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下工程防水常见细部构造问题分析论文_卜祥征

建筑地下工程防水常见细部构造问题分析论文_卜祥征

大连泛华拓普联合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建筑地下工程防水相当重要,直接影响着地下工程的正常使用。可地下工程防水与屋面防水有很大差别。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地下工程,水的作用是长期的,渗透压随埋深而增大,有时地下水含有侵蚀性介质对地下工程危害较大。地下水会通过毛细作用对工程造成危害;而且地下水的浮力,往往会将整个地下工程浮起,造成工程断裂、严重的甚至破坏淹没。可以说,地下防水工程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始终是重点和难点,随着地下工程的增加,地下工程防水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好与坏也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工程。

关键词:建筑地下工程;细部构造;防水问题

1 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中常见的渗漏原因

目前,出现在建筑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中的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渗漏水。然而,防水施工中的渗漏原因有很多。

(1)防水材料选用不当,且选用的有低质和假冒材料,这是出现渗漏最直接的原因;

(2)主体结构与防水层衔接匹配不合理,由于与工程的主体结构特点不相适应,容易造成工程渗漏水;

(3)处理难度大。主体结构大部分为砼,砼中水泥是结合料,使得施工缝、伸缩缝等不易施工,易造成处理难度大,进而引起渗漏;

(4)施工机具缺乏,手工作业方法单一,一旦遇到防水薄弱环节,就极易造成工程渗漏现象;

(5)施工单位偷工减料,建设单位图后变更,也成为地下工程防水施工中渗漏水的主要隐患。总的来说,地下工程渗漏水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施工人员不精心操作而造成的。在施工中,如果做到精心操作,在此基础上再采取一些有效地技术措施,那么地下工程的渗漏现象是可以避免的。

2 建筑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和施工,应符合“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2.1 结构主体自防为主的原则

防水砼结构是以工程结构本身的密实度实现防水功能的一种防水做法。高层建筑地下防水基本采用三道设防,即砼结构防水(自防)+外包柔性防水层+灰土辅助防水层。而结构自防水是抗渗漏的关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程自防水结构的防水砼抗渗等级不得小于P6,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

2.2 防水砼的施工应严把质量关

(1)防水砼结构的砼配合比及材料应符合规范要求;(2)预拌防水砼入泵坍落度宜控制120-160mm,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20mm,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2.3 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

目前较为普遍的做法就是,在工程围护结构的迎水面上粘贴防水卷材或涂刷涂料防水层,然后做保护层,再做好回填土和地面防水,达到多道设防,刚柔相济的原则。施工中我们主要把握以下两个关键点:(1)严把材料关,材料的品种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质量抽检必须合格而且有出厂合格证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2)严格按图纸、规范施工,认真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工序检查要旁站监督及时抽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返工。

3 地下工程细部构造防水问题处理及注意事项

3.1 穿墙螺栓止水处理

混凝土墙板结构施工时,需要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地下室墙板施工时,为了解决墙体穿墙螺栓遗留的渗水隐患,避免破坏混凝土结构自防水的效果,地下室外墙模板宜用一次性的防水螺栓。止水环采用4 mm厚的钢板,直径80mm,要求与栓满焊牢固,外墙螺栓在拆除模板后,在外螺栓的根部剔凿40mm深的缺口,用气焊烧断螺栓,用防水砂浆将缺口堵抹压实,消除漏点达到防水目的。

3.2 地下工程外墙施工缝的构造处理

施工缝也称冷接缝,是防水薄弱环节之一。如施工缝的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还会造成混凝土裂缝及漏水,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使用,因此,防水混凝土底板必须连续浇筑,不得留置施工缝,或人为造成施工缝;地下室外墙施工缝一般只允许留置水平施工缝,留置位置应高于底板不小于200 mm的外墙上。

在地下工程施工中,顶板、底板不宜留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在施工缝处必须加强防水措施,常采用凹缝、凸缝、阶梯缝、止水钢板带等来延长其渗水路线。注意以下几点:(1)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已浇砼的强度不应小于1.2MPa;(2)在施工缝上浇灌砼之前,应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铺设净浆、涂刷砼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在铺30mm-50mm厚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砼;

3.3 地下工程后浇带的构造处理

高层建筑地下室的平面尺寸一般比较大,目前在设计中一般都不设置沉降缝和伸缩缝,而是采用设置后浇带的方法来解决砼的早期干缩和结构不同部位的沉降差问题。后浇带的砼属于二期砼,与一期砼的交接处是地下室防水的薄弱部位,非常容易引起渗漏。留置后浇带的目的是防止大体积砼的收缩、温度裂缝的产生,但目前在施工中对后浇带的认识有误区,从而带来了很多施工上的不当处理。

3.3.1 后浇带的保留时间没考虑。它应保留至主体结构完成1个月后再进行施工;伸缩后浇带主要是防止砼后期的各类收缩以及温度变形而设置的,它应保留到两边砼浇筑完2个月后再进行施工。

3.3.2 后浇带的钢筋处理不当。目前施工后浇带的钢筋一般采用直通加弯的形式,这种钢筋能消除砼因温度胀缩、干缩等引起的变形影响,但对于沉降后浇带,则不利于其沉降变形。针对这种情况,沉降后浇带的钢筋可先留出搭接焊接位置,待结构沉降基本稳定后,再进行后浇带钢筋的焊接。

3.3.3 后浇带处是防水的薄弱环节,一般在后浇带处设置橡胶止水带,以延长渗水路线,增加防水可靠性,但这种作法不利于砼的振捣密实。针对这种情况,建议采用以下方法:后浇带下层增设卷材防水层,其设置位置宜选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且要防止杂物掉入钢筋内。

3.4 地下工程变形缝的构造处理

3.4.1 合理确定变形缝的间距。地下工程防水砼施工和使用时,对控制裂缝开展有严格的要求。合理地选择变形缝的间距,可使结构在施工过程和使用时避免或减少产生超出允许宽度的裂缝。

3.4.2 变形缝的施工必须满足以下要求:(1)在受水压的地下工程中,当温度处于500C以下并不受强氧化作用时,结构的变形缝宜采用橡胶或塑料止水带;当有油类侵蚀时,应选用相应的耐油橡胶或塑料止水带。(2)在受高温和水压的地下工程中,结构变形缝宜采用1~2mm厚的紫铜板或不锈钢板制成的金属止水带。(3)采用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的变形缝施工时,止水带的位置应准确,圆环中心应在变形缝的中心线上。止水带应固定,浇注砼前必须清洗干净,不得留有泥土杂物,以免影响与砼的粘结。(4)止水带的接头应尽可能设置在变形缝的水平部位,不得设置在变形缝的转角处。转角处的金属止水带应做成圆弧形。

结语:

细部构造防水设计时,不但要考虑结构的施工步序和难点,选择对结构施工影响最小、操作最简单有效的方案,还要充分预见到容易出现渗漏水部位的后期维修方案,做到有的放矢。同时,现场操作人员的精心施工、监理单位的认真管理,也是确保防水工程质量的关键。只有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到不渗不漏,创造出精品工程。

参考文献:

[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卫明.建筑工程施工强制性条文实施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1.

[3]姚谨英.建筑施工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1.

论文作者:卜祥征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  ;  ;  ;  ;  ;  ;  ;  

建筑地下工程防水常见细部构造问题分析论文_卜祥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