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晓光[1]2009年在《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党内民主是政党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生命。因此,中西方政党尤其是执政党对此都非常重视。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历史较长,发展程度较高。在长期实践中,它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民主发展机制。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采用比较等研究方法,从比较、借鉴的视角出发,在阐述、分析了党内民主发展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概述了中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情况,比较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性,总结了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经验启示,最后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路径。本文由引言、正文五章和结语组成。正文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理论分析。阐述了政党与政党制度,民主与党内民主的一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政党的定义、产生、分类、特征和功能;政党制度的定义、分类;民主的定义、代表性民主理论、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运行原则;党内民主的概念、原则、功能和主要内容等。第二章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概论。介绍了包括英国、美国、德国、法国在内的西方主要国家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情况,分析了这些国家主要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框架、内容,展望了其发展的前景。第叁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概论。介绍了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情况,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历程,总结了经验教训,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现状,展望了中国政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前景。第四章中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差异性及经验启示分析。分析了中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差异性,总结了西方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对我国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的经验启示。第五章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路径分析。从制度建设、法律建设、程序建设叁个方面入手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路径。
潘庆月[2]2004年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我国权力监督机制》文中研究指明民主与监督是国家建设、政权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极其重要的课题,完善监督机制也就是从某方面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机制。本文在分析民主与监督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途径之一是完善我国的权力监督机制。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监督机制,但是由于政治体制的不健全、经济体制的转变以及传统思想的影响,导致我国现行权力监督机制在权力委托的源头、监督的本质要求、监督的实施过程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四个方面都还存在一些缺陷。针对这些缺陷,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发展民主和完善监督机制的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完善我国权力监督机制的对策: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健全监督法律机制,加快监督立法进程;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发挥人民群众监督的作用。 本文分为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言,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以及本文的写作方法。第二部分包括第一、二章,分析了我国现行权力监督机制存在的缺陷以及存在这些缺陷的原因。第叁、四章属于第叁部分,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我国权力监督机制的设想。
侯明亮[3]2007年在《健全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辩证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权力制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之一。人类政治文明的历史发展进程,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政治社会中,只有将政治权力置于一个有效制约的机制下,才能正常合理地运作。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只有充分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成果,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才能推动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简言之,权力是指具备有一定资格的(权力)主体为了一定的目的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对(权力)客体作出一定行为的能力。权力制约是指权力所有者运用民主和法制手段,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对权力行使者所形成的特定的限制与约束关系。它具有制约主体活动的独立性、制约对象活动的公开性、制约关系的对等性、制约结构的协调性等特性。西方资产阶级权力制约理论与实践,给健全我国权力制约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马克思主义权力力制约理论是健全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指导思想。我国权力制约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党内纪检机关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党纪执行不严;国家权力制约力度不够;法律制约不严、司法机关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权力运行的法制化程度不高;人民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得不到有效的制约。其根源是:权力制约内容单一、制约不力、权力资源配置不合理、权力运行没有纳入法制化轨道等。健全我国权力制约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遏止权力腐败的需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需要、社会安定团结的政治保障。健全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方式和途径包括适度分解权力,构建权力之间的制衡关系;强化专门制约机构的权威,以权力制约权力;健全法制,以法律制约权力;完善群众监督机制,以民主制约权力;优化权力配置,使权力运行机制逐步走向规范化、法制化等。
胡建华[4]2014年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文中认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其中心内容是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这就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及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全面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就要求必须重视各层次民主制度的建立健全,确保人民群众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及民主监督“四个民主”的依法实现,充分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及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切实保证人民群众广泛权利和自由的依法实现和享有。于此背景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不仅是我国广大农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制度形式,也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所面临的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更是法治中国建设进程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在农村基层的实践发展所面临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及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当代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社会现实出发,运用规范分析法、历史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及多学科交叉法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整体上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放置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围绕其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性的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其路径主要有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政府推进型的主要特点是政府在法治国家建设中居于领导者和主要的推动者地位,法治主要凭借政府所控制的本土政治资源根据政府的目标进行指导设计和建构。社会演进型的主要特点是指法治国家的建设是在与政府相对应的民间社会生活中自然孕育和发展演变而形成的,是社会法治自然生发形成的结果。①两种路径各有特点,政府推进型认为法治国家秩序建设是一种理性的秩序建构,由于中国法治传统的缺乏,主张通过理想制度的借鉴和政府的强制力推动法治国家秩序的建构,排斥社会传统资源的积极作用。而社会演进型则认为法治国家秩序的构建不是理性建构的秩序而是一种自然生发发展的秩序,其实现的基础须从社会传统中去为法治的制度性变迁和理性建构寻求基础,而不是理想制度的借鉴和政府的强力推动。对此本文认为,上述两种法治国家建设路径各有优劣,应辩证的分析与看待,政府推进型路径强调法治建设是国家必须凭借国家权力进行建设的职责,不重视民间传统社会的作用和中国法治建设的社会传统文化基础,选择这样的路径,难免导致国家法治建设与民间社会自治的冲突和摩擦,增加法治建设的难度和效度。社会演进型则单纯地强调国家法治建设的自发性和自然性,轻视国家和制度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仅依据这条路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必将艰难而漫长。对此,怎么办?本文认为结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应高度重视法治国家建设路径选择的多元化,不宜走单一化的路径。结合中国法治建设的现实基础,应充分考虑到中国的民问传统社会发育和中国国家权力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的优势的发挥,走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互相结合、共同协调发展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建设路径。通过国家法治建设的路径多元化,充分发挥国家和社会民众两方面的积极性,上下联动,在合力形成中共同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由此,在自下而上的社会演进型路径中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进行法理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深刻的现实意义。基于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从法理分析的视角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概念、价值理念、生发基础及其法治运行的困境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这不仅是回应目前学术理论界与实务界对此问题持续关注和不断深入研究的一种努力尝试,也是本文得以展开研究的逻辑起点与前提条件。论文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概念进行了探析,并将其与相关概念进行了比较辨析。在全面解构概念的基础上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进行深度的剖析,论文认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价值理念主要表现在基层民主自治性、基层制度性、基层治理模式性及农民活动方式性等方面,这是对农村民主管理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展开研究的制度价值基础。同时,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社会演进型路径中的长期发展过程中有其经济、政治、文化及伦理等方面的生发基础。由于国家现有乡村关系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语义的模糊性导致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轨道上的运行与发展面临外部、内部困境的制约与束缚。导致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运行困境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其与来自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的法治国家建设路径的理性安排制度的矛盾与冲突,从法理学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为;社会对国家的抵制与融合;自治权对行政权的消解与平衡;权利对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通过对自下而上社会演进型路路径中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理分析,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路径中加强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治保障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域下基于社会演进型路径与政府主导型路径协同发展基础上实现其对法治国家建设推动功能与作用发挥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国家政府的主导下,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法治保障是个系统工程,须从宏观进路与微观的具体路径两个方面进行建构。从宏观进路层面看,我们认为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首先必须建构起由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及环境等动力机制要素所构成的一个全面系统的动力机制系统,其次需要明确由以人为本原则、权利保障原则、法治均衡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及服务社会原则等因素共同组成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着力完善与农村民主管理法律制度创设有机衔接、融合与高效运行的动态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机制。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微观方略中,我们认为应遵循对制度实施法治保障的一般规律,重点应从立法、执法及司法保障等方面着手,切实解决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化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难点与难题,从而构建起比较全面、系统的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治保障的完整框架。本文立足于学界有关农村民主管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在现代法治国家建设视野下,尝试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社会演进型路径中的法理分析与政府主导型路径中的法治保障等问题进行比较系统性、全面性的分析研究,这不仅是政治学科研究的重要领域,而且还是法学、历史学及社会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研究关注的着力点是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实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在国家与农村社会之间和谐互动关系的构建,笔者力图通过该研究能够为建设中国特色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一定的智识基础。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与创新性,本论文进一步完善与深化了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基本理论的研究,拓展了对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实施保障的范围研究领域,在重点突出、综合系统、全面协调的中国特色基层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道路进程中,为我国各地推进农村民主管理改革提供了普适性的可资借鉴参考的法治对策的基本思路。诚然,囿于作者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的限制,论文中的有些论点与分析论述尚存在不足,个别地方也没有充分展开,这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汪洋[5]2016年在《论中国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法治维度》文中指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伴随着国家各项制度的法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法治化是题中之义,也是必由之路。第一,法治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宪法法律不仅为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正当性依据,而且法治体系本身就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第二,法治为国家治理体系提供了价值导向。现代法治的核心要义是良法善治,尊重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正义、安定社会秩序,这些法的价值也是国家治理的基本目标,法治的价值理念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提供了价值导向。第叁,法治为国家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我们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它不仅为国家治理的民主化提供了制度支撑,也为国家治理提供了执行力和运行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就要以法治的精神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具体来说,主要有叁方面内容,也就是要实现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法治化,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要通过法律途径保障协商民主的正常开展,实现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要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和基层民主制度,实现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法治化,必须坚持几点基本原则:要做到经验理性与建构理性的有机结合,统筹整体推进和部分提升的辩证关系,厘清民族传统和西方经验的逻辑关联,实现国家立法和全民守法的双向互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性要素,强调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首先就要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作的法治化,修改完善与之相关的宪法法律制度。首先,要以提高立法质量为目标,规范科学民主立法,完善地方立法权,进一步严密立法法的逻辑体系,以完善《立法法》。其次,要实现主权在民理念,通过完善重大事项决定权制度、改革完善人大会议制度、探索常委会委员专职化等途径,完善《组织法》。再者,要提升人大组成人员的代表性,通过提升选举委员会独立性公正性、完善名额分配机制、规范直接选举程序、健全代表退出和监督机制等方式,完善《选举法》、《代表法》。最后,以维护宪法权威为方向,明确法律责任制度、健全监督信息公开机制,并适应廉政建设的新要求,以完善《监督法》。完善和健全协商民主的法治化,最基本是要以立法的形式规范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程序等内容,通过法律途径保障协商民主的正常开展。根据不同层面协商民主的特点,又要分类推进。一方面,要通过法律规范立法协商和政府协商,并通过借助人民政协的法治建设推进国家生活层面协商民主的法治化。另一方面,推进基层社会自治中协商民主法治化,探索社会组织发展下的协商民主法治化,重视公民网络参与中协商民主法治化,全方位推进社会层面协商民主的法治化。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是将法治理念融入社会管理各个层面和内容的过程,其不仅包含社会管理体制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法治化,还要求我们在全社会倡导法治文化。首先,要明晰社会管理体制法治化的基本内涵,加快政社分开的法制建设,必须加快完善社会法律体系,厘清社会权力边界,明晰政府社会治理权责体系。其次,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运行中出现了一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完善,这不仅要求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的法律制度,还需要及时用法律制度确认和规范基层民主实践中的新形式和新途径。最后,法治文化是社会文化在法治中的反映,要通过公权力表率、法治宣传教育营造法治文化氛围,并继承传统法治文化精华,借鉴西方法治文化优秀成果,不断提升法治文化水平。
杨东广[6]2010年在《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机制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的重要思想,但他们并没有使用这一概念。“党员主体地位”课题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和创新。党员主体地位,是指广大党员是政党政治体系中的角色主体,在政党党内生活和党的建设实践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主体功能。其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需求性、能力性、自由性、能动性和实践性。要使党员在党内真正居于主体地位,必须构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机制。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指导,运用政治学的分析框架,把党员这一政治角色放在执政党政治体系的视域下来分析,在此基础上,按照为什么要构建机制、构建什么样的机制和怎样构建这样的机制、怎样评价这样的机制的思维逻辑,分四章构建了全文的框架结构。第一章主要阐述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为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问题的研究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本文首先从历史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出发,以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为基础,界定了党员主体地位的概念内涵和主要特征。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党员主体地位理论的梳理,总结出民主建党的价值向度、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政党结构中党员角色的平等模式、组织框架下发挥角色作用的独特思路、发挥制度功能的基本理念等这些经典作家的基本思想。为了扩大视野,总结规律,本章还放眼世界,深入分析了不同类型国家政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内在规律,总结了其有益经验,这对于我们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我们得出结论:任何政党只有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才能增强“执政合法性”,才能防止“寡头政治”,才能发挥“政党功能”,才能创新“善治”理论。这是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规律,也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成果。所有这些构成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阐述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实践基础。本章从四个层面作了详细论述:一是通过考察我们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历史,使我们认识到: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政党发展就会遭遇挫折;而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政党就会蓬勃发展。二是把视线聚焦现实,分析构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现实意义。这是保持“先进性”、提高“执政能力”、跳出“历史周期率”并最终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叁是理性分析当前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存在的理论研究滞后、主体意识不强、动力机制缺失和制度供给不足等现实问题,旨在说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所要克服的障碍因素。四是客观论述当代社会给我们党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所提供的有利民主条件,包括主体条件、经济条件、文化条件、政治条件、法治条件和国际条件等,这些条件体现了“存量”与“增量”的统一。这四个方面构成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实践基础。第叁章主要阐述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主要内容。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果只有一个个单项制度,还不能完成这项系统工程。必须把这些单项制度联结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链条,即运行机制,这些制度功能才能实现,制度权威才能增强。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视域分析,我们要构建七种机制:一是构建意识激活机制,主要是从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构建发挥作用平台、重塑政治文化、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几个方面培育党员主体意识。二是构建素质提升机制,主要是从连续和强化教育、提供物质基础、健全党员“吐故纳新”管理制度、在学习和实践互动中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叁是构建知情机制,主要是从党员知情的规律、内容、形式、保护救济等方面确保党员有效行使权利。四是构建民主授权机制,主要是从完善候选人提名、扩大直接选举范围、扩大差额选举、引入竞争选举、改变候选人介绍方法、完善选举法规等方面确保党员政治参与。五是构建民主决策机制,主要是从借鉴协商民主理论、完善集体决策制度、健全党员利益表达制度、发挥党代表和领导干部在民主决策中的主体作用等方面来畅通党员利益表达渠道。六是构建民主监督机制,主要从创新党代会常任制、改革纪检监督制度、加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完善党内民主生活制度、建立党员权利保护和救济制度等方面确保党内权力有效运行。七是构建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主要是从增强领导干部主体意识、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创新党内民主制度等方面激发党员主体活力。这七种机制构建了一个从意识到素质、从选举到监督、从激励到关怀、从党员到制度的完整体系。第四章主要阐述了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评价体系问题。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得如何,政治效能怎样,是否达到政治预期,都要建立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评价。这需要两方面的评价:一是从是否统一了党员主体地位的理想与现实,是否拓展了党员主体地位的广度与深度,是否兼顾了党员主体地位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否实现了党员主体地位的当前目标与长远目标,是否统一了党员的主体地位与主体作用等五个方面来评价党员主体地位机制构建的成效;二是从主体意识和主体素质是否同步提高,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是否高度统一,政治参与和制度构建是否平衡协调,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是否互动发展,个体作用和组织功能是否双重发挥等五个方面来评价党员是否成为了主体。最后,我们强调:真正对构建的机制进行评价,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制定一套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选择合适的评价主体和正确的评价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全面、公正、客观。
潘锦全[7]2013年在《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探析》文中认为权力问题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了执政党,在国家的全部工作中居于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对待自己手中的权力,如何掌好权、用好权,以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保党的先进性、使党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推动中国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这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的命题。作为建国以后不同历史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最主要代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以及胡锦涛同志,围绕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思考,形成了非常丰富、各具特色、传承发展的权力观。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研究他们的权力观,探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掌权用权的规律性认识,以更好地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对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权力观形成发展的历史轨迹、主客观依据以及主要特色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主要选取有关权力的来源与本质、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权力的配置、权力的制约监督这样几个基本的也是最为重要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这几个问题的内在逻辑是:权力从哪里来、怎样合法存在、如何合理配置、怎样有效制衡。西方和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权力的来源与本质问题提出了诸多学说,但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从唯心史观和抽象的人性论出发,未能正确揭示出权力存在及运行的社会经济根源和阶级本质。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出发来分析和理解权力问题。在此科学认识基础上,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权力来源与本质问题进行了系统阐释。总结他们的观点,在权力来源上,都充分强调了权力来自于人民;在权力本质问题上,都充分强调了权力的阶级性、人民性、责任性、服务性等本质特征。“合法性”已经成为当代政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尤其是运用于对权力的评价方面。它是决定权力体系存在、持续、稳定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政治权力合法性进行了不断的探寻。毛泽东时代,权力的合法性主要建构在领导人的个人魅力、意识形态的魅力和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斗争中积累的组织资源。毛泽东时代以后,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不断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对当局者的人格魅力提出更高要求;文化的世俗化极大地激活了个人的利益驱动意识;腐败现象使党执政的道德基础有所削弱;改革引发的“新兴阶层的出现和利益团体的分化”构成合法性的隐患。为此,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结合新的时代条件的变化对权力合法性继续作了积极的有益的探索:邓小平主要从重新确立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加强经济建设、重视民主与法制等方面探索巩固权力的合法性;江泽民主要从推进经济建设、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等方面探索巩固权力的合法性;胡锦涛主要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探索巩固权力的合法性。总结他们巩固权力合法性的的探索与思考,主要有加强合法性的意识形态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发挥政治社会化作用、加强经济建设、坚持执政为民、加强制度建设、加快民主化进程等等这样一些不断重建合法性基础的选择路径和长期行动。权力配置即权力如何分工或分配的问题,也可称为权力结构问题。权力的配置格局有其历史发展过程。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党、国家和社会叁位一体的权力结构,这种权力结构形式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缺陷,主要集中体现在国家权力配置的不尽合理上,并进而导致社会缺乏自主性、缺少监督机制、国家权威不足。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社会结构的变化而言,突出表现为社会利益结构,作为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之间的中介,对权力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为个人权利逐步得到确认、公民权利不断扩张和国家权力不断收缩、法治建设得到很大发展等方面。因此,从现代化的角度出发,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治民主化,在客观上有助于增强国家权力结构的合理安排,从而增强国家的权威性。对权力实施有效的制约监督是保证权力正确运行的关键环节。政治权力或国家权力作为公共权力,一旦由社会自身的力量变成客观的异己的力量,这就是权力的异化,并进而产生诸多危害。权力的制约监督有其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过程。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监督思想的基础之上,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对权力制约监督进行了理论与其践的积极探索:毛泽东在理论上主要强调通过人民群众、民主党派、理想信念、法制、新闻舆论、实行民主集中制等方面制约监督权力,在实践上主要通过建立政治协商和纪委监察制度、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约监督权力;邓小平在理论上主要强调通过法制、权利、分仅、加强党内民主等方面制约监督权力,在实践上主要通过完善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权、加强党外人士监督、恢复重建和发展各种制约监督机构等方面制约监督权力:江泽民在理论上主要强调以法以德标本兼治制约监督权利,在实践上重点强调拓宽人民群众监督的力度和渠道、合理分散权力健全权力制约监督机制;胡锦涛在理论上主要强调加强道德和廉政文化、构建惩防体系、整合监督主体形成监督合力以制约监督权力,在实践上主要强调健全完善政务和信息公开、规范重要领域权力运行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等等方面制约监督权力。他们的权力制约监督思想有着传承与创新的历史发展过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权力腐败问题有其成因,必须要从历史的、现实的、政治的和世界的眼光正确认识。从理论的和发展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制度制约权力、以权力制约权力,以及通过权利、法律和伦理制约权力等等的基本理论模式与实践路径。执政和改革开放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诸多考验、承担着更为艰巨的历史重任。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人权力观的基本价值立场。中国共产党人尤其是作为权力主体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切实提高思想境界、加强思想修养、增强党性修养、牢记根本宗旨、加强作风建设,这样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伊士国[8]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又是我国的代议民主制度,其创立和不断发展,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代议制的构想和实践,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治国理政方式和途径的积极探索。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执政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史都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成功执政,就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并将依法执政作为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途径。本文以马列主义执政理论为指导,基于现代政党执政的视角,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作用作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指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途径,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制度保障,并提出了一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议,以期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的作用。本文始终贯穿着“两条主线”,一是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实现长期执政的必由之路;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根本途径。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政党治国理政的一般理论,对国外政党执政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还对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模式的历程进行了总结。对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研究,首先必须从政党治国理政的一般理论着手。政党治国理政的一般理论就是指政党、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执政模式。通过对国外政党执政模式的比较分析,可以为中国共产党探索自已的执政模式提供有益的参考。具体说来:通过对西方国家政党执政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下列启示:第一,在执政方式上,政党必须正确处理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以法治的方式治国理政;第二,在执政途径上,政党必须重视国家政权,并将国家政权作为其治国理政的基本途径。而通过对苏东国家无产阶级政党执政模式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经验教训:第一,在执政方式上,执政党决不能用人治的方式治国理政;第二,在执政途径上,执政党决不能以党的组织代替国家政权。在借鉴上述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时期的探索,将依法执政明确为了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明确为了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途径。第二章对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实现科学执政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功的前提条件,实现科学执政,使中国共产党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治国理政,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的实现,不仅在于树立科学执政的理念,更在于建立科学执政的机制,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党科学执政机制的关键和核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党实现科学执政的制度平台,具体表现在: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树立科学执政思想的制度平台;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建立科学执政制度的制度基础;第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树立科学政绩观,实现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第叁章对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实现民主执政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实现民主执政,使中国共产党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治国理政,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实现,关键要落实到发展民主上。中国共产党要实现民主执政,就必须切实解决好发展党内民主、人民民主、社会民主的问题。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实现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正是党解决好这一问题的最为重要的制度渠道,是党民主执政的实现途径,具体表现在:第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最佳制度保证;第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发展人民民主最重要的制度平台;第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促进社会民主发展不可缺失的制度舞台。第四章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实现依法执政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实现依法执政,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对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的实现,必须以依法治国为前提,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是依法治国制度平台。因而,中国共产党要实现依法执政,就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体表现在:第一,立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是党依法执政的前提;第二,立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规范党与国家机关的关系,是党依法执政的关键;第叁,立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对党进行监督,是党依法执政的保障。第五章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制度保障,并提出了一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措施。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既是中国共产党自身的一贯追求,也是国家富裕、民族复兴的命运所系。但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中国共产党要想成功经受考验,实现长期执政,“最需要的是人民”,最需要的就是发展民主,而这就需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实现长期执政的根本制度保障。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必须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重点是完善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完善人大会议制度、完善人大任免工作制度、完善人大监督制度等。
马赛[9]2012年在《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理论及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人们在一定的共同信仰或共同利益之下结成政党,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即政党内部的关系,我们将其称之为党内关系。党内关系的结成,取决于人们的信仰和组成政党的目的,因而不同类型的政党,会有不同类型的党内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为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在党内关系上必然与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党内关系有着显着的区别。它自身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阶级性,我们将这样的党内关系称之为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和领袖们,在创建和领导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理论。这一理论,首先具备一般意义上政党党内关系理论的基本内涵,但是它同时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从而与其他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党内关系理论区别开来。这种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的,符合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基本原则;理论构建的目的是为党的内部关系建设服务,是要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最终推翻一切剥削制度,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马克思、恩格斯在为无产阶级政党而奋斗的历程中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的基本原理;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伟大领袖列宁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党内关系思想,将其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理论进一步中国化,从而把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事业推向前进。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理论就是这样一步步日臻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包含了一系列基本要素,包括实体要素即党员和组织,制度性要素即党纲和党章,抽象性要素即信仰和作风,以及生态性要素即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还包含了各种具体的关系,主要是指党员之间的关系、党员与党的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党的组织之间的关系,叁者交织,共同构成一副党内关系的图景。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理论对这些要素和具体关系都做了详尽的阐述。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理论还对党内关系如何运行做了思考,即必须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原则,始终以党内团结为目标;要坚持群众路线的方法,正确开展党内斗争,毫不犹豫地反对党内宗派;要通过构建党内权力的授予、使用、制衡和党员权利的保障这样四位一体的机制来保障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的有效运行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理论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建设中去实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这个实践的过程中,既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惨痛的教训,既有过传承与创新,也有过偏离和背叛,这些都值得今天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处理党内关系时去认真借鉴。党的政治路线的实现离不开党的组织路线作保证。能否确保党内关系的马克思主义化,事关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伟大历史任务能否有效实现。21世纪初的中国共产党,正团结8000余万党员,带领14亿中国人民为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而努力奋斗。这就要求新形势下的中国共产党的党内关系,一方面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的基本原理,才不会使得党自身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又必须适应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新要求,在自身内部关系的建设上不断开拓创新。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远成为中国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完成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胡华[10]2014年在《中共民主执政的历史探索与现实思考》文中指出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的民主执政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是党的民主执政的核心理念、是其灵魂,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党的民主执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坚实基础。所以,坚持和发展民主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神圣使命,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历史性课题。本文在学术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中国共产党对民主执政的历史探索过程及其经验,重点探讨在中国国情下党的民主执政的实现路径问题,深入总结和研究我党民主执政经验,运用党对民主执政规律性的认识,力图完善党民主执政的具体方式和路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党的民主执政实践。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选题的意义、本文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文章提出,民主执政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执政党的主要执政方式,理论界对于民主执政的研究是持续、不间断的,已经出现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本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总结。本文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民主与民主执政思想与实践,包括西方的民主理论,都为中国共产党推进民主执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经验借鉴。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我们党需要结合中国现实和未来发展蓝图,不断改进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民主执政能力。第二章主要对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历史进行探索。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丰富执政经验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党对民主执政进行了探索,经历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期和中央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探索,特别是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的探索,党和毛泽东对建设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开始进行战略构想,提出走民主政治的新路。全国执政后党对民主执政的探索出现了一些曲折。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党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求全党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党对民主执政新路的探索逐步成熟。对党民主执政的历史进行总结和梳理,可以汲取宝贵经验,提高党的民主执政水平,进一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第叁章研究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基本现状。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党在民主执政的探索中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进步,基层民主得到了发展,党内民主也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全面落实,加强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是,现阶段党的民主执政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党的传统执政方式路径依赖的影响,部分领导干部民主意识薄弱的问题,还有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的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要求我们党在探索的过程中完善民主执政的理论并进行有效的实践。第四章探讨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路径。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本文提出,中国共产党民主执政的现实条件已经逐步成熟,认为推进民主执政、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落到实处,要有具体的实现路径,要经历长期艰难的探索实践。根据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叁中全会精神,文章提出了实现党民主执政的四个有效路径:首先,国家民主是民主执政的核心内容,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其次,基层民主建设是民主执政的关键;再次,党内民主建设是民主执政的基础,要坚持民主集中制,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最后,还要积极培养民主执政相关要素,积极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推进网络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强党的民主执政文化建设。我们要探索和完善这些有效路径,积极推进党的民主执政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 执政党党内民主发展问题研究[D]. 靳晓光. 辽宁师范大学. 2009
[2].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加强我国权力监督机制[D]. 潘庆月.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3]. 健全我国权力制约机制的辩证思考[D]. 侯明亮. 四川师范大学. 2007
[4]. 农村民主管理制度:法理分析与法治保障[D]. 胡建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 论中国式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法治维度[D]. 汪洋. 湖南大学. 2016
[6]. 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机制构建研究[D]. 杨东广. 河北师范大学. 2010
[7].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权力观探析[D]. 潘锦全. 南京大学. 2013
[8].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根本途径研究[D]. 伊士国. 武汉大学. 2012
[9]. 马克思主义党内关系理论及实践研究[D]. 马赛. 中南大学. 2012
[10]. 中共民主执政的历史探索与现实思考[D]. 胡华. 中共中央党校. 2014
标签: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社会主义民主论文; 美国政党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法治国家论文; 法治政府论文; 英国政党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政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理论体系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时政论文; 人民代表大会论文; 民主管理论文; 法治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