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主问题”,有效开展深度对话论文_于利平

构建“主问题”,有效开展深度对话论文_于利平

于利平(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大学实验学校 江苏省 苏州市 215131)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是,从实际的课堂活动看,很容易因话题设置不当致使阅读活动流于形式、浅尝辄止。因此,笔者认为,教者应该紧扣文本特点,通过解构文本,整合文本,进而精心设置主问题,获得阅读教学的最佳突破。

【关键词】串珠性 新奇性 阶梯性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2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既然是“对话”,就少不了话题,就要在对话之前“构建阅读话题”,而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沉寂的课堂因为“对话”赋予学生“言说”权而显露出勃勃生机。然而,在学生们善于表达、乐于表达的同时,有的对话变了味,走了形,表面一片“热闹”,但缺乏深度,缺少质量。许多阅读话题就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从文本中找答案,教师不停问,学生不停找,阻滞了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学习。笔者以为,阅读教学离不开话题的存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外热内寒”、流于形式的现象,构建有价值的主问题是关键。

那么,何为“主问题”设计? “主问题”设计,就是引导课堂教学进程的问题,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好问题。“提领而顿,百毛皆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特级教师张学青老师在上老舍的《母鸡》一文时,张老师在检查预习后,直叩文本最后,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为什么一个母亲就必定是一位英雄呢?请联系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接下来的阅读对话,语言感悟、情感体验、人文熏陶、语言训练都紧扣这个主问题,这个主线学习,教学轻松显大气,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主问题”引领下的阅读教学具有的强大生命力。

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例试述阅读主问题建构的一些策略:

一、构建串珠性主问题,打通文本的纵横连贯

构建串珠性“主问题”教学,打破了多环节的教学模式,远离了“多、杂、乱”的问题设置,让学生迅速找到对话文本的关键点,创设主问题,并围绕主问题展开积极有效的对话,抓住“关键点”深入解读文本,和谐地推进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设身处地地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读出作者,读出自己,读出作品的深层意蕴,从而引发思想的震颤、精神的提升和人生的思考。如一位老师在执教《黄河的主人》一课时,他紧扣“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这个主问题,设计了这样的思路:感受黄河的汹涌——羊皮筏子的轻小——乘客的谈笑风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揭题阶段,老师先与学生交流预习课文的感受后,然后不失时机地提出“为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这个主问题,引导学生走进课文。

研读课文阶段,老师重点引导学生体会黄河的汹涌,羊皮筏子的轻小,从而感受羊皮筏子的危险,进而通过乘客的谈笑风生与“我”的胆战心惊,进行对比,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感受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

结课阶段老师又趁热打铁:艄公战胜了黄河成为了“黄河的主人”,那我们学生如何成为“生活的主人”呢?使得这个问题有了深层次的思考。

二、构建新奇性主问题,激发亲近文本的热情

教师在建构阅读话题的时候,要善于叩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唤起学生喜出望外的新奇之感,他们便会调动起所有的热情去“倾听”文本的声音,触摸文本的内涵。这样,对话就有了一种强烈的内驱动力。如在教学《千人糕》一文时,老师以“我们品尝过年糕、雪糕、蛋糕的美味,那这‘千人糕’,是一种怎样的糕呢?是不是由很多人做成的很大的一块糕呢?”为话题,引发了学生强烈的阅读期待。此刻学生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的探究阅读心理,在这种探究欲望的驱使下,学生很快地进入了与文本广泛而自由的对话中。这样的阅读话题,对学生来说肯定是陌生而新鲜的,学生会兴致勃勃地从字里行间捕捉自己所关心的信息。当然,新奇性的阅读话题建构,要贴近文本,服务文本,切忌一味求新而流离文本。

三、构建阶梯性主问题,碰撞出对话文本的智慧

阅读是渐进的过程。在阅读课上,阅读话题一般不会只有一个,而是由多个话题组成的“话题群”。话题与话题之间,必须注重逻辑上的联系,不能各自为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也必得经历这样的过程。因此,在建构阅读话题的时候,考虑话题的层次性尤为必要。一般来说,初读课文时,要建构感知性话题;细读课文时,要建构探究性话题;赏读课文时,要建构综合性话题。

如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初读课文时,教师把“詹天佑以什么感动了中国?”设置为阅读话题,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精读品悟课文时,教师以“詹天佑的哪些言行感动了今天的我们?”为主话题,引导学生深入走进文本,和文本进行探究式的对话,从而走进詹天佑的内心世界,体会詹天佑的高尚品质。这一话题是前一话题的继续与延伸。结课时,以“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詹天佑写一段颁奖词”为话题,再次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这一以写促读的阅读话题,是综合性的话题,以为詹天佑写颁奖词为载体,促使学生再次与文本对话,这一次对话,更是前两次对话的升华。纵观这三个阅读话题,虽然主要任务不同,但是都通过与文本的对话,让孩子们走进詹天佑,激发对詹天佑的无限爱戴和崇敬之情,其主旨是一致的。

力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 这句名言表明,撬动地球不难,关键在于选好一个支点。无疑,每一个精准的“主问题”就是阅读课堂牢固的支点,是激活高质对话的引擎,是阅读教学成功的突破口。它的产生常常是“众里寻她千百度”后的“蓦然回首”,但愿所有醉心于语文教学的同行能从上述实例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共同探寻阅读主问题建构的真髓!

论文作者:于利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构建“主问题”,有效开展深度对话论文_于利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