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运武 海南省东方市东河中学 572626
【摘要】近年来中国的新课改事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初中历史也是新课改改革的重点目标之一。历史知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与世界历史,并了解当今社会形成的历史原因及来龙去脉,学习和了解历史有助于学生行程正确的历史观,用更加客观的眼光去看待身边所发生的一切。也有助于学生借鉴历史去思考现在问题,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初中阶段刚刚开始设立历史课程,很多学生感觉历史知识非常乏味,离自己非常遥远,缺乏正确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关心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这对于学生历史兴趣养成和学习习惯形成是很不利的。在新课改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迫切需要做出改变,本文主要立足核心素养,对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方式展开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8)08-076-01
初中历史课程是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如果对历史没有了解,就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犯下很多常识性错误,同时也无法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指导。
一、历史核心素养简析
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在历史核心素养培养过程中,我们首先要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效引导来促进学生主动探寻历史知识,从中汲取对自己有益的知识元素。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刚刚开始接触历史知识,很多学生觉得这些历史知识离自己非常遥远,与当下的生活和学习都没有什么联系,学不学并不重要。 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抱有得过且过的心态,迫于教师和成绩的压力而不得不学习。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大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投入精力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研究,而只是通过死记硬背来记住一些考试必考内容,却没有理解这些知识的核心本质。
二、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注重基础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历史核心素养具体指的就是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具备较强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讲,就是提高学生历史理解能力,让学生具备思辨力和实证力。针对这点来讲,教师必须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时,注重学生历史知识的积累,要能够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深入教学,同时培养学生历史事件观念,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善的历史事件表,这样之后的历史学习过程不会很吃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举例来说,在讲解到《戊戌变法》一课时,老师要让学生了解近代化探索道路上,我国先人们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学生在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时间、背景后,对于戊戌变法的意义也能有一个比较全面细致的理解。而学生也分析总结出戊戌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顽固的实权派不会轻易的将自己的利益或者权利转让出去,而参与变法的知识分子将希望完全寄托于光绪皇帝,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错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逐渐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同时还有助于形成时空观念以及对历史事件的客观理解能力,这对他们下一步的历史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2.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
(1)加强德育,培养良好的个性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坚强意志培养力度,对于该方面来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多介绍一些与教材相关的历史伟大人物,以及这些人物所取得的成就。这样学生在了解过程中就会对其产生敬佩的心理,在此心理的引导下,学生能够建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同时还能够在内心树立学习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想法来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坚强意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要注意教学氛围的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学生持有平等的教学态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适度的关爱,必要时要以严格的态度面对学生,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鼓励学生举手发言,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同时,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自己教学方式的掌握,严禁教学过程中出现“偏心”的情况,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活动,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提高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生存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须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才能适应当今社会生存能力。培养学生即善于竞争,又善于合作的能力是时代所趋。儿童的好胜心强,爱表现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材,有意识地采用合作性比赛、游戏,既可使学生从中学习历史知识并能加以应用,又让学生在合作中看到团体的力量,体验集体竞争成功后所带来的喜悦,从而培养全体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集体观念以及勇敢顽强、朝气蓬勃进取而上的精神风貌。
参考文献:
[1]卢慧敏.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中学历史教学探微——以"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4):108-109.
[2]张庆春.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学科教学设计的思考——以北师大版七年级(下)第19课《北方的民族汇聚》为例[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28):183-183.
论文作者:卢运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历史论文; 学生论文; 素养论文; 知识论文; 核心论文; 过程中论文; 教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