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应用
1 引言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基础的建筑行业发展提上了日程。在当前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环境中,只有提升建筑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才能保证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对此,文章针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进行了分析。
2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模式的重要性
2.1 能推进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作为现代建筑企业,只有将自身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进行提升,才能使企业在建筑工程项目之中够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从我国当前阶段的社会经济实际发展情况来看,所处的状态还比较平稳,使得建筑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契机,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企业要想获得稳定的发展及经济效益,必须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对企业管理模式实施创新能使建筑企业自身的优势以及市场竞争力获得提高,进而推进企业经济效益实现最大化,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
2.2 能使建筑企业实现科学管理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建筑企业管理的科学性能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企业如果能实现管理的科学性,还能有效降低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支出的成本。将当前科学先进的管理理论作为建筑企业实施工程管理的主要依据,并充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之中进行使用,能实现企业在人力资源投入成本的有效控制。
2.3 能加强建设资源配置的优化
建设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能有效提升建筑建设的质量。在对建筑工程管理实施创新的过程中,势必会涉及各个环节,比如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建筑材料的采购、技术方案的制定等等[2],这些方面在管理创新模式下能充分发挥出企业中管理人员的最大效用,并能对相关建筑施工技术的具体方案实施优化,进而使建设资源的配置实现最优化以及使用效率的提高,促使资源浪费的现象获得避免与减少,从而构建良好的施工环境。
3 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必须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但是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在应用中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管理模式的创新停滞不前,建筑工程的管理得不到改善,从而影响建筑企业的长远发展。
3.1 不重视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
由于建筑行业在市场竞争中比较激烈,建筑施工单位都追求好的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但是却对建筑工程的管理不够重视,没有管理的意识,观念较落后。基于这一现状,导致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发展比较缓慢,甚至得不到发展和改变。
3.2 对建筑工程管理创新的认知度不够
大多数建筑企业仍倾向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使得在建筑工程的管理中方向不明确,组织结构较混乱,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力不够,最终导致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无法高效完成、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没有保障、施工效率较低且投资成本超出预算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企业在市场中的稳定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中缺乏专业人才
建筑工程管理中缺乏较专业的管理人员,没有过硬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使得工程管理工作的效果不明显。而且由于没有渠道和学习资源,所以无法获得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使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创新工作难以前进。
4 建筑工程管理当中创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
4.1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的具体要求
在管理工作中应用创新模式,是建筑工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具体表现,也是应对激烈建筑行业竞争的必然之举。然而,建筑企业要想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正确应用创新模式,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具体要求。首先,在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方面,建筑企业可以通过定期开办培训课程[1],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管理人员也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以更好的做好管理工作。此外,在具体管理工作方面,建筑企业要制订一套新型且完备的管理制度,发挥制度的强大约束力,借助先进的管理制度间接推进创新模式在管理工作中的良好应用。并且,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管理方法,不仅如此,还要随时代的发展适时创新,力求与时代发展脚步相契合。
4.2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的具体表现
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模式的应用表现在多种方面,第一,管理制度的创新,明确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将责任落实到位,形成管理工作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第二,管理方法的创新,好的工作方法对管理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的形成是建筑工程应用创新模式的突出表现之一。第三,管理人员的创新,即管理人员知识水平的创新,正所谓,新时代新发展,新工作新要求,要想充分发挥创新模式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积极作用,管理人员自身必须也要有所创新,创新专业素质,创新管理能力水平从而更好地投入到管理工作中去,为创新模式在建筑工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打下了良好基础。
4.3 调整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
首先,调整建筑工程管理的组织机构就必须要满足弹性生产力的条件,才能够对工程管理和施工过程的职能进行分离,确保施工的制度具有弹性;其次,要保证建筑工程的组织机构符合刚性结构的原则,能够让业主签订有效的合同并且承包工作;最后,工程管理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工程管理上不能采用高度的分人员层级进行管理,这样会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中无法及时决策和判断,从而增加成本。所以建筑企业应该在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过完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管理的成本,避免建筑企业在对工程施工的管理工作中耗费大量的资金,影响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
4.4 展望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的良好发展前景
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应用创新模式是时代发展之必然,创新型社会是当前我国的发展趋势,为了顺应该趋势,各行各业也要有所创新,而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符合时代发展要求。其二,建筑工程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传统的管理模式对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效果微弱,当前竞争的精髓在于创新,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可以大大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让建筑企业在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是建筑企业与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表现,与当前实际要求相符合,也是未来建筑工程行业发展之必然举措,因此,发展前景广阔且良好。
5 结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能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效率、质量等水平提高的重要环节,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在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针对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实施有效的创新,对建筑企业而言在提升综合竞争力方面是极为有利的。
参考文献:
[1]刘文涛.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南方农机,2019,50(6):230.
[2]张正君,王俊芳.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居舍,2018(7):127.
论文作者:宋安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模式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