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供配电系统设计,是满足当前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电力系统运行使用高效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内部运行的电力监控系统则是实现其作用稳定性特性目标的关键。在实际设计应用过程中,研究人员对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效果重视不够,这就使得供配电设计使用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相关建设者应在明确电力监控系统作用特性、作用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其作用实践方法。这是推动我国电力系统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课题内容,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
关键字:供配电设计;电力监控系统;作用
电力监控系统,标准定义是指用于监视和控制电力生产及供应过程的、基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业务系统及智能设备,以及作为基础支撑的通信及数据网络等。由此定义可以看出,电力监控系统涵盖发电、输电、用电全过程的各类自动控制系统。而电力监控系统在供配电系统中更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在本文中我们主要对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1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原理
电力供配电系统在自动化控制实践应用过程中被划分为四个方面,及用户、馈线、变电站以及管理。由于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线路设置复杂,这就要求人员要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为此,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的作用原理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自动化控制变电站的监测和运行是通过自动装置以及计算机来实现控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源的应用成本。当将获取的信号数字化后,计算机就能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再传输,从而简化了人工的操作步骤。这是改良传统变电站设备运行方式的同时,使变电站的监控更为精确。另一方面,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管理,是利用计算机将采集到的信息一级一级管理起来的。值得注意的是,电力供配电系统对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要求极高,为此,相关研究人员应不断更新现有控制技术,以满足市场环境对其的需求。
2电力监控系统的特点
①通过电力智能监控系统,技术人员可以实时掌控电流等状态,及时、准确地掌握现场信息、模板等设备运行情况。对故障进行准确的排查和处理,并根据故障和设备的使用情况合理安排维护工作。②电力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降低能源成本,检测用电异常时的基准、用电量、负载,在各区域之间制订简单的用电负荷,检查出因电能质量问题造成的损耗。③电力智能监控系统能够评估出电网、变压器、配电盘、配电柜等的设置是否合理,并根据评估结果反映出电力资源的质量和运行情况,方便业主根据电力资源的使用和运行制订相应的决策。④电力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通过保养手段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⑤对于电能质量,智能电力监控系统可以检测出劣质电能的运行,对劣质电能予以报警,并提醒工作人员处理,实时监控电力运行的情况。
2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现状
2.1配电终端可靠性不高
现阶段,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配电终端可靠性不高,这就使得其运行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诸多故障。在此情况下,用户用电就会受到影响。具体来说,系统建设人员应在满足客户需求基础上对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情况,做出相关的规划,以推动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2.2蓄电池使用时效有限
配电终端是保障电力供配电系统运行长期稳定的关键,而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蓄电池的使用质量并不能满足系统稳定性运行的需求。这就情况除了会难以维持配电终端长效运行外,还要导致电力系统运行出现故障,进而影响用户用电的安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设备出场质量检查力度不够
电力供配单系统运行过程中电力设备质量是导致故障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造成这一因素影响存在的原因是,设备生产质量不高,但对于电力供配电系统来说,电力设备出场的质量检查力度不够,是导致系统出现运行故障的主要原因。电力设备质量不高,使其作用于电力系统时,易导致系统瘫痪现象的出现。
3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作用实践
3.1系统拓扑结构
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拓扑结构主要有两层,即主控层和现场层。主控层,在一般情况下设置在值班室或中控室,要想保证其作用合理性,还需配备计算机、打印机以及UPS不间断电源等设备。在计算机设备上安装Acrel-3000电力监控软件过程中,系统拓扑结构设计人员要注重其人机界面及管理功能的实现,这是达成供配电设计实时监控目标的关键。而现场层的作用目标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参数进行采集和测量,以提供给供配电设计中的电力监控系统。此传输过程,应用的设备有:66系列电流互感器、AHK-0、正泰智能断路器以及ACR220EK网络电力仪表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设备需设置在系统运行现场的电缆分接箱内。这样一来,供配电监控系统拓扑结构设备就无需主控计算机来保证正常运作功能,而能够在独立完成各自作用价值的前提下,将现场总线检测到的各项数据信号传输给中间层,以完成现场层的数据处理操作。由此,供配电设计中的电力监控系统就能高效而稳定的作用于电力系统运行建设。
3.2网络方案设计
为提高网路组成方案的传输效率以及降低网络运行的成本,研究人员应采用如下三方面手段,来实现现场智能监控设备采集信息数据的有效传输。首先,在设计网络方案的大系统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针对电力监控系统进行的现场智能化信息数据材料不集中且监控设备较多不易控制的问题,将现场总线与现场智能监控设备进行连接。这样一来,监控系统采集的数据信息就能沿着各条总线分别接入网关,以完成设计操作。其次,对于小系统的网络方案设计,相关人员应基于其运行较为集中的特点,将其包含的智能监控设备连接于一条总线上。再通过连接口的转换设备与监控系统的主机进行直接连接,以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换。最后,在设计具有多个子变电站的大系统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根据其电力监控系统设备较为复杂的特点,以实现其运行稳定性为目标。具体就是在每个子变电站上设置一台电力监控主机,以保证其作用于供配电系统应用各类信息数据的完整性。与此同时,电力监控主机,还应对现场智能监控设备进行网络运行管理维护和站内数据信息的运算处理,以完成监控信息给远程监控控制中心主机的发送。至此,供配电系统中的电力监控系统就能根据反馈回的信息,进行相应的授权操作,进而提高系统运行使用的灵活性、稳定性、隐蔽性以及先进性。
总之,供配电设计人员将电力监控系统稳定性作为设计目标,网络方案设计、系统拓扑结构设计技术的应用实践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对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作用的深入认识,研究人员找出了将现场总线与现场智能监控设备进行连接等方式,提高了监控数据信息传输操作的效率与灵活性。
参考文献:
[1]邹荣.浅析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J].技术与市场,2013,04:57-58.
[2]张冰,许立国.浅析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7:28.
[3]林振练.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6:53-54.
[4]周公顺.供配电设计中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09:4-5.
论文作者:杨威,杨世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电力论文; 监控系统论文; 供配电论文; 系统论文; 作用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