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锣圩镇农业和农机化技术推广站 广西南宁 530107
摘要: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村,常常可以看见一家人悠然地管理着一大片农场。男主人开着拖拉机在耕作,女主人拎着一桶新鲜的牛奶走进厨房,孩子们与小狗在草地上奔跑打闹。悠然自在的生活画面,引人向往。那是农业高度机械化带来的美妙景象。而在我国,农业更多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在土地上奔忙劳作,拼命挣生活。而如今,广袤的农村曾经密集的人烟也早已四散,原有的耕种方式失去了应有的生机。祖辈惯用的锄头再刨不出足够的粮食与蔬菜。因此,推广农业机械,让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成为势在必行的选择。农业与世界接轨的深度与广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业机械推广的程度。农业机械推广对于现代化的农村建设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然而,农业机械的推广不是无所顾忌的,也不是毫无阻碍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从天时地利人和多方面进行统筹,进行有针对性、有成效性的农业机械推广,是考量广大农村工作者智慧和能力的难题。本文就着重从我国农业的现实和农业机械推广的现状出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希冀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启发广大农村的农业机械推广工作,让我们的农村变得更加美好和富裕。
关键词:农业;机械;推广;现状;对策;研究
一、当前农机推广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农业已有漫长的几千年的历史,是人们世代赖以卫生的根本。可以说,中国人对于土地、对于耕种的热情,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人民能够相比。然而正因为历史的辉煌,留下的观念也根深蒂固,对于农业生产方式转换的接受程度,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眼界迅速扩展,也能看到传统农业的耕种方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社会与科技的进步。因此,这些年来,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但说到重视程度呢,还是远远不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财政投入上,各级政府用于农机推广工作的经费非常有限,各农机推广机构显得中气不足,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都可以称之为简陋。尤其是乡村一级的农机推广,力度更为薄弱,完全显现不出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风采,从而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主要问题如下:
(一)农业机械推广的整体实力处于落后状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长期以来,基层农村的农业机械推广缺乏专门的人才,财力和物力也长期处于匮乏之中。多次机构改革又导致农机系统分分合合,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流失,让农业机械推广有些“先天不足”。同时,因为财力投入极其有限,基层人员的工作条件十分简陋,甚至缺乏固定办公场所及基本的工资保障,给推广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阻碍。值得高兴的是,基层农机推广体系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成为可能。但改变其落后状态还需假以时日,需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完成。
(二)农业机械推广队伍的素质普遍偏低
随着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农村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它不再是人们依恋的家园,而是成为闲暇时短暂“归隐”的旅游目的地、疲劳时可以回望获取动力的“心的家园”。因此,真正能扎根农村的农机推广技术人员也越来越稀少。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农村,却难得有新生力量来填补空缺,基层的农机推广机构可谓“门前冷落车马稀”。而县里、市里的情况呢?同样缺乏农机推广的专业技术骨干。甚至于找遍整个县,也难以找出一个技术全面、综合素质高的农机推广技术人员。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造成了农机推广队伍整体素质的低下,尚需要经历一定时期的培训和成长。这样的状态直接影响了农机推广工作正常、有效的开展。
(三)农业机械推广机构履行职能的过程中困难重重
由于多方面条件的限制,基层农机推广机构难以独立履行其推广职能,未能在农机推广和农业技术发展中起到应有的作用。例如,在进行大中型农机推广的过程中,首先要有一定面积的土地用于实验与示范,这需要得到多方的投入、协调与支持。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存在多方面难以想象的困难,让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再比如,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对使用者进行集中培训,又牵涉到场地、费用等各方面的问题。因此,农机推广中存在的困难是非常现实的。
(四)农业机械推广的手段落后
由于本身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的限制,基层农机推广人员对其工作的重要性认知尚有不足。加上人手少、实践经验更少,很多农机推广员对于此项工作的认识和广大农民一样还停留在文件与会议阶段,这样如何能够放手去实施呢?因此,尽管有许多村镇设立了农技服务中心,也大都沦为了闲谈之所,对农民在耕种中遇到的问题泛泛而谈,不能解决实质性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触及农民对机械化农业的渴望,因此造成农机推广缓慢与技术服务欠缺的状况也就不奇怪了。
(五)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再加上人口众多,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级政府对农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视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而,我国毕竟还在飞速发展中,教育、医疗、公共建设……太多太多需要大力投入的地方,这样分薄下来,给与农业方面的资金是有限的,再摊分到农机事业上,所占的比例就更小了。另一方面,农民由于从传统农业中获利不多,也缺少足够的资金来购买农机,即便有国家的补贴,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这也是农机推广不尽如人意的一个现实因素。
二、关于推广农业机械的对策探讨
农业的机械化程度低,意味着农民付出更大强度的劳动,却只能得到微薄的收获。要改变这一状况,推广机械化耕种提高效率、解放劳动力势在必行。如何让农民对农业机械从敬而远之到被动接受,再到主动追求,让农业机械在广大农村得到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农业的现状,追赶世界先进国家的脚步,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从政策上争取当地政府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支持
前面已经说过,党和国家对农业是相当重视的,尤其是近年,新农村建设每每被提上议程。基层农机部门应当趁此机会,向政府寻求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大力支持。农机推广工作首先是需要因地制宜、符合农民的实际需求,因此,前期详尽的调研工作必不可少。在充分掌握农民需求信息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推广先进的、实用的农业机械技术和设备,这样才是有的放矢,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为获取更大的支持,还可以召开农机展示、农机作业方式现场工作会议,让领导们充分感受现代机械技术带给传统农业的巨大变革,并在实际的应用中反映推广过程中已经存在或者可能存在的困难,这样更加直观,更能引起共鸣,从而也能更大程度地获取支持。
(二)建立完善的农机推广制度,激发基层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都需要工作人员投入热情。在原来相对松散的管理形式下,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难以被激发。因此,建立健全各项相关制度,将农机推广工作纳入严格的考核范围,同时也完善各种奖励政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农机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积极地深入农村,了解农民所需所想,为他们提供最佳的机械化方案,从而切实推进农业机械的使用,让农村有更快更多的变化。农机工作人员与农民应当建立密切的联系,随时接受问题反馈,帮助解决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联系频率、问题处理效率等也应纳入考核和奖励之中。在健全的制度下,知道力气该往何处使,知道付出就会有收获,工作有了奔头,效率能不高吗?
(三)提升农业机械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农业机械也是属于革新技术的范畴,我们推广给广大农民的,应该是具有相当时效性的在一定范围内的领先技术,这样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因此,农机推广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农机知识以及对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及未来方向有比较准确的认识,这是必备的业务素质。为此,常规性的培训必不可少。科学文化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在培训中,通过各种手段鼓励农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及各方面知识文化的学习,有了技术过硬、眼界开阔、目光长远的农机推广人员,农民才能够真心信服,农机推广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
(四)上下沟通,建立农机推广的顺畅网络
社会早已进入多元化的形态,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孤立地完成。农业机械的推广本来就涉及到多个方面,比如机械的研发、生产、采购、运输等等环节。在乡镇,可以建立农业机械推广合作协会,以此收集各项农机需求情况。再通过互联网等手段,寻找适宜的农机生产企业进行洽谈与合作。还可与相关研究所建立联系,寻求最科学、有效、因地制宜的农业机械。农机协会同时也是呈上启下的中枢,上通下达,从村到乡镇再到县市,一路获取多种资源,最终促成决策。把多个相关部门串联在一起的方式,无疑是传递信息与开展工作效率最佳的。
(五)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有针对性的推广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地形等条件千差万别,各个地区种植习惯也不相同,因此,农机推广最忌“闭门造车”、“脑袋发热”,必须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大到土质条件,小到地块形状与面积等方面,进行因地制宜的推广。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击中农民的“痛点”,为他们带来切实可见的方便与效益。
(六)农机推广应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
农业机械的推广,根本目的是造福农民,减轻他们劳作的辛苦,同时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农民长期以来的耕作习惯的改变、对新事物的接受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操之过急的话容易适得其反。虽然国家对农机推广有相关优惠政策,但对于农民来说,购置农机设备还是一笔比较可观的投入。这种投入不能够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更不能给他们造成精神上的负担。因此,必须在农民充分了解和接受的情况下,农机推广工作才是有意义的。这就需要推广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并且有足够的耐心和恒心去推进这项工作。只要农民从机械化耕种中尝到甜头,后续的推广就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农民也理应成为现代化设备的受益者。加强农业机械的推广是符合时代发展与农民利益的。在实际的推广中,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各级政府日益重视的环境下,在基层农机推广人员专业而且勤奋的推动下,以心换心,我国农业机械的推广会迎来光明的前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会更加昂扬!
参考文献:
[1]浅谈基层农机推广的现状及对策 许慧琳 《南方农机》 2017年
[2]当前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分析 查干巴拉、张民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年
[3]西双版纳州农机推广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罗建华 《农民致富之友》 2014年
论文作者:潘旭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农机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工作论文; 农民论文; 农业论文; 农村论文; 基层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