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论文_司天柱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论文_司天柱

身份证号码:37240119710708XXXX 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直接影响着居民用水、发电、灌溉、养殖和生态农业等各个方面。合理的规划和安排水利工程的施工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成功建设的重要前提。灌浆是把浆液压送到建筑物地基的裂隙、断层破碎带或建筑物本身的接缝、裂缝中的工程。通过灌浆可以提高被灌地层或建筑物的抗渗性和整体性,改善地基条件,保证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灌浆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处理措施,因为其实用性强,所以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灌浆技术

1基于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的概述

灌浆施工技术虽然在很多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都会有所涉及,但是具体到水利水电工程中它却存在着一些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优势,首先因为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殊性,因此在进行灌浆施工中不仅仅要求做到一般工程施工中灌浆要求的隐蔽性,还需要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进行专门的灌注参数设置,只有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特点的灌注操作才能很好的确保工程的质量,也就是说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灌浆技术在系统性和复杂性上都具备着较高的要求;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应用的优势也是较为明显的,和其它一些工程施工项目相比,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施工的进行不仅仅能够起到很好的加固载体的作用,还能够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在工程项目的防水性和抗渗性能上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灌浆技术的管理和应用。

2水利水电灌浆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的优质建设是高效利用能源、洁净、安全的优质项目工程。其建设阶段中,灌浆施工为主体技术之一,可发挥基体加固与安全防渗功能。

2.1 无塞灌浆施工技术

无塞灌浆施工是一种由上而下,往复循环、封闭孔口的施工方式。其显著特征在于引入无塞技术,钻设较帐幕灌浆口径大76mm的孔洞,并用一根钻杆取代原复杂塞,也可利用无缝钢管完成射浆,并将相应孔隙用于回浆作用管路。完成各段灌浆施工后,可将钻杆拔出,更换钻具,并实施后续灌浆段孔洞钻设及灌浆施工,该环节省略了待凝过程。该施工技术模式特征在于可令试验环节持续时间有效缩短,提升施工建设效率。同时无塞灌浆施工技术的引入可有效预防灌浆塞形成堵塞现象,并引发施工漏水,造成返工,给工程建设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可令帐幕灌浆施工建设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令工程具备持续的防渗能效。

2.2 混凝土裂缝施工灌浆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中引入混凝土裂缝处置灌浆技术由坝工构筑物逐步应用,而后扩充至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通过长时间的应用摸索,明确了环氧灌浆施工技术对于泥凝土裂缝的良好修补完善具有科学可行性,并体现了经济合理性。该施工技术为土木工程建设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完善修补创设了良好的实践方式途径。环氧灌浆施工技术在我国各区域均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科学引入公用建筑工程之中建设大梁,还引入工业厂房建设之中,辅助吊车梁施工,公路工程中则利用环氧灌浆进行桥梁建设,地下铁路则用于涵洞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利用该技术建设小型水坝,修补抗冻地面也可利用该技术提升施工建设效果。该类方式可谓在逐步应用实践中,继续拓展创新、优化完善,并逐步成为当前稳固混凝土构筑物,有效补漏的良好施工建设方式。

2.3 诱导灌浆施工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规划设计阶段中,依据不同需求,应令条件设计不仅承担泥土侧压力,同时应有效预防渗漏,提升灌浆帐幕建设质量。再者,应科学规划管理浆液实际流动范畴,进而有效合理的进行基础工程加固。为满足上述施工建设需求,诱导灌浆施工逐步形成。从宏观角度来讲,诱导灌浆施工还涵盖电渗化学灌浆等,在施工建设阶段中发挥了显著应用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灌浆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 灌浆压力控制

灌浆压力主要有两种控制方法,第一种是一次升压法,第二种是分段升压。一次性升压法适用于裂隙不甚发育、透水性不大、且岩石较坚硬和完整的情况下进行的灌浆。使用该方法进行灌浆,要尽快把它的压力升到标准压力,在标准压力下,要在浆液的累计吸浆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进浆液配合比的调配行,并逐级加浓浆液浓度,使得单位吸浆量逐渐减少,达到灌浆结束标准后为止。在遇到基础岩石渗水性严重、吸浆量大的情况使用分段升压灌浆。使用该方法进行灌浆时,要先将压力分成几个阶段,然后将压力逐渐升高到规定的标准值。在某一级压力下的灌浆过程中,如果单位吸浆量超过一定的程度,须要降低一级压力之后再继续进行灌注,不宜有太多的压力分级,通常只要将其分成两个或三个阶段就行。如果采用三级的方法,可选0.4Pl、0.7Pl、P1或0.5Pl、0.8P1、P1的压力,其中P1为规定的压力大小。

3.2 泥浆浓度的调整

泥浆的粘稠度可以利用水和干料的比例来表示,即水泥浆的灰水比。施工中针对不同的岩层情况所形成的缝隙的大小来控制泥浆的粘稠度,情况不同粘稠度也应进行调整。因此在灌注的过程中,应根据条件的变化而调整泥浆的粘稠度。粘稠度的改变主要依据的参数是吸浆量和灌注压力。有三种情况可以作为改变泥浆粘稠度的标准:1)灌注总量固定。也就是在同一个灌注压力下,某一级粘稠度的泥浆灌入的重量超过了设计标准,而灌注的压力和灌注中的吸浆率没有明显变化时,应当 将泥浆的浓度增加。2)灌注速度固定的是,如在某段时间内,压力下,规定灌注泥浆的总量超过标准时就应当增加泥浆的浓度。3)灌注的总量和吸收率为固定的时候,灌注压力固定单位吸收率高出了设计标准,此时应增加浓度,通常规定灌注总量为600-800升,但是应注意泥浆的总量超过规定参数的是,而单位吸收率下降增应当减小泥浆的粘稠度。

3.3 灌浆完成和处理

灌浆的完成主要依据的是吸收量和灌注时间。通常在规定是时间内和压力条件下完成固定的灌注量,同时吸收率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就可以认为灌注完成。同时对其进行审核性检测,然后按照规范进行封孔处理。

3.4 质量检验

由于灌浆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在竣工后对其要进行认真的检查。1)孔的设置要进行检查,要钻取岩芯才可以进行固结和帷幕的灌浆,并要注意观察胶结情况,要对所有检查孔进行压水试验,帷幕灌浆时要检查对孔数,且要按照灌浆孔总数10%进行布鼍,孔径应该大于110mm。固结灌浆布置时要根据其5%进行,并设在有可能会出现问题的位置,满足其孔径大于l40mm。2)认真检查原始的记录,并综合分析灌浆资料。3)对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时,要根据单孔压水试验操作规程,并按照50.6kPa、101.31kPa和151.9kPa这三个不同的压力阶段进行。在试验之前,要用相当于1.5倍左右设计水头的压力对孔进行压水的冲洗,直至流量获得稳定后,三个阶段的正式压水试验工作才可以进行。

结语

综上所述,对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进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充分意识到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并始终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加强对地基和裂缝等的处理,不断地夯实水利水电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董炜,周升舟.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J]. 价值工程. 2010(11)

[2]卢振伟. 浅析水利工程中的防渗处理灌浆施工技术[J]. 广东科技. 2009(08)

[3]吕冬梅. 水利工程的灌浆施工技术[J]. 河南科技. 2010(18)

[4]马文龙.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传播. 2010(24)

论文作者:司天柱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论文_司天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