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市义县第二初级中学 辽宁 锦州 121000
摘 要:新课程教学改革更多强调了和谐课堂对教学的实际意义。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中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中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和谐的课堂气氛对提高数学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教育 新课程改革 课堂气氛
数学属于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学好数学可以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并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对数学的教学尤为关注,同时也采取了一定措施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数学知识,如奥林匹克竞赛等。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主要强调教师讲与学生练相结合的模式,往往只追求授课内容的讲述情况而忽略了课堂气氛的把控。这种一味灌输的思想往往无法取得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得课堂气氛暗淡,乏味无趣,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无法得到提高。提倡生动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教学观念的指导下,中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了改善,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有多方面的因素如教师的教学观念与心态、学生的逆反心理及社会影响与家庭因素等。作为教师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应对各种不良因素以避免造成对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
1.在目前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未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真正的考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固有的心理暗示认为只要将课本知识与课外练习向学生进行讲解与练习,学生就可以听懂、记清、掌握;甚至部分教师认为这样做可以得到心理平衡。这种教学情况在中小学教学中是常见的事实。作为老师如保持这样的心态完成任务式的教学将会严重耽误学生的学习成绩,最终耽误学生美好的前程。
2.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耐心地对学生讲解本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但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讲解则是一件可怕的事。这样的模式塑造的只是一个听话的机器而不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学生。教师采用负责的态度对每一个知识点细心地讲述并不断向外扩展以致于采用拖堂方式生怕知识点遗漏,最终产生的结果是课堂气氛枯燥,学生的默不作声,一窍不通。
3.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需要,为考得高分对学生施加大量的练习作业使得学生失去了本属于他们特有的光彩。学生在教师大量题目的约束下漫无目的地做题使其失去主动思考其他问题的时间。教师认为做得多,练得多就会得多,但题海茫茫,新题层出不穷,不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本领如何应对题型的千变万化。
4.教师课堂教学中的严肃表情使得学生时刻胆战心惊导致课堂气氛严肃清净。课堂中除了教师讲述,再无其他声音的气氛造就了紧张的环境。新课程提倡教师应像朋友一样与学生互动,但这样严肃的气氛如何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课堂气氛的紧张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二、提倡数学课堂营造和谐氛围的方法及意义
针对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初中数学课程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作为教师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做好应对措施。营造和谐的气氛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教师在授课中应努力做好课堂和谐氛围的营造工作,创造一节积极向上的数学课堂。
1.和谐的课堂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的努力。首先教师应进行认真备课,了解课程的难点与重点,思考学生可能产生迷惑的地方及容易掌握的地方,准备好课堂互动练习题目等;并在课前安排学生对课程内容提前学习。学生应听从教师安排认真预习课程内容,明确难点与重点。在课堂上老师应留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困惑;采用提问讨论的方式增进师生的互动,创造活跃和谐的氛围,在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与创造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学习效率。
2.注重数学课堂的实践教学。数学学习中具有很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话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背景营造以课程实践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如在讲解采用三角关系测定某一物体垂直高度时完全可以走出课堂就实际中的某一物体让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让学生在增加基本生活常识的过程中轻松学会了课本知识,同时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促进了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同时在师生之间不断的互动中营造出了和谐积极的气氛。
3.新课程提倡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的模式在数学课程中应很好地应用。这种模式减少了传统教师与学生地位的差距,更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没有地位差异的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属于真正意义的朋友,可以促进相互的交流。同时提倡学生为主的意义在于真正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教师在其中及时指引及帮助学生排疑解惑。这种上课模式,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代沟,更容易营造和谐环境,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由于学生不断地探索增加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冯学兰 探究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7)。
[2]李素菊 还原数学的美丽—浅谈初中数学学习方法[J].新课程(教研),2011,(07)。
[3]罗朝海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探微[J].吉林教育,2011,(22)。
[4]黄爱娥 初中数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J].青春岁月,2011,(18)。
论文作者:高剑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气氛论文; 和谐论文; 数学论文; 互动论文; 《教育学》2016年3月总第9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