分,而且有利于大豆根瘤菌繁殖增生。在大豆初花期,土壤含水量低于65%时,应及时进行灌溉。

      防治的重点是蚜虫、豆秆黑潜蝇和病毒病。开花前15天开始(大约在7月上旬),每亩可选用50%辛硫磷EC 30 ml、10%吡虫啉WP 20~30 g加20%病毒A WP 60 g,或加3.95%病毒必克WP 45 g,或加40%克毒宝SP 30 g兑水30 kg混匀喷雾,交替用药,每隔10天防治1次,连续防治3次。

      联系电话:010-68919664

标签:;  ;  ;  ;  ;  ;  

大豆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_蚜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