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医院 宁夏吴忠 751600)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程序干预在护士心理问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的护士300名,测定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并给予个体化全程干预、宣传教育等护理程序干预,观察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出现焦虑、抑郁、躯体化以及人际关系问题的护士数量均明显比干预前较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理程序干预应用于护士心理问题的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护士的心理问题,保证护理的质量。
【关键词】心理问题;护理程序干预;护士;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154-02
心理压力是每个人可能都会存在的,医护人员由于长期处于较大压力之下,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无法得到有效调整,不仅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引发医患纠纷,还会对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护理程序干预是临床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的重要模式,我院从2015年7月-2016年7月对我院的护士心理问题采用护理程序的方法进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工作的护士30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选取护士均为女性,护士的年龄在17~53岁,平均(35.2±6.8)岁。
1.2 方法
1.2.1心理问题评估 给所有护士发放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并要求每名护士独立完成量表,量表的回收率为98%(294/300)。由护士自己将造成心理压力的因素罗列出来,并进行统计和汇总。根据,护士的测评结果可以确定护士具有抑郁、躯体化、焦虑和强迫等特征,主要表现为不自信、烦躁、易疲劳、消极等,并通过将测评结果与护士讨论,达成护理程序干预的共识。
1.2.2个体化全程干预 根据护士产生心理问题的具体原因和心理压力的程度,由医院的心理咨询师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通过与护士沟通交流分析其存在的心理问题,并给予相应的疏导,缓解其心理压力,使其积极面对生活。另外 还可以成立护士关爱小组,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的优势,多关心护士的心理状态,鼓励护士在有心理压力时,及时通过心理咨询缓解压力。
1.2.3加强宣传教育 医院可以通过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给护士系统讲解有关心理压力的知识,增加其对心理压力的重视,学会减压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心理问题出现。医院还可以通过培训、沟通或者测评等方式,增加护士对自身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的认识,从而及时发现护士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早进行处理。
1.2.4增强护士的抗压能力 护理技术更新发展块,护士心理压力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护理工作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所以应对护士做好培训工作,给护士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做好护士上岗培训,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心理压力是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所以医院应采取多种措施,如;与护士个别访谈,充分了解护士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观察其心理状态的变换,协助护士解决问题,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还应引导护士参加科会,对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应激事件进行讨论,寻找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护士对同类事件的处理能力[1]。医院还可以通过开展文艺活动等,使护士的压力能够得到释放。
1.2.5坚持以人文本,加强护理人文建设 医院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对护士进行合理安排调配,防止护士的工作量过大,从而造成护士身心疲惫和紧张。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护士数量,完善护士配比,合理弹性排班,缩短护士的工作时间,保证护士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通过培训等方式加强护理人文建设,使护士能够有正确的工作态度,学会换位思考,多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用心护理,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从而提升护士的工作自信心和自豪感。护士应多与医生以及其他人员共同,出现冲突时,共同协商解决,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减轻工作压力[2]。
1.2.6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减少职业危害 为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能力,医院应定期组织护士开展职业防护教育,给护士配备完善的防护器材,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给护士的护理工作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尽可能避免出现医源性损害的情况。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应不断学习护理知识和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应及时将情况进行上报,学会在医疗纠纷中保护自己,减少伤害。
2.结果
通过表一的统计结果可以发现,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出现焦虑、抑郁、躯体化和人际关系问题的护士数量均明显较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医疗意识的增强,人们对护理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护士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如果护士的心理压力无法及时得到缓解,很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
护理程序是给患者提供系统化护理服务的护理模式,有研究证实,将其应用于护士心理问题干预,同样具有较好的效果[3]。本研究中,通过选取在我院工作的300名护士,对其实施护理程序干预,研究结果发现,经过护理程序干预后,护士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均明显改善,证实了该模式的可行性。说明采用护理程序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有助于提高其护理质量。
总而言之,护理管理者应及时发现护士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其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给予护士有效的护理程序干预,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保证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贝志红.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02):7-9.
[2]梁艳.急诊科护士心理问题分析和心理健康自我维护[J].吉林医学,2012,33(32):7155-7156.
[3]熊香玉.心理疏导应对临床护士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19):61-63.
论文作者:李红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6
标签:护士论文; 心理问题论文; 心理压力论文; 程序论文; 医院论文; 工作论文; 心理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