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在我国,建筑业是仅次于交通和煤炭业的高危行业,每年建筑施工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左右。如此频繁和严重的伤亡事故,不仅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且对施工企业的信誉度影响极坏。因此,建筑企业要走良性发展道路,建立切实可行的现代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基本要求;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仍然不见降低,因此需要工程管理者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视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因为其施工复杂、规模大,因而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如果不做好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很容易引起安全事故的产生。所以必须认识到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施工管理的水平。本文主要阐述了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与措施。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特点
在相较于其他行业的管理,建筑工程尤其独特性。首先建筑工程所生产出的产品规模较大,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较大。就工程本身来看,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项目,需要较长时间的工期,不同的天气和不同的施工环境都会觉得工程的安全和质量。在我国现有的建筑施工中,存在有机械化使用程度较低的情况,大量的工程项目建设要靠人去完成,这就会在工程建设中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必须通过科学的管理方式来对施工现场加以管理,起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目的。
2 安全施工管理的基本要求
建筑企业安全施工管理的基本要求大致有以下几点:
2.1 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1)运输车辆、洒水车等设备要交由专人负责管理,严禁工地乱停乱放,并做好出车时间、运达地、回归时间的记录。
(2)起重机、重型塔吊等大型设备,要提前做好安全检查。进场前要做好基垫处理工作。提升设备必须先检查合格后才准使用。起重机械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留有记录。
(3)严禁使用落后淘汰的施工机具、设备和工艺,并做好定期检查工作,凡检验不符合者一律处理掉。
2.2 施工现场设施安全
(1)要加强施工现场用电管理,做到“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和“三相五线制”等,严禁私接电线,工人临时生活区要规范电器使用安全,提高施工人员用电安全意识。
(2)加强消防通道、消防设施、避雷等安全设施的管理,禁止乱搭乱建,杜绝事故发生。
2.3 强化施工现场安全制度体系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员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自己负责、对单位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社会负责。
(2)搞好安全管理内业资料管理,搞好安全评价工作。
(3)严禁乱留施工洞,有的留置是很危险的,会导致结构不稳定。
(4)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单位规章制度,以制度规范人。
3 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性分析
3.1 有助于建筑企业管理人员强化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就建筑企业而言,安全管理工作不系统、管理人员水平不高和员工安全意识薄弱是产生施工事故的根本所在。安全问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要有人进行生产活动,就必然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安全问题。而且安全隐患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它可能随时存在,也可能随时发生,但绝不会凭空消失。因此,就需要我们时刻行动起来,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来消除安全隐患,这样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就具体的施工项目而言,首先需要项目领导高度重视,把安全工作当作责任来抓。纳入日常理事日程并推广到全体工作人员当中,要求每位员工都要有很强的安全意识,有高度的安全敏感性,把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落实。管理人员要以身作则,端正态度,并对管理班子进行良性约束,提高其执行力和工作效率。这项工作要与绩效考核。安全考核的目的是为了强化管理,提高竞争力。绩效成绩与自身利益的联姻,可以使得人员管理方式由他律转向自律,从而更加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并做到过程中、事后召开各种形式的分析会,分清责任,找出问题所在。
3.2 有助于工程监理部门真正发挥作用
安全教育是基础,是一切工作的前提;预防是手段,是实现安全施工的必要措施;班组是根本,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保证;现场是关键,是遏制事故,保证安全的重要环节。
项目监理部遵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坚持做好对施工单位新进场人员安全教育考试及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的监督检查,让所有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在安全教育和培训中,充分了解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掌握安全施工技术操作规程,自觉遵守施工现场安全纪律,采取从源头堵截,过程检查和控制等手段防范事故,为控制事故架起第一道安全屏障。
项目监理部在不断提高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水平的基础上,对施工现场实行了动态的实时监控管理;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实行危险源辨识和控制管理;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留下安全资料痕迹,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管理力度,预防了重大事故发生。项目监理部坚持在施工现场实行质量、安全预知预控的动态管理,根据施工部位易发生的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利用召开监理例会,采取提前告知的方法,及时提醒施工单位做好施工部位的安全防控,落实防范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3.3 有助于规范承包人形成良好的施工行为
承包人在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时,首先应制定一系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并应与监理程序相对应。如在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均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并采取有力措施使得各项管理制度和保证体系得以正常实施和运行,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比如,按照质量监理程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自检合格后方可报验监理工程师验收,上道工序未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这一规定程序就促使承包人必须设立足够数量的合格的质检工程师,跟踪检查工序的施工过程和质量,出现问题及时更正,避免出现大的返工现象。目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出现承包人不自检就直接报验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到现场一检查,发现很多问题,往往很多问题需要做较大的返工,这样就浪费了时间和资源。同时,如果监理人员不严格执行此程序,长此以往,养成承包人依赖监理人员检验质量的思想,认为监理人员检查通过了就是合格的,出现把监理工程师当做质检员的荒谬现象。所以,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就是促使承包人加强自控意识,加强现场管理,规范施工。
3.4 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实施长效管理
长期以来,各级建筑安全监督检查部门习惯于现场检查、检测、验收、评定,而忽略了大量不在现场检查时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我们应该建立协调机制,整合现有质量、安全监督、行政执法等部门人员力量,齐抓共管,形成互补,逐步走向一体化,市建筑安全监督站要做好建设工程的常态化监管,行政执法分局与安监等部门要加强联系,发现违法违规,不履行安全责任的,坚决处罚。切实加强工程监理单位在施工安全监管中发挥的作用,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特点,应建立起超前预防、源头查堵、全程监控、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政府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中介(监理单位)参与服务、社会舆论监督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4 结束语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实现建筑企业的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就必须加强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这样才能不断适应建筑市场新形势的需要,开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亮,陈东.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管理措施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2,2(5):292-293.
[2]崔业庄.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现场管理的方法[J].大观周刊,2011,12(27):128-129.
[3]夏玉聪,闫玲玲.安全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2):403.
作者简介:
闫永强,男,身份证号码:23010319751027xxxx
论文作者:闫永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建筑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承包人论文; 施工管理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工程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