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学生隐性识字问题探讨——兼论不同学科教材用字的协调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用字论文,隐性论文,学科论文,教材论文,小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年级学生识多少字、写多少字,虽然版本很多,要求不一,但对识字写字量的规定是非常明确的、显性的。而我们对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负担的争议也大多集中在识字、写字的数量方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笔者认为,我们的研究视野没有关注到学生的隐性识字要求问题。所谓隐性识字要求,指语文教材没有列入识字要求范围,而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又经常接触,不得不认识乃至要书写的汉字。这样的要求,除了英语学科,小学其他各科教学普遍存在。 一、学生隐性识字要求现状分析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义务教育划分为四个学段。该标准明确指出,第一学段(1~2年级)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那我们首先看看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教材对识字写字内容的安排和有关要求,以上教版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14年7月第1版)为例。 1.语文学科的隐性识字要求高 与2007年8月第4版教材相比,新学期刚刚启用的上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材做了比较大的调整,识字量从353个减至296个,写字量从296个减少到118个。这些调整的目的,无非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识字写字负担。从这些调整看,学生的识字写字负担应该大大减轻了,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笔者统计现行一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教材,“入学准备期”11篇,“读儿歌识字学拼音”26篇,“看拼音读课文识字”14篇,“听说活动”4篇。全册教材编写共用字种621个,其中599个字种在2500个教学常用字范围,17个字种在1000个次常用字范围,5个字种超出了3500个字的范围,字种的选择还是比较集中的。这621个字种无疑都属于学生的识读范围的,而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识字要求是296个字,那就意味着还有325个字(达52.3%)是不要求学生识读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些字如何处理呢?以“入学准备期”后的“读儿歌识字学拼音”第一篇课文《看天鹅》为例,这篇课文有三方面的学习要求,学拼音(a、o、e)、识字(看、天、白)、读儿歌(朗读)。《看天鹅》共用字种18个,其分布情况见表1。 像这样的一篇课文,不作为识字要求的字种超过了一半,要求学生“能正确朗读课文,基本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教师版教学内容要求)显然是过高了。从分析也可以看出,我们语文学科对学生隐性识字要求高于显性识字要求。 2.其他学科对学生隐性识字的要求更高 隐性识字问题在其他学科同样存在。笔者统计了现行上教版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材,据初步统计,该教材及配套的练习册共用字种274个,其中列入同期语文教材作为识字要求的118个,仅占43%。还有156个字(占57%)要么靠数学老师教授,要么学生自主认知。进一步分析,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到十这十个数词,同期语文教材就有“二八九十”四个字不作为识字要求;数学教学常用的“加减乘”三个字,同样没有列入同期语文教学识字要求。 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有《品德与社会》《自然》《信息科技》等共九门基础型课程。这些教材的用字与同期《语文》教材识字要求的同步性如何呢?笔者统计了上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自然》和《品德与社会》学科教材用字,结果如表2。 与《数学》教材相比,《自然》《品德与社会》用字数更多,其中没有列入同期《语文》识字要求的比例也更高,这些隐性的识字要求,无疑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负担。 3.汉语拼音的辅助作用滞后 汉语拼音作为学生识字的辅助工具,在学生识字之初的作用应该更明显,因为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来拼读。但是,现行上教版语文教材汉语拼音采用的是分散教学。除了入学准备期,现行语文教材共40篇课文,“读儿歌识字学拼音”26篇,等学生掌握了汉语拼音工具,学期已经过半。一年级第一学期《品德与社会》开篇第一单元第一课标题《我上学了》采用了全标注拼音的方式,第一课有一首儿歌,也采用了全标注拼音的方式。《自然》教材每一单元的标题及正文的主题词均标注拼音。看来,学生同时使用的教材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不同步的,与语文学科相比,其他学科教材对拼音的使用更早。从这一点看,汉语拼音的工具性体现得不够。 二、降低隐性识字要求的对策探讨 降低对学生隐性识字的要求可以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具体如何操作呢?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1.科学编制识字写字内容序列表 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收字300个,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该课标认为:这些字应作为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这300个基本字,为编制小学低年级识字内容序列表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当然,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识字量并不一定正好是300个字,那300个字中究竟哪些字先学呢?按照字频(重现率)和构字频率(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等因素综合考虑,编制一套小学低年级识字写字内容序列表是可行的。笔者曾根据字理对2500个常用字逐一进行拆分,梳理出328个成字部件,其中有284个部件参与了其他字的构字。有的成字部件构字率高达420余次。将这328个汉字(成字部件)与《现代汉语字频统计表》前300号字,教育部课标所附的“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300个字进行比对,得出共用字87个。以这87个汉字作为核心字,加上构字频率较高的几个常用部首,如艹、宀、辶、纟、阝等,即可推演出一个使用频率、构字频率均比较高的汉字教学基本用字表。 2.抓紧研制学生字频表 小学生日常用字和教学用字的使用频率与成人用字频率是有差异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以小学生为对象来研究汉字频率的量表,而就教学来说,这样一份汉字频率表又是不可缺少的。为此,研制小学生汉字频率表乃当务之急。而字频表的研制需要考虑多方面的语料,如小学生目前正在使用的各科教材、学生阅读较多的课外书刊等。如果仔细考虑,学生用字其实还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比较理想的字频表要综合考虑方方面面的因素。 3.统筹考虑各科教材编写用字 我们在确定语文教学基本字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各学科教材用字习惯。同样的,其他学科教材的编写用字也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教育部2011年版课程标准所附录的教学用字表是很好的参照,一年级各科教材用字应尽量在“字表一(2500)”范围内,如果要选用其他字,应该有充分而适当的理由。当然,我们在确定各科教材用字的范围时,要同时兼顾到字的使用频率和使用范围,尽可能考虑到汉字在各学科的使用程度。 4.汉语拼音采用集中教学方式 目前各科教材(指上教版)对汉语拼音的处理步调不一致。语文学科安排汉语拼音的学习要持续半个学期,而有的学科则开篇即用到汉语拼音工具,如《品德与社会》《自然》等。鉴于各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建议汉语拼音进行集中教学,最理想的状态是学生进入各科书面学习之时,汉语拼音已经基本掌握。与此配套,建议低年级各科教材统一加注汉语拼音。这可以巩固汉语拼音的教学效果,减轻学生的隐性识字负担。 编辑手记:识字、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奠基工程,是小学低段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本文作者以具体数据说明语文及其他学科对学生隐性识字的要求,分析指出语文教材识字内容及拼音部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设性意见。语文教材内容安排之不足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根源之一,其他学科教材较高的识字要求也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如何完成识字、写字目标,发挥好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以及语文学科的基础性作用,让小学起始阶段学生顺利完成语文及其他学科的学习,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有更多老师来关注这样一些实实在在的具体而微的问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内隐素养探析--兼论不同学科教材中人物的协调_汉语拼音论文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内隐素养探析--兼论不同学科教材中人物的协调_汉语拼音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