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的云南烟草发展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云南论文,大开发论文,烟草论文,西部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0 —8691 (2000)05—027—08
一、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壮大云南烟草产业的重大意义
1.壮大云南烟草是全国烟草产业健康发展所必需
经过多年发展,从1988年起,云南两烟的产量质量销量、名优卷烟数量质量产销量、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实现利税和出口创汇等多项指标均跃居全国第一。
1999年,云南共生产卷烟603万箱,占全国总量的18.4%, 生产烤烟58.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34.6%,实现税利345亿元, 占全国烟草行业实现税利的34.9%,继续居全国第一。因此,云南已无可置疑地成为中国最重要、规模最大的两烟生产基地。因此,作为国家烟草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云南烟草业的壮大是中国烟草业健康发展所不可或缺的,扶持云南烟草的壮大必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壮大云南烟草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增强我国烟草业竞争实力所必需
长期以来,跨国烟草企业对中国一直虎视眈眈,总想在巨大的中国烟草市场上分一杯羹。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政府签署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定后,中国入世进程大大加快,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在国内市场上中国烟草企业将面临跨国烟草企业的直接竞争,压力骤然增强。而国内各省市区,目前烟草业发展基础最佳、竞争潜力最大的就是云南。云南拥有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实力最雄厚的卷烟生产企业,如红塔集团,企业一年留利达数十亿元,实力之强,国内少见。此外,云南还拥有国内产量最大、市场覆盖面最广的几大著名卷烟品牌,有产量最大、质量全国一流的烤烟。可以说云南烟草业已具备了大规模扩张的雄厚基础和实力,在全国烟草业优化重组中优势明显。扶持云南烟草壮大,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烟草业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的实施,促进烟草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提高我国烟草业的整体竞争实力,增强入世后中国烟草业对国际烟草巨头的抵御能力。
3.壮大云南烟草是为全国财政多做贡献所必需
烟草业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之一,其上缴税利从1987年以来连续13年位居全国各行业之首。1998年,云南烟草产业实现利税总额380 亿元,占全国同行业利税额的40%左右,其中上划中央“两税”达214.66亿元,占同期中央税收总额的4%左右,贡献十分巨大, 是国家财政的重要财源。由于云南卷烟单箱税利水平较高(1998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倍以上),扶持云南烟草壮大必将提高全国烟草行业的效益水平, 增加国家各级财政的收入。
4.壮大云南烟草是振兴云南经济所必需
云南是西部地区除四川外第二人口大省,又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的大通道,云南经济的大发展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必然要求。多年来,烟草业一直是云南经济最重要的支柱,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其一,烟草业的增加值是全省GDP 的主要来源之一,1998年烟草业对GDP的贡献率为23个百分点。其二, 烟草业是云南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8年,云南烟草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9%,几乎是半壁江山。其三,烟草业所创税收是云南财政的主要来源。1988年以来,烟草业所创税收一直位居全省各产业之首,最高年占全省70%,是省财政的主要支柱。其四,烤烟生产是云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截止1999年12月31日,云南全年收购烟叶58.2万吨,实现收购总额49.74亿元,为全省农民人均带来100多元的收入。此外,在云南重大经济项目建设中,烟草业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如,99昆明世博会的场馆建设、大朝山水电工程建设、昆玉高速公路等,我省烟草业都投入了巨额资金。从“七五”开始,截止去年底云南烟草对外投资总额达174.62亿元,其中非烟产业投资达159亿元。因此,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云南经济还无法离开烟草业的支撑,烟草业如果有闪失,云南经济将受到重大影响。
总之,烟草是云南最具比较优势、最有特色的产业之一,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扶持云南烟草壮大既符合国家的总体利益,也符合云南省的利益,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二、云南两烟发展面临的挑战
进入“九五”,随着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云南烟草业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挑战,尤其是1999年,云南两烟发展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第一,云南两烟产销量不断减少,库存增加。1995年,云南卷烟产销达到了一个高峰,当年生产卷烟680.45万箱,销售卷烟680.49万箱,创历史最高纪录。1996年,全省卷烟产量降为656.38万箱,1997年降为624.8万箱,1998年略有增长,达632.99万箱。但1999年仅生产卷烟604.36万箱(含出口烟),比1995年减少76.09万箱,降幅达11.18%。同年在国内市场共销售卷烟576.14万箱(含上年结转库存),与上年相比减少39.92万箱,降幅为6.48%,其中省外销售471.84万箱,减少55.51万箱,降幅达10.53%。在2000年上半年北京卷烟订货会上, 云南一些主要品牌订货量减少,红塔山订货量比上年减少5万箱, 红云烟订货量比上年同期减少20%以上,楚雄、 春城等企业的订货量大幅下降。 截止1999年12月31日,全省卷烟工商库存为43.5万箱,比上年底增加18.5万箱,其中工业库存5.7万箱,商业库存37.8 万箱。 此外, 烤烟生产在1997年达到2114万担的历史最高峰后,近两年,严格执行国家“双控”政策,全省烤烟产量已降到国家要求的控制数量,比1997年减少了近一半。
第二,云南卷烟销售价格大幅下滑,烟草所创利税出现负增长。在卷烟销售受阻的同时,从1998年起,云南卷烟价格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时间、大幅度下滑,1999年底与年初相比,全省49个可以比较的规格品种卷烟的批发价格有45个品种出现下滑,下降幅度超过两位数的达21个品种,价格上升的有4个品种。受卷烟销量及销价下降的影响, 1999年全省烟草企业(含未上划中央企业)共创税利345亿元, 比上年减少35亿元,减幅9.21%。其中,实现税收255.9亿元,比上年减少6.1亿元,减幅2.33%。
第三,卷烟出口大幅度下降。由于长期以来缺乏较为稳定的目标市场和受国际市场欢迎的产品,1999年云南卷烟出口量和出口额均大幅度下降,全省出口卷烟1.74万箱(含销售上年结转库存),同比减少91.9%,创汇1234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3.6%;其它出口创汇728 万美元,全年共计出口创汇9452万美元,同比下降60.3%。
第四,烟草企业效益明显滑坡。1999年,全省烟草企业实现利润89.1亿元,比上年减少29.9亿元,减幅高达25.13%。同年1~5月, 全省烟草商业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亏损面达到41.38%,亏损金额4.48 亿元。效益的滑坡削弱了企业实力,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后劲。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反吸烟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烟草市场需求逐年下降。目前,国内已有89个大中城市通过地方性法规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烟草广告也受到严格限制。“九五”以来,计划内国产卷烟销量逐年减少。1996年销售卷烟3399.9万箱,比1995年减少93.3万箱,1997年比上年又减少3.7万箱,1998年销售卷烟3284.8万箱,比上年减少3.1%,1999年1~5月,全国共销售卷烟1234.8万箱,比去年同期减少5.8%。
二是国内烟草市场出现了持续的产大于销,市场竞争空前激烈。90年代以来,我国卷烟基本上是年年产大于销。1999年5 月末全国工商库存高达375.4万箱,比年初增加77.6万箱。 烤烟方面虽然“双控”政策成效明显。到1999年4月底烟叶产区的商业库存比1月底有较大减少,但仍有库存1659万担。供过于求的市场形势使竞争愈演愈烈。
三是部分省市卷烟工业发展迅速,市场竞争力大大增强。随着省外一些烟厂生产设备的引进与改造,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它们相继开发出一些有一定批量、有一定品牌名度、有竞争力、效益较好的高中档卷烟产品,开始在国内市场与云产卷烟展开激烈竞争,并在局部市场取得优势。
四是走私烟、假冒烟、超产烟、非法生产的卷烟对国内市场冲击较大。据权威部门估计,1998年全国共销售上述四种烟350万箱以上, 占国内市场10%以上,国家因此减少收益100亿元以上。
五是云南烟草系统部分干部职工思想观念还跟不上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科技创新意识薄弱,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存在烤烟生产与卷烟生产不适应、卷烟生产与市场需求不适应、销售工作与市场变化不适应、企业管理与云南烟草在全国烟草行业中所处的地位不适应的状况。
归根结底,使云南乃至全国烟草业陷入困境的深层次原因还是现行的烟草生产、财税和管理体制。正是在这一制度下,受利益的驱动,各级地方政府盲目发展烟草业,严重的重复建设,致使生产能力过剩,并最终导致地方保护、市场封锁愈演愈烈,全国统一公平的烟草市场难以形成,无序的恶性竞争也愈演愈烈。长期困扰我国烟草业的“小、散、乱、差”现象始终未能得到有效治理,效益好的烟草企业和名牌产品的规模一直难以扩大。到目前为止,包括计划内的地方小烟厂在内,全国尚有180多个卷烟生产企业,散布于全国30个省区市,其中年产30 万箱以上的仅30多家,达到合理规模即50万箱以上的只有10几家。不少名牌产品也陷入了“规模一扩,价格即跌”的怪圈。该活的活不好,该死的死不掉,极大地阻碍了大公司、大集团、大名牌发展战略的实施,严重削弱了我国烟草业的总体竞争实力,极不利于中国烟草参与国际竞争。近期之内,中国可望加入世贸组织(WTO), 这预示着中国烟草企业很快就将在国内市场上同国际烟草巨头展开直接竞争。以中国烟草之现状,很难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中国烟草业正面临一场严重的生存危机。
因此,作为中国烟草的“排头兵”,云南烟草除了加强自身努力外,其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国家烟草管理体制和市场环境的改善。展望未来,有三大因素将对云南烟草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第一,是国家对烟草管理体制的变革。对于中国烟草产业所存在的主要矛盾,国家已有了深刻认识,朱镕基总理对此做过专门批示:“烟多了,烤烟也多了,要辣手治乱。”国家烟草专卖局于去年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中国烟草集团公司组建思路的汇报》材料,准备用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手段,组建中国烟草集团公司,做大企业规模。在今年的全国烟草工作会议上,倪益瑾局长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目前的形势分析,组建烟草集团的条件和时机已经基本成熟,我们要认真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旦上级批准了我们的组建方案,就要抓紧组织实施。”可以肯定,中国烟草集团公司一旦组建并按目前的设计运作起来,必然左右云南烟草未来的发展,云南烟草在全国烟草行业中的位置是否能得到巩固、提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主动适应这一新的体制和运作方式。
第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的日期已临近, 云南烟草在国内市场上将面临国际知名大烟草企业的直接竞争。与国际知名烟草企业相比,云南烟草乃至中国烟草在产品风格、品牌知名度、市场网络建设、营销策略、营销手段以及科技水平、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企业实力、 员工素质等方面有不小的差距, 在竞争中我们缺乏明显的优势。1999年云南卷烟出口大幅度下滑的事实已经说明,云产卷烟在国际市场的基础并不牢固,还没有实力与世界跨国烟草大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具有抗衡性质的竞争。当然,这也是中国烟草所面临的重大挑战,如果再不进行实质性的调整,入世后云南及中国烟草都将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第三,部分省市烟草企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云南烟草在国内市场上的有力竞争对手。近几年来,不少省市利用专卖手段封锁市场,保护本地产品,同时积极引进设备和技术,提高烟草生产水平,大大增强了竞争能力。国内一些局部市场地产卷烟已得到消费者的认可,经营地产烟的利益已高于经营云产卷烟,云南烟在一些地方已退出了主角地位,在当地仅成为“拾遗补缺”的角色。这种趋势如果继续下去,而云南烟草又不能有所作为的话,将来即便是取消地区封锁,云南烟草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也势必会下降。因此,现在是到了我们应该冷静地分析竞争对手、研究竞争对手的时候了。
三、云南两烟发展思路
为了推动云南烟草持续健康发展,今后我们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及加入世贸组织两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的大力支持,改善整个烟草宏观管理体制及市场秩序。二是紧紧围绕省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的将云南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结东南亚、南亚国际大通道的宏伟目标,扎扎实实做好云南烟草自己的工作。
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建议实施加快发展的思路,即抓住两大机遇,围绕一个中心,组建一大集团,实施六大战略,举全省之力,把云南建成中国最大的安全型烟草科研、开发和生产基地,在全国同行业三分天下占其一,并实现进军国际市场的发展战略目标。从零开始,再创两烟新辉煌,为中国烟草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抓住“两大机遇”:就是牢牢把握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加入世贸组织这两大历史性机遇,积极争取国家给云南烟草业以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人才方面的支持,努力创造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有利于云南烟草业发展的烟草管理新体制和统一公平的市场环境。
围绕“一个中心”:就是要紧紧围绕稳定市场、开拓市场这一中心,坚持“一切围绕市场转、一切围绕市场干”的原则,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不断开发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强化产品的市场营销工作。今后一段时期,云南烟草业要将保市场放在第一位,保住了市场,才有可能保住财税,保住企业利益,这个关系一定要处理好。
组建“一大集团”:就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照企业自愿、政策引导、宏观调控的原则,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本运营为中心,以省烟草公司和红塔集团为龙头,通过资产重组,在省内形成一个烟草集团公司,即“中国红塔集团”,争取国家的帮助,再逐步联合兼并省外部分烟草企业,形成一个跨省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的、规模全国第一的超大型企业集团。
实施“六大战略”:即技术创新战略、优质适价战略、绿色烟草战略、国际化发展战略、名牌战略和以烟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战略。
技术创新战略:就是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围绕消费需求多元化的趋势,努力开发新产品,改造老产品,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工艺、配方、包装,实施—品牌多系列开发。同时做好超前研究,使我们的产品能够满足不断变化的消费需求,并引导消费趋势。安全型、环保型、混合型卷烟特别是低焦油、混合型卷烟、超低焦油、药物烟将是今后一段时间烟草科技创新的重点。
优质适价战略:这是在买方市场环境下行之有效的竞争战略。优质,就是要不断提高烟草产品质量,向市场提供高品质的产品;适价,就是合理定价,确保经销者的利益,使每一个云产烟的营销者都有利可图。这条即便在影响云南烟草业利税的情况下也要坚持,让利销售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绿色烟草战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卷烟的质量和安全性的要求将越来越高。顺应这一趋势,云南烟草应积极实施绿色烟草战略,积极开发低毒、低污染的绿色烟草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新的需求。为此,烤烟生产应积极推广漂浮育苗,探索栽培时采用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技术,确定合理的施肥结构,使烟株生长做到“少时富、老来穷”,保证全生育期烟叶的营养,用生物技术逐步替代化学药品防治病虫害,从生产种植上减少烟叶的有害成份,做到成熟采摘,烟叶香气质、香气量适应卷烟工业和市场需要,同时保持土壤肥力。卷烟产品从改革工艺配方入手,开发低焦油、安全型、保健型、疗效型的卷烟新品种,同时积极引进、使用一些新的适用技术,加快烟草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现有卷烟产品的内在质量,降低其有害成份。把云南建成中国最大的安全型烟草种植和卷烟生产基地。
国际化发展战略:合作与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实质,云南烟草业必须要加强同跨国烟草大公司和国内其他省区烟草公司在技术、管理、原料、人才、市场营销方面的合作,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云南烟草业的素质。当前在烤烟方面主要是用国外的技术和新的品种,优化品种结构,改良我们的品种,提高我们的产品质量,同时为混合型卷烟的开发做好原料准备。卷烟则是要抓好与英美烟草公司的合作。烟机要继续加强与莫林斯公司的合作。总之,从烟叶、卷烟到烟机及原辅料都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从长远来看,云南烟草还是要在国外建厂、设点,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实现跨国经营。
名牌战略:要悉心爱护、大力发展现有名牌产品,积极采取少品牌多系列战略,适时推出新系列,以维护、光大名牌形象。同时,要不断提高品牌质量,产品适当控制其产量,稳定价格。在创国际名牌方面,要力争有所突破。
多元化经营战略:就是云南烟草要从产品经营发展到产品、资产、资本混合经营。这几年发展比较快,但决不能盲目。一定要坚持本业为主,多元为辅;二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建设“两省一通道”目标,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金融业、清洁能源、交通设施等的重点项目;三是坚持以参股为主,独资、控股为辅,降低经营管理负担。同时,要加强现有资产的重组工作,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多元化扩张的效益。
四、对策建议
(一)云南省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深化对两烟发展的再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迎接挑战。
当前,云南烟草业确实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形势,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还将面对更严峻的挑战。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国入世以及国家烟草管理体制将加快变革所带来的历史性机遇,看到云南烟草经长期发展所形成的良好基础和雄厚实力,看到全省上下对烟草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因此,云南烟草一定要消除悲观情绪,坚定信心,统一思想,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扎实工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国家烟草管理体制的改革做好准备工作。
2.一切围绕市场干,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加强营销工作。
根据国内卷烟市场和变化趋势,彻底转变观念,在销售策略、销售方式、销售手段上作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当前,要抓紧落实好六条措施:一是适应市场、点菜吃饭、协商订货;二是订单生产、季度调整、恪守合同;三是企业自主、一个龙头放水;四是协商价格、产销共保、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五是销售阵地前移、加强服务;六是积极探索、建立配送中心试点。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组建云南卷烟销售集团公司,形成云南卷烟一致对外格局,可考虑以省卷烟销售公司和红塔集团为主,其他企业参股组建,力争形成云南卷烟生产、科研、销售三者并重的“品字型”新格局。
3.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方针,苦练内功,强化管理。
一是加强烤烟生产管理,在继续抓好烤烟“双控”的基础上,依靠科技,稳步提高烟叶质量,继续扶持烤烟生产,坚持向最适宜区集中,按卷烟生产所需要的品种、质量择优布局,克服烤烟生产与卷烟工业生产相脱节的矛盾,重点解决好品种结构、收购等级合格率、合同收购等问题。二是从严治企,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着力抓好成本管理、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和成本。三是强化科研管理,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明确目标,建立目标责任制,限定时段,拿出一批科研成果,并加快向生产转化的步伐。四是加强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提高,开展“远学邯钢,近学玉烟”活动,逐项对比、分析与国际大烟草企业及国内优秀烟草企业在管理上的不同,找出差距,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科学的管理经验和技术。
4.积极推进企业制度改革。
当前,要以分配制度和用工制度为重点,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分配制度改革以科技创新和市场销售这两个薄弱环节为突破口,从而促进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和千方百计扩大销售。对技术创新,特别是有巨大市场潜力,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产品质量提高、开拓市场有较大贡献的技术创新,一定要给予重奖,并将科技创新成果带来的经济效益的一部分用于奖励有关人员。对销售,则采取销售人员乃至全体职工,其收入多少与销售量挂勾,具体的挂勾办法销售人员与一般职工可以不同,这样也可以使有突出贡献的销售人员得到较高的收入,充分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另外,在用工制度、干部制度、科研体制、生产经营体制等方面,按“三个有利”的标准进行积极探索,大胆改革。
5.对烟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组建“中国红塔集团”。
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家将对烟草企业现行体制改革。为了更好地发挥云南烟草产业的整体优势,需要对我省烟草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目前,需要采取措施进一步规范和壮大红塔集团:一是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以省烟草公司和红塔集团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以资本经营为中心,把玉溪、昆明、红河、曲靖、大理、昭通六大烟厂组建成一个紧密性的企业集团,仍称红塔集团。然后创造条件,逐步将绥江、会泽、春城三个烟厂并入红塔集团。二是对省外烟厂,按照企业自愿原则和宏观调控的要求,通过资产评估,作为卷烟生产点或分公司并入相应的烟厂,进入红塔集团。三是如前所说,以现红塔集团和省卷烟销售公司为主,省内所有卷烟厂家和长春烟厂参加,组建云南卷烟销售集团公司,隶属于红塔集团,形成一致对外销售云南卷烟的格局。四是以现红塔集团和省烟叶公司为主,组建云南省烟叶集团公司,各大烟厂和烟叶生产最适宜区的地州市参加,主要经营烟叶的生产、收购、调拨、进出口等业务,隶属于红塔集团。五是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组建云南烟草配套企业集团公司,对烟草科研、烟机生产以及其他烟草配套企业和非烟产业投资进行经营和管理,隶属于红塔集团。
6.改革烟草管理体制。
按照政企分开原则,改变专卖局、烟草公司、烟厂“三位一体”的体制,烟草专卖局与企业分离,成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进行烟草行业管理、制定政策、执法监督、打击假冒和走私烟等。
(二)积极争取国家对云南两烟发展的支持
1.建议国家按照朱镕基总理“辣手治理”的指示,彻底改革现行的烟草生产、财税、管理体制,努力建立统一公平、竞争有序的全国烟草大市场。
从当前及长远形势来看,以云南为代表的中国烟草正面临着严重危机,其根源即在于现行的体制,如不进行重大改革,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中国烟草前景堪忧。这两年,针对其他行业重复建设导致的总量过剩问题,国家采取了“控制总量,扶优汰劣”的严厉措施,已在纺织、钢铁等诸多行业取得了成效。对烤烟实施“双控”也取得了极其显著的效果,实践证明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也是符合云南利益的。因此,中国烟草应该借鉴这些成功经验,进行重大改革。第一步,可考虑对全国卷烟生产实行总量控制,调减总量,保住价格,下决心分期、分批关、停、并、转和破产一批效益差的中小烟厂,坚决减少全国的卷烟品牌数。同时,由国家出台确保地方财政基数的措施,减少阻力。在此基础上,按照经济规律,以资产为纽带,全国组建几个大的卷烟生产集团,优化全国烟草的生产格局。第二步,改革现行卷烟财税体制,建立公开、公平的计税核定机制,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将现行的卷烟消费税的差别税率,改为统一税率,实行一个标准的税率,且积极创造条件,将目前的从价计税按国际惯例改为从量计税,在流通环节征收。这样做,可以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做到优胜劣汰,抑制假冒伪劣及走私、超产、非法烟偷逃税赋的行为。这是中国烟草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2.在两烟税利上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提高返还比例,加大对云南的扶持力度。
云南地处边疆,是西部地区的人口大省,尚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300多万贫困人口,由于烤烟“双控”和“双降”, 地方财政及农民减收突出,全省有20多个赤字县,财政形势严峻,再加上多年来云南省各级地方政府对烟草产业进行了大力培植,在政策上优惠扶持,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大量投入,特别是税改之前,以税还贷,大力扶持了两烟生产,使之成为云南的财政支柱,成为国家的税利大户。为此,如组建中国烟草集团公司,进行资产无偿划拨和税利分成时要照顾云南地方利益。地方对烟草产业的投入、烟草配套企业资产以及非烟投资形成的资产等,应对地方进行比例划分或作为地方股份入股。云南两烟对中央的贡献较大,地方所得比例较低,要求中央在两税返还上按1∶0.5的系数返还,这符合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
3.建议国家积极支持“中国红塔集团”的组建,减少云南烟草企业的利润上交额度。
受国家卷烟税率调整及市场因素影响,1999年云南烟草利润大幅下滑,已经影响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建议国家适当增加云南烟草企业利润留成额度,支持云南烟草企业大集团建设。
4.建议国家对国办发(1999)89号文《关于严厉打击制售假冒商标卷烟活动坚决制止非法生产卷烟行为的意见》的贯彻执行加大督促检查力度,使其能在全国范围内不折不扣的执行。
同时,建议调整打假思路,将烟草打假工作重点集中到“三个放到”上,即:在继续宣传假烟对国家危害的同时,把宣传重点放到假烟对消费者自身的危害上;在继续向执法部门兑付打假奖励的同时,将奖励重点放到消费者举报或参与打假上;在继续抓好打击制假源头和流通环节违法行为的同时,把打假重点放到彻底遏制假烟需求和铲除假烟市场上。积极采用先进的防伪技术,提高广大消费者识别假烟的能力,调动其打假积极性。
5.建议国家将烟草及其配套产业中的重大项目摆在云南。
6.建议国家支持云南烟草的国际合作,积极向云南推荐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