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的飞速前进,水利工程建设在不断完善,原来的环保意识薄弱到现在的一切以保护环境为基础,这些良好的改变不仅是因为当今水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更是因为国家有效的科学指引。水利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把生态理念积极应用到水利设计中去,以维持生态平衡为基本原则,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保护好环境,使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关键词:水利设计;生态理念;应用
1生态水利工程
生态水利工程是水利工程的分支结构,既属于水利工程,也从属于生态工程,是二者的结合和发展,现已发展成一个新兴学科。生态水利工程要求把生态学作为设计标准,从而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要求既满足人类生存需求,也维护了自然生态系统稳定。简单来说,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含义就是在建设水利工程时,注重维护工程周边的河流生态环境,将水利工程与防污、治理河段有效结合,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目的在于建立“绿色”、“有机”的生态水利工程。图1生动形象的展现了生态水利工程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右侧是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过程,左侧表示的是社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修补过程。
图1社会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修复流程图
水利工程不但能够满足了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实现了地球水资源的合理分配,还能防旱涝等自然灾害,有效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但是,受到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如果水利工程修建不当,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此外,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费,正面临着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的危机。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必须要将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完美结合,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产业健康发展。
2在水利设计中应用生态理念出现的问题
2.1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生态理念意识不强
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直接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的图纸设计,他们的个人自主意识会直接影响水利设计的结果,可见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着多么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大多数水利工程都以经济效益为主,这使得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观念比较商业化,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方面的问题。忽视了最重要的生态环境建设,就不能很好地把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设计中。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生态理念应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更多的有着更高专业知识层次的设计人员。如今科技发展迅速,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型环保产品和材料出现在市场,然而问题却是,水利设计人员在专业知识上比较局限,跟不上当今社会发展的节奏。
2.2缺乏完善的规范与标准
如今,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生态材料,这些材料也都被使用在水利建设中,特别是河道护岸方面。随着生态材料运用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材料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石笼网格、绿化混凝土结构等材料的应用。然而,对于这些材料相关规范与标准还未给出针对性的要求,实际应用中仅仅是参考厂家提供的参数指标。由于规范与标准迟迟不能落实,使得生态材料的运用受到了较大的制约,生态保护目标难以实现。
3水利设计中生态理念应用的策略
3.1水文工作
为了保护水资源,使水资源匮乏的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我们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设计中。同时需要将水文工作的作用充分发挥,为水利设计提供相关的资料,从而将生态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中。为了更好的应用生态理念,对于资料的收集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水利设计部门一定要与水文工作单位有效的合作,与此同时水利工程的主管部门需要对这两个部门起到协调的作用,有利于它们之间更好的合作。在水文工作过程中,硬件设施的完善以及先进的理论的引进,都有利于保证水文资料的有效性。以上这些对于生态理念与水利工程设计有效地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2提高水利设计人员的专业设计水平和环保意识
既然存在着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生态理念意识不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水利设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我们要重视水利设计人才的培养,并且对他们进行严格的定期考核。同时,还要对设计人员进行生态理念方面的教育,让他们充分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此外,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设计人员具有高水平的设计能力,使其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
3.3加强新型生态材料与技术应用
随着生态理念在各行各业中的逐渐深入,基于生态化的材料与技术相继出炉,有很多材料和技术出现在市场中,如护岸方面运用到的膜袋、石笼以及植草专用砖等。水闸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创新,如近几年十分流行的钢坝闸、翻板闸等,这些全新的水闸以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生态材料与技术的运用是实现生态理念的重要基础,但它们存在一定的缺点,这就要求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准确掌握它们的特点与适用对象,并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从而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与参考,并为其改进创造有利条件。
3.4防洪工程设计
应加强工程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权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之间的关系,即进行工程项目经济技术及生态环境效益评估,改变现行的单一经济技术评估指标体系。在进行防洪工程的规划时,应明确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建议按照“河流生态廊道”的范围,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在平时的设计中除说明需进行常规的水文、地质的测量勘察外,还要补充加强相关范围的生态系统调查的要求,重点是生物群落(动物、植物)的历史与现状调查,对特定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关系有明确的认识。
3.5完善管理机制
有关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尽可能加大相关项目的资金投入,兴建新的水利工程。此外,也应该重视对现有水利工程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检修,发现故障及时排除,确保水利工程的整体运行效果。生态水利工程的兴建工作固然重要,而生态水利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也不容忽视。关于已经竣工并且投入使用的生态水利工程,有关管理部门应该对其进行集中维护和改造。有关人员应该明确掌握辖区内到底多少个农田水利工程,记录这些水利工程的使用时间、运行状况和存在漏洞。维护人员应该定期对这些水利设施进行检查和保养,提高故障的排除率。在人员的管理上,应该注重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定期组织人员培训;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4结论
生态问题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焦点,有效处理生态问题实际上就是使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水利工程是一项造福人类的系统性工程,但其建设运行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为此,相关人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利用科技、材料、技术与生态理念,并对传统的观念进行改变,尽量在工程建设的同时保持自然环境原有状态,并对已经造成破坏的环境进行治理修复,从而营造出水利工程与周边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和谐局面。
参考文献:
[1]钟伟平.生态化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有效运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01:25-26.
[2]李伟.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5,19:91.
[3]林威.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小水电,2015,06:33-34+44.
论文作者:何金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生态论文; 水利论文; 理念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材料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