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群中寻找他数千度,他已经在考点的痕迹中--以洋务运动为例谈高考的准备策略_洋务运动论文

众里寻他千百度,已在考点踪迹处——以洋务运动为例谈高考备考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洋务运动论文,已在论文,为例论文,考点论文,踪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广大一线历史教师一直在平时课堂教学尤其是高考复习阶段中不断探索采用什么样的最优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实效,提升学生学习成绩。大家都知道当前考试与教学这对矛盾比较突出,呈现出较严重的分离状况,省命题组也每年会到一些地方调研,根据一线教学情况作实践性研究和探索,命题一定程度上会体现对反馈意见的倾听、合理诉求的回应,但两者仍然有距离,甚至是越走越远。在还没有彻底改变对人才的选拔、评估方式之前,潜心研究高考试题,琢磨考试与教材的结合点,分析其中的端倪,理顺教考关系,提高备考效率,无疑是顺利通向高考、获得金榜题名的有效渠道。这种过程经历了无数次的周折和磨炼,有过迷惘,有过欣喜,在教学中、在治学上正进入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境界,这里本人就从备考的“微观层面”,以洋务运动为例从考点踪迹的变化中领略命题手法,从中获得有益启示,来探讨行之有效的备考策略,正如教育部考试中心刘芃老师所说的要学会科学“种树”,才能守到“兔子”,权当抛砖引玉的一种尝试吧。

      一、探寻考点角度变化的轨迹,深谙成熟命题技巧的玄机

      2013年的广东文综卷历史第39题立刻让我联想到1999年的第42题,这两题的原题部分呈现如下:

      (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鸿……郭嵩焘……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2013广东39)

      该题所考查的问题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继承哪一思想;分析刘锡鸿和郭嵩焘的主张;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影响历史认识的因素。

      (14分)关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有不同的看法,大致是:(一)主要是积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主要是消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请按照自己的理解,说明你同意哪种看法并阐述理由。(1999年广东42)

      这里都着重考查对“洋务运动历史作用”的看法,同样的一个考点——洋务运动,作为主干知识,近十来年两次作为大题在广东省高考中出现,分别占14分和22分,但考查的形式、思维的含量、命题的技能已发生重大变化,2013年的这道题最后还引申出“如何看待历史认识”的思考。我梳理了自1999年到2013年洋务运动在高考历史试题(广东和外省)中的表现,发现这些年来它在广东试题的考查中2006年以前较为频繁,相对“沉寂”一段时间后的2013年再以大题形式出现,题型上有三次是非选择题,其余是选择题;而在其他省市及全国卷试题中它一直都比较活跃,题型上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几乎各占一半,而且2013年各地对该考点的考查大家似乎配合都很“默契”,不同的角度,一样的精彩。笔者发现各地试题考查洋务运动的聚焦点主要在三个领域,即科技教育、近代企业(民用与军事)和思想交锋领域,而针对每一个聚焦点的命题手法又是多姿多彩,“横看成岭侧成峰”,同样的考点,不同的载体,不同的角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贯穿对四大能力的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1.洋务运动考点在高考试题中的分布(聚焦于三个领域)

      

      

      

      

      2.从考点代表性范例踪迹变化中领会多姿多样的命题风采

      通过对以上试题分析,可以看到在命题手法上有基础性的直接考查,思维含量不大,属于记忆性知识(2002广东10、2005广东7、2005江苏9、2008重庆19),但此类命题的试题比重较少。

      提供形式多样而丰富的新素材、新情境,设计新问题,实现对重点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目标,考查学生研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于教材之外获取新的知识与认识,这也是最基本的命题手法。如2006江苏25题以胡锦涛讲话中的容闳为引子来思考晚清中美文化教育方面的交流及其作用;2012山东28题以严复的活动经历和思想为线索,考查19世纪后半期的历史,试题鲜活,提供了简历表,使信息有效集中,一目了然,该问紧扣题引,学生通过对表中的时间和文字信息进行提取与转化来回答。

      注重比较能力的考查在洋务运动考点中淋漓尽致,比较概括能力是对大量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把历史材料按比较要素提炼出特点,作出结论并概括表达历史事物的过程,它对学生阅读材料和历史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突出了历史比较与进行史论结合的相关能力的考查。如2009年安徽35题关于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比较,体现了必修与选修内容的有机整合,在解析史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能力的考查;2012山东28题严复“自强”问题的认识上比洋务派有何进步之处,这与2013广东39题第二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分析刘锡鸿和郭嵩焘对洋务运动的批判(不同主张)加以分析有相似之处,都是检测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比较归纳材料的能力和特定历史条件下认识问题的能力,都涉及对洋务派弊端的批评和提出高于时代的主张,而后者还涉及对洋务运动评价变化与历史认识问题。学生在答题中反馈出理解能力不强,不能把握比较的角度,在历史认知的维度中,比较能力属于理解层次较高的一种,2013年洛阳历史年会上刘芃老师就提到要着力提升学生的比较能力,比较属于理解,将可比性的现象放在一起查明相似和差异。

      还有考查对材料观点的理解,如2006广东8题并不直接考查军事工业,而是采用“迂回”的做法,前提是先要知晓江南制造总局,然后以工人的收入为引子来考查学生对它的经营特点的理解;2007海南12题、2008海南16题、2013天津5题考查对洋务派顽固派与维新派观点的理解;2012江苏5题是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属于材料组合式的选择题,考查对信息的提取、理解与运用;2009上海15题通过漫画形式来考查,但选项并不直接标示派别,而是以观点陈列,让学生做出判断。

      二、从考点轨迹的变化和娴熟命题技能中获取有益的启示

      1.密切关注外省试题与广东省试题的关联之处

      尽管各地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但高考的选拔性是一致的,而且命题趋势与技能也有相互借鉴之处。如2010年海南第16题与2011年山东第29题几乎是如出一辙,都是涉及汉阳铁厂的选址问题,手法上都提供了相似的地图,分别考查选址的原因和这种选址对该厂带来的影响。

      另外2013年广东第39题最后一问:“(4)通过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洋务运动评价的变化来思考历史认识。其实类似的此类问题在其他省近年已有考查,而且频率较高,有选择题形式,也有非选择题形式,如2009年福建23题“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2010年福建17题李大钊《史学要论》强调历史研究、2011年安徽第22题李大钊说“历史的真实”、2012江苏22题“时代、史家与历史认识的修正”——萧公权对康有为的研究,广东2011年38题第(4)问“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也与上述问题有相似之处。如果之前的备考有接触过这些试题,那么对“历史认识”的回答就不陌生了。

      关注各省的试题命题,我们的视野才会宽广,感到让人意想不到而又在情理之中的角度和试题命题存在的巨大空间,对历史的考查才会不断有新的认识与看法,特别是各省命题中的多维度技能对我们的备考将是积极的,在平时教学中要科学利用好各地高考题或模拟试题,精细筛选有新意、有价值、典型化的题目,作为巩固考点的训练,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2.领会利用考点的不同角度切入主题的考查手法

      从考点的某个角度作为小切口,挂靠某一主题来进行考查,这一做法彰显于“洋务运动”考点中,涉及的主题有能源、教育、科技、工业、公司等主题。

      如2004全国文综卷Ⅱ39题以采煤业这个小切口,引申到中国近代能源发展;2010重庆37题以科技为背景,制造军舰技术为小切口,联系中国古代造船技术到我国国防尖端技术大发展、德国发展高新科技;2012四川37题以“公司来了,世界变了”为主题,轮船招商局为突破口,考查近现代公司对改变世界的作用。这些情况说明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要注意考点的不同角度,重视培养发散思维,要考虑它可以与哪些主题结合进行考查,而这些主题基本都是具有现实性、时代感、生活化的特点。平时有机进行知识点——小切口——主题式训练,学生就会见多识广,处变不惊。

      3.积极借助史学研究最新动向还原历史本真

      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教师要落实新课程理念,要站在教学最前沿,开放视野,不仅从教材视角去理解文本,还要吸纳史学界研究的最新且被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成果来解读教材。近些年来,史学研究范式史的突破,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维模式,扩展了人们的视野。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政策的鼓舞下,涌现了一批新的研究热点,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重新进行阐释,新观点层出不穷。历史科应成为交给学生本领,拓展思维空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平台,交给学生终生受益的、有用的思维和方法才是新课改倡导的历史教学。2013年广东第39题考查洋务运动的评价明显比1999年的命题要更成熟、更高明,而且也代表了历史命题的新方向。它提供学术领域改革开放前后对洋务运动评价的变化,并要学生分析其中缘由,这就引申到考查改革开放前后的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最后将此题升华到一个对“历史认识”的问题上。可见本题所选取的史料力求以“多棱镜”的方式还原真实、客观的历史事件,去接近客观事实。因此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培养他们从材料中获取新的知识、新的看法,从时代的高度去认识历史,不唯教材结论是从。

      4.通过新材料、新情境拓展考点的内涵与外延

      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设置是当下最基本的命题手法。信息源泉在课外,知识在课内:命题者试图通过根、茎、叶的关系来思考题目。从历史学的角度理解,根就是新课标要求的基本史实、基本概念、基本历史阶段,茎、叶就是命题者可以跨过教材的表述,不局限于教材的情景,不限于教材的看法、评价,题目的信息可以是图、表、新闻媒体、作品、当事人的所见所闻、网上资料等等,这就体现了课程观,而不是教材观,它已成为广东省的命题趋势。拘泥于教材的教学是不能应对高考的,以材料为依托,将要考查的知识点适当拓展,用不同的视角梳理知识,重构知识,加深对主干知识的理解,把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贯穿到日常教学中,提升学生根据新情境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识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某个考点是高考考查的缩影、代表性个案,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由此及彼,探索命题规律和技能,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获取、解读、运用知识信息的能力,这其实也是一种对“多种树、科学种树”的一个思考。“磨刀不误砍柴工”,平时教师对考点反复研磨,深挖考点变化的踪迹,撩开遮挡的面纱,探寻命题趋势与规律,有利于打开对知识点多方面解读的思路,领会命题者的命题思路与命题技能。这样在备课、教学中就会有针对性地解决历史教学中存在的“短板”、“要害”,做到成竹在胸,而不是盲人摸象。正确领悟了教学与考试关系,高质量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就能够与考试做到同步,跟随“指挥棒”翩翩起舞。

标签:;  ;  ;  

在人群中寻找他数千度,他已经在考点的痕迹中--以洋务运动为例谈高考的准备策略_洋务运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