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时论文_时贤龙1,2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时论文_时贤龙1,2

1.南京市市政管理处 南京 210000;2.南京市市政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南京 210000

摘要:沥青道路在市政工程中得到大量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了行车质量,增加维护费用,而且会使道路损坏,使用寿命缩短。本人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常见的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若干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为我国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个城市的市政建设也更加完善,其中最显著的就是沥青道路的建设。在建设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了行车质量,增加维护费用,而且会使道路损坏,使用寿命缩短。本人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常见的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若干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一、常见的沥青道路施工质量问题及相应对策

1、混合料离析

在市政沥青路面施工中,摊铺机摊铺不可避免的会形成横断方向的集料离析,会造成大致路面中部偏细、两侧偏粗。中部偏细导致路面热稳度下降,抗滑能力明显比两侧弱,而中部是整个行车断面中承受行车荷载最大、最集中的部位,因此易发生车辙及早期破坏,而边部偏粗造成空隙率大,易透水而导致水浸损害。因此控制沥青混合料离析显得尤为重要。

2、裂缝

沥青路面裂缝是公路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是目前各国道路最普遍的损坏现象之一。裂缝主要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龟裂。横向裂缝是指与路面中线近于垂直的裂缝,开始常出现在路面两侧的硬路肩,后发展而贯穿全路面。横向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因半刚性基层或路基的反射开裂而引起的裂缝,二是因突然剧烈降温而造成沥青面层产生低温收缩裂缝。纵向裂缝是指与道路中线大致平行的裂缝,其产生原因也主要有两个,一是由于在低填或挖方路段处冻胀产生的纵向裂缝,二是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多发生在加宽路段、高填方路段或半填半挖路段。

3、车辙

车辙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沥青混凝土在高温条件下和车轮碾压的反复作用下产生流动变形,此变形经过不断积累形成车辙,叫做流动性车辙;另一种是因荷载作用超过路面各层的强度,导致路基和沥青面层等结构产生永久变形,叫做结构性车辙。影响沥青路面车辙深浅的主要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为由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沥青路面结构和沥青混凝土本身存在质量问题而易出现车辙现象,外因为气候和交通等因素。

4、基层施工的问题

在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中基层施工不当最容易造成沥青路面的龟裂、网裂、沉陷等病害,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因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强度不够

采用水泥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时,由于水泥因量不足,拌和不匀,用水量过大或过小,压实度不足,厚度不够、选用不符合规定的粒料等原因,造成基层路面稳定性差、强度低,产生沥青路面早期破坏;

(2)基层的找平不当

半刚性基层在整形找平过程中,用平地机(或路拱板)反复刮补,将高处的混合料刮到低处找平时,从表面看,基层表面是平整了,但实际上,从高处刮下来贴到低处的一层薄层与原先较光滑结构层不能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当雨雪等产生的水进入沥青面层后会引起各种破坏现象,主要有路面出现麻面、剥离、掉粒松散、坑槽等现象;

(3)基层、底基层清底不干净

在铺筑上一层结构层前,路面结构层及路基表面的浮土、穿灰、浮砂清除不干净,在雨水作用下,浮层细料变软被行车挤压造成的高压水流冲刷成浆,进而延伸到沥青面层表面。

二、沥青施工质量问题的控制对策

前面已经分析了沥青公路常见的质量问题,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相应的一些控制问题的对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控制材料的质量

(1)沥青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尽量采用高质量、高粘度、针入度小、含蜡量低和软化点低的A级石油沥青,且在中下层采用针入度更小的沥青。在高温、重载及上坡慢速的路段可采用改性沥青,并同时考虑改性沥青会对施工工艺产生的影响,应适当增加拌和与压实温度及强度。

(2)集料

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沥青路面大多使用的集料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例如:碎石规格不一,质量不等,针片状含量高,含泥量高等,这些问题会造成沥青混合料级配变化大,直接影响了沥青路面的质量,因此,沥青面层用集料应作为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先决条件。集料的采备应注意以下几点:

集料宜自采或采用集中生产的方式,产量应能满足工程需要。宜采用锥式或锤式破碎机,筛孔应根据级配要求设置,并定期更换筛子,保证集料规格一致,质量稳定。

选用碱性岩石集料,能保证集料与沥青有良好的粘附性和抗剥落性能,对酸性岩石集料应采取措施增强其对沥青的粘附性。

控制集料的来源,选用的用于沥青路面的集料应坚硬、清洁、干燥、无风化、不含杂质、规格标准、棱角分明和无针片状,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这是集料的基本要求。

2、配合比的设计

通常较粗的级配有较好的抗车辙能力,但级配过粗会影响其高温稳定性,并且不容易控制。相比之下,密级配的沥青混合料比开级配混合料具有更稳定的抗车辙性能,而且适当提高混合料中粗集料的用量,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对于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可采用GTM方法、SUPERPAVE方法设计,但还应按马歇尔方法进行检验。沥青用量也对混合料高温性能有较大影响,对于细粒式或中粒式密集配沥青混合料来说,适当降低沥青用量能提高其强度,减少车辙等病害。

3、施工

在沥青道路施工过程中,严把材料质量关是首要任务。应在施工前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查试验,选用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的各种原材料,不合格材料予以退回,坚决抵制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而影响道路质量。

做好路基的处理工作,对软土路基采取加固措施,避免由于路基沉降而导致的各种质量病害。控制好混凝土基层的施工质量,保证沥青摊铺前的平整度。

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做好接缝施工,保证接缝平稳密实,防止渗水导致新的病害。还要完善道路的排水设施,做到不积水不渗水,将水在结构层中的滞留时间降到最低。

混合料摊铺后,其上表面与空气及下表面与下承层温度较大而易造成混合料温度急剧下降,因此暴露时间不宜过久,应尽快压实。

在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温度越高越易压实,因此碾压必须紧跟摊铺机进行,且碾压程序应紧凑;在保证压实度达到要求的情况下,尽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混合料压实,可获得较好压实效果

4、加强维护管理

增强工程质量意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沥青路面施工必须按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实行“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三级质量保证体系,实行目标管理、工序管理,明确岗位责任制,对施工的全过程、各阶段、每道工序的质量进行严格的检查、控制、评定,以保证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实施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特别要完善工程监理制度,明确监理工程师的职责,扩大监理工程师的权力,强化其在工程师管理制度中的地位,保证监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实行社会公开招投标,杜绝工程层层转包或分包现象。

三、结束语

总之,在工程建设中深刻理解沥青道路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预防和控制这些问题,在减少维护费用的同时,对提高行车质量,改善市政沥青道路的施工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楼国平 小议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问题及措施 科技资讯 2009

【2】胡爱平 沥青道路施工质量问题与控制 科技创新导报 2010

【3】曲向龙,苏文强 论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问题 科学之友 2007

论文作者:时贤龙1,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2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若干问题与对策时论文_时贤龙1,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