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状态的提升:以管理方格为分析工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格论文,精神状态论文,工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精神是对人的主观存在状态的描述与表达,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它几乎囊括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所有范畴。精神之于个体或社会群体所表现出的现象称为精神状态。一个国家的兴亡取决于整个国民的精神状态,一个人生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生活。就个人而言,提升精神状态,可以培育人的主体性健康人格,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假设基础:精神状态辨析
一般来讲,对精神状态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精神状态往往界定在社会群体的范畴内;狭义的精神状态往往界定在个体的范畴内,它是指伴随个体的行为或心路历程而产生的心理感受,并通过外化反作用于人的心理和行动,影响人应付环境压力的认知方式和行为倾向。精神状态的提升则是指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理论和方法,对个体施以一定的信息刺激,使其产生一系列持续的身心激活,从而使其精神反应和对事物的认知处于积极状态。其结果具体表现为情绪的唤起、意志水平的提高和潜能的挖掘,并外化为被激励者由消极向积极的心理和行为倾向的跃迁。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用空虚迷茫、意志消沉、焦虑不安、忧郁苦恼等词汇描述消极的精神状态;用气宇轩昂、斗志昂扬、兴高采烈、神采奕奕等词汇描述积极的精神状态。精神状态提升的目的是让人的精神状态在与所处的现实境遇相适宜的前提下,向积极的方向发展。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并不否定人的负性情绪,负性情绪是遇到挫折时正常情绪的反馈。人不可能一直处于积极的精神状态,也不可能总是处于消极的精神状态,如何将消极的精神状态的影响缩到最小范围,如何将消极的精神状态的持续时间减到最低限度,如何尽快实现由消极精神状态到积极精神状态的迁跃正是本文所要探索的问题。
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个体精神状态的变化?人作为“万物之灵”,是社会的人,更是自然人,因而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所说:“人双重地存在着,主观上作为他自身而存在着,客观上又存在于自己生存的这些自然无机条件之中。”[1] 为了服从自然属性,人必须通过生产实践获得生活资料,而生产实践在生活实境中表现为对学习和工作任务的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的完成与个体生存紧密相关,当个体的生存出现危机时必然引起人之本体特征的外在表现——精神状态的变化。从社会属性角度来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论在什么时期的社会中,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离开了社会,离开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人就不称其为人。如同罗兰所说:“人类具有知觉的生命之泉所锻炼出来的完整而有意识的生命,是社会性的人。”[2] 作为社会的组成元素,我们的精神愉悦、物质富足都来自于社会,来自于与他人的关联。因此,如果与他人的交往出现障碍,必然也会引起精神状态的变化。
实践证明,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只有通过不断完成包括学习、工作在内的各项任务才能实现,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就是通过不断完成各项任务建立自我意识,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而自我意识和自我价值的认知正是影响精神状态的内在因素,对任务完成的质量与效率的认知直接影响到我们或积极或消极的各种精神状态。另一方面,生产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人际交往的必然性,“人际交往作为生产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团结个体的方式,也是发展个体的方式”[3]。以人为“镜”方可明得失,正是通过他人褒贬的投射作用,自我认知和自我价值才能得以确立。因此,有两个因素应该成为我们考察的对象,第一是“任务”,第二是“人际关系”,这两者交织成影响个体精神状态的经纬线。
不难看出,虽然每个人的个性、需求、期望、目标等各不相同,但都不可避免地受到“任务”和“人际关系”这两大因素的影响,只是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因人而异。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任务”与“人际”两者关系的丰富、和谐和满足;而“任务”与“人际”两者关系失衡或任何缺失都可能引发消极的精神状态。因此,提升个体的精神状态只有针对个体的不同特点,从任务和人际关系两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调节,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完善的调适和干预体系,实现精神状态由消极到积极的转化。
二、借鉴与探索:精神状态的方格构建
自R·布莱克和J·莫顿提出管理方格理论以来,提高效能的方格理论已经得到广泛运用,人们发现它不仅能够合理解释各种领导方式的工作效能,而且也是提高个人行为效率的最佳方式之一。方格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采用比较的方法,使得学习它的人能够同时预见有效的或无效的两种工作方法[4] (P52)。这种对比,使我们更清楚地理解自身现状与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从而产生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也使我们提高了客观地定位自己和他人的能力,进一步明确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管理方格理论借助两个坐标轴,将管理者“对生产”和“对人”的各种不同关心程度组合起来,得出81个管理方格,并重点分析了9,9(理想型)、9,1(强制型)、1,9(懒散型)、5,5(中庸型)和1,1(无为型)这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为了减少精神状态提升的盲目性和弱效性,我们可以将方格框架引入到提升精神状态的体系中,在影响人的精神状态的两大因素中,以“对人际关系的关心”和“对任务的关心”为纵横轴,建立精神状态方格图(如图1所示)。这一方格图反映了不同个体特定的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典型的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附图
图1 精神状态方格图
(1,1)定向,轻任务轻关系。该定向的人对待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从表情和体态语言上都表现出冷漠、不关心。心理上处于无情、无力、无心(心思)的状态,类似于有人所描述的“情感淡漠症”。心理学家金布尔认为,淡漠是一种对挫折的退缩式的心理反应。有四类人容易产生淡漠反应:长期遭受挫折的人;处于无助和无望状态的人;有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理上痛苦的人;心理上既不能攻击也不能压抑的人[5]。由此可见,任务或人际关系方面的种种挫折导致了(1,1)定向者“淡漠”的应对方式,而“淡漠”使任务停滞、使人际关系进一步僵化,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持续的消极精神状态。
(9,1)定向,重任务轻关系。该定向的人大多表现为:行为怪僻偏执,为人孤独隐退,缺乏与他人交流和沟通。有时候,我们看到非常有才能的人并没有产生我们所希望的工作效果,原因往往是由于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大多是源于交往挫折引起的过度的自我保护意识。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否定和贬低。由于自我价值主要是通过他人评价而确立,在一定的条件下他人过激的否定评价可能激活个体性格中潜藏的偏执型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为避免自我价值再次遭到否定,潜意识常常会采取“逃避”的自我防御机制,强迫自己与他人疏离。(9,1)定向者,虽然在工作、学习上表现出色,但因敏感、多疑和狭隘,常常不能正确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环境的关系而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从而处于消极的精神状态不能自拔。
(1,9)定向,重关系轻任务。这类个体有两类主要特征,首先表现在认知方面,重“人”轻“物”。个体面对任务时,首先考虑到的是“人”的因素,而不是“物”的因素。具体而言,当面对任务时,首先想到哪些人际关系可以帮其完成当前的任务,或者说,建立了哪些人际关系就间接完成了这项任务。其次,表现在行为归因方面,属于“外控者”。“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观点。认为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外控者面对失败与困难,往往推卸责任于外部原因。他们看不到个人努力与行为结果的积极关系,不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企图寻求他人的直接帮助。当求助于“人”而无结果时,他们就会感到事态发展到了自己不能控制的局面,从而感到悲观、无助、束手无策,消极的精神状态愤然而生。
(5,5)定向,对任务对人际均为中等程度关心。为人谨慎,工作上以稳定的步调在可行的和常规的范围内进行,缺乏创造性和冒险精神。人际方面倾向于以妥协的方式应对可能产生的矛盾,“常常牺牲通过交流不同观点所能获得的潜在的进步”[4] (P47)。(5,5)定向者在一成不变的生活情景中可以较好地适应,但当遭遇生活环境或工作条件变迁时,极可能因为新旧经验相悖或观念的矛盾等原因不能较顺利地调整自我适应新的境遇。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为我们解释这种现象提供了理论参照,他说:“就两个认知要素而言,如果两个认知不一致,就会造成认知失调。如果失调认知的成分多于协调认知的成分,则会引起更大的失调。”[6] “更大的认知失调”给个人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消极的精神状态。
(9,9)定向,重任务重关系。工作上积极主动,全力以赴,思维活跃,富有积极性、创造性和高效性。人际方面热情主动—有礼有节,有信有度,并且善于调动、激发周围人的积极精神状态。这类个体的主要特征首先表现在行为归因方面,大多属于“内控者”。对他们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他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内控者相信自己能发挥作用,面对可能的失败也不怀疑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面对困难情境,能付出更大的努力,加大工作投入。”[7] 他们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其次,表现在人际关系方面,以“主从—合作型”关系为主。社会心理学者李维奇将人际关系分为八种类型,“主从—合作型”是一种互补与对称的混合型人际关系,交往双方在其中能和谐共处。双方有共同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彼此能按照自我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规则积极配合积极协作。(9,9)定向者通过工作与人际方面的良性互动达到一种持久的稳定的积极的精神状态。
三、关注实践:提升精神状态的实施途径
当个体对自身所处方格的行为风格有了清楚的认识时,我们就为提升精神状态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切入点:针对前述四种典型的有待完善方格的行为方式,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精神状态提升方案。
1.针对(1,1)定向,学习工作动力不足,而且存在人际困扰。这种行为方式的人一般都处于自卑和自闭的消极状态中,因此提升精神状态的关键是建立自信,磨砺意志。
首先,建立自信,悦纳自我。从本质上说,自信是对人生价值的自我发现,是对自我能力的坚定信赖。正如罗素所说,从科学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没有天才,成功者也非天才,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主要是自信决定了他走向成功。自信心以学识、修养、经历为基础,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就一定能不断增强自信心。再则,人有思维有语言,人们借用内化语言暗示自己保持成功的信念,就可能表现得具有竞争性且富有成效。其次,磨砺意志,直面挫折。意志是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动力维系基础,一个缺乏学习工作动力,又存在人际困扰的人要想改变现状、获得成功必须以意志作为后备力量。“意志对行为的支配和调节包括发动和制止两个方面,发动预期行为需要意志,制止与预定目标相矛盾的欲望和行为同样需要意志。”[8] (P17)挫折是个体在从事某种有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遭受干扰或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使人处于消极精神状态的往往并不是挫折本身,而是挥之不去的沮丧情绪。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困境、挫折、失败往往不可避免,如若能转换思路,从容面对挫折,从挫折的境像中找寻收获,分析不足,就成功开启了提升精神状态的大门。
2.(9,1)定向,多因人际关系的不适引起消极的精神状态。相关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不适大致可分为这样几种境况:惧怕交往、交往困难和厌恶交往。
以具体的任务为桥梁,使交往言之有物,行之有意,这是提升惧怕交往者的精神状态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就是引导个体在交往中将注意力放到需要通过交往来完成的任务本身,为任务而交往,而不是为交往而交往。任务的完成所带来的成就感激发了交往成就感的产生,而且任务和交往的双重成就感共同作用于精神状态,惧怕交往者的精神状态便会得到有效提升。对于交往困难者,必须强化交往意识。所谓交往意识,就是交往现象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亦即主体通过感觉、思维把交往理论、原则、技巧等内化为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心理过程,包括形象意识、沟通意识、真诚意识等方面。交往意识是交往的动力,它可以使交往由不自觉走向自觉、由被动转为主动。同时遵循“无私、平等、尊重”的交往原则,避免出现“依附于人”、“利用他人”、“个人中心”、“求全责备”等导致交往失败而引发消极精神状态的错误意识。对于厌恶交往者,关键是要改变不合理的认知。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看,人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交往,人的归属、人的尊严和自我实现更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交往。一个厌恶交往的人并不表明他不需要交往,而往往多源于不成功的交往累积形成认知偏差,使之自认为不需要交往,实际上他们比一般人渴求更多的交往润泽,而他们自己却往往出于回避挫折的动机否定自身潜意识中的交往渴求。因此,对厌恶交往者必须从认知上给予澄清,使之感知自身的交往需求,并通过参与各项活动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他人的赞许,从而建立更健全的自我意识。不合理的自我认知的改变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行为推动力的精神状态提升过程。
3.(1,9)定向,因其重关系轻任务,导致学习、工作步履维艰、困难重重,因此提升这种定向者的精神状态的关键在于解除其工作困扰。研究表明,个体对工作的关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工作动机、工作目标和工作情感。因此,我们提升工作困扰者的精神状态可以尝试从这三方面入手。
首先,激发个体的工作动机。“驱动人之行为的动机取决于被感知的需要的强度”[8] (P54),提升精神状态必须以人们被感知的客观需要为依托。心理学家勒温指出,由需要引起的心理紧张系统是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根本动力。人们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指向一定的需要,产生一定的动机。强化了人们从事活动的内在愿望和动机,就能激发个体调动精神资源达到积极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可以通过学习等多种途径增加与外界接触,拓展自己的视野,通过感知他人更高品质的物质、精神生活,引发一种积极的心理不平衡,形成自身的心理势差,产生改变现状的内在愿望和动机,方可实现精神状态的提升。其次,制定工作目标。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曾说过:“我们不能把目标放在真空里,因为目标指挥我们把注意力朝向问题的解决或机会的掌握。”[9] (P44)因此,“具体明确”是制定目标的第一要旨,明确具体的目标才能指导积极有效的行动。此外,目标的激励效率还取决于目标的效价与实现目标的期望概率[8] (P41),不具备挑战性和前瞻性的目标缺乏足够的行为引力,过高的追求和难以企及的理想极易引起自我效能感的下降。因此,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必须制定明确、可行且具有挑战性的目标。第三,培养工作情感,情感即对工作感兴趣的程度,情绪的兴奋水平。在工作中表现为持久的有效行为与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情感过程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方面,也是人之行为的活力因素和催化因素。爱尔维修曾说:“只有情感才能使我们摆脱那种随时拖住我们灵魂的全部能力的惯性与惰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我们培养工作情感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导致员工满意的全部因素中,成就感和赏识是培养个体对工作的积极情感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因此,体验成就感和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是提升精神状态的有效途径。
4.(5,5)定向,浸润了妥协和中庸精神,它与(9,1)和(1,9)定向不同,在工作和人际交往方面并不存在严重困扰,但这种状态下人的谨小慎微、故步自封等消极习惯制约着人们积极进取和自我突破,使个体丧失一次又一次挖掘潜力的机会。人际方面也难以得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提升这类人的精神状态,在工作方面要强调确立更高层次的追求目标,使其开阔思路,开发潜能,并鼓励直面冲突,解决矛盾。在交往方面可以强调有效交往,科学交往。提高单位时间内的交往效率,满负荷地开发交往而产生的智慧和财富,从而达到价值取向的最优化,实现人生境界和精神状态的双重提升。
虽然以上论述了四种典型行为方式的精神状态提升方案,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人们的行动并不始终坚持一贯的单一方格方式。相反,人们在不同的时间采用不同的方法或对特定的事物表现不同程度的关心。因此就出现了主导方格和后备方格的动态转化。主导方格表明一个人在长时期内行为的一贯性,后备方格则表明一贯性稍次的行为的特性[4] (P48)。在主导方格不能应用的情况下,或在个体感到对主导方格的应用没有把握时,一种后备方式就会显示出来。例如,一个有(1,9)定向的人可能愿意与人交往,但是在压力过大时他也会变得像(9,1)方式那样因忽略关系显得顽固而苛求,导致工作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了个体的精神状态。因此,我们在提升精神状态的过程中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合乎规律的总体框架下,针对导致个人消极精神状态的具体原因,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有效提升路径,最大限度地实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