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成因探析_人性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成因探析_人性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成因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成因论文,人力资源管理论文,生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生态”是从“生态学”(Ecology)一词而来,生态学就是关于生物生存环境研究的科学。“生态”一词就是指生态学研究的内容,所以“Ecology”,也可译为“生态”。“生态”这个概念首先应用在生物学上,“生态”的主要含义就是“生物体对环境的适应”。环境被看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所有生物体,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彼此互动,并与自然界非生命物质互动所构成的生命网络。所以生物学上“生态”的意义就是指有机体与其环境的相互关系。在英国《伟氏辞典》对“生态”解释为:“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生态包含着递进的三层意思:关系、适应,导向。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生成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是关于生物生存条件的关系学,其中包括生物间关系、非生物间关系、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是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进行,即时间关系、空间关系与时空组合关系。在生态的种种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适应。适应是互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概括起来讲,一方面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另一方面也应重视人在自然界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遵循自然规律发挥人主观能动的适应能力和作用,生物体正是对环境从平衡到不平衡、适应到不适应的动态发展中进化。既然生态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性互动,那么这种适应本身就含有一种导向的意思,不论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者是人工选育良种、人工驯化,无不体现为一种导向。在人类社会中,生态与经济的关系最能体现出来,不同的导向,获得不同的结果。①

人们生活在自然界、人工自然,社会环境中,人的生态问题表现为人和天然自然、人工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与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相关的是社会环境中的组织环境,人生活在组织环境中,就存在人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这种环境对人的影响不亚于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生态学中的生态指生物体与环境的适应性互动,管理领域同样会产生生态问题,而产生这个生态问题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本文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中赋予生态以新的含义,即管理中人与管理环境的适应性互动。当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人与管理环境不能适应性互动时,管理的生态问题就产生了。我们知道,寻求普遍的尊重并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和物,是当今生态运动蕴含的根本伦理精神和核心伦理观念。②那么,在管理中,究竟什么样的管理体制、方式,理念才是符合人性的,怎样的管理才是尊重并公正地对待一切人和物的。于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生态问题也就表现为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

2 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管理体制与人性的分离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人与管理环境的不协调表现为管理体制与人性的分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

2.1 管理与人性的相互作用

人性发展和管理发展是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性发展在相互作用中起主导地位,人是管理的主体,人性是管理发展的最深层动因,人性发展应该是管理追求的目标,管理发展最终取决于人性发展的状况,人性是管理产生的根据,同时人性的全面发展也是管理的目的;另一方面,管理对人性发展具有反作用,管理模式适合或不适合于人性发展,对于人性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作用,好的管理作为手段能够促进人性的发展,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顺应人性的发展,促进人性的发展。两者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形成对立统一的关系。

2.2 人的动态发展与管理模式的多样性

人作为自然界长期进化和社会进化的产物,是一种未完善的存在物,蓝德曼说:“自然没有把人制造完整便把人放在世界上了。自然没有最终决定人,而是让人在—定程度上尚未决定。”③人是动态发展的,人性的发展首先是由社会关系发展决定的,人性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因此,不能简单的规定人性,而要根据社会历史的发展来分析人性的发展状况。管理模式的也具有差异。管理是以文化为转移的,并且受其社会的价值观、传统与习俗的支配。管理与人性不断地在平衡与不平衡之间,适应与不适应之间进行动态地转换,当管理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步调不一致时,二者就会失衡。

2.3 管理体制与人性的分离

管理活动本来是为人的,但它又具有“非人性”的因素,会自然产生一种导致人性的扭曲下趋势。功利原则和效率原则是经济管理活动的两条基本原则,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两条原则的结合,表现为对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又会自发产生各种形式的物本主义(如纵欲主义、拜物教、拜金主义等),容易使人变得自私和贪婪,既然管理对人性的扭曲是极为可能的,那么管理体制与人性分离也就不可避免会出现。

3 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的成因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与人性发展的失衡呢,关于管理生态问题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价值观的偏向

在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今天,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出现了拜金主义的盛行和道德滑坡、人性的扭曲等。美国人大卫·格里芬曾把科学导致的精神失落称之为“祛魅”(disenchantment)现象,他说:“这种祛魅的观点意味着,……宇宙间的目的、价值、理想和可能性都不重要,也没有什么自由、创造性、暂时性或神性。不存在规范甚至真理,一切最终都是毫无意义的。”④这主要根源于科技社会中失去了价值导引的“工具理性”的过度膨胀。⑤现代科学技术的无处不在、无坚不摧和产品的无奇不有、无所不能,容易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物”的因素,留意于科技的神奇、信息的便捷、物质的丰富和生活的安逸,而忽略了“人”的方面,忽略了美德的修养、理性的崇高、个性的丰满和精神的健康。

物质条件对人主体性的制约使人们过分推崇物质力量。“人们怎样生存他们就是什么样的存在,人们在什么样的物质生存方式中生存他们就会有什么样的观念。”⑥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尚未达到普遍富足的程度。尽管科技的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进步,但整个人类社会中的多数人依然需要为解决吃、喝、穿、住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而奋斗,许多人甚至远未脱离贫困。在这样的情况下,注重人的物质生活,强调社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强调物质力量和物质手段作用的力量成为了人们首先推崇的对象。马克思说过,在理想社会中,劳动表现为“是一般的劳动,是这样的人的紧张活动,这种人不是用一定的方式刻板训练出来的自然力,而是一个主体,这种主体不是以纯粹自然的、自然形成的形式出现在生产过程中,而是作为支配一切自然力的那种活动出现在生产过程中”。⑦但由于当今社会大多数人的劳动还不能摆脱谋生的性质,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⑧因此,人们还不可能形成全方位的需求体系,个人还不能完全自主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要以人道和美德作后盾。亚里士多德说:美德即是灵魂的健康。⑨人类需要冷静而清醒地重构自身的价值坐标和价值取向。价值观的偏向,成为管理发展与人性发展失衡的首要原因。

3.2 科技对人的物化

3.2.1 机器大工业的出现导致工人阶级成了机器的附庸

马克思指出:“手工制造业的分工,使一个完全的人终生为一个部分操作所吞并”⑩手工制造业的分工又生产出机器大工业,机器大工业使劳动者大脑僵化、退化,人本身具有的巨大的潜在的想象力、判断力、分析力、观察力、思考力等,都受到了严重的压抑,而无法发挥、施展和挖掘,劳动者的劳动变成了单调乏味的、令人厌恶的活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劳动产生了美,但是给劳动者产生了畸形,劳动者用机器来代替自己,但这样就使一部分劳动者倒退到野蛮的劳动上去,并且使另一部分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精神(智慧),然而替劳动者生产了无知、痴癫”,“劳动对劳动者是外在的,即不属于他的本质,因之,他在他的劳动中并不肯定自己,反而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反而感到不幸,并不展开自由的肉体和精神的劲力,反而使他的肉体受到苦行,并使他的精神陷于荒废”。(11)

3.2.2 人自身的发展被打上科学技术的烙印

人在用技术操纵自然物的同时,自己也失去了自由而受制于技术。首先,“人”自己亦陷入了技术的对象之列。例如,随着基因及生命科学的兴起,尤其是克隆人技术的不当应用,会使人与非人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人类种族的基因秘密暴露无遗,产生难以预料的灾难性后果,并会破坏人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所特有的社会本质。第二,科学技术有可能破坏人本身的生命组织的美好形态。比如汽车、飞机在给人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稍有不慎,就会有飞来横祸。第三,现代技术创造出了—个无比复杂的封闭的“人工”世界,使越来越多的人沉溺于其中,从而无暇体认大自然的奥妙无穷,例如,电脑和网络编排设计的复杂系统,吸引了无数个“网虫”,使他们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3.2.3 科学技术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

资本家的高效率使它在能控制的范围内,将一切力量、一切活动变成为功利主义的和为生产目标服务的工具。其结果是日新月异的技术进步使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不断急剧变化,催促着每一个人毫不懈怠地努力跟上发展的步伐,从而破坏了工作和休闲的平衡关系,人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压抑感和匆忙感,并导致了不良的生活态度:贪多求快。马尔库塞旗帜鲜明地提出人所面临的危机,即人一旦被物质产品所奴化,将失去生活的自由,各种欲望和需求都因为物质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达到完美和满足,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压抑的生活状态,无从谈及对自由的追求。“支配物质产品的从来都不是人类全部劳动和智力的全部工作,一个人若将其最高目标和幸福都倾注到这些产品中,必定会使自己成为人和物的奴隶,出卖了自己的自由。”(12)

综上,科学技术的应用有时非但没有使人获得自由,反而束缚了人,困扰了人,马尔库塞认为,现代科学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控制形式,它与人是对立的,他还认为,科学技术的控制使得发达工业社会陷入单向度的“病态社会”,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则成为单向度的人;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满足于富裕的物质生活享受,而放弃了对理想、自由和高级精神境界的追求。(13)科技对人的物化是管理生态问题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

3.3 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

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是导致管理生态问题的另一原因。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到:“人类活动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自然的作用。另一方面是人对人的作用……。”“生产……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是指许多个人的合作”(14)合作意味着交往,也就产生了人际关系。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他的社会性。人不仅需要自然界,还需要别人、社会,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只有在人与人关系基础上,才有人与自然的关系,才会出现生产、科研等实践的活动。

管理系统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有机系统。由于每个人的经历、能力、素质、爱好等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不可能没有工作上的矛盾、感情上的冲突。社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存在利益上的分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存在差别,人们的心理因素都是产生人际间摩擦的重要原因。此外,管理模式对人性的束缚也会导致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管理其实就是顺应人性的要求而形成的人类有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个时代的管理模式只能在它的人性基础所蕴涵的可能性范围内选择,而不能任意选择。试想如果我们今天的管理还把人只是看成工具还能行得通吗?管理的性质、功能、发展趋势等等其实主要是由人性发展的状况和要求规定的。只有在管理反映了人性的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情况下,才能够取得好的成效,推动社会的前进和人自身的发展。事实上,历史上任何一种管理模式为人性发展所提供的现实可能都有一个限度,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和人性的不断发展,它总会为新的管理模式所代替。当然,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也不是随意的,人们只能按照人性发展的客观要求进行管理的变革。否则,只会适得其反。管理并不能改变人性发展的总的方向和趋势。

人与人关系的不和谐会影响管理与人的互动,会暴露人性的弱点,影响人性的光辉,从而导致管理生态问题的产生。

注释:

①徐国祯.正确认识“生态”含义追求最佳生态关系.林业经济.2003,7.

②田海平.经济·生态·伦理.学术研究.2001,1,21.

③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工人出版社.1988,245.

④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4.

⑥郭齐勇.近20年当代新儒学研究的反思.求是学刊.2001(23),2,9.

⑦林德宏.从自然生存到技术生存.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1(18),4,1.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46),113.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9(42),368.

⑩转引自欧阳友权.现代科技文明的人文哲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9),2:71.

(11)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1),522.

(1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5,54-55.

(13)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14)余良耘.人对技术社会的适应与改造.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9),3,88.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60(3),33-41.

标签:;  ;  ;  ;  ;  

人力资源管理生态问题成因探析_人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