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1 宋慧2
(1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耳鼻喉科 江苏连云港 222006)
(2连云港市海宁小学 江苏连云港 222001)
【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突发性耳聋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出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方法:选取我院60例小儿突发性耳聋患者,运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分析出患者的心理特点,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应用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结果:应用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明显好转,各项症状基本恢复正常。结论:对患者采用针对性健康教育方法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变,心理状态的改变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小儿突发性耳聋;心理分析;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231-03
突发性耳聋是耳科常见疾病,青年和老年为主要发生人
群[1]。但是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疾病的发生越来越年轻化。突发性耳聋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耳堵塞、耳鸣、眩晕、突感耳聋等几个方面,主要为单侧耳聋[2]。小儿突发性耳聋可能是由病毒感染、血管疾病、自身免疫和不良生活方式引起[3]。对于耳聋耳鸣我们要重视,以免对以后的生活造成影响。除了药物治疗,更要重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在小儿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有效的心理分析和健康教育对患者的病情影响显著,为了探讨小儿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有效健康教育方法,我院对60例患者心理分析和健康教育,实验结果较为理想,现将有关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年6月至2015年3月我院治疗的小儿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经检测全部病例符合突发性耳聋的判定标准,60例患者均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11.9±3.2岁,发病例数男性高于女性,男性为38例,女性为22例。单耳发病患者为35例,其余为双耳发病患者。
1.2 患者的心理分析
①引起患者突发性耳聋的原因有很多,心理因素居于重要地位。突发性耳聋对患者是沉重打击,尤其患者年龄比较小,心智发育不成熟。患者突然失去听力会严重威胁到正常生活,让患者难以接受。许多小儿患者会出现焦虑和整日痛哭,不配合治疗,严重影响了治疗的效果。②小儿突发性耳聋在发病期间会伴随眩晕、耳鸣和呕吐等症状。患者年龄小主诉不清,家属不能有效给予适当帮助,一系列的不适感和烦躁感会迫使患者产生特殊的心理状态[4],由于患者年龄的限制不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会导致患者精神出现混乱。影响患者的饮食和正常活动,以致身体各项机能受阻,使治疗效果严重下降。③患者年龄小情绪非常不稳定,由于患者正处于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年龄段,突然的听力丧失会让患者束手无策,产生不能入群的自卑感。从而引起了患者神经调节的变化,使内耳末梢感受器进一步受损,加重病情[4]。
1.3 护理方法
健康教育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医务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饮食、运动、心理、用药、情绪等做出系统的健康教育指导,由于患者年龄小,家属应该辅助操作。对患者的具体健康教育措施如下[5-6]:①心理教育:患者发病期间伴有呕吐、眩晕等症状,显得特别焦虑。造成突发性耳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内耳供血障碍,而压力大、精神紧张又是阻碍内耳供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患者情绪激动时肾上腺处于应急状态,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导致全身微小血管的收缩,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血液循坏障碍进一步造成内耳听神经的损伤引起耳聋。所以患者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疾病的发展。医务人员应该多与患者和家属进行交流,由于孩子年龄小,医务人员在进行交流时要有耐心,对于患者的病情尽量不告知,多进行安慰。医务人员要及时让患者接受现在的病人角色,充分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对于双耳均发病的患者要多用肢体语言与患者交流,减轻患者的交流障碍。尽量对病人的呕吐和眩晕给予正确解释,向患者解释这是正常现象,认真接受治疗就会逐渐康复,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②饮食健康教育:通过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的方法,使患者认识到饮食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从而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饮食方面,要嘱咐患者饮食要清淡。要叮嘱患者和家属注意饮食,忌三高一低的饮食,禁止高糖、高胆固醇、高盐、低纤维素的饮食。对于孩子喜欢的零食要讲解其危害,尽量少吃或者不吃零食。多吃蔬菜,促进内耳的血液循环。③生活指导: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指导,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患者要卧床休息,对于一些躁动的孩子,家长要时刻陪在身边。患者要保证每日七小时的充足睡眠,对于晚上病情影响睡眠的患者可以适当服用一些安定片,促进睡眠。要给患者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避免噪音刺激患者的听神经。④指导耳保健:家长可以每日为患者搓揉耳廓至有发热感为宜,可以有效减轻耳鸣等症状。⑤对于一些有强烈听力要求的患者可以佩戴一些助听器,家长指导患者使用。医务人员和家属应该告诉患者一些助听器的严重注意事项,减少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4 观察指标
①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出患者的焦虑值和抑郁值与国内常模做比较,反应患者的心理状态。②利用自评症状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症状评价,与国内正常值做对比。
1.6 统计学方法
对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组间资料使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患者焦虑和抑郁状况比较
结果显示:小儿突发性耳聋患者焦虑和抑郁值明显高于国内正常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对比见表1。
3.讨论
小儿突发性耳聋发病人数较少,但是由于患者年龄小主诉表达不清楚,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直到患者出现全聋状态,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接受治疗[7]。患者患病后,心理得到了巨大的改变,由于疾病的疼痛感和患者无法接受到外界讯息的孤独感,使患者产生了特殊的心理状态。在这时期,医务人员和家长应该注重和孩子的交流,加强非语言的应用[8]。虽然患者年龄小但是健康教育却也非常重要,通过健康教育可以让患者改变生活习惯,加强患者家属对患者生活方式的重视,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其生活方式没有完全养成,可改变性高。
健康教育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防和治疗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迅速发展,由于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或者噪音环境,精神过度紧张,促使突发性耳聋患病率不断上升。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自我保健意识,通过健康教育促使患者和家长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疾病的恢复。
总之,患者家属和医务人员应特别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症状。通过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该方法值得在治疗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屹.护理软技能培训在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3B):734-735.
[2]陈慧,郑美爱,雷伟娜.某二级甲等医院外科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2,4(12):255-256.
[3]任毅,全超坤,张龙城等.突发性耳聋伴甲状腺功能亢进46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5):1222-1223.
[4]孙丽,崔振铃.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8):108-109.
[5]程淦云,胡艳,滕苑等.心理干预在突发性耳聋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9) :1431.
[6]李琴.高压氧治疗患者不遵医行为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2, 27(1):20.
[7]彭天芳,黄汉艳.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护理[J].黑龙江医学,2013, 37(1):36-37.
[8]栗娜,史莉华.高压氧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3, 35(5):658-659.
论文作者:吴敏1,宋慧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患者论文; 突发性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小儿论文; 心理论文; 状态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心理医生》2015年10期供稿论文;