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张伟滨

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张伟滨

佛山市盛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属于一个综合性的工程,而施工技术兼具严谨性与细致性,要想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控制需要从多方面入手,要保证市政道路的施工质量,就需要对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文章主要论述了我国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化市政道路工程使用技术的管理办法。

关键词:施工技术;市政道路工程;问题;管理措施

市政道路作为城市发展重要的基础标志,对人们出行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路基出现质量通病,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计划,明确施工技术标准,控制好路基施工工序,从而提升施工质量。

1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

提升施工技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单单能够切实保障施工过程中的秩序与规律,也能够真正的提升施工的现代化技术水准。强化技术人员的施工水准,实时发现施工时潜藏或者暴露出来的技术问题,进而展开相应的研究与分析,启动相应的处理方案,将技术隐患扼杀在摇篮之中,保证各个施工环节有序展开,基于施工质量达标的基础上,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切实提升企业的经济利润空间,帮助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进而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那么在具体管理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规范标准原则、科学合理原则、经济效益最大原则等等。为了真正的将施工技术管理规范落实到位,就要彻底抛弃仅仅关注施工进度的思维,时刻关注最先进的管理技术,将其应用到施工过程中,进而确保过程的质量与进度,严禁各项不合理的支出。另外,具体施工环节,要时刻遵守科学的施工技术原则,不单单要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也要严格遵循现场施工的操作规范与标准,切实提升资源的配置效率,充分发掘技术人员、设备以及技术的潜力。除此之外,具体施工环节,要确保各项施工间的协调性,消除主观随意性,确保技术管理落实到位,真正的发挥其功效,维护与规范施工现场的秩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2.1路基下陷问题

针对市政道路施工,施工时并未如实根据各项技术标准落实,并未引入先进的施工工艺,而且压实次数比较小,回填土体时,松铺厚度并不满足相关需求与标准,因此后期碾压并不均匀,漏压现象时有发生。另外,并未在第一时间将表面的浮土和软层进行清理,给道路通车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市政道路施工技术管理环节,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比如:施工人员、施工设备、起始时间等等,确保管理落实到位,不存在任何的漏洞与空缺。通过以上手段彻底解决路基下陷问题,确保工程的质量,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2.2柔性路面的施工技术问题

柔性路面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路面不够平整;抗滑能力严重下降;路面容易出现裂缝或者松散的现象;形成波浪形的路面等。上述种种问题的存在,均有可能造成严重大的交通事故,威胁人类健康安全。

2.3刚性路面工程的施工技术问题

刚性路面在整个施工期间以及后续投入运行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可总结归纳为如下几点,即裂缝、龟裂等。施工包含的环节有选择合适的材料、配置混凝土、搅拌以及浇筑等。这种路面其实也就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一般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为板块衔接处,易产生裂缝,若得不到正确处理,在雨水侵入的时候,易造成错台现象,严重的冒出泥浆等。

3 加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

3.1加强对路基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

路基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要求施工队伍具备出色的施工技术,即首先需要清除道路表面累积的腐殖土,通常清除厚度高于0.3米;同时根据路面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截水和排水设施,截水就是开挖截水沟,而对排水渠的坡度有限制,即需高于0.5%。在压实机械选择上要根据当地实际土壤来确定,如,如果土质为低液限粉土,一般不会使用振动压路机;其次要严格处理填土路基,保证已完全压实,通常要高于20-30cm。护肩带的铺砌一般需要保持高于20cm的宽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路基不均匀下降的情形,实际中有很多因素均会诱发这一现象,如,施工材料中混有颗粒杂质,严重拉低了路基的密实度;回填压实方式不合理,采用倾斜碾压;回填厚度过高等。为此,可采取以下几个预防措施:第一,在实际施工中,施工部门需要和操作者及时沟通,让操作者了解具体的参数,以便合理计算路基回填厚度等。整个过程中,要严格把控回填土的质量,严格监督,禁止一切颗粒杂质掺杂;第二,道路压实工作开展前需要先处理积水,如果土质含水率超出规定范围,则需要借助特殊技术来处理,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假如排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则需要先处理淤泥,随后再回填;第三,边坡的质量也需要被重点关注,不仅坡度要合理,同时要具备应有的稳定和坚实特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滑坡出现,保证工程质量。

3.2刚性路面施工技术

在加强刚性路面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方面,应重视对骨料的选择,选用耐热耐寒性能好、粘结力好、不易脱落的材料。搅拌中需要注意的就是保证搅拌均匀、充分,而且对于时间的把控也是至关重要的,提前做好初凝的一切工作。控制好混凝土配合比,并且使各种骨料分布均匀。具体到实际施工中,混凝土路面容易产生裂缝,这就需要对其进行严格处理。为保证路面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需要在裂缝处设置传力杆装置,并在其中填入沥青。如果路面需要承受较强的载荷,则需要在铺设中安放钢筋,并浇筑混凝土,保证道路可能承载强载荷。在完成上述工作后,要机械振捣,目的是提高路面密实性。接下来则进入养护阶段,一般养护时间是28天,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向路面浇水,并在路面上覆盖编织袋或者塑料薄膜,养护完成之后即可通车。

3.3 原材料质量控制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材料的类型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时刻清醒的选择材料,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购买材料的厂家具有资质,在现场对原材料抽样测试,不合格的材料应予以清退,不得将其应用到市政道路的施工中。保证每个投入建材的原料都能够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4 结束语

现在城市建设发展越来越完善,对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工期、成本和使用寿命,同时也与人民财产健康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总体而言,强化市政道路施工技术,不但可以保证道路工程质量,同时也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相佐.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J].江西建材,2014,(10):149.

[2]刘秀丽,李江红,李静.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预防[J].科技与企业,2013,(05):44.

[3]孙静.浅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J].林业科技情报,2012,(01):98-99+103.

论文作者:张伟滨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  ;  ;  ;  ;  ;  ;  ;  

关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研究论文_张伟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