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技术措施论文_丁阳,张家耀

试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技术措施论文_丁阳,张家耀

(国网淮南供电公司 安徽省淮南市 232000)

摘要:线损管理包括电网的设计、电力的运营、电网的维护等多个内容的管理,是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所在。加强电力线损的管理,不仅能够控制整个电网线损的情况,而且减轻了电力企业的经济负担。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技术措施

一、线损管理的重要意义

线损率是电网经济运行管理水平和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综合反映,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同时,线损管理涉及面广、跨度较大,又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技术性很强的综合性工作。作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特别是低压线损率指标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业绩,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应予以高度重视。

二、产生线损的原因与影响因素

2.1主要原因

①电阻原因:电力在运输过程中,电阻对电流的输送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产生了电能损耗,即为电阻线损。②磁场原因:为了确保发动机得以正常运行,首先应建立一个不断旋转的磁场,使变压器能够完成升降操作。因此,电流在经过电气设备的过程中,也会形成磁场,于是出现了电磁交换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电流磁场的不断变化,电气装置也出现了磁场滞留,使得发电机内的铁芯随之升温,即产生了磁场线损。③管理原因:电力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不当的行为,或管理工作不积极,也会导致用户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电能损耗。

2.2影响因素

①管理因素:电力企业对供电、用电的管理与检查工作不足是造成线损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体现为企业单位在对违章用电、功率装置以及计电装置进行检查时,检察人员在工作中存在诸多漏洞与不足,出现了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线损现象。②磁场因素:此种因素所造成的线损主要体现在供输电流过程中转换电气设备的电磁状况。电气设备中一般都具有铁芯,在磁场的影响之下,铁芯容易发生磁滞或者涡流等发热现象,这一现象导致电气设备的温度不断升高,产生此类线损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磁场效能与铁芯性质。③电阻因素:由于非超导条件的影响,供电系统中的电阻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在供电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损耗,主要包括导线和一些电流通过装置,其中,导线方面的影响因素具体有长度、截面积、材料、温度与湿度等;影响其他装置的因素主要有接点紧密度与电容。

三、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

3.1采用多种无功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失

无功率补充装置能够有效减少在无功电网中电流流动所产生的损耗,所以其设置十分有必要。所以要统计现有的配电网络和设备,对负荷较大的用电单位进行集中补偿,而线路分散的电路要将集中和分散两种补偿方式结合起来,减少电能的损耗。

3.2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

当电网负荷功率保持不变之时,电网元件当中的负荷损耗则会在电压升级之时出现降低。以此来说,通过升压则能够使得线损得到显著的降低。具体来说,首先就是分流负荷,从而使得线路当中的电流密度得到显著的降低,这也就是说,要将变电站剩余的出现间隔予以高效的利用,要对损耗以及负荷较大的线路展开分流改造,出电线路要予以增加,从而使得线路负荷显著下降,线路损耗也会随之降低。其次,要增加供电中心,对电网的结构予以完善。在现阶段,农村10KV的配电网电源分布教三,供电的半径也较长,因此必须要新建一些供电中心,使得供电半径切实缩短,线损自然就会下降。再次,就是要对供电线路予以完善,从而使得近电远供、迂回供电的情况得到避免,要切实缩短供电线路,从而使得线损得以降低。最后,要大量使用具有较高节能效果的变压器,要将现在仍在使用的陈旧的变压器予以替换,从而使得线路的功率趋于平衡,使得电网当中的线损切实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提高计量准确性

更换淘汰型电能表,减少计量损失,积极采用准确度高、误差性好、超载能力强、起动电流小、防窃电、抗倾斜,可实现抄表自动化管理且表损低的全电子电能表,合理设置计量点,提高计量精度,对专线用户加装更换失压记录仪,并推广使用具有宽量程,高精度电子式电能表,及时查处现场各种计量差错,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推广应用集中抄表系统,实现大用户和居民用户远方抄表。对大用户可装设带分时计费的无功电能表,进行高峰时段的功率因数考核。

3.4选择低损耗变压器入网,保证经济合理的运行

配电变压器是配电网中的重要设备。据统计,网络中变压器的装机容量为发电容量的4~7倍,因为容量大、数量多,变压器的损耗为总损耗的25%~30%,配电变压器的损耗对线损的影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降低变压器损耗对降低线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选用低损耗的变压器并合理确定配变容量以保证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

四、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4.1健全线损管理制度

健全的制度是保证工作有效展开的根本,要加强线损的管理首先要建立有效的线损管理制度。为此,不仅要将计量设备进行规范化、科学选取安装区域,对电能表进行定期的检测,保证电能表的正常运作。还要集中管理表箱表计,在计量工作中采用自动化控制的技术,消除人为作弊的现象。最后,在计量设备方面,要建立定期的检测制度,对检测内容进行详细的划分,例如,对电流互感器的连接要进行重点检测,避免计量设备出现问题,导致检测结果不够精确。

4.2线损理论计算科学化、线损指标体系规范化

线损理论计算的基础在于线损实地计算能够提供可靠、有力的理论依据,其对我们及时发现线损方面的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帮助,并且能够提高线损计量的精准程度。因此,线损理论计算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需根据当前设备和负荷的情况,对线损计算理论进行科学的完善。这能够为线损的考核提供一个准确、可靠的标准。此外,根据线损理论计算我们还需要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线损指标体系,为日后的线损计量与考核提供便利和依据。

4.3对抄收、核对工作严格管理

日常的抄收、核对工作尤为重要,除了要加强对这些工作的监督,我们还应该建立一个严格的巡查管理制度。安排专门人员对各地的抄、核、收工作进行严格的管理和审查。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培养抄表、核对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以此来加强工作的效率和工作的合理性。此外,对配电变压器器口总表的抄表要与变电所关口表同步、高低压计量表抄表同步的制度要求。对错抄、漏抄等行为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降低认为错误的产生几率。

4.4加强线损管理工作评价

除上述工作之外,还应加强线损管理的评价工作,对线损管理工作的展开情况进行定期的、客观的评价与讨论,以此来促进线损管理工作的不断提升,从而进一步减少线损的消耗。

结语

线损管理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繁琐艰巨的工作,要建立健全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办法、制度,按照计划、检查指导、实施、考核和总结分析的闭环管理方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有效开展好线损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李辉.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

[2]李明,杨忠.论供电企业降低线损的技术措施[A].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第三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C].北京中外软信息技术研究院.2016.

作者简介:

丁阳(1990.9-),男,安徽淮南人,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士,助理工程师,单位:国网淮南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张家耀(1987.11-),男,安徽淮南人,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士学位,助理工程师,单位:国网淮南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论文作者:丁阳,张家耀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1

标签:;  ;  ;  ;  ;  ;  ;  ;  

试论供电企业线损管理及技术措施论文_丁阳,张家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