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习近平领导形象的建构论文_李莹萌

(武汉晴川学院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摘要:国家领导人形象直接关系着国家形象的社会影响力,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内容分析法,对习近平近年来的新年贺词和人大代表会上的讲话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通过讲话有效地形成了他“亲民”和“反腐”的两大核心形象。同时,民众话语对领导人形象的构建是民情民意的呈现,因此为了促进官民沟通及领导人形象的立体性与代表性,应从加强个性化展示、善于回应民意等方面采取优化措施。

关键词:领导人形象;亲民;反腐;优化策略

一、语言与领导人形象研究

语言与个人形象始终密不可分,不同的人表达同样的意思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此外语言的表达又受时间、地点、环境的影响,而对于国家主席来说,他的发言则会影响一个国家甚至世界。所以所受的约束、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就相对要更多。但即便如此,最终话语的决定权还是在习近平本身,所以其发言在很大程度上对其领导人形象的建构研究有很大参考价值。

再者,建构主义认为语言不仅翻译社会现实,而且建构和重构社会现实。也就是说,受到主观思想影响的语言,重新建构社会事实,而社会事实又影响发言者本身,对其作出身份建构。其模式如图:

根据这一模式,本文在探讨领导人形象建构时,首先分析习近平的官方讲话资料,讨论其产生何种效果,然后结合社会语境和历史语境讨论该效果是如何建构其领导人的形象。

二、对习近平讲话的具体分析

本文以习近平2014-2016年3年的新年贺词和人大代表上的讲话为语料,进行了分析探讨。核心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

1、接地气,亲民化

“祝福老人们健康!祝福孩子们快乐!祝福每个家庭幸福安康!”这是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发表的2014年新年贺词。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表示,这次新年贺词没有华丽辞藻,平实直白,很口语,亲和、顺耳,却并不影响立意高远、内涵丰富。2014年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仅759字,却字字饱含深情,句句“接地气”。

“为了做好这些工作,我们的各级干部也是蛮拼的……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这是2015年新年贺词中的一段话。“也是蛮拼的”“点赞”这样的网络语言也能被写入一年一度的主席新年贺词中。相信听到这样的讲话,没有哪一位百姓不感觉到亲切,感觉就是我们自己讲的话。从这里,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亲切,更是一种接地气的亲民政风。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中国将永远向世界敞开怀抱……让我们的‘朋友圈’越来越大。”这是2016年习近平主席新年贺词中的两段话。前者化用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一流行语,后者则是借用当下最火热的微信“朋友圈”一词。2016年的新春贺词主席也化用当下最流行的网络用语,这无疑是在向亿万网民释放信号:你们的语言,我懂。

以上可以看出,习近平主席作为我国最高领导人,他的讲话并不是“官威十足”“官架吓人”。恰恰相反,他善于从群众语言中吸取精华,他在各种批示、演讲、访谈和信件中十分善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群众语言,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谚语、歇后语、网络用语,会用一些形象化的比喻等等。这种语言风格充满吸引力、感染力、感召力,对纠正领导干部讲话中的假、空、长等不良风气,有很重要的意义。

正是因为主席的这一系列做法,得到了网民为他取得一个昵称“习大大”,“习大大”不仅仅只是一个称谓,它更多反映的是人民对主席的亲昵。

2、反腐为重,手腕强硬

“坚定不移惩治腐败……我们所说的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决不是一句空话。”这是习近平在《依纪依法严惩腐败,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中的发言。诸如“不论什么人”、“只要”、“决不是一句空话”等措辞显示出其决绝的态度。

习近平的讲话并不是空说的,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事实——据中纪委统计,截至2015年12月15日,去年一年内已有郭伯雄、周本顺等20多个省部级以上干部落马。至此,十八大以来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超过120个,而这一结果还在持续更新着。按照第一部分所介绍的模式,主席的语言带来了上述社会事实,而这一社会事实则让人们对其形象做出评价,称赞其说到做到,力抓反腐,手段强硬。

三、领导形象优化策略

1、把握好“个性化”

在西方,政治人物的成长经历和个人故事是媒体采写新闻时特别关注的“新闻点”。近年来我国领导人形象的呈现越来越丰富,但很少涉及领导人的成长背景和个人故事,展现在公众眼前的也多为领导人的个人履历和政务活动。大众传播媒介可以增强对领导人成长背景和个人故事的报道,使受众从领导人个人经历中感受其政治理论。

瓦尔肯伯格曾提出新闻报道的“人情味框架”,即大众媒体在报道与领导人相关的事件时,不应将领导人形象锁定在政治行程的既定框架中,而应将领导人的个人生活和个性特点融入新闻报道中,从而引起公众的情感共鸣。国家领导人形象不仅关乎国民的支持度,更能在国际舞台上提升国际社会的认可度。所以,领导人个性形象的展示不一定要以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为线索,也可以单纯地展示领导人生活中的形象,使领导人形象更加生活化、立体化。

2、善于回应民意

哈贝马斯的“公共话语领域”认为,人民可以在公共领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通过意见的交换和整合达成共识,而政府在进行政治决策时应建立在人民意见一致的基础上。这与我国的政治制度相契合,由此可以看出,政治领导人和政府机构的政治传播完全关乎大众眼前和未来的利益,理应得到广泛的重视。虽然我国的政治传播理论还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的研究和发展并不完善,但是从文章前半部分对于习近平讲话的分析可以看出,自从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亲民”形象深入人心,民主互动也比以往更频繁一些。为更加有效地进行领导人形象建构,继续坚持这种做法,更多地聆听人民的诉求是必不可少的。

四、结论

良好的领导人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无形财富,对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国家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未来政治生态的发展趋势是通过优化领导人形象而不断地向公众传递政治理念,当领导人的形象越来越立体时,公众与领导人的关系就会被强化。

本文根据对习近平近年来的新年贺词和人大代表会上的讲话分析,探讨出其“亲民”和“反腐”的两大核心形象。另外,民众话语对领导人形象的构建是民情民意的呈现,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为促进官民沟通及领导人形象的立体性与代表性,应重视官方、民间双重舆论场在领导人形象建构时的场域共振,从加强个性化展示、善于回应民意等方面采取优化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正国:《国家形象建构》,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1页.

[2]牛小武:《中国领导人形象的多面时代》,《记者观察(上半月)》,2008年09期,第62页.

[3]刘娉:《网络时代领导者的公众形象塑造》,《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9期,第56页.

作者简介:李莹萌(1993.06-),女,湖北宜城人,助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语言学。

论文作者:李莹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浅谈习近平领导形象的建构论文_李莹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