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茹 张彩芳
[摘 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我院开展针对长期卧床及骨科大手术后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功能锻炼的方法由护士和患者的掌握程度为主题。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护士和高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的教育,了解其掌握率为活动主题,用讨论法及检查法找出问题及根本原因,采用鱼骨图分析存在的问题,比较活动前后患者对此次活动的接受率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提高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功能锻炼的方法护士及患者的掌握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预期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后护士对功能锻炼的掌握率由原来的66.7%提高到98.3%,患者对功能锻炼的方法掌握率由27.5%提高到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护士及患者对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深静脉 血栓形成 功能锻炼 品管圈
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5.9.32
作者单位:710000,陕西西安, 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
作者简介:王娟茹,女,本科,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主管护师。
张彩芳,女,本科,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护师。
品管圈(quality contro lcircle,qcc)是指由工作性质相同或相关联的人员,为了解决问题, 突破 工作绩效, 自动自发地结合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在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的原则下,运用品管的简易统计工具进行分析, 解决工作场所中的 障碍问题, 以达到改善工作品质、提高工作效率及降低成本的目的[1]。外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达 15 %~4 0%,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做好下肢 D VT高危患者的预防至关重要。但部分高危患者对 D VT不够重视, 使用常规宣教不能完全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 2 0 13 年5月至12月, 本院开展 qc c活动以提高护士及下肢 DVT高危患者对功能锻炼的方法掌握率,现报告如下。
1 方 法
1 .1 成立 Qc c小组 7名护师、3名护士组成, 设圈长 1人。圈长负责对圈员进行品管圈知识培训、考核,使每位圈员掌握 Qc c活动 的理念、 程序和方法,掌握使用技巧。通过讨论, 最终选定“ 提高下肢 DVT高危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方法” 为活动主题。
1.2 现状调查 Qc c小组成员参阅相关资料 。随机抽取60名外科护士58名高危患者,分别制定了两份对预防下肢 DVT功能锻炼操作方法掌握程度调查表,内容包括DVT风险度评估、 正确穿着弹力袜方法、术后下肢活动、腓肠肌按摩等功能锻炼操作方法,内容 共1 0条目,选择掌握或 没有掌握进行评价, 每条目1O分,总分100分。答对 7条目为已掌握。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对DVT风险度评估、标准的功能锻炼操作方法没有完全掌握,其合格率为66.7%。患者对预防DVT的功能锻炼方法存在严重问题,尤其是认知度不强和操作方法不对, 其合格率为27.5%。
如表一
表1 预防下肢 DVT功能锻炼操作方法掌握程度调查表 %
正确掌握人数 不规范/部分掌握 不会 正确率
60名外科护士 40 20 0 66.7
58名高危患者 16 39 3 27.5
P<0.05
1.3原因分析及目标设定 圈员用鱼骨图分析法进行了原因分析,并确认了导致护士和患者掌握DVT功能锻炼方法低的真因——护士方面: 知识不全面,没有根据病人的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方法, 缺乏标准操作流程, 对血栓防范知识宣教不到位, 对病人的指导及监督力度不够[2]; 患者方面:对早期预防DVT的认知率低,对预防DVT的功能锻炼方法操作率低。依据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结合圈员能力,设定下肢 D VT高危患者健康教育的正确功能锻炼方法,提高患者和护士的掌握率。
1.4 对策与实施
1.4.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科务会组织学习,举办护士DVT系列培训,使每位医护人员认识预防下肢 D VT的重要性; 学习 D VT相关理论知识. 掌握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并对每位护士进行考核,直到考核合格。
1.4.2制定预防下肢 D VT健康教育宣传单 , 患者人院 时发放给患者,提高患者对下肢 DVT的认识及重视程度。手术前 1 d安排患者在 小房间进行集中专题宣教,鼓励家属参与,向患者演示并教会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功能锻炼方法, 对理解 及接受能力差的患者个别、 重点宣教。手术前2h、 送手术室时、 术后 6 h、 术后 1 d ,责任护士依据健康教育评价表内容分别评估患者对宣教内容的认知程度, 对患者未能掌握的内容,再次宣教、再次演示。
1.4.3 要求护士掌握术后及长期卧床患者的各种功能锻炼方法,根据病情,指导患者活动: 术后6 h翻身, 每2 h 1次; 术后12h行踝泵运动,每天3次, 每次10~15 min,指导病人进行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和踝关节的屈伸锻炼。术后第2 d,继续进行床上主动练习外,鼓励患者进行患肢直腿抬高锻炼[3]。方法:协助患者抬高患肢10°,然后缓慢放下,从被动到主动逐渐抬高至30°左右,不超过45°,停留5 s~10 s,再缓慢放下,2 h~3 h锻炼1次,每次5 min~10 min。术后第3 d,拔除引流装置后,病人取仰卧位,锻炼方法同第2 d,收缩股四头肌,缓缓将患肢抬起,然后轻轻放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般腹腔镜术后12~24 h之内下床活动, 一般腹部手术术后24~36 h之内下床活动, 每天至少3次, 每次持续时间10~15 min.直至出院。下肢骨科手术后患者使用下肢抬高垫抬高下肢20°~30°促进下肢静脉回流,不易形成血栓,膝关节术后第2d要求膝关节保持直位固定,尽量避免膝下垫枕或过度屈髋影响静脉回流。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第一天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活动术后7-14d进行直腿抬高运动,注意抬高小于30º。
1.4.4 观察病情及肢体有无肿胀及疼痛, 采取防范措施:DVT的高发期是术后1~7d,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肢皮肤温度、颜色、肿胀、疼痛、麻木等情况,每日测量双下肢相应平面的周径变化,并做好记录,认真听取患者主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4]。根据患者情况,合理使用弹力袜; 每周测量腿围2次 (术后第1天、 第3天) 等。每日进行双下肢气压泵治疗,每次30 min, 每日2次;遵医嘱合理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等药物。
1.4.5 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及时关注患者的执行情况,指导并督查落实情况, 制订规范化的健康教育宣教流程,落实延伸服务[5]。
1.4.6 做好预防性护理干预 高危患者的床头粘贴下肢深静脉血栓警示牌;指导患者每日饮水2000ml.;检查患者穿着弹力袜的方法、 每天穿着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督促患者进行足趾运动、 深呼吸、 腓肠肌按摩。
1.4.7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实行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三级管理体制。由责任护士进行宣教, 护士长和组长不定期检查、 评估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程度及护士落实预防下肢 D VT功能锻炼的执行情况,对存在的问题,由 Qc c圈员提出措施进行整改,提高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能力。
2 结 果
2 . 1 有形成果 QC C活动期间护士和患者正确掌握的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率。
表1 预防下肢 DVT功能锻炼操作方法掌握程度调查表
正确掌握人数 不规范部分掌握 不会 正确率
60名外科护士 59 1 0 98.3%
58名高危患者 51 4 3 87.9%
开展 QC C活动 3月,D VT高危患者正确掌握的功能锻炼方法的掌握率87.9%,护士达到98.3% , 达到目标。
2 .2 无形成果 QC C活动强调让圈员自动自发地参与活动, 护理质量管理不再以护士长为主[6]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水平、施教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圈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又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
3 体 会
3.1 长期卧床和骨科大手术后的患者因术后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功能锻炼,使静脉回流障碍而引起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而一旦形成,可导致术后康复困难,甚至可能引起相关器官组织的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导致肺动脉栓塞而危及生命。因此早期预防和及时治疗深静脉血栓是护理的重点之一,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有效方法。有研究证实,大约有50%的DVT发生在术后第1 d,30%发生在术后第2 d,故术后早期的病情观察十分重要。但是由于术后患肢疼痛、肿胀等原因,往往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锻炼。因此,DVT患者在应用抗凝治疗、抗感染的同时,必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从而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术后功能锻炼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早期,二是循序渐进。早期是要求患者尽可能早地进行功能锻炼,术后第1 d就进行肌肉收缩运动;循序渐进就是按照功能锻炼的原则,逐步增加肢体活动的强度和幅度,给予患者正确的指导和帮助。早期有计划地指导患者功能锻炼,不仅保持关节稳定性和肌肉张力,防止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使患者后期下地时有足够的肌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能有效地预防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7]。
3.2 QC C活动的作用
3.2.1通过 QC C活动的开展,建立对卧床和骨科大手术患者的功能锻炼方法, 进一步完善了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与评价机制, 强化了各级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层层负责,层层把关,实施基础管理,环节管理和终末质量管理的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有效控制了薄弱环节[8] , 防范护理安全隐患, 提高护理质量。
3.2.2 通过 QC C活动,使基层护士主动参与到护理管理工作中,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护士主动性、参与性,使护士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投入到工作中、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2.3 通过 QC C活动,使每一位圈员都有自己的工作分工、职责范畴。他们明确分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在每一次的圈会中,他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使不同的观点、相法趋于一致,使最新的理论、最前言的观点在临床中运用。参与品管圈活动,通过问题讨论、品管教育、成果发表等活动运作,可让全体员工紧密结合、团结合作[9]。在工作中彼此了解、帮助、产生浓厚的情谊,使大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体会到集体智慧、凝聚力的无穷无尽。
参考文献:
[1]张幸国,赵青威,李盈等.品管圈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J ]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12(4):233--235.
[2]马爱珍,张青花.妇产科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3例临床分析[J] .中国健康月刊,2011,30(2):53—54.
[3]赵萍,艾鸿飞,铁渝.早期应用弹力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山西医药杂志,2011,40(5):526--527.
[4]鲁维丽,杜娟,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对策[J].当代医学2012.10.(128)
[5]国秀娣,陆俊,李益民.持续质量改进报告160份存在的缺陷与对策[J] .护理与康复,2009,8(11):97O一972 .
[6]黄晓林.探讨责任制护理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中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72-73
[7]陈月珠,曾小贞,梁静.早期功能锻炼对预防下肢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
[8]许月萍.持续质量改进在显微外科缝针清点技术中的应用[J] .护理与康复, 2009 ,8(4) :332—333.
[9]张幸国,王临润,刘勇.医院品管圈辅导手册,2012.4(1)7
论文作者:王娟茹,张彩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年3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6/30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术后论文; 功能论文; 护士论文; 方法论文; 静脉论文;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年3月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