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理论与“周易”的经营方式_易经论文

阴阳理论与“周易”的经营方式_易经论文

《周易》阴阳学说与管理之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易论文,之道论文,阴阳论文,说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易》之根本

《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乃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其历史之悠久,反映了中华民族文化之源远流长。

《周易》是古人智慧之结晶,其义蕴异常丰富,孕育着后世各种思想的萌芽。正因为如此,当代学者几乎无不能够从《周易》找到自己所研究的学科的雏型。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独到见解:

《周易》是最早的医学著作;

《周易》是部气功经典;

《周易》是武术的经书;还有,

《周易》是部预测学,是古老的系统论、控制论,或者全息律;

《周易》是计算机的二进位制;

甚至有人认为在《周易》中已经有了生物化学的思想……

关于《周易》的研究,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然而,不管怎样,各种解释都离不开《周易》中的阴阳学说。正如《系辞上》所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其实,仁者,智者,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和理解易之道——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周易》的哲学基础。《说卦》说:《周易》的作者是“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系辞上》说:“刚柔者,立本者也。”这就是说,阴阳刚柔,是八卦的基础,《易》的根本。《系辞上》还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有了八卦才有六十四卦。其中。“爻”又是阴阳的符号化,是构成卦的最小单位。阳爻与阴爻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卦的差别和变化。

在八卦中,纯阴和纯阳为乾坤二卦。乾、坤二卦乃是八卦之首。《系辞下》写道:“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说卦》云:“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乾坤乃天地,乃父母,其它六卦由此而生。

阴阳是宇宙万物之母。乾坤代表天地。《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错。”

所以,《系辞》说:“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正是由此之故,子曰:“乾坤,其易之门邪?”

“一阴一阳之谓道”。在《周易》中,阴阳学说就是贯串一切,并且用于解释一切的“道”。

所谓“道”,就是讲一阴一阳之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乾知大始,坤作成物。”简言之,“生生之谓易。”由于阴阳之作用,万物皆新陈代谢,生生不已,是谓变易。所谓《易》,亦即阴阳万物变易之道。

阴阳刚柔的道理既非常平易又非常简约。所以,《系辞上》说,“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系辞上》还说:“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为之通,举而措之天下民谓之事业。”其意乃谓:“道”是形而上的,抽象的道理,而“器”则是形而下的,具体的事物。若把“道”与“器”结合起来,加以化裁改制,就叫做“变”。“一阖一辟谓之变。”“变”,即是宇宙之门一闭一开,万物的一出一入;而按照《周易》的说法,“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就是说,变的根本原因在于阴阳。而“通”呢?把它推而行之,就叫做“通”。又说:“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圣人利用“道”的智慧与力量,闭开出入,往来无穷,遵循“道”的法则,灵活运用,制裁宇宙之象与物,把它施之于天下之民,这就叫做事业。也就是说,所谓“事业”,就是把“道”与“器”结合起来,灵活变通,实施于人民之中。这就是《周易》的事业观。

《周易》中的所谓的事业,既是圣人治理天下,为民利用之事业,也即是今日所谓的“管理”;而所谓管理,也即是以阴阳之道治天下。

二 刚柔“定位”与君子“守位”

“定位”,就是确定阴阳的尊卑主次秩序。在管理中表现为确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上级与下级的上下尊卑界限。在现代管理中,“定位”还可以理解为确定各个职位的地位和职能。中国传统管理非常重视这一点,历史上君王圣贤都认为,不如此,就无法建立必要的秩序。

《系辞上》开宗明义第一句就是:“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首先是确定天地是万物赖以生长的前提这个地位。同时在天地之间,又确定天尊地卑的地位。天属阳,属刚;地属阴,属柔。以此推广,在《易传》中,阳刚与阴柔有着不同的性质和地位。阳刚,象征有权力的君上,象征尊贵,男性,有才德的君子,刚健之德,强大有力的人。阴柔,象征被统治的臣民,象征卑贱,女性,无才德之小人,象征柔顺之德,弱小无力的人。

爻有阳爻阴爻,卦也分阳卦阴卦。《系辞下》问曰:“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其德行何也?”答曰:“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非常清楚,阳刚代表君子之道,阴柔代表小人之道。

《易传》和《老子》不同,《老子》贵柔雌,《周易》崇阳刚。《老子》主张柔弱胜刚强。认为“物壮则老”,“兵强则灭”。故曰:“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主张抱雌守弱。而《易传》则认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提出了刚健胜柔弱的思想。

《易传》树立了以刚统柔的管理哲学,亦即确立了君子之道为中心的管理哲学。

由“定位”而“守位”,“守位”的观念明显地体现了这种管理哲学。

“守位”,就是坚守职位的意思。《系辞下》写道:“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在大宝曰位。何以守旧曰仁。何以聚人曰财。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天的大德是使万物生生不息,圣人的大宝就是位,“位”就是职位,其实就是政权,有了政权才能确保领导地位,从而借此以建立功业。而保住政权最重要的因素是人。能够把人聚集起来的是财富,而管理财富,建立制度,禁止人民做坏事就叫做“义”。

这就是君子之道中关于环境、政权、人民、制度和道德的关系。

三 “位当”与“位不当”

与“位”有关系的还有“位当”与“位不当”。所谓位当与不当,指的是人所处的地位(环境)是否相当。也就是指人的才德及其行事是否与他所处的职位(包括环境)相当。按《易传》规定,每卦六爻,其中,第一、第三、第五三爻为阳位,第二、第四、第六三爻为阴位。若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是为刚柔位当(称为“当位”、“位正”、“正位”、或“得位”、“在位”、“居位”等)。反之,则为位不当(称为“不当位”、“未当位”、“失位”、“未得位”、“非其位”等)。《系辞下》说:“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易》曰:‘鼎折足,履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这种不称职,不胜任,就是位不当,这是管理中的大忌。

在《彖传》和《象传》中,言刚柔位当者二十三条,而言位不当者二十四条。

例如,“既济”(艺)卦就是刚柔位当的例子。其初九、九三、九五皆是阳爻居阳位,六二、六四、上六皆阴爻居阴位。六爻皆是刚柔位当。《彖传》曰:“刚柔正而位当也。”此卦象君臣上下所处的地位皆相当也。

再如,“未济”(艺),则是刚柔位不当的例子。其九二、九四、上九皆是阳爻居阴位,初六、六三、上六则是阴爻居阳位。完全颠倒了。这就象征君臣上下秩序紊乱,位置皆不相当,才德皆不称其职,未能成就其事,故谓“未济”。然而,《彖传》曰:“虽不当位,刚柔应也。”因其初六与九四、九二与六五、六三与上九,即下卦与上卦的对应爻位,皆是一刚配一柔,故曰“刚柔应”。象征臣下应和其君上,如此则行得通。

四 刚柔相应

在《周易》中,每卦之第五爻为天位,尊位。第六爻为上位。第一爻(初爻)为下位。是阴爻或阳爻居此三位,各有不同之意义。

例如,在《彖传》中,即有所谓“五柔应一刚”与“五刚应一柔”者。例如“比”卦(艺),九五为刚,其余皆柔。虽然为五柔一刚,但阳刚居于九五爻位,是为尊位。表示阳刚占统治地位,象征上下诸侯皆服从一王。《象传》曰:“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彖传》亦曰:“比,吉也;辅也,下顺从也。”“上下应也。”

再如,“小畜”卦(艺),其卦象为乾下巽上,五阳一阴,阳盛阴单。阴在六四。《彖传》曰:“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此卦六四为阴爻,是为“柔得位”。上下五爻皆阳,五刚应一柔,是为“上下应之”。柔指天才德之小人,刚指有才德之君子。小人得位,上下有众君子应和而佐之,因是小人,本无才德,有所积蓄,亦仅是“小畜”。《象传》云:“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菊文德。”此乃以风比德教,以天比朝廷,以风行天上比德教行于朝廷之上。其成就是逐渐积蓄而成的。以其仅于朝廷,未及于民间,其积蓄尚小,故曰“小畜”。君子观此,从而美其文德,接受或协助朝廷推行之德教。

三如,“夬”卦(艺),上六为阴,其余皆阳,有小人被重用,但毕竟阳强阴弱,是故刚能胜柔,君子胜小人也。《彖传》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

再如,“剥”卦(艺),五柔一刚。《彖传》云:“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四如,“大畜”(艺),乾下艮上,阳刚气盛,其贞也吉。《彖传》曰:“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正健,大正也。”《象传》曰:“天在山中,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大畜”之卦象是“天在山中”,即天之光明照耀于山内,则草木鸟兽皆逐其生,成为人之财富,其积蓄者大矣,所以卦名叫做“大畜”。因此,《彖传》认为此卦“有喜也”,“有庆也,道大行也”。

五 阴阳之道与德治

尚贤。“尚贤”是我国传统管理中一个重要原则。“尚贤”就是尊重人才。《象传》在这里也体现了尚贤思想。它把天比作君主,而以山比贤人,以天之光明照耀在贤人间,即君能尚贤。君能尚贤,则贤人若在位蓄其德以干事,不在位则蓄其德对待用。“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云云。指君子从古藉古史中学习,多记前人之言行,以蓄其德,其积蓄亦大矣,是谓“大畜”。

中庸。再者,《易传》中还提出了“刚柔得中”的思想,体现了儒家中庸思想。所谓“刚柔得中”,指的是阳爻或阴爻居于上卦或下卦之中位。即:第二爻为下卦之中位,第五爻为上卦之中位。《易传》认为,“得中”乃象征人有正中之道德,如能实践之,则能成功,故得中为吉利之象。

例如,“渐”卦,九五为刚,居上卦之中位,是为一刚得中,象征君得正中之道。“同人”(艺),六二为柔,居下卦之中位,是为一柔得中,象征臣子得正中之道也。其它还有“双刚得中”、“双柔分中”、“刚柔分中”等等。“得中”的情形各异,象征各种不同的情况,其中,“刚柔分中”指的是一阳爻居于上卦之中位,一阴爻居于下卦之中位。如观(艺),《彖传》曰:“中正以观天下。”象征君臣各居其位,各守正中之道也。

忧患意识。再说,《易传》管理思想中的忧患意识也是非常突出的。《系辞下》说:“《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系辞》作者从《易》产生的历史背景断言,《易》是充满着忧患意识的。事实确是如此。尽管《易传》弘扬阳刚之气,然而古人看到天下事物,阴阳刚柔,互相潜伏,互相转化。因而,借孔子的话告诫:“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因此,“乾”卦爻辞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谓君子日间勤勉,夜间警惕,虽处危境,亦无咎灾。这就是古代圣贤所提倡的竞竞业业的忧患意识。

谦虚。忧患意识意昧着刚中有柔,谦虚谨慎更是阴阳相摩。《象传》对“谦”卦有段断言:“地中有山,谦,君子以哀多益寡,称物平施。”谦卦卦象为(艺),地中有山就是内高外卑,内刚外柔。卦中初六爻辞说:“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君子用小心谨慎的态度来涉大川之险,则会化险为吉。《象传》曰:“谦,‘亨’。”就是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又,《象传》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鸣谦贞吉’,中心得也。‘劳谦君子’,万民服也。”《系辞上》又曰:“劳谦君子有终吉。”君子有功劳而谦虚,最终会有好结果。

六 阴阳学说与现代管理

现代管理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领导者的气质和员工的素质的差异性区分出不同的管理风格,它的两端,一头是刚性管理,另一头是柔性管理。在这两端之间是一个连续体。

刚性管理的特点是有强的任务指向,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奖惩机制,强调领导和纪律的权威性,在领导风格上偏重集权,坚持原则上的坚定,决策上的果敢,行动上的大刀阔斧,作风上的雷厉风行。

柔性管理的特点是有强的人际指向,有良好的人际环境和融洽的气氛,强调自觉性和自主管理,在领导风格上重视员工的参与,注意策略上的灵活,作风上的民主,行动上的谨慎,待人的谦和。

越来越多的管理学家们认为,真正有效的管理应该把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阴阳刚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就回到了中国古代《周易》阴阳之道的原则上面来了。实践证明,在管理中,阴阳刚柔二者不可偏废,二者相互制约,使得双方达到适度,防止过度。

首先,刚不及而柔过之则易失威。

原则上不坚定,决策上不果敢,行动上忧柔寡断,遇难而退,放任自流,缺乏主见,松散无力。这样的领导者其统驭能力可想而知,更何谈领导权威的建立和管理效能的发挥。

柔必须与刚相结合,才能做到柔而不弱,柔而不卑,柔而不滑。

另一方面,柔不及而刚过之则失众。

决策上独断,指挥上强制,作风上蛮横,待人苛刻严厉,骄傲智昏,唯我独尊,心胸狭小。这样的领导者具有无形的排斥力,被领导者往往躲而避之,敬而远之。有道是“人至察则无徒”,失掉了人心落得孤家寡人,事业的衰败和失意则成必然。

刚中必须有柔,才能做到刚而不愎,刚而不蛮,刚而不狂。

由此可见,刚柔之妙,唯在其结合有“度”,关键在于如何掌握“适度”。《周易》的阴阳之道至今仍然不失其精奥之妙。

七 阴阳之道和中国式管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管理学界兴起了一门新的管理学科,那就是跨文化管理的比较研究。这种研究的特点就是在国际范围内对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差异性与文化背景的联系。这种研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众多的研究文献中,比较管理学家G.Hofstedc提出了一种包括四项指标的管理风格的比较研究。这四项指标是:权力距离、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不确定性避免和阳刚气概。

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是指权力在组织内分配的程度。在一种文化内权力分布的平等趋势越强,就表明这个地方的权力距离越小,反之则距离大。据调查,美国和北欧管理中的权力距离较小,平均指数美国为40,北欧为35,华人文化圈中的权力距离则较大,平均指数中国大陆和台湾为58,香港为68,新加坡为74。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的是在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以个人为核心,还是以个人从属于一定的集体。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也可以翻译为个体主义。欧美许多国家有着悠久的个人主义传统,在调查表中,美国的分数最高,有90分;北欧其次,有68分;而香港、台湾、新加坡的华人则只有20分。

所谓不确定性避免(unccrtainty avoidance)是指一个社会对自身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所具有的承受程度,不确定性避免的程度越高,追求稳定性和回避风险的倾向越强。据调查,中国大陆的指标最高,达到117分;而中国台湾为69,香港为29,新加坡华人只有8,欧洲和美国则低于50分。

阳刚气概(masculinity,或译为男子气概)主要指管理中的崇尚权威,强调制度与工作的重要性,追求社会承认,发展和挑战的机会,轻视妇女等。在这方面,调查显示,日本最高,平均数为95,欧洲美国次之,平均数均高于60,中国大陆得分较低,平均数只有12,而中国台湾得分为45,新加坡48,香港57。这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华人的文化传统。据分析,中国大陆之所以偏低,大概是以前国有企业学习前苏联的缘故,如果以大庆、鞍钢的管理特色为典型,则其阳刚之气得分应靠近台、港、新。

如此看来,权力距离偏大,个人主义偏低,高不确定性避免,中等阳刚气概,这四个方面应是中国式的管理风格。这些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受传统文化中的《周易》阴阳之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不言面喻的。

权力距离大,这是由于《周易》强调阴阳乾坤,君子小人,贵贱尊卑,等级分明。个人主义低,同《周易》和儒家文化的熏陶,以“小我”从“大我”。圣人君子的事业就是把阴阳之道“举而措之天下之民”,一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集体主义色彩,而不是什么“自我实现”。至于说阳刚气概,《周易》主张刚柔结合,以刚统柔,绝不是排斥柔性管理。特别是阴阳之道本身就包括着人本主义的原则,《周易》有所谓“三极之道”——天道,人道、地道。三道之中,以人道居中,就是说,人居于核心的地位,这里就已经包括了人本主义的原则,再加上儒家的“仁”,就使得阴阳之道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的人本主义。以人为本的管理在比较管理学中被认为是一种柔性管理,因而,中国式管理中阳刚气概得分就不可能太高。

当然。《周易》阴阳之道,其义蕴丰富深刻,其在中国传统管理中的影响绝不仅限于此,在这里,我们只是揭示其中的一个侧面,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端。作者愿就此求教于海内外学者。

标签:;  ;  ;  ;  ;  

阴阳理论与“周易”的经营方式_易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