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实践的内容与路径研究论文_李清纯

现代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实践的内容与路径研究论文_李清纯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1167)

摘要:在社会创新热潮的推动下,互联网产业形态在不断地演变,并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互联网+”作为一种互联网发展新业态,推进了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及行业的创新与演变,为社会经济实体注入了一剂催化剂,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更为广阔的平台。引入“互联网+”模式对于现代制造业来讲意义非凡,借助互联网平台,对企业进行创新性改革、优化管理模式、创新管理制度,从而积极应对新时代互联网热潮下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产业升级。

关键词:制造企业;“互联网+”;实施策略

1 引言

在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高速普及的进程中,互联网产业借助各类科技成果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密切关联。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两会上首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尽管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带来了深远影响,但目前国内很多行业还缺乏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且制造企业规模庞大,但更多的是在社会和消费端重视互联网的应用,广大的制造企业对此的重视程度不一,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企业的发展。本文将对现代制造企业的“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性、内容和如何实施等方面开展深入的探索。

2 现代制造企业的互联网生存环境

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着我们所处的商业环境,随着国内智能终端的大规模普及,移动互联网不断拉低着科技用户体验的门槛,智能手机的随时随地、轻巧便携、交互随意、简单易操等特点,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解锁了用科技改善日常生活的新技能。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而信息,是推动我们经济社会正常运转的基础之一。传统的商业交易很大程度上是由传统媒体驱动的,报纸、杂志、电视等,企业做广告,消费者来消费。这里的交互往往是单向的,人们只能被动选择是否接受。但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由于交互门槛的降低,人们能够更多的主动参与到商业活动里,能够发出声音,个人能够产生更大的影响。而企业所面对的,不再是群体,而是个体。移动互联网是能够对应到个人的,再大的企业,现在面对的,都可能会是一个个单独的消费者。有远见的企业,都不会忽视这里的机会。

互联网时代对企业的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智力、知识、信息、技术对企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了决定性资源。更多的企业和雇员认可人本管理思想,既要强调对员工的物质激励,又要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提升,企业内部机制管理也面临着电子化、信息化的挑战和要求,企业经营管理技术面对新一轮的变革。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和手段,有着高效率和创新性等特点,能使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更加高效化、提高协调性和及时性,因此,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能够提高企业的组织管理效率。

“互联网+”的核心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创新、升级、改造传统企业,最终重构市场关系、销售终端与供应链,以适应基于新技术、新形势、新需求的全新市场环境[1]。企业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的互联网化,应建立自己的互联网战略,创新商业模式,形成新的经营形态。主要的战略目标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3 现代制造企业的“互联网+”战略及其内容

企业传统的战略可以从管理、产品、销售三个方面进行讨论。企业传统的内部管理体制中,指令大多由企业发展决策者下达,层层分工后执行。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当基层员工感知到市场变化进行汇报,耗时较长,市场的细微变化可能已经由量变引发质变,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互联网环境下日新月异的市场了。在产品的设计方面,企业传统只注重技术的升级,并未将产品的优势借助多媒体信息平台进行推广,也没有考虑互联网营销下对产品提出的要求。因此,并不能让客户及时了解产品,引起了客户购买欲降低以及市场占有额难以保证等问题。营销方面,这个问题进一步凸显。互联网为企业拓展了更大市场的同时,要求企业及时抓住用户的核心诉求,并将其转化为产品。企业应积极充分利用互联网为企业构建的与客户沟通和买卖的桥梁,提升网络销售在营销中的比重。

飞速发展的互联网环境为传统制造行业带来了各个方面的冲击和挑战,企业只有根据变化的环境,找到合适的控制手段,抓住机遇,才能在挑战中进步和发展。互联网环境下产业的升级和进步,要求企业以“适应环境变化”为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制定企业级的“互联网+”战略。

在产品设计方面,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客户的需求分析,为设计人员与客户个性化方案的交流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确保产品设计方向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产品设计的效率与质量。互联网可以激发产品研发人员的创新灵感,进而改进和优化设计流程。在公司有需要的情况下,还可引进数字化、智能化设计系统,虚拟产品开发模式也能为制造业创新周期缩短、客户需求多样化等提供最强有力的支撑。

在市场营销方面,企业应设立负责互联网市场营销的专职部门或团队。在互联网环境中,销售与营销手段更加丰富。受互联网影响,客户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企业的产品更新换代应该加快,产品的透明度更高。同时,企业产品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互联网的出现,对企业传统的市场销售渠道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因此,企业应重视在互联网上的各种广告或营销手段、重视互联网上得到的各种大数据分析。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其内部的信息是以“制造”为核心的。传统的制造管理是以单个车间或工厂为管理单位,管理的重点是生产,管理的范围是制造业内部。注重生产效率管理,忽视销售模式的转变。随着时代的转变,企业顺应时代发展的前提下,需要不同的生产元素之间的协同性,来避免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孤岛,因此各个系统之间的内部协同对企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但随着企业的发展,需要不同的生产元素管理之间的协同性,以避免制造过程中的信息孤岛,因此各个系统之间的内部协同越来越重要。只有更加适应环境变化的控制手段才可以帮助企业抓住机遇,应对各方面的冲击和挑战。只有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不断推动产业升级和进步,以适应环境的变化为制定企业战略的前提,需要制定企业级的“互联网+”战略[3],内容应明确到决策、生产制造、供应链、市场、对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

首先是决策层,企业的领导人应认识到“互联网+”战略对公司发展的重要意义,且制定有清晰的“互联网+”战略。在确定好企业战略后,要组织负责“互联网+”战略实施的职能部门或团队,应对时代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生产制造方面,实行智能化、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过程中的利用计算机辅助规划与优化。实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完美结合。在未来的生产中,可以考虑工业控制系统连接和监控的机器人取代大部分人力劳动,扩大对工业互联网工具的应用需求。

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首先要确保企业的管理团队非常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和重要价值,才能全面实施供应链管理,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率。通过供应链管理,企业应实现物质流、信息流、业务流、资金流与价值流的多流合一,实现原材料采购、质量控制、物流配送等的标准化,企业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同机制良好。未来也需要对供应链管理上的各业务环节进行智能化升级。

在对客户关系管理方面,企业可以利用大数据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客户,提高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实现全面的、基于互联网的客户关系管理。同时,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将向更加智能化的客户关系管理转变,这更加要求企业经营从以产品为核心转为以顾客为核心。企业应从客户关系管理中获益良多,提高核心竞争力。

4 现代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的实施策略

“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互联网+”呈现出更多的活力和高参与度。自2012年提出以后,“互联网+”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经济转型的新理念,逐渐成为我国学界、业界和政府部门广泛讨论的话题。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我国“互联网+”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4]。企业要适应大环境的变化,必须制定企业的“互联网+”战略,完善战略目标与实际内容。

1、全方位加大互联网战略实施的资源投入,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相应的岗位配置相应能力的员工,是各个环节紧凑,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合理有效地开发人力资源,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使他们从被动的接受培训到主动的寻求自身的发展。加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投资力度,大力引进与培养企业人才。

2、建立并完善机械设备管理机构,设置专人负责管理。引进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机械设备、软件等。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可建立数据中心或平台。在引进的同时,做好日常的维护工作,减轻不必要的损失。针对新旧设备的不同特点以及使用情况,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其故障情况、损坏情况、技术情况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措施,有效地保证每台设备的使用性能和安全生产。

3、各部门在实践“互联网+”战略时,要注重多部门协作,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对于职务冗杂的部门,可以重塑岗位职责,明确分工。另需设立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和互联网市场营销的专职部门或团队,提高工作效率,以确保生产和销售的顺利进行。加大内外部的协调协同,在企业内部,注重各部门间的交流合作,利用互联网,降低与企业间的沟通成本、增强企业间的信息分享意愿,做到与上下游企业间协同机制良好。在企业外部,强化互联网环境的交互,加快企业间的信息流通速度,吸收外部优质资源,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对互联网环境的数据采集处理与识别,有效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加快制造业的发展。

5 总结

制造企业“互联网+”及传统制造业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对传统制造业发展方式带来根本性、颠覆性的影响,但是二者在融合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难点[5]。本文基于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和制造业转型趋势,进行了理论调研,切实分析研究“互联网+”战略在制造行业的实施水平,得出结论:总体上看,当前制造企业的管理者对“互联网+”了解尚存在不足,企业应加快融入互联网时代,在网络上占有自己的市场份额。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详细的解决方案,为制造业企业制定“互联网+”战略实施决策提供相关方面的理论支持。

“互联网+”概念的核心词为互联网,“+”意味着添加和联合。对于制造业等其他传统行业来讲,“互联网+”的意义是基于传统行业的现有模式,借助互联网手段,应对新时代对行业的要求,顺应市场的变化和社会的需求,与互联网进行深度的融合,从而进行产业升级。依托互联网开放、平等、互动等特性及优点,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整合对市场和用户的精确把控,借助信息科技和技术对供求关系进行精确梳理,从而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进行思考和调整,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效益,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群.“互联网+中小企业”的发展致思[J].理论探索,2016,No.217(01):104-108.

[2]马蕾.“互联网+”时代下的传统企业战略转型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8期):88-90.

[3]汪新霞.互联网+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及建议[J].时代金融(下旬),2018(8):93.

[4]王可,李连燕.“互联网+”对中国制造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v.35(06):4-21.

[5]童有好.我国互联网+制造业发展的难点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5(8):30-34.

论文作者:李清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  ;  ;  ;  ;  ;  ;  ;  

现代制造企业“互联网+”战略实践的内容与路径研究论文_李清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