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论文_张平平1,崔潇晗2,刘晓东3

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论文_张平平1,崔潇晗2,刘晓东3

1、山东盛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2、山东盛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3、山东源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市政工程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市政道路的施工是市政工程中的重中之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给予重点的关注,通过对多种技术的应用保障市政道路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而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技术,由于该项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难度系数较小、施工要求不高、后续养护简便,同时能够提升行车安全,减少车辆颠簸,所以现阶段很受施工单位的青睐。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该项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果对技术掌握不到位,技术应用存在疏忽就很可能影响道路施工的质量,所以需要加大对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了解,对其存在的缺点进行有效的弥补和完善。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应用

1、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简述

1.1含义

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作为一项比较先进的路面施工技术,在我国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使用的原材料主要是以沥青砼和混凝土为结合料,将它们的混合物作为道路基本材料再进行摊铺,增加各施工原材料之间的黏合性,最后采用压路机碾压成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该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市政道路的可持续使用,保证道路的施工质量。

1.2应用要求

沥青砼道路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比较高——既要求与路面有良好的黏结能力,又要求所建设的路面有特定的强度和应力等。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道路使用的持久性。具体来说,首先是对材料性能方面的要求。沥青混合材料的组成成分比较复杂,有集料、矿粉、沥青和沥青结合料等。在选择原材料时,要参考施工路段的具体情况,必要时,还要进行严谨的试验,以检测沥青混合料是否适用于当前路段,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沥青混合材料的路面承受力可通过计算机模拟进行配比,选取的材料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2、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2.1沥青混合料的配置研究

通常在沥青道路施工当中,沥青混合料的配置地点最好是离施工现场不远的位置,这样才能方便混合料配置完成后便捷的运用在道路的铺设操作当中。而如果是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搅拌位置无法接近施工现场,则要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交通路况和状况来选择科学合理化的位置,尽可能地保证混合料在进行运输时,所受的路况及运输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降至最低。此外,搅拌地点在完成沥青混合料的搅拌之后,应及时装车,并运送往施工现场位置,保证能够尽快地用于施工,避免混合材料硬化。而且在运输混合料的过程中,还应当尽可能地保证车辆的稳定性,有效地避免混合料的离析情况。混合料的搅拌目前最为常用的是间歇式,不管是在高速公路施工还是在市政道路施工当中,大都是采用此种方式来进行。而连续式的搅拌形式则相对复杂,并且也极大地限制了其进料的形式,甚至直接导致进料不稳定的情况,促使混合料的质量很难获得有效的控制。

2.2沥青混合料的运输分析

2.2.1运输前

为避免沥青混合料不必要的浪费,运输车车厢内应均匀涂抹隔离剂或者防粘剂,避免车厢上粘附混合料,也便于卸载后的车厢清理。沥青混合料搅拌工作完成后,就应在最短时间内运到市场场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运输沥青混合成品料的车辆,必须是专业混合料运输车,应选择载重量较大的车辆,以减少对沥青混合料的不利影响。进行装载过程中,为保证混合料的平衡装运,运输车应适当移动位置。运输车辆装完混合料后,应通过苫布覆盖等防护措施对混合料进行维护,以免受到温度、湿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混合料的质量。

2.2.2运输中

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要控制运输车辆速度以及运输时间。运输车辆应匀速行驶,速度过快极易导致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等现象,速度过慢沥青混合料就会冷却变硬,沥青质量受到影响。因此,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混合料需求量、搅拌站到施工场地的距离进行充分考虑,应备有备用车辆。如果正在运输车辆发生问题,备用车辆能够及时将混合料运到施工区域,避免施工进度受到影响。

2.2.3混合料运到施工场地后

混合料到达施工场地后,应立即实施温度等参数检验工作。在最短时间内,使达标的混合料进行铺装施工。反之,返厂处理或遗弃。卸载混合料时,运输车辆应与摊铺机保持适当距离并挂空挡。根据混合料的运输状态,可以通过转运车实施二次搅拌。道路建设施工现场,混合料的供应不能够间断,才能确保工程施工正常进行。

2.3沥青道路施工设计

2.3.1设计参数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基础性工程项目建设在规模与数量上不断提升,特别是在市政道路流通量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标准轴载数的设计中,为了适应不断增加的流通量,就必须合理预留扩充量。必须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充分的考虑与分析,使扩充量得到有效控制,达到最佳值。在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在各方面多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沥青道路施工中,应对混凝土强度、抗冻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沥青的强度、稳定性以及抗冻性达到施工标准。为了确定沥青的稳定度,应考虑各种潜在的影响因素,为沥青道路在各种不利条件下的稳定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3.2沥青混合材料设计

沥青混合材料设计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广泛,具体分为三个部分,即透层设计、垫层设计以及基层配合比设计。在透层设计中,为了使透层的排水与防水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连接时应采用不同的沥青混合材料。在垫层设计中,必须对沥青道路的防水、防冻功能予以重视,并展开细致地分析。在基层配合比设计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做好各项指标的测试工作。对于沥青混合材料设计而言,还要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气候、环境等因素加以充分考虑,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为提高市政沥青道路施工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4路面碾压

当完成沥青混合材料的摊铺作业后,应采用压路机开展路面的碾压作业。沥青道路路面碾压主要分为初次碾压、二次碾压以及最终碾压等三个过程。在完成沥青混合材料的摊铺后,首先要进行的初次碾压,以实现路面上混合材料的稳定;接着是进行二次碾压;二次碾压后,路面被压实、整平的情况下,就要进行最终碾压,这道工序的主要目标是实现路面的压实度、平整度与施工设计的要求以及相关标准相符合。

2.5机械摊铺

运用机械摊铺,应依据道路的等级、结构布置等情况,对摊铺机进行选择。摊铺机进行摊铺前,为防止混合料的浪费或进料斗的堵塞而影响施工进度,应在进料斗上涂抹隔离剂或者防粘剂等。为了能够尽快完成摊铺工作,实际施工过程中,如果有多台摊铺机一起进行摊铺时,摊铺机应排列成梯形队列,摊铺机不能够并列进行摊铺,应相互错开施工。为保证碾压工作的质量,前后两个摊铺机之间应有4--7厘米的搭接量。层与层之间搭接位置,也必须有宽度在20厘米以上的搭接量。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虽然在我国市政道路施工中已经应用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失误或者瑕疵,所以相关施工人员应该对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应用的细节进行关注,提升该项技术应用的质量,减少市政道路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

参考文献:

[1]缑兴莉.基于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房地产导刊.2014,(6)24.

[2]彭彬.市政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3,(9)11.

[3]周玉兵.市政沥青道路施工技术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3,(4)8.

论文作者:张平平1,崔潇晗2,刘晓东3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论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论文_张平平1,崔潇晗2,刘晓东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