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查找历代医家对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的分析和临床用药的规律,结合肝体阴而用阳的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探讨此理论与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及用药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指导产后缺乳的临床用药原则及其防治调理。
关键词:产后缺乳 病因病机 体阴而用阳 用药原则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和免疫物质。蛋白质、脂肪、糖含量的比例不仅适中,并且容易消化吸收,在婴儿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母乳作为婴儿的第一天然食品,能够给孩子提供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因此自古以来母乳喂养就是一种对婴儿发育最有利的喂养方式并且一直被提倡。产后缺乳是妇女产后常见病,即为妇女生产后乳汁少、不通畅点滴而出或者乳汁突然减少,不能满足婴儿的正常喂养量。此病虽然不是重症,但对婴儿的生理、智力、身体的发育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肝体阴而用阳理论与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有一定联系,所以可以用来解释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并且指导产后缺乳的治法及临床方药。
1.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认识。
古代医家认为产后缺乳的原因为津血亏虚。妇人是以血为本,乳汁能够充盈基于气血的充盈,乳汁为阴血所化生,并且依赖其气所运行。所以古人认为产后缺乳的病因病机在中医有虚实两方面。一、虚即为气血津液的亏虚、肾脏亏虚、冲任虚损;从功能上来说,(1)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血同源,亦有乳汁为阴血所化之理论,因此当肾精亏损时,阴血的产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会影响乳汁的化生。二、实即为气滞、痰湿。从其组织结构来说,乳房属于胃,乳头属于肝,胃气健旺则乳汁充盈,肝气调畅则乳道通畅,乳汁得以运行[1]。固然气血的充足是乳汁化源的重要物质基础,但肝对乳汁的生成亦同样重要。若肝郁会出现脾虚,脾虚生痰湿,湿阻气机,导致乳汁通行不畅,气血生化无源,乳汁生成减少。《傅青主女科》中明确提出产后缺乳与肝的关系非常密切,与肝体阴用阳之理论相契合。气血不足、气滞血郁成为后来产后缺乳的两个主要原因。女子多郁,产后阴血不足,往往会导致肝郁,使得肝不得条达,疏泄失职,乳脉不通畅或者乳汁不下。肝郁气滞会导致脾气虚弱,脾虚无力化生气血,出现血虚,从而影响产后泌乳功能。现代研究也表明,任何精神因素如焦虑、紧张等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催乳素和缩宫素的分泌,从而影响乳汁的合成与分泌。情绪没有得到释放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使得乳腺血流量减少,造成滋养物质和有关的激素进入乳房的途径受到了阻碍,这与中医中的因气血虚弱、情志抑郁所导致的乳汁减少,甚至全无的病理机制相一致。因此,我们从肝体阴用阳理论方面来探讨此理论与产后缺乳的关系。
2.肝体阴与肝用阳的生理与病理的关系
肝体阴以喜柔润喜阴为主,作为肝用阳的一个物质基础;肝用阳喜温喜疏达以阳为用,作为肝体阴的一个功能活动[2]。肝体阴常以滋养柔润为主,即为养肝体,用阳则以舒畅调达为主。多数学者现在对“肝主藏血,主疏泄”此理论观点持有支持态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肝体阴与用阳是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生理中肝可以藏血(体阴),血养肝气(用阳),使肝气能够舒畅条达;肝血之所以能够营养全身,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肝气的疏泄功能。病理中肝阴血不足会使肝气不能收敛,致升发太过出现肝气上逆的症状,有急躁易怒、口苦、目赤、耳聋,颊赤。阴血不足还可以使肝气失去儒养而致升发不及,出现肝气郁结,情绪低落、疲劳、悲伤、害怕。用阳的失常也往往会引起体阴的不足如肝气升发太过,会出现损伤肝体阴,导致气血逆乱;肝气升发不及,气机郁滞,脉络不通,津血无法运行。以上这些生理功能是在在肝主藏血与疏泄的共同协同作用下实现的。病理改变是肝藏血与疏泄失常的情况下发生的。
3.肝体阴用阳与产后缺乳的联系
产后缺乳的病因有虚有实。虚即为气血虚弱;实即为气滞、痰湿。因此我们发现我们可以将产后缺乳归纳为肝体阴和肝用阳两方面出现问题。一者从肝体阴来论,首先产后必然气血虚弱,而乳汁为气血所化,《景岳全书》说“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下则为经,上则为乳[3]。”这时应该补益气血,因有精血同源,这时亦补肾填精。同时有任主胞胎,冲任虚损亦会有乳汁缺少。这即是精血的化生出现问题,肝体阴方面出现问题。二者,从肝用阳来论,女子多郁,又有产后失血,肝气不得濡养,用阳功能会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升发不及,会有肝郁气滞,脉络不通,或者产后大怒气血逆乱,大悲大怒等情绪异常均可以引起肝疏泄失常,致产后乳汁运行不畅。而同时肝郁会导致脾虚,脾虚生湿,湿邪阻遏气机,气血不能化生,乳汁不能运行。痰湿气滞的形成关键与肝有关系,即肝用阳出现问题。因此在治疗产后缺乳的过程中要兼顾肝体阴和肝用阳。
4讨论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加大,产后缺乳的现象也比较多。最常见的病因为气血亏虚、肝郁气滞。这就符合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肝体阴而用阳的理论,所以妇女产后缺乳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有些人一味的认为产后缺乳只是气血亏虚,其实可用肝体阴用阳之理论解释,产后气血亏虚,不能濡养肝气,出现肝郁气滞,既而会有痰湿。因此对产后缺乳的治疗应注重补阴血与疏肝同用。若只补阴血,而忽略疏肝作用,也会出现气血过盛或因肝气郁结而乳汁雍闭不行,无路可下。若产后肝气郁结,乳房胀痛,乳汁不通,只注重疏肝解郁,即用阳,而没有适当的添加补阴之品,即体阴,会有乳汁无源可化。所以肝体阴与用阳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成共同发挥其作用。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产后缺乳患者不仅要注意药物的治疗,更要注意其精神的调理[4]。用肝体阴而用阳的理论来阐释产后缺乳,对其疾病的形成有一定的概括,对其临床用药有一定的指导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吴熙.潘丽贞.王小红.闽南吴氏妇科流派医集[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82
[2] 何智林.“肝体阴用阳”小议[J].内蒙古中医药,2010.8(19):114
[3]王渭川.60年妇科治疗经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63
[4]罗颂平.孙卓君.中医妇科学[M].科学出版社,2007,168
论文作者:马桂玲,曹兰秀△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产后论文; 乳汁论文; 肝气论文; 气血论文; 化生论文; 理论论文; 有一定论文; 《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