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理解性。对初中生来说,古诗词鉴赏是一种能力,这对学生文学素养方面的要求较高。然而大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为欠缺,导致学生对古诗文鉴赏缺乏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感到力不从心。其实语文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培养,多方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鉴赏 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占有很重要的比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夯实古诗词教学的基础,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国自古就有良好的诗教文化,学生在对古诗词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初中语文教师进行古诗词教学,能有效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文化素养、情感体验、审美情趣,优秀的诗词文化自能水到渠成地得到传承与弘扬。所以,笔者围绕中国传统古诗词的教学要点,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调动生活体验,感受诗词的情感
对于文学的学习与思考,最重要的是通过外界的文学作品引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共鸣,这样的文学学习对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在进行初中古代诗词教学的时候,需要教师积极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及对于文本的独特感受。在对文本内容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定要注重把握作者的基本情感,并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充分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等。诗词本身在文字运用上就具有很多表达思想情感的空间,因此要想对作者的情感进行正确的把握与揣摩,就要学会在诗词的字里行间中发现其蕴含的情感色彩,并学会在这些情感色彩中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真实情感。
二、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是最常见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探究,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常规情况下,各个小组组长课前都会做好古诗词翻译、古诗歌诵读的预习检查,这对之后教师开展古诗词教学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大部分的诗词都是诗人借景抒情,对于学生来说诗中的某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如何从景物描写中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些都是诗词鉴赏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是小组讨论中的重要题目。初中语文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最多是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拨,当学生遇到难题时及时帮助解决,对大型问题则集中讲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三、注重方法,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强调学习就要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诗词鉴赏更是要注重方法的指导,学生只有掌握了鉴赏的方法,才能更好地理解、感悟诗歌。诗歌鉴赏的方法多得不胜枚举,对于刚刚接触诗歌鉴赏的初中学生来说,我觉得有两种方法是必须要掌握的。
首先是知人论诗。由于每个诗人所处的时代不同,个人的遭遇不同,造成他们内心思想、情感的截然不同,所以为了更好地理解诗人在诗篇中寄托的思想情感,必须要了解他的生平、他的经历。如果让初中生他读一些著名诗人的传记,他们会觉得十分枯燥,不感兴趣,我就利用自修课的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介绍唐朝著名诗人的纪录片《唐之韵》和介绍宋朝著名词人的纪录片《宋之韵》。这两部纪录片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了这些著名的诗人,了解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沉浮荣辱、他们的家国情怀、他们对时代深沉的温情和眷恋……了解诗人生平经历,对学生更好地读懂诗歌的情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是要学会对内容相似、相近的诗歌进行归类总结。初二暑假,我布置学生要把初一初二两年积累的所有古诗按照诗歌内容进行分类,并且自己探究内容相同或相近的古诗在写法上的一些共同特征,以便做到触类旁通。学生通过积累总结发现古典诗歌中送别诗和思乡诗占得比例较高,而且还发现了一些相近的写法。如送别诗中经常会出现的意象是“柳”,因为“柳”谐音“留”,古人就有送别时“折柳相赠”的习俗,意为对被送之人的深情挽留和依依惜别之情。而思乡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是“明月”和“大雁”,古人经常借明月来寄托思乡之情,“大雁”是一种候鸟,它在冬天要飞往温暖的南方过冬,古人就以大雁南来北往往返故乡,不辞辛苦成为游子漂泊羁旅、思念家乡的象征。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初中阶段又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通过在对他们进行积累、朗读、方法上的指导,夯实他们的诗词基础,必将使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既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审美能力,又很好地传承了中华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袁海锋 诗词教学中的“量体裁衣”与“对症下药”——中学用典诗词教学策略的一种尝试[J].语文教学之友,2017,(4)。
[2]杨文 回到“原点”:高考语文复习对教材的有效利用[J].语文天地,2017,(3)。
[3]陶小春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7,(5)。
论文作者:肖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古诗词论文; 诗词论文; 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他们的论文; 诗歌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