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健全,城乡统筹顾名思义就是在一定的背景下,相互发展,为实现城乡共同发展合作共赢为目的的格局,积极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帮扶和协同发展的作用,让城乡带动乡村经济发展,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社会保障需要进一步发展,改变旧的不完善的城乡统筹制度,建立新的制度完善制度,更适用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乡居民的发展。城带乡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经之路和共同旋律,进行城乡改革,容易缩小城乡的贫富差距,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优先发展优势越来越明显,这样的城有义务带动乡村的发展。
关键词:城乡统筹;保障制度;完善
前言
社会保障制度是由集体、个人、国家等机构协作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筹集资金,需要每个社会人的投保参与,小到幼儿园的小孩大到几十岁的老奶奶老爷爷,这个制度是保障人民最低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是一个国家建立健全依法治国,以人为本的重中之重,是构建服务性政府的必要举措。这个社会保障体系是在生活水平达不到平均水平的人员的一个救助,或者是对老、弱、病、残永久失去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逐步增进全体社会成员的物质和文化福利,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社会保障的根本原则就是社会公平,社会保障是所有社会成员效用的最大化。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著名经济学家在一书中指出“:大一国的经济福利,因为穷人得到效用的增加要大于富人效用的损失,使社会总效用增加。”社会保障制度是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规定,用社会保障的基金作为保障体系中的依托,是为每一位社会成员基本的生活权利提供资助保障的一种制度。。国家和社会,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予以保障。社会保障的本质是维护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如果国民符合保障体系的一系列条件,就有权利申请社会保障的资助。这也为我国建立健全的法律程序提供法律依据。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保障方式。首先,它是由社会向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经济保障,超出了家庭和社区的界限;其次,社会保障一般由政府主导,通过立法和行政手段加以实施,不同于私人的慈善行为或个人的自我保险行为;第三,现代社会保障除了提供实物援助以外还提供现金援助,并建立起发放这些援助的全国性社会行政体系。
二、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作用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国家的发展好坏,与一个国家和各个制度是分不开的,一个国家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建设的必要阶段。只有把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更加优化,才能够缩小贫富差距,让城镇对农村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改变和摈弃过去那种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分治”的观念和做法,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可以削弱并逐步清除城乡之间的樊篱,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可以确定国民的生产总值,可以更好的及时的反应出国家的经济实力,以便让国家及时调整保障制度完善法律体系。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做好对农业的统筹兼顾。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有利于农民向城镇化得转变,有利于农村移向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的转变,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高举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增加农民收入。让更多的社会保障资金,技术,人才流向农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使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同步过上全面小康的幸福生活,最终目标是要使农村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属与城市居民一样,享有平等的权利、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城市带乡村是世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共同规律。
三、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必要性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是必不可少的。想要城市和工商业造就更多的适合农民的岗位,让更多的农民就业,是成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最普遍趋势,以城乡统筹为思维的最根本出发点,打破旧的规章制度,建立最新最具时代意义的社会保障制度。农业产业走向工业化得必然趋势,社会保障制度完善让更多的公民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创造的有利条件,让他们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让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导向,着眼农村建设,落实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引导,完善管理体系,搞好社区管理建设,和服务。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经历过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大量农村居民变成城市居民,城乡发展差距变小的发展阶段。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城市先发优势越来越明显,发展能量越来越大。从一般的道理上讲,乃是因为农村和城市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农村发展离不开城市的辐射和带动,城市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促进和支持。因此,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但是,中央强调要城乡统筹,还有更为具体的,或者说更加直接的原因,
四、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意义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社保政策和覆盖范围不断完善,起到了为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兜底的巨大作用。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农民工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由于其身份的模糊性和工作的流动性,导致他们的社会保障程度低,相应的社会保障机制和体系滞后,成为目前社会保障工作中一个特殊而亟待完善解决的问题。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将会带来一系列隐患和矛盾,极大的影响社会稳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及执政力。首先,农民工社会保障缺乏会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农民工绝大部分处于中低层职业,还随时面临着失业风险,这种弱势地位导致其容易陷入生活困境,从而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其次,不利于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从而形成有序合理的劳动力自由流动,而建立覆盖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则是形成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必要条件;
结束语
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是我国发展的必要条件,制度不断地完善和修改,会有利于我国和农业产业的发展,更有利于一个国家经济建设的有效进行。所以说,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多重意义。
参考文献:
[1]侯明喜.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制度完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4):63-66.DOI:10.3969/j.issn.1672-0598.2008.04.014.
[2]高素清.我国农村征地补偿法律问题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西南大学,2011.DOI:10.7666/d.y1881262.
[3]张鹏.二元经济转型格局下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研究[D].河北大学,2008.DOI:10.7666/d.y1642869.
[4]吴言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问题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
论文作者:蒋沁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城乡论文; 社会保障制度论文; 社会论文; 社会保障论文; 农村论文; 制度论文; 城市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